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计算机组成原理及系统结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运算器实验、通用寄存器实验、移位寄存器实验 实验室 实验楼418 实验日期 2014-11-20、2014-11-25、2014-11-27 实验一 运算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输方式。2. 验证运算器功能发生器(74LS181)及进位控制的功能组合。3. 完成不带进位及带进位算术运算实验、逻辑运算实验,了解算术逻辑运算单元的运用。二、实验原理图1输入设备单元实验中所用的输入/输出设备如图1所示。此次实验需要连线的有三个部分,一是运算单元,二是时序启停单元,三是缓冲输入单元。进行实验时,先按动复位按钮,让系统进行初始化,然后,操作
2、通过【增址】切换到“L”状态,即手动模式进行,通过键盘,数据开关和二进制开关单元控制数据输入。写操作,读操作和运算结果都通过数据显示灯显示,该显示接口以二进制方式显示输出结果(灯亮表示该输出位为1,灯灭表示该输出位为0)。【单步】键用来控制脉冲信号,二进制开关中的LDDR1,LDDR2,ALU-B,SW-B,S3,S2,S1,S0,CN,M均为高电平有效(灯亮为高电平,灯灭为低电平).两片74LS181芯片以串/并形式构成的8位字长的运算器,两个芯片的控制端S0-S3和M各自相连,运算器的两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两个数据暂存器DR1,DR2锁存数据。将总线中的数据锁存到DR1和DR2中,则LDDR
3、1或LDDR2需为高电平,当脉冲来临时,总线中的数据就可以锁存到DR1和DR2中了。数据显示灯已于总线相连,用来显示总线上的数据,当DR1,DR2打入数据时,数据开关三态门打开,运算器输入三态门关闭,输出数据至总线时,应该保证数据输入三态门关闭。图2 输出设备单元三、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一).算术运算实验(1)写操作(置数操作) 拨动二进制数据开关向DR1和DR2寄存器置数,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结果分析:通过控制数据开关输入要写入的数据,令CAB=0,CE=0,SW-B=1,LDDR1=1,LDDR2=0,按【单步】键即可向寄存器DR1中写入数据,如果发光二极管显示的数据与数据开关写入的数据相同
4、则向DR1写入成功,再次通过控制数据开关输入要写入的数据,令,LDDR1=0,LDDR2=1,按【单步】即可向寄存器DR2中写入数据,如果发光二极管显示的数据与数据开关写入的数据相同则向DR2中写入成功,DR1,DR2分别显示数字65和A7。LDDR1,LDDR2分别控制着数据开关的内容是否能送往运算寄存器DR1,DR2.(2)读操作(运算寄存器内容送总线)首先关闭数据输入三态控制端(SW-B=0),存储器控制端CE保持为0,令LDDR1=0、LDDR2=0,然后打开ALU输出三态门(CBA=010),置M、S0、S1、S2、S3为11111,再按【单步】键,数据总线单元显示DR1的内容,若把
5、M、S0、S1、S2、S3置为10101,再按【单步】键,数据总线单元显示DR2的内容。结果分析:读操作时,CBA是选择部件编码,当置于010时代表选择运算器,并将其数据送往总线,M是算数逻辑选择端,M=0执行算数操作,M=1执行逻辑操作,S3,S2,S1,S0为运算选择控制端,令SW-B=0,存储器控制端CE=0,LDDR1=0,LDDR2=0,CBA=010,置M,S0,S1,S2,S3均为11111,按单步建,数据总线显示DR1的内容,因为此时的执行的是F=B逻辑操作,同理置M,S0,S1,S2,S3为10101,LDDR2=0,CBA=010,置M,S0,S1,S2,S3均为11111
6、,按单步建,数据总线显示DR1的内容,因为此时的执行的是F=B逻辑操作,同理置M,S0,S1,S2,S3为10101,数据总线显示DR2的内容。即将DR1和DR2的内容送到总线上。 算术运算(不带进位加)置CBA=010,CN、M、S0、S1、S2、S3状态为101001,按【单步】键,此时数据总线单元应显示00001100(0CH)。结果分析:当CBA=010,CN、M、S0、S1、S2、S3状态为101001进行算数65和A7的加运算,并将结果显示到数据总线上,此时数据总线单元显示00001100(0CH)。(二)进位控制实验 进位位清零操作在“L”状态下,按动【复位】按钮,进位标志灯CY
7、“灭”,实现对进位位的清零操作。(当进位标志灯“亮”时,表示CY=1)。 用二进制数据开关向DR1和DR2寄存器置数(2)首先关闭ALU输出三态门(CBA=000)、CE=0,开启输入三态门(SW-B=1),设置数据开关,向DR1存入01010101(55H),向DR2存入10101010(AAH)。操作步骤如下:结果分析:在实验开始时一定要按动复位键进行清零操作,否则会影响结果,然后,通过控制数据开关输入要写入的数据,令CAB=0,CE=0,SW-B=1,LDDR1=1,LDDR2=0,按【单步】键即可向寄存器DR1中写入数据,如果发光二极管显示的数据与数据开关写入的数据相同则向DR1写入成
8、功,再次通过控制数据开关输入要写入的数据,令,LDDR1=0,LDDR2=1,按【单步】即可向寄存器DR2中写入数据,如果发光二极管显示的数据与数据开关写入的数据相同则向DR2中写入成功,DR1,DR2分别显示数字65和A7。LDDR1,LDDR2分别控制着数据开关的内容是否能送往运算寄存器DR1,DR2. 验证带进位运算的进位锁存功能关闭数据输入三态门(SW-B=0)、CE=0,使CBA=010,AR=1,置CN、M、S0、S1、S2、S3的状态为101001,按【单步】键,此时数据总线单元显示的数据为DR1加DR2,若进位标志灯CY“亮”,表示有进位;反之无进位。结果分析:实验前先明确如果
9、有进位则CY灯亮,分别输入01010101和10101010,相加后,数据显示11111111,无进位所以CY灯不亮,重新换一组操作数,使其有进位,观察得,CY灯亮。(三)逻辑运算实验 写操作(置数操作)拨动二进制数据开关向DR1和DR2寄存器置数,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结果分析:在进行置数操作时,通过控制数据开关输入要写入的数据时,先令CAB=0,CE=0,SW-B=1,LDDR1=1,LDDR2=0,然后按【单步】键即可向寄存器DR1中写入数据,如果发光二极管显示的数据与数据开关写入的数据相同则向DR1写入成功,再次通过控制数据开关输入要写入的数据,令,LDDR1=0,LDDR2=1,按【单
10、步】即可向寄存器DR2中写入数据,如果发光二极管显示的数据与数据开关写入的数据相同则向DR2中写入成功,DR1,DR2分别显示数字65和A7。LDDR1,LDDR2分别控制着数据开关的内容是否能送往运算寄存器DR1,DR2. 读操作(运算寄存器内容送总线)首先关闭数据输入三态控制端(SW-B=0),存储器控制端CE保持为0,令LDDR1=0、LDDR2=0,然后打开ALU输出三态门(CBA=010),置M、S0、S1、S2、S3为11111,再按【单步】键,数据总线单元显示DR1的内容,若把M、S0、S1、S2、S3置为10101,再按【单步】键,数据总线单元显示DR2的内容。结果分析:关闭数
11、据输入三态门,停止数据输入,存储器控制端CE保持为0,令LDDR1=0、LDDR2=0,然后打开ALU输出三态门(CBA=010),置M、S0、S1、S2、S3为11111,再按【单步】键,数据总线单元显示DR1的内容,若把M、S0、S1、S2、S3置为10101,再按【单步】键,数据总线单元显示DR2的内容。 逻辑或非运算逻辑或非运算的方法是置CBA=010,M、S0、S1、S2、S3状态为11000,按【单步】键,此时数据总线单元应显示00011000(18H)。结果分析:置CBA=010,M,S0,S1,S2,S3为11000,M=1为逻辑运算,S0,S1,S2,S3为1000表示逻辑运
12、算F=/(A+B),按单步建,01100101和10100111进行或非运算,数据总线单元显示00011000(18H)。四、实验思考验证74LS181的算术逻辑运算功能:DR1DR2S3 S2 S1 S0M=0(算术运算)M=1(逻辑运算)CN=1无进位CN=0有进位65A70 0 0 0F=( 65 )F=( 66 )F=( 9A )65A70 0 0 1F=( E7 )F=( E8 )F=( 18 )65A70 0 1 0F=( 7D )F=( 7E )F=( 82 )0 1 0 0F=( A5 )F=( A6 )F=( DA )0 1 0 1F=( 27 )F=( 28 )F=( 58
13、 )0 1 1 0F=( BD )F=( BE )F=( C2 )0 1 1 1F=( 3F )F=( 40 )F=( 40 )1 0 0 0F=( 8A )F=( 8B )F=( B8 )1 0 0 1F=( 0C )F=( 0D )F=( 3D )1 0 1 0F=( A2 )F=( A3 )F=( A7 )1 0 1 1F=( 24 )F=( 25 )F=( 25 )1 1 0 0F=( CA )F=( CB )F=( FF )1 1 0 1F=( 4C )F=( 4D )F=( 7D )1 1 1 0F=( E2 )F=( E3 )F=( E7 )1 1 1 1F=( 64 )F=(
14、65 )F=( 65 )结果分析:74LS181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算术逻辑运算,通过改变CN,M,S0,S1,S2,S3的值就可以进行各种运算,以上表中的数据是给定DR1=65,DR2=A7,先根据实验指导书中给出的逻辑关系进行运算,然后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经过各种运算后得到的结果符合74LS181的各种逻辑,证明实验过程正确。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主要是认识了实验仪器的各个单元的划分,和部分单元的作用,此次实验主要是了解了运算单元的作用,和运算器的算数与逻辑运算功能,知道了运算器的输出跟数据总线相连,通过本次实验还了解了组成原理实验的一般步骤,和ALU的使用方法,74LS181的组成原理,及三态
15、门的作用,数据总线与一般部件之间的传输方式等。数据显示灯连接了数据总线,显示数据总线的内容,各部件之间的信息传送通过总线完成,实验中不可或缺的三态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在实验过程中,一开始对仪器不是很熟悉,在试验过程中通过摸索熟悉了部分功能,并且了解到各个步骤都是很重要的,环环相扣,一步也不能错。最后,记录实验结果,对实验进行分析,本实验提高了我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积极性,让我明白了实验要严谨,要了解每一个单元的作用才能更好的进行实验。实验二 通用寄存器实验一、实验目的 熟悉通用寄存器概念。 熟悉通用寄存器的组成和硬件电路。二、实验原理实验中所用的通用寄存器数据通路如图。实验时要连接三个单元的数据
16、线,其中时序启停单元是每个实验中都要连接的单元,当脉冲来临时,数据才能送总线,该实验主要运用通用寄存器,寄存器由三片8位字长的74LS374组成R0、R1、R2寄存器组成。三个寄存器的输入接口用一8芯扁平线连至BUS总线接口,而三个寄存器的输出接口用一8芯扁平线连至BUS总线接口。图中R0-B、R1-B、R2-B经CBA二进制控制开关译码产生不同的数据输出选通信号控制,LDR0、LDR1、LDR2为数据写入允许信号,由二进制控制开关模拟,均为高电平有效;T4信号为寄存器数据写入脉冲,上升沿有效。在手动实验状态(即“L”状态)每按动一次【单步】命令键,产生一次T4信号。图 1CBA选择100R0
17、-B101R1-B110R2-B三、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一)通用寄存器的写入拨动二进制数据开关向R0和R1寄存器置数,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在缓存输入中输入00000001;使CBA=000;CE=0,SW-B=1;LDDR0=1;LDDR1=0,LDDR2=0;然后按单步键;在缓存输入中输入10000000;LDDR0=0;LDDR1=1;LDDR2=0,然后按单步键; 结果分析:通用寄存器的写入,LDR0,LDR1,LDR2分别为R0,R1,R2的存数控制信号,拨LDR0=1,LDR1,LDR2都为0,按单步键就完成了对R0的置数,改变数据开关的值,LDR0=0,LDR1=1,LDR2=0,按
18、单步键就完成了对R1的置数。在数据总线处即可看出写入是否正确。(二)通用寄存器的读出关闭数据输入三态(SW-B=0),存储器控制端CE=0,令LDR0=0、LDR1=0、LDR2=0,分别打开通用寄存器R0、R1、R2输出控制位,置CBA=100时,按【单步】键,数据总线单元显示R0中的数据01H;置CBA=101时,按【单步】键。数据总线单元显示R1中的数据80H;置CBA=110时,按【单步】键,数据总线单元显示R2中的数据(随机)。结果分析:执行完写操作后,R0和R1分别显示00000001和10000000,读操作时关闭数据输入三态(SW-B=0),存储器控制端CE=0,令LDR0=0
19、、LDR1=0、LDR2=0,分别打开通用寄存器R0、R1、R2输出控制位,置CBA=100时,将R0的数据送总线,数据总线单元显示R0中的数据01H;置CBA=101时,数据总线单元显示R1中的数据80H;置CBA=110时,数据总线单元显示R2中的数据(随机)。四、实验总结此实验中,我熟悉了通用寄存器的概念,熟悉了通用寄存器的组成和硬件电路,加深了对74LS374寄存器功能的认识,熟悉了寄存器组单元的内部构造和各部分的功能,清楚了寄存器数据传递的方式,本次完成了通用寄存器的数据写入和读出。有了上一次实验的基础,此次实验较为简单容易,但是依旧要谨慎,每一步之间联系紧密,不能在任何一步出错,不
20、然结果就会有错误,实验要认真细心。实验三 移位寄存器实验一、实验目的 了解移位寄存器的硬件电路,验证移位控制与寄存的组合功能。 利用寄存器进行数据传输。二、实验原理图 1移位寄存器实验中要同时运用到运算单元和寄存器组,其中移位时主要在运算单元中实现,靠一片74LS299实现,上图所示,使用了一片74LS299作为移位发生器,其中8位输入输出端与总线接口连接。299-B信号控制其使能端,低电平有效,T4为时序节拍脉冲,实验时按【单步】命令键产生。由S0 、S1、M 控制信号设置其运行状态,其控制特性列表如下:299-BS1S0M功 能000任意保持0100循环右移0101带进位循环右移0010循
21、环左移0011带进位循环左移任意11任意装数三、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一)移位寄存器置数首先置CBA=000,然后按下面所列流程图操作:注:【单步】键的功能是启动时序电路产生T1T4四拍单周期脉冲结果分析:令CBA=000,CE=0,SW-B=1,数据开关送总线,S0=1,S1=1,同步并行置数通过两个功能选择线S0,S1为高电平完成,按单步键就完成了对DR1的置数,然后令CBA=011,CE=0,SW-B=0。(二)寄存器移位首先置CBA=011(299-B=0)、SW-B=0、CE=0,然后参照表7-2-1改变S0、S1、M的状态,按动【单步】命令键观察移位结果。结果分析:寄存器移位:令 CBA=011,SW-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TR 61364:1999 FR-D Nomenclature for hydroelectric powerplant machinery
- 【正版授权】 IEC 61340-4-11:2025 EN-FR Electrostatics – Part 4-11: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Testing of electrostatic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IBC
- 2025年护士年度个人方案
- 企业数字化转型规划
- 我的教育故事
- 2025年餐厅工作方案
- 清新风毕业论文答辩模板
- 酒场白酒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感恩父亲节活动方案父爱以宽厚的胸膛为我们挡风遮雨演讲稿
- 机械助理工程师下半年工作方案演讲稿2025年
-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课件
-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英语(苏州卷)
- 摄像服务行业品牌建设研究-深度研究
- 游戏人物立绘课程设计
- 人像摄影基础课件
- 《招标投标法》知识学习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城市环境卫生各类人员配备定额
- 2025年北京农商银行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露营地项目策划
- 《垂直绿化》课件
-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