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同步导学案版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0/208f20b2-efa1-4652-b368-18d1a5a8757f/208f20b2-efa1-4652-b368-18d1a5a8757f1.gif)
![第1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同步导学案版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0/208f20b2-efa1-4652-b368-18d1a5a8757f/208f20b2-efa1-4652-b368-18d1a5a8757f2.gif)
![第1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同步导学案版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0/208f20b2-efa1-4652-b368-18d1a5a8757f/208f20b2-efa1-4652-b368-18d1a5a8757f3.gif)
![第1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同步导学案版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0/208f20b2-efa1-4652-b368-18d1a5a8757f/208f20b2-efa1-4652-b368-18d1a5a8757f4.gif)
![第1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同步导学案版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0/208f20b2-efa1-4652-b368-18d1a5a8757f/208f20b2-efa1-4652-b368-18d1a5a8757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I QI ZHANG第1节.第七章纷学动理论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图 7-1-51 .分子可简化为球形或立方体模型,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o2 . 1 mol的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都相同,这个数量 用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其值通常取6.02X 1023 mol1 O、3.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物理量与微观物理量的课前自主学封,基穗才能楼猫一、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1 .实验目的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2 .实验原理如图7-1-1所示。不考虑把一定体积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使其形成单分子油膜,分子间的间隙,把油酸分子看成球形模型, 计算出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
2、含有纯油酸的体积V并测出油膜面积 S,求出油膜的厚度 d,即d = V就是油酸分子的直径。S浮在水面一的排子粉油酸服水面上形成一块油膜 甲水面上限分子油膜的示意图 乙3 .实验器材油酸、酒精、注射器或滴管、量筒、浅盘、玻璃板、坐标纸、彩笔、那子粉或细石膏粉。4 .实验步骤(1)在浅盘中倒入约2 cm深的水,将郁子粉或细石膏粉均匀撒在水面上。(2)取1毫升(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中,制成200毫升的油酸酒精溶液。(3)用注射器往量筒中滴入 1 mL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浓度已知),记下滴入的滴数 n, 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V'。(4)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浅盘的液面上。(5)待
3、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画出油酸薄膜的形状。如图7-1-2所示。浮在水血上的排子薪图 7-1-2(6)将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S:坐标纸上有边长为 1 cm的方格,通过数玻璃板上薄膜包围的方格个数,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 So计算方格数时,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7)根据已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8)计算油酸薄膜的厚度 d=V,即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S5 .误差分析(1)油酸酒精溶液配制后长时间放置,由于酒精的挥发会导致溶液的浓度改变,从而给 实验带来较大的误差。(2)利用量筒测量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时,没有使用
4、正确的观察方法而产生误差。(3)油滴的体积过大,同时水面面积过小,不能形成单分子油膜。(4)描绘油膜形状的画线误差。(5)利用小正方形数计算轮廓的面积时,轮廓的不规则性容易带来计算误差。(6)不考虑油酸分子的空隙,计算分子直径时的误差。二、分子的大小阿伏加德罗常数1 .分子的大小除了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外,多数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1O_20 m。2 .阿伏加德罗常数(1)定义:1 mol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壬数一SNa表示。(2)数值:通常取 Na= 6.02X 1023_mol1,在粗略计算中可取 Na= 6.0X 1023 mo1。(3)意义: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重要的常数。它把摩尔质量
5、、摩尔体积这些宏观物理量与分子质量、分子大小等微观物理量联系起来。1 .自主思考一一判一判(1)分子间距等于分子的直径。(X )(2)密度等于分子质量与分子体积的比值。(X )(3)我们看到阳光下飞舞的微粒就是分子。(X )(4)为了便于研究,我们通常把固体和液体分子看作球形。(,)(5)油酸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6)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时,可以直接使用纯油酸。(X)2 .合作探究一一议一议(1)油酸分子的形状真的是球形的吗?排列时会一个紧挨一个吗?提示:实际分子的结构复杂,分子间有间隙,认为分子是球形且一个紧挨一个排列,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是对问题的简化处理。(2
6、)若已知油酸的摩尔体积,用油膜法测出分子直径后,怎样进一步估算阿伏加德罗常 数?提示: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 d后,可求出一个分子的体积Vo = 1而3,若油酸的摩尔体6蓍点一课堂训练设计T举一能迎英题积为V,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 = 9。分子大小的测定典例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 000 mL油酸酒精溶液中有油酸 0.6 mL。用滴管向量筒内滴50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体积增加1 mL。若把一滴这样的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中,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展开,稳定后形成单分子油膜的形状如图7-1-3所示。(1)若每一小方格的边长为 30 mm,则油酸薄膜的面积为多少平方米?(2)每一滴油酸酒精溶
7、液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多少立方米?(3)根据上述数据,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多少米。思路点拨111.2X 10 、- 27.65 X 10m1.57X 10 10 m。V0S解析(1)数出在油膜范围内的格数(面积大于半个方格的算一个,不足半个的舍去)为85 个,油膜面积约为 S=85X (3.0X 10 2)2 m2= 7.65X 10 2 m2。(2)因50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1 mL,且溶液含纯油酸的浓度为p= 0.06% ,故每滴油酸酒精溶液含纯油酸的体积为V°=曙x 1x 6 m3= 1.2X停11 m3。(3)把油酸薄膜的厚度视为油酸分子的直径,可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答案
8、(1)7.65X 10 2 m2 (2)1.2X10 11 m3_ 10 (3)1.57 X 10 m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解题思路(1)首先要按比例关系计算出纯油酸的体积V。(2)其次采用“互补法”计算出油膜的面积 So(3)最后利用公式d=V求出分子的直径。S(4)注意单位要统6通题组1,将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 2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已知 50滴溶液的体积为 1 cm3,现取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随着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单分子 薄层,已测出这一薄层的面积为0.2 m2,由此可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为多少?解析:每1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油酸的体积为200
9、cm3,每一滴溶液中含油酸体积为 V = 200W0 cm3= 1X10 4 cm3= 1X10 10 m3,10m=5.0X 10油酸在水面上形成油膜,油膜厚度即为油酸分子的直径d= V = 1.0:l0m。S 0.2答案:5.0X 10 10 m2.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往边长约为40 cm的浅盘里倒入约 2 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郁子粉均匀 地撒在水面上。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 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
10、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 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完成下列填空:(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 。(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2)将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 3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 1 cm3的油酸酒精溶 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0.13 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m。(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解析:(1)依据实验顺序,首先配置混合溶液(),然后在浅盘中放入水和舜子粉(),将一滴溶液滴入浅盘中(),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获取油膜
11、形状(卜最后由已知边长的坐标纸上的油膜形状来计算油膜的总面积(),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2) 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体积为:V= 三三 cm3=Sd,其中S= 0.13 m2,故油300 X 50酸分子直径V1 X 1810d=S=300X 50X 0.13X 104 cm=5X10 cm=5X 10m。答案: (2)5 X 10 10I考点二h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1通知识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理解及应用设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M、摩尔体积为V、密度为c每个分子的质量为 m、每个分子的 体积为V。,有以下关系式:(1) 一个分子的质量:m = NM= PM。(2)一个分子的体积:丫0="=
12、六(只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对于气体,V0表示每个气体分子平均占有的空间体积)。M(3)一摩尔物质的体积:V=1。一一 一.Na(4)单位质量中所含分子数:n= NA。Na(5)单位体积中所含分子数:n = 。(6)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7)固体、液体分子的球形模型分子直径:d=猥;气体分子的立方体模型分子间距:d= fV。Na0通方法典例 已知铜的摩尔质量 M = 6.4X 10 2 kg/mol,铜的密度p= 8.9 >03 kg/m3,阿伏加 德罗常数Na = 6.0X 1023 mo1。试估算:(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 一个铜原子的质量。(2)若每个铜原子可提供两个自由电
13、子,则3.0X 10 5 m3的铜导体中有多少个自由电子?思路点拨(1)由铜的摩尔质量和 Na计算一个铜原子的质量。(2)先由质量和摩尔质量确定物质的量,再由Na计算自由电子的个数。解析(1) 一个铜原子的质量一2M 6.4X1025m= 7_7TT23 kg= 1.1 x 10 kg。Na 6.0X10*(2)铜导体的物质的量mol= 4.17 mol8.9x 103x 3.0x 10 526.4 X 10铜导体中含有的自由电子数N= 2nNA= 5.0X 1024(个)。答案(1)1.1 X 10 25 kg (2)5.0 X 1024 个(1)固体、液体分子可视为球形,分子间紧密排列可忽
14、略间隙。(2)对于气体分子,摩尔体积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得到一个分子占据周围空间的体积, 而不是分子体积,其正方体的边长即为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门通题组1 .估测标准状况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6.0X 1023 mo1)。(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解析:1 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均为22.4 L ,则每个气体分子平均占有的空间体积为:VA一322.4 X 10236.0 X 10m% 3.7 X 10 26 m3。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d=3yv=3/3.7X 10 26 m=3X10 9 m。答案:3X10-9 m2.已知水的密度p= 1.0X103 kg/m3,水的摩
15、尔质量 Mmoi= 1.8 X0 2 kg/mol,求:(阿伏加德罗常数 Na取6.0X 1023 mol1)(1)1 cm3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2)估算一下水分子的线性大小。解析:水的摩尔体积为M molVmol =P1 8 X 1Q 2=7-3 m3/mol = 1.8 10 m3/mol。1.0 x 10(1)1 cm3水中水分子的数目为23N = Na=弋 106个3.3X 1022个。Vmol 1.8 10101 v Vmol(2)万法一:建立水分子的球形模型,有6向=RA,水分子的大小为316Vmol 3 / 6X1.8X 105-d=. Na6.0 X 1023 3.14 m=
16、 3.9X 10 10 m。方法二:建立水分子的立方体模型,有d3=Vmol,Na水分子的大小为3 /1.8X 10V 6.0 X 10m= 3.1 x 10 10 m。答案:(1)3.3 X 1022 个 一 103 一 . 一 10(2)3.9X10 m 或 3.1X10 m课后用级训练,力步提升能力一、基础题多期1 .(多选)某同学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计算结果明显偏大,可能是由于()A.油酸未完全散开B.油酸中含有大量的酒精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个的方格D.求每滴体积时,1 mL的溶液的滴数多记了 10滴解析:选AC 油酸分子直径d=S,计算结果明显偏大, 可
17、能是V取大了或S取小了。油酸未完全散开,所测 S偏小,d偏大,A正确;油酸中含有大量酒精,不影响测量结果,B错;若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个的方格,使S偏小,d变大,C正确;若求每滴体积时,1 mL的溶液的滴数多记了 10滴,使V变小,d变小,D错。2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体积为V的某种油,形成一圆形油膜,直径为d,则油分子的直径近似为()2VAYTd2C. 4V宣.2VD.4VTtd2解析:选D油膜的面积为油膜的油分子的直径为V 4Vd =1,故D对。713 .根据下列物理量(一组),就可以估算出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的是()A.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B.阿
18、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C.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D.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解析:选C 由气体的立方体模型可知,每个分子平均占有的活动空间为Vo=r3, r是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摩尔体积V=NaVo=M。因此,要计算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r,P需要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 Na、摩尔质量M和该气体的密度 p。4 .最近发现的纳米材料具有很多优越性,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棱长为1 nm的立方体,可容纳液态氢分子(其直径约为10-10 m)的数量最接近于()A. 102 个B. 103 个C. 106 个D. 109 个解析:选B把氢原子看做是小立方体,那么氢原子的体积为:V
19、0=d3= 10 30 m3边长为1 nm的立方体体积为:V=L3=(10 9)3 m3= 10 27 m3V可谷纳的氢分子个数:n = = 103个。V05.(多选)已知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 L/mol,摩尔质量为18 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X 1023 mo1,由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这种气体()A.每个分子的质量B.每个分子的体积C.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D.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解析:选ACD 实际上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远比分子本身的线度大得多,即气体分子 之间有很大空隙,故不能根据V =V计算分子体积,这样算得的应是该气体每个分子所3-占据的空间,故C正确;可认为每个分子平均占
20、据了一个小立万体空间,皿即为相邻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D正确;每个分子的质量显然可由m =MA估算,A正确。6.把冰分子看成球体,不计冰分子间空隙,则由冰的密度 p= 9X102 kg/m3可估算冰 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A. 10 8 mB. 10 10 m1214C. 10 mD. 10 m解析:选B 冰的摩尔质量与水的摩尔质量相同,根据9S m3 mol 1 = 2X105 m3 mol 1一个冰分子的体积Vq =一 5V 2X10Na 6.02 X2310m3=1x 103283冰分子的直径10m,故B对。二、能力题与通7 .某同学在进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前,查阅数据手册得
21、知:油酸的摩尔质量 M =0.283 kg mol1,密度 p =0.895X 103 kg m 3O若100滴油酸的体积为 1mL,则1滴油酸所能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约是多少?(取Na =6.02X 1023 mo1,球的体积V与直径D的关系为 V = 1也3,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6解析: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 V=-M-p m由球的体积与直径的关系得分子直径D =3 6M Tt p bAm2。1X10 8m3最大面积S= D,解得S= 1 * 101答案:1X101 m28 .已知空气摩尔质量 M = 29X 10 3 kg/mol,则空气分子的平均质量多大?成年人做一次深呼吸,约吸入 4
22、50 cm3的空气,所吸入的空气分子数约为多少?(取两位有效数字)n,解析:要估算成年人一次深呼吸吸入的空气分子数,应先估算出吸入空气的摩尔数 我们可以看成吸入的是标准状态下的空气,这样就可以利用标准状态下空气的摩尔体积求 出吸入空气的摩尔数,也就可以知道吸入空气的分子数。设空气分子的平均质量为 me阿伏加德罗常数用 Na表示,则3M29X 1026m0=NT 6,0X 1023 kg".8><10 kg6n=-3 moi=450XW 3 m-2,01 x 10 2 mol22.4X 1022.4X 10因此,吸入的空气分子数为:N= nNA= 2.01 X 10 2X
23、6.0X 1023个=1.2X 1022个所以空气分子的平均质量为4.8X 10 26 kg,成年人一次深呼吸吸入的空气分子数约为1.2X 1022 个。答案:4.8X 10 26 kg 1.2X1022温度和温标f11 .平衡态:如果容器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经过一段时 间后,容器内各点的压强和温度都不再变化。2 .热平衡:两个相互接触的系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 状态参量不再发生变化,这说明两个系统对传热来 说已经达到了平衡。3 .热平衡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 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 衡。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4 .摄氏温度t与热力学温度T的
24、关系:T = t+ 273.15 Ko课前门上学习,基糖才能楼高、状态参量与平衡态1 .热力学系统通常把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学系统。2 .外界指系统之外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物体的统称。3 .状态参量描述系统热学性质的物理量,常用的物理量有几何参量体积 V、力学参量压强p、热学 参量温度T。4 .平衡态系统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各部分的状态参量达到稳定的状 O二、热平衡与温度1 .热平衡:两个相互接触的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再变化。2 .热平衡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 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3 .热平衡的性质:一切达到热
25、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4 .温度:表征互为热平衡系统的共同热包质的物理量。三、温度计与温标1 .常见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名称测温原理水银温度计根据水银的热膨胀的性质来测量温度金属电阻温根据金属钳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来测量温度气体温度计根据气体正强随温度的变化来测量温度热电偶温度计根据不同导体,因温差产生电动势的大小不同来测量温度2.温标(1)摄氏温标:一种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O_jC,水的沸点为1O0_jCo在0 C和100 c之间均匀分成 100等份,每份算做 1 C。(2)热力学温标:现代科学中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规定摄氏温度的一273.15为零值,它的一度等王
26、摄氏温度的一度。(3)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摄氏温度: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用符号 t表示,单位摄氏度,符号为 C。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用符号 T表示,单位开尔文,简称开,符号 为K。换算关系:T = t+273.15_K。基础小题1 .自主思考判一判(1)平衡态是一种理想情况。(,)(2)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具有相同的热量。(X )(3)现代技术可以达到绝对零度。(X )(4)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都是从零开始的。(X )(5)0 C的温度可以用热力学温度粗略地表示为273 Ko (V)(6)温度升高了 10 c也就是升高了 10 K。(,)2 .合作探究一一议一议(1)一根长铁丝
27、一端插入 100 c的沸水中,另一端放入0 c恒温源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温度随铁丝有一定的分布,而且不随时间变化,这种状态是否为平衡态?提示:这种状态不是平衡态,只是一种稳定状态,因为存在外在因素的影响。(2)当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系统的所有性质都不随时间变化,是绝对不变的吗?提示:不是。平衡态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任何系统完全不受外界影响是不可能的,即使系统处于平衡态,仍可能发生偏离平衡态的微小变化。(3)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温度这个概念。提示:宏观上,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温度反映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 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EI对平衡态与热平衡的理解课堂讲陈设计,举一能
28、迎类题3 .正确理解平衡态(1)热力学的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组成系统的分子仍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只是 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随时间变化,表现为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2)平衡态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任何系统完全不受外界影响是不可能的。4 .对热平衡的理解两个系统达到热平衡后再把它们分开,如果分开后它们都不受外界影响,再把它们重 新接触,它们的状态不会发生新的变化。因此,热平衡概念也适用于两个原来没有发生过 作用的系统。因此可以说,只要两个系统在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我们就说这两 个系统原来是处于热平衡的。5 .平衡态与热平衡的区别(1)平衡态是对某一系统而言的,是系统的状态,热平衡
29、是对两个接触的系统之间的关 系而言的。(2)分别处于平衡态的两个系统在相互接触时,它们的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直到温度 相同时,两个系统便达到了热平衡。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系统都处于平衡态。通方法典例关于平衡态和热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只要温度不变且处处相等,系统就一定处于平衡态B.两个系统在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说明这两个系统原来的温度是相等的C.热平衡就是平衡态D.处于热平衡的几个系统的压强一定相等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1)一个系统的温度、压强、体积等都不变化时,才是处于平衡状态。(2)若两个系统的温度相等,则两个系统已达到热平衡。解析一般来说,描述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只
30、是一个,根据平衡态的定义知所有性质都不随时间变化,系统才处于平衡态,A错误;根据热平衡的定义知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温度相同,故 B正确、D错误;平衡态是针对某一系统而言的,热平衡是两个系统相互影 响的最终结果,可见 C错误。答案B解答热平衡问题的三个要点(1)平衡态与热平衡不同,平衡态指的是一个系统内部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2)必须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直到系统内所有性质都不随时间变化为止。(3)系统与外界没有能量的交换。口通题组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热量B.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也必定处于热平衡C.温度是决定
31、两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唯一物理量D.热平衡定律是温度计能够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解析:选BCD 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状态参量一一温度,所以A项错,C项正确;由热平衡定律知,若物体 A与物体B处于热平衡,它同时也与物体C处于热平衡,则B、D项正确。物体B与C的温度也相等,这也是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故2.关于热平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系统甲与系统乙达到热平衡就是它们的温度达到相同的数值B.标准状况下冰水混合物与 0 c的水未达到热平衡C.量体温时体温计需要和身体接触十分钟左右是为了让体温计跟身体达到热平衡D.冷热程度相同的两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解析:选B两个系统达到热平衡
32、时的标志是它们的温度相同,或者说它们的冷热程 度相同,所以 A、C、D三项都正确,B项错误。3.(多选)下列物体中处于热平衡状态的是 ()A.冰水混合物处在 0 C的环境中B.将一铝块放入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C.冬天刚打开空调的教室内的空气D. 一个装有气体的密闭绝热容器匀速运动,容器突然停止运动时,容器内的气体解析:选AB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C,和环境的温度相同,处于热平衡状态,A正确;铝块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铝块和水的温度相同,处于热平衡状态,B正确;冬天刚打开空调的教室内的气体各部分温度不相同,未处于热平衡状态,C错误;匀速运动的容器突然停止运动时,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
33、容器内的气体温度升高,未达到热 平衡状态,D错误。片电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ft,通知识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的比较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名称/符号摄氏温度/t热力学温度/T单位/符号摄氏度/C开尔文/K零度的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卜冰水混合物的温度-273.15 C两若美系T=t+ 273.15 K,粗略T=t+273 K升高或降低1 K与升高或降低1 C相等口通题组1 .(多选)下列关于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表示温度是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B.用两种温标表示温度的变化时,两者的数值相等C. 1 K就是1 CD.当温度变化1C时,也可说成温度变化274.15 K解析
34、:选AB 中学常用的两种表示温度的方法就是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A对;两 者关系是:T = t+ 273.15 K,所以用两者表示温度的变化时,两者的数值相等,B对;当温度变化1 C时,也可说成温度变化 1 K,不能说1 K就是1 C ,只能是1开尔文的温差等于 1摄氏度的温差,C、D错。2 .(多选)下列关于热力学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力学温度的零点是273.15 CB. 136 C比136 K温度高C. 0 c等于 273.15 KD. 1 C就是1 K解析:选ABC 热力学温度的零点是273.15 C , A正确;由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T = 273.15 K + t 可
35、知,136 c 等于 137.15 K,0 C 等于 273.15 K,1 C 就是 274.15 K , 故B、C正确,D错误。3.(多选)关于热力学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33 C = 240 KB.温度变化1 C ,也就是温度变化 1 KC.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能取负值D.温度由tC升至2t C,对应的热力学温度升高了273 K + t课后用级训练,力步提升能力解析:选AB 由T= 273 K + t可知:33 C = 240 K, A、B正确;D中初态热力学 温度为273 K + t,末态为273 K + 2t,温度变化t K,故D错误;对于摄氏温度可取负值的 范围为
36、0273 C,因绝对零度达不到,故热力学温度不可能取负值,故 C错误。一、基础题号越1 .(多选)关于系统的状态参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描述运动物体的状态可以用压强等参量B.描述系统的力学性质可以用压强来描述C.描述气体的性质可用温度、体积等参量D.温度能描述系统的热学性质解析:选BCD 描述运动物体的状态可以用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参量,A错;描述系统的力学性质可以用压强、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来描述,B对;描述气体的性质可用温度、体积、压强等参量,C对;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可以描述系统的热学性质,D对。2 .当甲、乙两物体相互接触后,热量从甲物体流向乙物体,这样的情况
37、表示甲物体具 有()A.较高的热量B.较大的比热容C.较大的密度D.较高的温度解析:选D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 分,因此决定热量传播的决定因素是温度,A、B、C各选项所提到的条件均与此无关,故D项正确。3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是根据热平衡的原理B.温度相同的棉花和石头相接触,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热平衡C.若a与b、c分别达到热平衡,则 b、c之间也达到了热平衡D.两物体温度相同,可以说两物体达到热平衡解析:选ACD 当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时,如果两者的温度有差异,它 们之间就会发生热交换,高温物体将向低温物体传
38、热,最终使二者的温度达到相等,即达 到热平衡。A、D对;温度相同,不会进行热传递,B错;若a与仄c分别达到热平衡,三者温度就相等了,所以 b、c之间也达到了热平衡, C对。4 .(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再变化B.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系统分开后,再接触时有可能发生新的变化C.两个未接触的系统不可能处于热平衡D.处于热平衡的几个系统的温度一定相等解析:选AD 根据热平衡的定义,两个处于热平衡的系统,无论分开,还是再接触, 系统的状态参量都不再发生变化,故A正确、B错误;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一定都具有相同的温度,两个未接触的系统也可能处于热平衡,故C错误、D正确。5 .有关温标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标不同,测量时得到同一系统的温度数值可能是不同的B.不同温标表示的温度数值不同,则说明温度不同C.温标的规定都是人为的,没有什么理论依据D.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是两种不同的温度表示方法,表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金属网状镀铬手推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紫外线灯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扩幅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家庭生活家庭健身器材租赁及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健身房私教服务与运动装备销售合同
- 2025年度房地产权属转移及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优化合同
- 2025年度婚庆婚纱礼服租赁婚庆订单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临时性工程兼职电工就业合同
- 2025年度城市更新改造工程施工合同样本
- 学校安全一岗双责
- 2024年全国版图知识竞赛(小学组)考试题库大全(含答案)
- 产后修复学习培训课件
- 高考志愿咨询培训课件
- mysql课件第五章数据查询
- 超滤培训课件
- 热线电话管理制度
-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 纺丝原液制造工(中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ArcGIS软件入门培训教程演示文稿
- 大梅沙河道河道流量水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