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北师大版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北师大版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北师大版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北师大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照相术传入中国是在()A.19世纪30年代B.19世纪末C.19世纪40年代D.20世纪初解析:照相术于19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40年代以后传入中国。到了19世纪晚期,照相开始走进清朝宫廷生活。答案:C2.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影片_,它揭开了中国_事业的序幕。2.解析:历史学习中要重视教材中涉及到的“最早”“第一”的内容,这往往是我们记忆的重点知识。答案:定军山电影3.中华民国成立后,社会生活有了哪些变化?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的概括能力。在预习中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民国成立后社会习俗的变化。答案:剪发

2、辫、改称呼、易服饰等。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是在()A.上海B.北京C.广州D.南京解析: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答案:A2.右图是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剧照,它拍摄于()A.1896年B.1900年C.1905年D.1911年解析:此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旨在考查我国电影业的发展史。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这是一部京剧艺术纪录片,它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答案:C3.在广东,一天之内,就有20多万男人剪去了长辫子。你认为这一现象会发生在()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B.新

3、文化运动爆发后C.戊戌变法爆发后D.辛亥革命爆发后解析:根据题干中“剪辫”这一信息,可推断这一现象发生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剪辫运动兴起后,辫子的去留成为从新从旧的标志。答案:D4.规定废除清朝官场中“大人”“老爷”等称呼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新文化运动C.南京临时政府D.北洋军阀政府解析: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发布命令,废除清朝官场的大人、老爷称呼,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民间称先生或某君。以官职、先生、某君代替老爷、大人作称谓,是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这些规定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答案:C5.清末民初,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应是()A.长袍B.西服C.中山装

4、D.旗袍解析:首先根据题意排除D项,因为这是女装。清末民初,随着留学生的增多和社会观念的巨大变革,大城市里穿西服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西服成为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据此可知B项正确。而长袍是清朝时期的服装;中山装是清末民初最具特色的服装,因孙中山创制而得名。答案:B6.识读右图,请完成:(1)这是什么服装?它为什么在清末民初流行?(2)此服装前襟四个口袋后来被赋予什么含义?解析:此题旨在考查识图分析能力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需结合中山装出现、流行的原因及中山装的造型所赋予的特殊蕴意来解答。联系教材内容可知: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上海定做服装时,以西服为模本,加以改进,中山装也因此而得名。参考答案:

5、(1)中山装。清末民初,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人们的服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山装因孙中山创制而得名,它融合了中西服装的特点,孙中山又带头提倡,所以很快在社会上流行开来。(2)前襟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袋盖寓意以文治国。快乐时光三弟危险刘备、关羽、张飞一起去相面。相士对刘备说:“先生是白脸,心也是白的,纯净清白,好!”刘备听后很高兴。相士又对关羽说:“将军红脸,心也是赤的,赤心为你主,好!”关羽自然也很“受用”。这时,刘备拉住黑脸的张飞说:“三弟危险,不看也罢!”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下列关于照相术的表述,错误的是()A.诞生于19世纪30年代末的东方国家B.19世纪40

6、年代以后传入中国C.照相摄影保留了社会发展的真实证据D.为我们观察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解析:照相术于19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故A项的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答案:A2.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A.定军山B.歌女红牡丹C.渔光曲D.难夫难妻解析: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舞台片定军山。而歌女红牡丹是第一部有声电影;渔光曲是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短片。答案:A3.1920年,在各大城市流行的男式服装有()长袍西装马褂中山装A.B.C.D.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限制“1920年”可断定这是辛亥革命后

7、,而长袍是辛亥革命前的服装,据此排除有的选项,这样就排除了A、D两项;马褂是清朝的官服,故又排除B项。因此只有C项正确。答案:C4.20世纪初,中国社会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不平等的是()A.剪发辫B.易服饰C.改称呼D.禁缠足解析:民国初年以官职、先生、某君代替老爷、大人作称谓,是用人格的平等代替了身份的不平等。该命令影响深远,遍及社会各个角落。答案:C5.下列关于中山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山装是清末民初最具特色的服装B.它因孙中山创制而得名C.中山装融合了中西服装的特点D.中山装刚设计时就有特殊的含义解析:结合教材内容可知,A、B、C三项的说法符合历史事实;而中山装刚设计出来的时候,

8、并没有特殊的含义,故D项的说法是错误的。答案:D6.中华民国成立后,人们之间的称谓不可能有()A.先生B.某君C.老爷D.同志解析:大人、老爷是前清官场的称呼,中华民国成立后,明确规定民国政府的职员相互之间一律改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故C项是民国之后不可能有的称呼。答案:C7.右图是革命军在街头剪辫子图,请完成:(1)长辫是在_入关以后强令百姓留起来的,它成为_子民的象征,也成为_人嘲笑的对象。(2)右图中的这一现象应发生在_革命爆发后,当时_通令全国男子限期剪辫。解析:此题考查了发辫的变化,解答时注意结合辫子的发展史来回答。答案:(1)清军清朝外国(2)辛亥孙中山8.阅读下列材料:“民国肇兴,五族共和,老爷大人之称久经淘汰,乃不谓公堂会审之时,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曾无一言相告诫。”无独有偶,家中雇用的佣人仍然以“少爷”“老太爷”称呼主人。请完成:(1)材料中的“民国”建立在哪一年?属于什么性质的政权?(2)“五族共和”的最主要表现是什么?“大人”“老爷”的称呼最为流行是在哪一朝代?(3)民国之后的称呼有什么变化?(4)你认为上述材料说明了称谓改革中的什么问题?解析:此题考查近代社会称呼的变化。学习时只要弄清民国前后称呼的变化,理解这种变化是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并结合材料内容认识到旧风俗、礼节的废除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们是与旧的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