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词多义与隐喻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 它与人类的认知、 思维密 切相 关, 因此语言词汇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又复杂的语义系统。 在 词汇中,一 词多义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它是历史开展的必然结果, 是满足人们不断 认知世界的简单有效的途径。 单个词汇的多种意 义之间的联系不是任意 的, 而是通过特定的语义引申机制开展而 成的。胡壮麟 1997 :52 曾经指出:“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新 鲜感得益于隐喻的创造。隐喻作为 一种认知工具和思维模式, 是一词多义现象发生的根本性理据。 本文试 图探讨隐喻在英语词 义扩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此得出对于词汇教学的 启示。一、一词多义现象 一词多义现象是指通过
2、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 中心意义 或根本意义向其它意义延伸的过程, 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 的 结果赵艳芳, 2001 : 36 。一个词在被人类创造并使用之初, 往 往是单义的,只是用来表示一定的事物、现象或者行为等。随 着人类社会 的不断开展进步,各种新的事物、现象、观念也不断 地产生。因此,为了 解释和理解新事物,开展有效的交流,进而 更好地认知世界, 人们往往 会借用现有的词汇来表达相同或类似 的意思, 以增强原有词汇的表达能 力, 这种现象在科学界较为常 见,如英语中 infancy 代指事物开展初期, mouse 老鼠指代 鼠标, virus 指代电脑病毒, 这种用法一旦被语言 使
3、用者所接受, 就引申成为该词的一个新义项, 这个词就成了一个多义 词, 一词 多义现象由此而来。一种是一词多义种种意义之间是连通的,其连通大致有两种形式:串联式 ( linking ) ,一种是放射式 ( radiating )。所谓 串联式指的是从一 个意义产生第二个意义, 然后丢开第一个意义 不顾,直接从第二个意义 产生第三个意义,并以此类推;所谓放 射式,指的是以一个意义为中心而 演变的, 派生出的各个意义之 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彼此独立的 ( 谢之君, 2007 :112) 。我们 先看串联式的词义扩展方式,如汉语中的“习最初 的意义是 “鸟数飞,后来引申为“温习, 因为温习是屡次反复的
4、行 为, 后来引申为“习惯, 因为习惯是屡次反复的行为所形成的 ( 谢 之 君, 2007 : 112 ) ,这其中词义呈线状扩展。我们再来看放射式的词义扩展,英语中 head 的中心意义是“身体的头部,它 的引申义项有“头 脑、 “首领、“源头、“人或畜的头数 等。值得一提的是,一 个词在词义发生变化时,有可能两种方式 兼而有之,比方英语中的 board, 在它的多个义项中,从“一块 木制的平板到“桌子再到“董事会为 串联式词义扩展方 式;而从“一块木制的平板到“床板、“黑板、 “布告 牌、“棋盘、“船边甲板为放射式的词义扩展方式。二、隐喻认知与一词多义的关系1. 隐喻的本质隐喻理论开展初期
5、, 隐喻被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 是一种修 辞格,直到 1988 年 Lakoff & Johnson 在 Metaphor We Live By 一书中 提出了认知隐喻理论,主张隐喻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 象,而是一种通过 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 在其本质上是认知 的。一般来说,隐喻在人1创造新类认知方面有两大作用:的意义; 2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束定芳, 2000 。隐喻 涉及的 是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关系, 一个是结构相对清晰的始 源域 source domain , 一个是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targetdomain 蓝纯, 2005: 112, 前者是人们较为熟悉的具体的 概念
6、, 后 者是人们不太熟悉的抽象的概念, 隐喻就是把词语在始 源域的各个局部 特征“映射到目的域中, 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 构建和理解目标域, 将 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词语用于谈论另一 种概念,这也是一词多义产生的 原因。根据 Lakoff 的观点,隐喻的本质就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 体验另一 种事物。 找到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 就实现了两个 认知域之间的映 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 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 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 义的概念, 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 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 赵艳 芳, 2001 : 106 。例如 : Life is a long cu
7、re. “曲线在几 何上是一种有很多曲折的形状, 把“曲线映射到“人 生上, 说明“人生也是曲折坎坷的。2. 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隐喻关联王文斌 2007: 13指出,假设一个词具有多义性,这往往是 词义 发生变化使然, 而词义之所以发生变化, 在大多数情况下缘 起于隐喻的 作用。 可见, 隐喻对于多义词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 作用。一个词语产 生之后, 人们便会借用隐喻的手段来使它的基 本意义不断扩展和延伸, 其中的一些隐喻义一旦被社会所接受, 它便会固定下来, 同时, 又在隐 喻义的根底上不断开展出新的隐 喻义,一词多义现象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发 展。从多义词的不同义项的相关性可以看出, 词汇获得
8、新义并非 无中生 有,而是通过人们的认知建构而取得, 那么一个词的多项 意义就是通常 以具有隐喻理据的方式相互联系的。比方,“sponge 海绵,其根本含义是“一种海洋动物,借助人们的隐喻认知思维,现在的“ sponge 一词被赋予了“吸水性强 的材料、 “像海绵一样吸收量大的东西、 “大量饮酒的人 等更多的扩展意义。 再如,“ crane 鹤的根本含义是“ large bird wit h long legs, neck and beak ,后来指“ a kind of machine or vehicle with a long movable arm from which heavy w
9、eights can be hung in order to lift or move them 起重 机。这种多义词不同义项之间的隐喻关联也存在于形容词中, 例如, “ cold 由根本意义“ having a lower than usual temperature; having a temperature lower than the human body. 到泛指“ seeming to lack warmth 光线、颜色、食物、饮料等冷的,再到“冷漠的;不友好的、 “路径等不易发现的、 “儿童游戏中离目标远的、未猜中的、 “真实的、客观的等等相对抽象的概念或特征, 都是人类隐喻思维
10、的 产 物。cold在英汉语中有语义对等的表达,女口 to pure cold water泼冷水,the coldness in his voice 冷言冷语, a cold sweat 一身冷汗, cold war 冷战, a cold-blooded killer 冷血杀手游晓玲,2007:98,反映 了人类认知世界的共性。 而汉语中的“冷 宫和“冷板凳虽然在英语 中没有语义对等的表达, 但也说明了“冷这个词的不同义项之间的隐 喻关联,只是由于自然和文 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英汉民族认知角度和参 照点的不同。我们再来以动词为例说明多义词不同义项之间的隐喻关联。 我们选 取的是感官动词 smel
11、l 和 taste 。再看“ smell 一词,其根本意思是 “用鼻子闻, 但有“觉察出的意思, 这个隐喻义项也是基于我们的 身体经验, 因为我们用鼻子闻到了气味根本 上就能区分出气味来自哪里 或是什么东西发出的气味, “觉察 这个意义由此而生,例如, The reporter began to smell a good story 记者觉察到一那么精彩的报道材料 。 同理,“ taste 一词在下面的句子中拥有了引申意义: She has a good taste for music. 她对音乐有很好的鉴赏力。我们可以从 taste 的根本 意义“尝出发, 加上我们的身体经验和客观知识, 就
12、不难发现该句中 的 taste 与其根本意义的特征相似性,即隐喻关联。三、启示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隐喻在词义扩展过程中的不可 或缺的作 用。英语词汇丰富, 而且一词多义现象在英语中大量存 在,英语学习者 普遍感到, 花费了大量时间来学习词汇却收效甚 微,词汇习得似乎成了 难以克服的“瓶颈。其实根源在于,多 义词不同义项之间的隐喻关联往 往被忽略。如果只是采用死记硬 背的方式,没能认识到隐喻思维的作用, 对词汇的理解和掌握能 力自然得不到有效提高。为了改善这种现状, 英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语言的隐 喻性来 自于认知的隐喻性, 英汉语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语言, 但是词汇开展的过 程是有一定的共
13、性的,词汇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其次,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隐喻意识隐喻渗透于日常生 活中不但渗透在语言里 ,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 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 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根本都是隐喻。 借助隐喻思维发 展起来的一词多义现 象不仅仅存在于名词中,在动词、形容词、 介词等词类中也不难发现。 所 以,语言学习者有必要了解隐喻思 维对语言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入性。第三,英语教师要在词汇教学过程中立足本义, 并有意识地 启发学 生对词汇的隐喻联想。 词的本义为始源域, 其它的义项是 目标域,始源 域是词义扩展的根底。只有掌握了本义,才能借助隐喻思维进行语义推导, 也就是把抽象意义的理解和记忆建立在 具体意义的理解和记忆的根底之上。 否那么,离开了本义空谈隐喻 下的词义引申将是无源之水。 比方启发学生 对“ memory 的根本意义“记忆扩展到“记忆力、“存储器、“内 存,从power 的“能力之义扩展到“权利、“动力另外,加强目的语文化导入。 隐喻认知表达了人类思维的共 性,不 同文化中的语言使用者都能够借助隐喻去理解语言和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转向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青岛版(五四学制)四年级数学下册
- 2025-2030中国触控感应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普通员工个人年末总结
- 2025-2030中国虚拟相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蒸馏酒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2《手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公司生产部门个人工作年终总结
- 2025-2030中国船坞密封和遮蔽物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5 What time is it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湘少版
- 穴位注射疗法
- 河南省2018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出版业数字出版内容策划与多媒体融合试题考核试卷
- 股东借款转为实收资本协议书
- GB/T 25052-2024连续热浸镀层钢板和钢带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人造草坪采购铺设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中国乙醛产业发展方向及供需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弱电智能化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含答案)
- Unit 4 Adversity and Courage Reading and Thinking A Successful Failure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分层书面作业设计-案例-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二节-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 使用危险化学品擦拭岗位安全操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