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反酸、腹泻、腰痛为表现的甲状旁腺癌一例报道_第1页
以反酸、腹泻、腰痛为表现的甲状旁腺癌一例报道_第2页
以反酸、腹泻、腰痛为表现的甲状旁腺癌一例报道_第3页
以反酸、腹泻、腰痛为表现的甲状旁腺癌一例报道_第4页
以反酸、腹泻、腰痛为表现的甲状旁腺癌一例报道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反酸、腹泻、腰痛为表现的甲状旁腺癌一例报道患者男性,51 岁,因“ 反酸 12 年,反复腰痛 11 年,腹泻 2 年余” 于 2016 年 1 月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2004 年至2007 年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双侧腰部绞痛反复发作,腹部 B超诊断为“ 双侧多发肾结石”,行 1 次“ 膀胱镜下取石术” 及 3 次“ 体外碎石术”,术后腰痛症状缓解;无骨痛、骨折、身高变矮,无口干、多饮、多尿, 无乏力、淡漠。 2014 年查体发现血钙 2. 95 mmol / L( 正常值 2.25 2.75 mmol / L,下同),未予重视。 2015 年 12 月于外院查血钙 2. 72 2. 8

2、3 mmol / L ( 2. 25 2. 75 ), 血磷0.58 0.59 mmol / L( 0. 97 1. 61), 甲状旁腺素( PTH) 232 380pg / ml(12 65);颈部超声显示“ 甲状腺双侧叶后方多发实性非均质占位性病变, 甲状旁腺瘤可能”。 甲状旁腺核素显像( Tc99m -MIBI) 显示“ 甲状腺双叶多发低-无功能区;左上、左下及右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于 2015 年 12 月 24 日行“ 左下、右上甲状旁腺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瘤细胞较小,立方形或圆 形,呈梁状排列,局部可见厚的纤条索分隔,可见包膜侵犯,可 见血管侵犯;考虑双侧甲状旁腺癌。 术后

3、第 2 天复查血钙为2.39 mmol / L,血磷 0.79 mmol / L,PTH 不详。 当地医院建议术后化疗,患者拒绝。自 2004 年起患者间断于饮食后出现反酸、烧灼、上腹部隐痛,偶有黑便,不规律口服“ 奥美拉唑、果胶铋” 等,上述症状略缓解。 2014 年患者上腹痛加重,伴呕吐、腹泻,呕吐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大便偏稀,为不成形便,每日约 3 次,与饮食无明显相关,偶有黑便,无便血,不伴发热。 行消化内镜+ 活检,提示“ 贲门溃疡”,静脉输注“ 奥美拉唑” 后腹痛好转。 于 2014 年 6 月行18 氟-脱氧葡萄糖( 18F-fluoro-2-deoxyglucose,18 F-

4、FDC)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PET/ CT) 检查,提示胰腺钩突软组织块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 SUV 最大值 3.99。 腹部增强CT 显示“ 胰头后方肿块影,血供丰富,考虑神经内分泌肿瘤”。 患者无口舌炎、皮肤游走坏死性红斑;无空腹、心悸、大汗,无晨起意识障碍。 于当地医院行“ 125 I 粒子植入术+胰腺组织活检”,术后病理提示“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腹泻、呕吐症状缓解。2014 年查体发现腹壁皮下占位, 胸部 CT 显示右纵膈占位,大小 2.6 cm×3.4 cm。 在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物切

5、除术+腹壁肿物切除术, 术后病理提示非典型类癌( 纵隔), 脂肪瘤( 腹壁)。患者病程中无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无视力视野改变,无阴毛、腋毛脱落,否认触发泌乳,无脸变圆红、腰围增加、皮肤紫纹,无面容粗陋、手足增大,无怕热多汗。 近 1 年内体重减轻 13 kg。 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无特殊。 父亲 65 岁时因“ 胃穿孔” 去世,大哥因“ 胃癌” 去世。入院后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 大便潜血( +), 复查( -)。 甲状旁腺方面: 血钙 2. 50 2. 56 mmol / L(2.13 2. 70),血白蛋白 41 g / L( 35 52),游离钙 1. 39

6、mmol / L(1.08 1.28),血磷 0.72 0.76 mmol / L( 0.81 1.45),血 PTH 107.0 134 pg / ml ( 12 65), 碱性磷酸酶( ALP) 114 U/ L (45 125),I 型胶原 C-交联末端肽( CTX) 0. 913 ng / ml( 0. 26 0.51);24 h 尿钙 4.77 7. 32 mmol( 2. 5 7. 5),24h 尿磷 14. 58 19.74 mmol(16 42),血总 25 羟维生素 D 6.1 ng / ml( > 30)。 甲状旁腺超声:甲状腺左叶下极下方囊实性结节,大小 1.4 c

7、m×1.5 cm×2.1 cm( 图 1A)。 Tc99m -MIBI 甲状旁腺显像:相当于左侧甲状腺下极水平放射性增高区,考虑为功能亢进之甲状旁腺组织 ( 图 1B)。 泌尿系超声:右肾下极强回声,小结石可能,左肾多发结石。 X 线片:颅骨、双手及腕、骨盆及胸腰椎诸骨骨质疏松。 骨密度( DXA,GE-Prodigy):股骨颈 0.830 g / cm2 ,Z 值-0.5,全髋 0.815 g / cm2 , Z 值- 1. 2, 腰 2 腰 4 为 1. 018 g / cm2 , Z 值-0.3。 病理会诊:考虑为高分化甲状旁腺腺癌。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方面:胃泌素

8、77.0 pg / ml( <100),胰升糖素 118.54 pg / ml (50 150)。 胰腺灌注 CT:胰头及胰体部明显强化结节,胰头部结节横径 33.8 mm,胰体部结节横径约 7.5 mm,符合神经内分注:A:甲状旁腺超声可见甲状腺左叶下极下方囊实性结节,大小 1.4 cm×1.5 cm×2.1 cm,边界清晰,形态规则;B:Tc99m -MIBI 显像( 甲状旁腺显像)提示相当于左侧甲状腺下极水平放射性增高区,考虑为功能亢进之甲状旁腺组织;C:胰腺灌注CT 提示胰头及胰体部明显强化结节,胰头部结节横径33.8 mm,胰体部结节横径约 7.5 mm,支

9、持神经内分泌肿瘤;D:垂体平扫+动态增强 MRI 显示垂体右翼偏后可见类圆形占位,大小约 3.5 mm× 4.1 mm,强化程度弱于正常腺体,考虑垂体微腺瘤可能图 1 患者甲状旁腺影像学检查泌肿瘤表现( 图 1C)。 生长抑素受体显像:胰头生长抑素受体高表达占位,符合神经内分泌癌表现。 胰腺穿刺+病理会诊:极少许肿瘤组织,考虑为神经内分泌肿瘤。 垂体方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54 ng / ml( 94 252);卵泡刺激素 5. 40 IU/ L( 1. 24 8.62),黄体生成素 4.56 IU/ L(1.27 19.26),雌二醇 15.00 pg / ml ( <47

10、), 睾酮 6. 41 ng / ml ( 1. 75 7. 81 ), 催乳素 14. 33 ng / ml (2.64 13.13);促甲状腺素 1.150 IU/ ml( 0.38 4.34),游离甲状腺素 1.355 ng / dl( 0.81 1.89),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3. 21 pg / ml(1.8 4.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20.8 pg / ml( 0 46),血皮质醇(8 am) 16. 96 g / dl ( 4. 0 22. 3)。 垂体平扫+ 动态增强MRI:垂体偏右侧占位,大小约 3. 5 mm× 4. 1 mm,考虑垂体微腺瘤可能( 图 1D)

11、。 其他:立位血浆肾素活性及醛固酮、24 h 尿儿茶酚胺均未见异常。 病理会诊:纵隔及腹壁病理组织形态符合不典型类癌及脂肪瘤。 基因检测提示 MEN1 基因错义杂合突变:c.549 GC) ( 图 2)。注:WT:野生型 DNA 序列;Mu:突变 DNA 序列;:突变碱基图 2 患者的 MEN1 基因突变测序图患者未接受再次手术治疗,2016 年 10 月在当地随诊查血钙 2.90 mmol / L(2.10 2.90),PTH 110 pg / ml。 2017 年 10 月查血钙为 2.93 mmol / L,血磷 0.60 mmol / L( 0.8 1.6);颈部超声较前无明显变化。

12、在 22 个月的随访期间,患者仅偶有腹泻,余无明显症状。讨论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 1 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1,MEN1) 是由于 MEN1 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往往同时合并多个腺体肿瘤,最常见的包括甲状旁腺 肿瘤、垂体前叶肿瘤、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如同时存在上述 3 种肿瘤中的 2 种或以上者即可临床诊断为 MEN11 。 除此之外,其他一些肿瘤也可见于 MEN1,包括:脂肪瘤、肾上腺肿瘤、纵隔类癌等1 。该患者有肾结石史,血钙升高,同时 PTH 水平明显升高, 结合颈部超声及 Tc99m MIBI 甲状旁腺显像,提示多发甲状

13、旁腺肿瘤,术后病理提示甲状旁腺癌( PC),故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PHPT)、PC 诊断明确。 同时患者病程中出现消化系统相关症状,多种影像学提示胰头部占位,活检病理显示“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故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明确。 患者查垂体相关激素均正常,但垂体核磁不除外垂体微腺瘤。 此外,该患者合并纵隔类癌、皮下脂肪瘤, 可疑的家族史, 临床考虑MEN1,结合基因检测结果,该诊断明确。在 MEN1 患者中,甲状旁腺肿瘤的患病率是最高的,其临床表现往往是 PHPT,国外文献报告约 90% 的 MEN1 患者中存在 PHPT1-3 ,PHPT 也常常是其首发临床表现1 。 文献报道,与散发

14、性 PHPT( sporadic PHPT,SHPT) 相比,MEN1 相关 PHPT ( MEN1 related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MHPT) 患者的生化改变相对较轻,骨骼受累情况可能也更轻。 Kong 等4 总结本院 40 例 MHPT 的临床特点,与同期 169 例 SHPT 相比,血钙水平无显著差异, 血磷降低及 ALP 升高程度较轻 MHPT 与SHPT 组血磷分别为( 0. 84 ± 0. 14 ) mmol / L 和( 0. 73 ± 0. 18 ) mmol / L,ALP 中位数分别为 103. 0 IU/ L

15、和 174. 0 IU/ L, 均 P< 0.01),SHPT 组 PTH 水平显著高于 MHPT 组( 分别为正常上限的 9.8 倍和 4 倍,P<0.01),MHPT 组甲旁亢典型 X 线表现比例显著低于 SHPT 组( 分别为 26.3%和 55.7%,P = 0.005),但泌尿系结石患病率更高( MHPT 60.0%,SHPT 40.2%,P= 0.045)。SHPT 的病变甲状旁腺大多为单发病变,并以腺瘤为主,国外文献报告腺瘤占 80% 85%,增生 10% 15%,腺癌罕见,大部分西方国家报道< 1%;国内报道腺瘤比例相近,但腺癌比例可达到 5% 7%5-7 ,

16、 虽然明显高于西方国家数据, 但仍然是 PHPT 中的少见病理类型。 与 SHPT 不同,MHPT 累及多个甲状旁腺的比例更高,增生比例也更高,腺癌更为罕见。 不同文献中 MHPT 病理结果为增生所占比例差别较大( 56. 8% 100.0%)。目前国外文献中仅有 12 例MEN-1 合并甲状旁腺癌的病例报道,国内尚无相关报道8-9 。 2004 年本课题组曾总结本院手术的 16 例 MEN1 合并 PHPT 患者的资料,10 例病理为增生,6 例为腺瘤10 ;随后至今共约 108 例 MEN-1 合并 PHPT 的患者中,也仅有本例患者为 PC( 0.93%)。 Singh 等8 分析了 3

17、48 例 MEN1 患者资料,其中仅有 1 例诊断为 MEN1 合并 PC,患病率仅 0.28%。 另有研究纳入了 242 例 MEN1 患者, 仅发现 2 例MEN1 合并 P C,患病率为 0.8%11 。 但 MEN1 中 PC 更罕见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Singh 等8 总结了 11 例MEN1 合并PC 患者的资料,其中 5 例为男性,起病的平均年龄在 50 岁左右,平均血钙水平为 3.75 mmol / L(2.6 4.05 mmol / L),PTH 平均水平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的 4 倍( 正常上限的 1.04 20.85 倍)。 作者同时将上述患者同 2 项全国性癌症注册研究中

18、各 286、224 例不合并 MEN1 的PC 病例数据库进行了比较,结果提示 2 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及 PTH 水平并无明显差异12-13 。上述 12 例 MEN1 合并 PC 患者中 6 例进行了 MEN1 基因突变检测,2 例未发现 MEN1 突变,4 例突变患者的测序结果分别为 c. 842del C、c. 1406_13dup8、c. 129insA 和 p. W183C8 。 本例患者测序结果为 c.549 G>C( p. W183C),与上述 1 例患者测序结果相同8, 14 。 Kong 等4 检测了 40 例中国 MEN1 患者,其中 27 例发现 MEN1 基因

19、突变;国外文献报道,在 MEN1 患者中MEN1 突变检出率为 80% 95%1 。 但 MEN1 合并 PC 病例太少,仍需进一步研究。目前 PC 的诊断仍然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Chang 等15推荐了 4 条绝对诊断标准和 7 条相对诊断标准,如满足其中 1条绝对诊断标准或者同时满足 4 条相对诊断标准即可诊断为PC。 绝对诊断标准包括:(1) 肿瘤浸润甲状旁腺邻近的结构组织;(2) 可见血管侵犯;(3) 局部或者远处转移;( 4) 可见周围神经侵犯。 相对诊断标准包括:( 1) 包膜浸润;( 2) 每 10 个高倍镜视野下可见超过 5 个核分裂像;( 3) 肿瘤组织被宽大的纤维组织带

20、分成大小不同的结节;( 4) 可见肿瘤坏死组织;( 5) 散发的瘤细胞大小一致,呈薄片状排列;( 6) 可见肿瘤的细胞异型性;(7) 多个肿瘤细胞中可见大核仁。该患者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肿瘤侵及血管,满足上述 1 条绝对诊断标准,故 PC 诊断明确。 同时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包膜浸润,肿瘤组织被纤维组织分成若干结节,更进一步支持 PC 的诊断。虽然 PHPT 患者中 PC 的比例很低,但 PC 却是 PHPT 术后不缓解或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增加患者死亡率, 目前仍为PHPT 临床处理难点之一。 PC 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切除为主, 手术不仅应彻底切除肿瘤组织,还应切除邻近组织,以防止肿 瘤复发

21、16 。 Xue 等17 随访了 40 例 PC 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49 个月,随访 2 177 个月。 结果显示 12 例(30.0%) 术后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 24 个月( 12 132 个月),其中 11 例( 91. 7%) 于 4 年内复发。 有研究提示放射治疗可能降低 PC 的复发率18 。 Busaidy 等19 的研究发现 4 例 PC 术后患者接受了放射治疗,均无复发; 而 55 例未接受放疗的 PC 患者中有 25 例(44%) 复发,所有患者随访时间的中位数是 75.6 个月。 文献中还报道了其他非手术治疗方式,例如:化疗、冷冻消融术、栓塞术等,尽管部分病例报道似乎得

22、到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 是由于 PC 的罕见性,有关非手术治疗 PC 的研究并不多见,故仍需进一步研究19-20 。对于 MEN1 中的 PHPT,国外指南通常建议根据受累甲状旁腺数量行手术切除21 。 由于 MEN1 合并 PC 十分罕见,目前尚无推荐的手术方式。 Singh 等8 总结了 11 例 MEN1 合并 PC 患者,10 例中 PC 仅累及 1 个甲状旁腺,均采用手术切除 PC 及邻近组织,8 例同时切除了另外 1 5 个甲状旁腺,其中 1 例切除 PC 及其他 5 个良性甲状旁腺后接受了放射治疗。 目前报告有 2 例 MEN1 合并 PC 患者 PC 同时累及 2 个甲状旁

23、腺,1 例切除了 2 个受累甲状旁腺8,22 ,另外 1 例同时切除了 4 个甲状旁腺,术后病理证实 PC 累及 2 个甲状旁腺,腺瘤累及 2 个9 。 该患者初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 3 个甲状旁腺病灶,手术中切除 2 个病灶,术后血钙及 PTH 仍高于正常,考虑仍存在甲状旁腺病变组织,后续影像学检查也支持这一点。 我们考虑予以再次手术,完全切除肿瘤组织,但由于两次手术时间间隔过短,组 织粘连明显,可能导致手术操作困难;结合患者目前并无明显 临床症状,血钙水平仅轻度升高,经与患者讨论后决定暂时观 察随访,择期再次手术切除。除了甲状旁腺肿瘤外,该患者同时合并多种肿瘤。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方面,

24、经125 I 粒子植入术后已无明显消化道相关症状,目前尚无转移的证据,与患者沟通后建议胰腺外科随诊。患者垂体瘤为无功能微腺瘤,建议定期复查垂体 MRI。 患者纵膈类癌及皮下脂肪瘤经手术切除后并无复发及转移证据,故也 建议随诊观察。综上,该患者具有 PHPT、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关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影像学阳性结果,合并纵膈类癌、脂肪瘤以及可能的垂体无功能微腺瘤,结合 MEN1 基因检测结果 MEN1 诊断明确。 特殊之处在于其 PHPT 的病理类型为很罕见的甲状旁腺癌,进一步增加了临床处理的难度及复杂性。参 考 文 献 Thakker RV, Newey PJ, Walls GV, et al.

25、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 ( MEN1) 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2,97( 9):2990-3011. DOI: 10.1210 / jc.2012-1230. Goudet P, Murat A, Binquet C, et al. Risk factors and causes of death in MEN1 disease. A GTE ( Groupe dEtude des Tumeurs Endocrines) cohort st

26、udy among 758 patients J. World J Surg, 2010,34( 2):249- 255. DOI: 10.1007 / s00268-009-0290-1.de Laat JM, van der Luijt RB, Pieterman CR, et al. MEN1 redefined, a clinical comparison of mutation-positive and mutation-negative patients J. BMC Med, 2016,14( 1):182. DOI: 10.1186 / s12916-016-0708- 1.

27、Kong J, Wang O, Nie M, et al. Clinical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related primary hyperparath yroidism in Chinese J. PLoS One, 2016, 11 ( 11): e0166634. DOI: 10. 1371 /journal.pone.0166634.王鸥, 邢小平, 孟迅吾, 等. 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表现的比较分析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6, 26 ( 22):1798-

28、1801. DOI: 10.3969 / j.issn.1005-2194.2006.22.013.DeLellis RA, Mazzaglia P, Mangray S.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a current perspective J. Arch Pathol Lab Med, 2008,132( 8):1251- 1262. DOI: 10.1043 / 1543-2165(2008)1321251:PHACP2.0.CO;2.Zhao L, Liu JM, He XY, et al. The changing clinical patterns

29、of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in Chinese patients: data from 2000 to 2010 in a single clinical center 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3,98( 2):721-728. DOI: 10.1210 / jc.2012-2914.Singh ON, Sebo TJ, Thompson GB, et al. Prevalence of parathyroid carcinoma in 348 patients with multiple endocrine neopl

30、asia type 1 -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Clin Endocrinol ( Oxf), 2016,84 ( 2):244-249. DOI: 10.1111 / cen.12714.Omi Y, Horiuchi K, Haniu K, et al. Parathyroid carcinoma occurred in two glands in 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1: a report on a rare case J. Endocr J, 2018,65( 2):245-252

31、. DOI: 10.1507 / endocrj. EJ17-0409.王鸥, 邢小平, 孟迅吾, 等. MEN 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表现 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4,20 ( 4):296-299. DOI:10.3760 / j.issn:1000-6699.2004.04.005. Christakis I, Busaidy NL, Cote GJ, et al. Parathyroid carcinoma and atypical parathyroid neoplasms in MEN1 patients; A clinico-pathologic challeng

32、e. The MD Anderson case seri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Int J Surg, 2016,31:10-16. DOI: 10.1016 / j.ijsu.2016.05.035. Lee PK, Jarosek SL, Virnig BA, et al. Trends in the incidence and treatment of parathyroid cancer in the United States J. Cancer, 2007, 109( 9):1736-1741. DOI: 10.1002 / cncr.

33、22599.Hundahl SA, Fleming ID, Fremgen AM, et al. Two hundred eighty-six cases of parathyroid carcinoma treated in the U. S. between 1985-1995: a National Cancer Data Base Report.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Commission on Cancer and 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J. Cancer, 1999,86( 3):538-544.Del

34、PC, Garcia-Pascual L, Balsells M, et al. Parathyroid carcinoma in 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Hormones ( Athens), 2011,10( 4):326-331.Chang YJ, Mittal V, Remine S,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clinical and histological findings in parathyroid tumors suspicious for carcinoma J. Am Surg, 2006,72( 5):419-426. Shane E. Clinical review 122: Parathyroid carcinoma J . 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