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创出新天地_第1页
三创创出新天地_第2页
三创创出新天地_第3页
三创创出新天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iv class="article_tit"> “三创创出新天地 </div> <span> 作者 &nbsp;:&nbsp; 谌贵璇 </span> <p>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 全省 各级党委积极开展“上下联创、示范带创、城乡共创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选准了抓手, 带来了新的变化. <br> <br> 2006 的春天,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让黔山秀水焕发 出青春活力. <br/> 不管是在黔中腹地还是在黔北高原,不管是在乌蒙山麓还是在清水

2、 江畔,“现在比原来好多了! 成为广阔农民群众和基层党员交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br/> 一句“现在比原来好多了! ,不仅说出了农民群众的心声, 也道出了上下联创、 示 范带创、城乡共创为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br/> <br/> 帮扶带来了新变化 <br/> <br/> 在黔西县太来乡芭蕉村, 村民张兴宝自豪地告诉记者, 现在他儿子就读 的芭蕉小学是全乡最好的学校.说着说着,硬拽着记者去学校看一看. <br/> 沿着宽敞 的水泥路,从村口往村里走几十米,一栋三层楼高的建筑在平房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在 学校宽

3、敞的操场上,乒乓球台、篮球场一应俱全,在学校的资料室里的书柜上,上万册图书 整洁的摆放着, 18 台电脑在墙边的桌子上一字排开. <br/> 明亮的教室、崭新的桌椅、 先进的设备,丝毫不逊色于城里的学校. <br/> 校长告诉我们,以前的老教学楼是烂兮 兮的土墙房,狭小、光线差,教学设施破旧不堪. 2006 年初,在地区教育局和县教育局多方 筹集资金 80 万元重新修建教学楼和教室宿舍. 地区有关部门还找来国家机械教育出版社, 为 学校捐赠了上万册图书和 18 台崭新的电脑. <br/> 见到村支书田毅时, 他正带着乡亲们 给村办公楼前的道路夯土.他指着身后

4、的办公楼告诉记者,原来村里面没有办公楼,村支两 委开会晴天在村里的空地上,雨天在老乡家,很不方便.自从上级部门拨出专项资金后,村 支两委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修起了两层楼高的办公楼. “现在好了, 我们活动有了阵地, 党员学 习有了场所.去年年初我们成为县里的定点帮扶村后,上级领导每个月都要抽出时间到村里 对村支两委进行指导, 使我们的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 <br/>提起村里的变化, 村民们有说不完的话, 而村支两委一班人说这个变化离不开上级党委在 “上下联创 中的狠抓落实. “前年,县民政局出资 10万元在我们芭蕉修建了乡级敬老院, 现在已经有 9 位孤寡老人住了 进去,得到了很好的照

5、料.去年,各个对口帮扶单位还为我们提供了资金和人员,帮助我们 做好规划,改善村容村貌上下联创不仅仅给我们带来了资金和技术,更带来了各级部门 对我们的关心.说起这些新变化,村支书田毅很动情. <br/> 亲身的经历让 65 岁的老 党员李思明翻开了话匣子.按说这个年纪他应该在家享享清福,但最近却迷上了养鸭.去年 年初,芭蕉村有不少农民养起了鸭子,有的因此赚了不少钱.老李见后也闲不住了,在自己 家里面养起了鸭子.原来他以为养鸭赚钱是煮熟的鸭子,保赚,但由于饲养方法不当,这煮 熟的鸭子也飞了.就在老李一筹莫展,打算放弃的时候,县里的科技特派员和三农效劳团找 到了老李,手把手的教技术,三农

6、效劳团的同志还给他介绍了一种优质肉鸭,生长快、产肉 多.不到 3个月,老李的肉鸭就卖了个好价钱,去年光养鸭就赚了 2000 多元,提起这事,他 乐得合不上嘴. <br/> 而受益的不仅仅是李思明.田支书告诉我们,自从开展“三创三 强活动以来,上级党委和各级部门每次来村里都不再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而是帮他们 制定好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困难.这个变化,让芭蕉村的 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br/><br/> 大棚撑起的希望 <br/><br/> 在广阔农村,党员的示范作用究竟有多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究竟有

7、多强?带着这个问题, 我们走进了大方县对江村. <br/> 在这里,一提起村党支部书记杨继凯,村民们都交口 称赞. 镇里的干部和村里的村民喜欢叫他 “大老者,很少有管他叫杨支书的. <br/> 这 样的称呼透出的是亲切和随和. 老,是对他的尊敬, 杨继凯已经 60 出头, 在村里已是爷爷辈 的人物,别人是儿孙绕膝颐养天年,而他还要肩负带着全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任,一天到 晚四处奔波. 大,除了是对他身材高大、 身板结实的描绘外, 更是对他凡事不服老、 肯带头、 肯出力的敬佩. <br/> 过去,对江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松散,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党员干部不会做工作,

8、不能带着群众走致富路.群众都说: “党员不党员,只差两毛钱,党员和我们 都是一样穷. 但杨继凯担任村支书以来,顺口溜变成了:“党员不简单,带头示范领先锋,带着群众奔小康. <br/> 上任以来,杨继凯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带着村党支部一班人 , 发动群众, 投工投劳, 凭着一股不向命运低头的冲天干劲, 开出了一条对江大桥至对江村 1.8 公里的公路、修通新华村民组的通组公路、延伸硬化街面 280 米、修筑通组便道 7 公里、解 决全村156户农户饮水难问题 <br/>原来的对江村,村民们虽然也种蔬菜,但只限于自己吃,绝大局部种的是玉米,不但卖不了钱,收成低的时候生计都成了问

9、题.看到这种 情况, 杨继凯和村支两委一班人商量, “再这样下去不行了, 我们对江河谷土壤肥沃, 气候湿 润,光照好,适宜蔬菜生长.我们只有吃菜'饭才有出路,才能开展.虽然种菜累一点, 但是只要大家能致富, 累死我也愿意! 60多岁的杨继凯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很坚决. <br/>村民们种惯了玉米,都不愿意大面积种植蔬菜.杨继凯大手一挥,村支两委和党员带头种. 他耐心的解释道, “只有党员先带头作出个样子来,群众看到实惠了,才会跟着我们干. 一 年下来,种蔬菜的党员收入远远高于种玉米的村民.过了没多久,对江村成片的包谷地没有 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蔬菜大棚. 原来神仙树村民组

10、17 户人家靠挖煤谋生, 看到种蔬菜能 出大效益,也全都转种蔬菜,走上了致富路. <br/> “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 这是 如今对江村党员干部中的口头禅.农村党员带头脱贫致富后,通过建立示范带动、典型引路 的示范工程和建立党员帮扶责任制,带着群众脱贫致富.无论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还是外 出学习考察,无论是义务投工投劳,还是集资捐款兴办公益事业,党员都走在前面、干在前 面. <br/> 为了让家家户户都掌握了解蔬菜栽种技术,村党支部还请来了贵州农学院副 院长、蔬菜专家李桂莲来就地传授知识、培训人才,开展种植能手118 人.同时,“大老者和他的伙伴们结合实际,创造了小火

11、道温床育苗技术,成功解决了早熟蔬菜生产的难题,蔬 菜上市提早了一个月,价格翻了一番. <br/> 杨继凯给我们算了一笔账, 1 亩地可建 4 个大棚, 1 个大棚就是 1 亩地的产值,如果全村有 1000 个大棚,产值就可达 500万元,全村 人均收入就可以再翻一番到达 5000 元以上.那个时候,村民们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br/> 在杨继凯的带着下, 对江村的蔬菜种植面积从 1995 年不到 100 亩开展到现在的近千亩, 塑料 大棚 100 多个, 300 余个蔬菜棚架在基地内星罗棋布,白色的薄膜点缀在绿色的菜园中,使 对江河畔美丽如画. <br/>&

12、lt;br/> 民主决策奏出和谐音 <br/><br/>2006年1 2月1 5日,屋外数九寒天,而在毕节市下坝村委会里却热闹非凡,40多平米的屋子里挤满了人,该村民主议事决策大会正开得炽热.每位村民代表拿到一份?鸭池镇下坝村村务公 开明白纸?,上面列出2006年村里的收入明细账、支出明细账等共9项.<br/> 代表们拿着“明白纸相互咨询、讨论着,村干部穿行在人群中倒水,并对村民提出的疑问进行解 释. <br/>30 多岁的村民代表翟德伟说, “早些年的村财务是一笔糊涂账,现在不仅村务公开了,还当面向群众解释.村干部要依靠村民代表帮助他们做

13、工作,请我们来议事,就 是希望与我们沟通后得到支持. <br/>见村民们对村财务没意见, 会议开始讨论如何实施“下坝村农民互助合作社 ,之后,代表们还对明年要修建的 6个灰池的做法进行了商议. 而村 民们 所提出 的 意见和建议都被当 月轮值主席写进了会议记录里 .<br/>代表们七嘴八舌, 各抒己见, 这让下坝村党支部书记徐鹏很兴奋: “大家都希望早点把灰池修 好,我们工作就好办了.在修建的问题上,具体什么方法可以探讨,不同的村寨可以采取不 同形式.这笔费用由村里支出,对大家都是好事<br/> 自2006年4月15日,推行村民议事决策大会和村干部候任制度以

14、来,每次参加会议的群众逐渐增加,村民代表回家 后,还要对周围的村民解释宣传.每到开会,全村各个村民组的村民代表都要到村委会参加 会议, 听取村委会的述职报告, 商议最近要做的大事小事. 下坝村村委会主任钱进说: “很多 事情经过民主议事后, 确实比以前好办多了. <br/> “这样的会, 不仅充分调动了村民 参与村级民主政治决策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村民代表议事会和党员代表议事会的作用,增大 了干部与群众的接触面,让方针政策能及时传授到群众中,得以真正贯彻落实,同时也增强 了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先进性建设. 镇党委书记段彰厚坦言道. <br/>

15、; 俗话说:“老百姓最怕开会 ,但这样的会, 却开到了村民们的心里. 原来村里的老 上访户秦心敏说, “现在啊,村干部有啥想法、作啥决策,事先多和村民们聊聊;村民有啥意 见和看法, 也希望多和干部说说. 双方遇到问题, 如果能坐到一起议一议, 很多时候气顺了、 理通了, 事情也就好办了. 事情解决好了, 哪个还去上访哦. <br/> 秦心敏也说出了不 少村民的心里话.原来一些对村干部意见比拟大的群众,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村民议事决 策大会制度的推行,增加了对村干部和村工作的了解,逐渐向村两委'靠拢,并积极参与 工作.如上访户丁春华因上届班子换届落选一直上访,现不但不再上访,

16、而且还主动参加大 会,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带头工作. <br/> 村民议事决策大会和村干部候任制度的推 行,让下坝村的村干部们明白了一个道理: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不能让农民耳目闭塞, 成为“观众 ,只有依靠农民,让他们真正成为参与者、建设者,新农村建设才能越建越好.<br/> <br/> 农家乐创出新天地 <br/> <br/> 新年刚过, 离省城贵阳不到 1 个小时车程的贵定县音寨村,空气中散发着新春的气息. <br/> 村民罗廷举家门上贴着 的“党指康庄大道,民得锦绣前程的春联显得格外喜庆.罗廷举正和媳妇围在火

17、炉旁包香 肠,见到我们,他把手在腰上使劲擦了擦,张罗着给我们泡茶, “去年包的香肠少了,旅客们 到农家乐都要点香肠和腊肉, 我们自己只好忍嘴待客了. 所以今年打算多包些. <br/>据村支书罗正荣介绍, 现在音寨有很多村民依靠开展 “农家乐 致了富. 罗廷举就是其中之一. <br/> “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农家乐, 是我们统筹城乡开展, 实施城乡共创' 的有力举措. 实践证实,这个路子很奏效. 贵定县负责同志这样说到. <br/> 2005 之前,音寨虽有 “青山绿水鸳鸯岛,翠柏银杏布依家之称,但当地人不懂得开发,许多美景只能是养在深 闺人不知.如何利用

18、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在屡次外出考察学习乡 村旅游和“农家乐 旅游工程后, 当地政府提出了开展旅游业, 建设小康村的开展思路. <br/> 为了把音寨的乡村旅游打造成一个知名品牌,当地政府还邀请省、州专业部门为音寨制定新 农村建设和旅游开展规划,培育“农家乐 、乡村旅舍等工程,帮助群众找准开展路子.在各 级政府的引导下,音寨村“农家乐由原来的缺乏 10 户开展到现在的 88 户,乡村旅舍也达 到了 16 户. <br/> 2005 年 3 月和 7 月,贵定在音寨成功举办了“金海雪山旅游文化 节和“金海雪山盘江冰脆酥李节,一举打响了“金海雪山旅游品牌

19、,使音寨名声大噪. 借助“金海雪山系列活动,音寨创造了贵定乡村生态旅游奇迹.截止2006年 10月,“金海雪山景区先后接待中外游客 60 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4000 多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 入达 3380 元,实现了寨寨通水、通电、通水泥硬化路、通移动 .音寨的面貌,在短短时 间里焕然一新. 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乡镇领导看到了新农村开展的前景. <br/> 乡 村旅游的热潮除了促进当地生态农业和根底设施的开展外,还带动了城市资本和市民消费资 金向农村的流动,使得区域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在当地人看来,开展农家乐不仅仅是统筹城 乡开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捷径,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生力量. <br/> “我们 认准了乡村旅游这条主线, 围绕这条主线来谋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