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十二4.2山地的形成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十二4.2山地的形成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十二4.2山地的形成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十二4.2山地的形成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提升作业十二山地的形成(45 分钟100 分)一、选择题 ( 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下图为沿回归线东西向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1、2题。1.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B. 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C. 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D. 丙处地质构造为地垒2. 和丙处成因相同,形成的地形区是()A. 崇明岛B.夏威夷岛C. 台湾岛D.喜马拉雅山脉【解析】 1 选 C,2 选 C。第 1 题,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丙处不

2、是地垒,因为其右侧不是断层,而是大洋板块往大陆板块下面俯冲。第 2 题,崇明岛是沉积岛,夏威夷岛是火山岛,喜马拉雅山脉是巨大的褶皱山脉,属于地壳水平挤压隆起形成的,只有台湾岛和图示成因是相同的。【知识拓展】板块的相对移动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形成板块相对对地球面举例边界移动方向貌的影响的类型-1-/7板块板块张裂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裂谷和海洋、海岭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生长边界消亡边界相撞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便俯冲( 相向大陆板块与大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 它移动 )洋板块相撞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 ;大陆板块受挤上拱,

3、隆起成岛屿和海岸山脉(2016 ·衡水模拟 ) 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回答3、 4 题。太平洋西部岛弧、安第斯山脉、台湾山脉等消亡边界3. 该河谷()A. 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B. 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C. 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D. 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4. 图中()A. 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B. 处地层断裂下陷C. 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D. 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解析】 3 选 B,4 选 C。第 3 题,从剖面图显示的岩层弯曲形态可以看出该河谷所处的地质构造是背斜构造,顶部被外力侵蚀形成河谷。第4 题,图中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处为在岩层上形成的沉积物;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4、;甲地位于平均洪水位之下,不适合聚落的发展。-2-/7(2016 ·长沙模拟 )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 6 题。5. 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下列地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A. 奥陶系B.下石炭统C. 五通组D.下二叠统6. 图中地质结构反映该地经历了()A. 水平张裂和外力侵蚀B. 水平挤压和外力沉积C. 水平张裂和外力沉积D. 水平挤压和外力侵蚀【解析】 5 选 D,6 选 D。第 5 题,沉积岩层中埋藏越深的岩层,形成的时间越早,结合图例可知,位于最上层的下二叠统形成时间最晚。第 6 题,结合地层弯曲可知,该地地层经过了水平挤压形成了褶皱,但褶皱形成后的岩层经过了外力

5、侵蚀,原有的岩层已经不完整。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 Y2、 Y3、 Y4 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上Y2、Y3 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 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据此完成7、8 题。7. 甲处属于 ()A. 向斜成谷B.向斜成山-3-/7C. 背斜成谷D.背斜成山8. 若在 Y2 处钻 30 m 到达该水平面,则在Y4 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A.25 mB.35 mC.55 mD.65 m【解析】 7 选 C, 8 选 C。第 7 题,在地下同一水平面上,Y2 、Y3 处取得的砂岩的形成年代比Y1、Y4 处取得的砾岩老,即岩

6、层两翼新、中间老,属于背斜构造。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地是谷地,因此属于背斜成谷。第 8 题,从图中可知, Y 的海拔为160170 m,钻 30 m到达该水平面, 该水平面的海拔大约为1302140 m。 Y4 的海拔为180 190 m,Y4 离该水平面的距离大致为40 60 m,因此最有可能是 55 m 。【加固训练】结合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回答(1) 、 (2) 题。(1) 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为()A. 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B. 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C. 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D. 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2) 图中()A.

7、 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B. 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C. 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D. 形成时间顺序为、【解析】 (1) 选 D,(2) 选 D。第 (1) 题,结合图中岩层的构造、断层、河流等信息可知图中地貌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力作用可能与板块的挤压作用有关;甲山脉所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乙山脉所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因而两山脉的形成原因不同;丙河流形成于断层处,主要与断层处岩体破碎,容易被侵蚀成河谷有关。第(2) 题,图中处位于背斜,为储油、储气构造;图中处为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处为岩浆岩,不可能含有生物化石;图中处岩层位于处岩层下面,说明岩-4-/7层形成时间早,处岩石

8、侵入岩层,说明岩层形成时间晚。四川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速公路 ( 万达高速公路 ) 已经全部建成通车。下图为万达高速公路穿过川东山区的景观图,回答 911 题。9. 该路穿越山区时不呈“之”字形,而是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其原因主要是()A. 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B. 减少所经聚落,减少拆迁量C. 缩短公路里程,节省建设投资D. 减少对土地占用,保护耕地资源10. 影响万达高速公路施工的最大障碍是()A. 资金 B. 地形C. 技术D. 移民11. 在修建万达高速公路时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遇到困难,作保证的是()A. 工人高涨的热情B. 先进的技术C. 充足的资金D.优越的

9、气候【解析】 9 选 A,10 选 B, 11 选 B。第 9 题,根据“尽量取最短距离”可知,其原因在于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说明工程建设量大。第10 题,万达高速公路穿过川东山区,结合景观图可知,施工的最大障碍是地形。第11 题,修筑交通线遇到自然条件的困难时,都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保证。二、非选择题 ( 共 56 分 )12.(2016 ·广州模拟 ) 地质工作者在我国下列各地发现了不同的古生物化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8 分 )-5-/7古生物化石年代三叶虫化石老恐龙化石哺乳类动物化石新(1) 说出 a-b-c 之间的地质构造名称并说明依据。

10、(2) 指出 a-b-c-d-e 之间的地质构造总称,并说明成因。(3) 按成因分类,说明该地区的地表岩层类型。(4) 若要在该地钻探石油,则应选在图中哪个字母处,原因是什么?【解析】 第(1) 题, a-b-c之间的地层中间老而两翼新,所以地质构造是背斜。第(2) 题, a-b-c-d-e之间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形成褶皱。第(3) 题,地表岩石含有化石,一定是沉积岩。第(4) 题,背斜构造可能储存有石油,字母b 处是背斜构造。答案: (1)背斜。地层中间老而两翼新。(2)褶皱。岩层受挤压。(3)沉积岩。(4)b 。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13.( 能力挑战题 )(2016 ·开封模拟 ) 甲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乙图是甲图中O 地某处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8 分)(1) 说出 M地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2) 简述 N地地貌的形成过程。(3) 简述 O地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解析】 第 (1) 题, M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第(2) 题, N地地貌为向斜山。-6-/7第 (3) 题, O地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是花岗岩被抬升到地表后,遭到风化、侵蚀形成的。答案: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