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疾病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9/984994d1-6768-42dc-8d02-2962f20ccefa/984994d1-6768-42dc-8d02-2962f20ccefa1.gif)
![急性脑血管疾病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9/984994d1-6768-42dc-8d02-2962f20ccefa/984994d1-6768-42dc-8d02-2962f20ccefa2.gif)
![急性脑血管疾病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9/984994d1-6768-42dc-8d02-2962f20ccefa/984994d1-6768-42dc-8d02-2962f20ccefa3.gif)
![急性脑血管疾病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9/984994d1-6768-42dc-8d02-2962f20ccefa/984994d1-6768-42dc-8d02-2962f20ccefa4.gif)
![急性脑血管疾病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9/984994d1-6768-42dc-8d02-2962f20ccefa/984994d1-6768-42dc-8d02-2962f20ccef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急性脑血管疾病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是中老年常见的急性病之一以突然发生的昏迷、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脑血管病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外,中医古代文献概称为。中风”脑血管病是人类一个古老的疾病。在汉以前的中医著作中就有记载。如灵枢里的。击仆”“偏枯”,“风痱”,分别描述了猝然昏仆一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的症状:而素问里的大厥”,更进一步指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的病机还作出了。气复反则生气不复反则死”的预后判断,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确立了“中风”的病名,并列举出半身不遂口歪,语言困难,甚则昏不识人为中风的临床特点显然这些记载
2、与今天所说的脑血管意外的临床表现都是比较吻合的自汉以降,有关脑血管意外的治疗经验日益丰富。例如早在宋代,对中风昏迷的病人已经较普遍地使用。至宝丹”,。牛黄丸”之类的成药来救急在对中风的病因学认识上,唐宋方书有的已经摆脱了传统的。风邪入中”说法,认为中风主要是由积年虚损而引起的。金元时期,刘河间主火,李东垣主气虚。朱丹溪主痰热 在中风的病因上各树一帜。明代张介宾缪仲淳。清代姜天叙,叶天士王清任 近人张伯龙 张山雷张锡纯诸家,更加旗帜鲜明地对风邪致病的观点提出非难张介宾在。非风”篇提出的。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成非关外来风邪”就是有代表性的见解建国40年来在对脑血管病的防治与研究方面有很大成绩。例如
3、在大宗病例的报道与分析这一点上,就是前无古人的: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较之单由西医或中医治疗效都有明显提高不仅在后遗症期中药针灸、按摩气功独擅胜场。急性期患者经中西医迩力合作也有效地挽救了许多生命脑血管意外的病位在脑 传统中医学认为脑属“奇恒之腑”之一 为髓海 即髓的汇集处 其气与肾相通。清末张伯龙、张山雷等医家认为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和。血之与气:并走于仁,则为大厥”,“上”皆指脑而言。今人从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所列举的30多个中风先兆症状分析,多属脑之病变。说明前人对本病属于脑的病变:并非毫无认识。但从中医学脏腑相通的整体观及临床表现分析,其病位虽在脑,其病变则涉及肝
4、、肾 心,脾 胃等多个脏腑对脑血管意外的病因,历来都有争议。关键在于其是否由风邪入中引起。元代王履提出。真中风”、。类中风”之名。 以风邪人中所致者。为真中风,以河间,东垣、丹溪所沦火气、痰为类中风。本意是想以此结束学术上的纷争,其结果却徒滋混乱。事实上根本不存在真中风那么与之。相类”的类中风当然好就不存在。但王氏之论的影响,至今亦未消除、如。中经络”、。中脏腑”便赫然出现在许多论著甚至教科书上,。作为脑血管病辨证的上要内容。真中、类中之名亦沿袭至今。即从发病年龄而论,脑血管病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其中脑血栓多见于50岁以上的患者。金代李东垣、清代姜天叙都注意到这一点了。如果真是风邪为患,为
5、什么偏偏发生在这个年龄而。壮岁之时无有也?”近年有资料认为3040岁发病也不少,但仍以50岁以上为多,约占发病人数的60以上。黄炳山氏1986年报道;600例脑血管病人中,4l岁以上竟占962之多? 这充分说明在中年之后人的体质一般都由盛转衰, 加之脑血管病患者几乎都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病等老年病直接关连而这些疾病多属虚证或虚中挟实证,这与内经所论。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是相吻合的故脑血管意外是内伤病,而且以虚损为其病本。至于大气环流引起的季节变化,冷空气活动气压变化而引起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则可能是脑血管病的诱发因素之一 但这些复杂的气象变化,也不能仅仅用。风邪 去解释
6、 至其发病,则有多种因素,如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如大喜,大怒等,遂致肝阳暴张,肝风内动,气血逆乱:饮酒过多厚味肥甘,积滞胃肠腑气不降,壅而化热,亦属常见。这就使脑血管病在病因上显得更加复杂,一方面是本虚,而另一方面,又挟有风 火 痰 瘀。此外,家族中有脑血管病史。饮食偏咸吸烟。饮酒等包都被证实为本病的危险因素。在脑血管意外的辨证与治疗上。过去习惯上都以。中经络”、。中脏腑”来作为的辨证和治疗的依据,所谓。中经络。是指手足麻木、口角歪斜。语言不利,甚至半身不遂,但神志清楚,无昏仆。所谓中脏腑”,是症见嗜睡甚至昏迷无知,半身不遂口歪舌謇这样的辨证分类方法源于仲景金匮要略>>
7、;之。邪在于络、”邪在于经。 邪入于腑”。邪入于脏。后来金元医家把在经在络合并,称为中血脉、中腑和中脏现在无非是把中腑中脏合并起来。经 络、脏腑的划分,在古代尚不失其临床意义 可以执简驭繁,以确定其病之浅深轻重问题在于中经络、中脏腑,都突出了“中”,也就是把风邪看成致病的主因了。何况这里的经络脏腑都是极为笼统的概念。实际上,今天看一个脑血管意外的病人,首先想到的是确定脑出血或脑栓塞脑血栓这些问题。因此本篇本着现代临床实际,分列脑出血和脑血栓形成、困栓塞 脑出血之治以清热通腑,平肝熄风、活血止血为主、脑血栓形成及脑梗塞则以益气化淤或养阴活血为主在脑血管病中 最为凶险的是脑出血 病死率高。古人称。
8、中风。为。内科四大病”之首,并以口开手撤为脾绝,眼合者为肝绝,昏迷不醒,鼻息鼾者为肺绝,遗尿为肾绝,舌短失语为心绝,呃逆不止者为胃气绝。说明早已认识到此病的严重性 据有关单位60年代统计一脑出血患者经积极抢救者与不经任何治疗者相比其成功率只在50左右。也就是说经积极抢救而仍然无效者大约要占一半。而另有资料表明:我国脑血管病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患者病死率反高于城市、这说明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仍属重要。一;脑 出 血脑出血是由于动脉壁变性或破裂而大量血液渗入脑实质的病变。多见于50岁以上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史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起病突然、以昏迷 肢体瘫痪,口角歪斜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脑出血多
9、发生在清醒活动时,往往因情绪异常激动,如大怒,大喜 大悲或使劲用力导致血压急剧升高而诱发1急性期患者骤然头痛眩晕 恶心、呕吐,一侧肢体随意活动受限或偏瘫,意识朦胧,渐至昏迷。面色潮红,颈部僵硬,口角歪斜,头眼、舌也歪向一边,口角流涎,呼吸深重而带鼾音,喉间痰鸣、腹满便秘。大部分病人可有发热。血压升高舌上多见淤斑淤点,舌下青筋怒张舌质红或深红,舌苔黄腻或黄燥,脉弦滑数大 轻者神志时清时昧,舌体强硬,语声不清,半身不遂,肢体震颤。重者呈深昏迷,面色苍白,肢体瘫软,周身冷湿,呼吸短促或见歇止,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二便自遗,脉虚大无根。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动脉硬化、肥胖
10、病等病史,在起病前,可能有头颈部疼痛或肢体麻木、眩晕,鼻衄、视网膜出血等脑血管病先兆症状。2恢复期昏迷数日至数周后逐渐清醒,能吞咽饮食,呼吸平稳,病情稳定并趋向好转,肢体运动功能可望逐渐恢复。3。后遗症期病程在半年以上,恢复缓慢,遗留程度不等的肢体瘫痪和言语障碍肢体可见消瘦、痉挛和疼痛。智力减退或痴呆。诊断要点年龄在中年以上,起病突然。有昏迷,偏瘫、口角歪斜等表现。有高血压病史。脑脊液压力增高,脑脊液化验呈均匀血性(如诊断明确者,一般不宜腰椎穿刺)。如有条件做头颅超声波、脑电图,脑血管造影及颅脑CT检查,有利于确定诊断。病机分析脑出血发病虽十分突然,但其病的形成却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一般以风。
11、火痰瘀四者为其潜在的病理基础。风;即肝风。临床表现为眩晕,肢体震颤等症状。多由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阳亢化风而致。五志化火,特别是劳心思虑,心火暴盛,或因大怒而激动肝火,或饮食积滞化火,往往是引动肝风的重要因素。火。指肝阳亢盛,或胃肠热结,症见颜面潮红。烦躁易怒,大便秘结。痰:多由嗜食肥甘厚味或饮酒过量,脾胃积滞,津液留聚而生痰;郁怒忧思,气滞生痰,亦所常见。临床表现除胸闷、恶心咯吐痰涎外,还常见肢体、舌根麻木及发作性眩晕等症状。瘀:脉象沉涩,舌有瘀斑,是瘀血证的表现。引起血瘀的原因,通常为气机郁滞 但阴虚血少,气虚失运也能导致血瘀。风、火、痰瘀互相联系,甚至互为因果。如瘀血内阻,津液运行失常,
12、则聚而为痰。痰浊又公影响气血的运行,而成为瘀血的先囚;火旺生风,风助火势等等。正气先亏。邪积日久。一旦因情志过激等因素影响而发病,则心火炽盛,肝阳暴张,虚风上旋,气血痰浊皆奔涌于上,神明无主,络破血瘀,于是猝然昏迷,或一蹶不醒。本病虽为本虚标实,而急性期却突出表现为邪实。当然也有因正气不支而致元气暴脱者。到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则以正气虚损为主,显露出肝肾阴虚或元气不足的本象。但风火虽平而未靖,痰瘀入络,更难以遽除,值得临床注意。辨证论治使用方法:先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方剂数据库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中药数据库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对所选的药方进行加减,才得到有效的药
13、方,还要查阅三反九畏;服药后还要根据“疗效评定”再次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脑出血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根据其不同表现,辨证施治1急性期一般从发病开始,1-2周内为急性期。这一阶段以昏迷为突出表现。昏迷的时间愈长,程度愈泻,预后也就愈差。但由于患者的体质及病变情况不尽相同,又有闭证与脱证之分闭证多由风、火、痰瘀逆乱于上,络破血溢,元神闭塞;或痰浊瘀血,阻于气道,机窍失灵所致,其治以开闭为主。脱证则因邪气肆扰,正气不支而虚脱,其治以固脱为主。(1)闭证:除昏迷、偏瘫、口舌歪斜外证见目瞪口呆,面赤身热,牙关紧闭躁扰不宁,痰涎上涌,喉中痰鸣,鼻鼾气粗,肢体强硬拘急,二便不通,舌质红、苔黄、脉
14、弦劲滑数。以上称。阳闭”,在脑出血病人中最为常见。治疗原则:开闭促苏针刺促苏。昏迷病人的常用针刺穴位为十二井穴(放血)及水沟等穴。今人在脑出血实践中,又有新的经验用穴,手法亦有所改进;先用三棱针刺百会、四神聪放血,或手足十二井穴放血,继刺人中、承浆、风池、风府、合谷、劳宫、太冲、涌泉(王乐亭经验)选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合谷七穴,手法以泻为主先刺内关,直刺115寸,捻转提插相结合,继刺人中,用雀啄法,至流泪或眼球周围充满泪水为度;三阴交进针1一1。5寸,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三次为度:极泉,用提插泻法,以患侧食指拙动三次为度(石学敏经验)以风府、哑门为主穴,每天一次,不留针
15、,此外再辨证加辅穴(李定明经验)。通关开窍。古代常用通关取嚏开窍复苏。常用方如通关散(北细辛,猪牙皂等分研末取入鼻孔中)。但大量事实证明,脑出血病人往往因搬动而加重出血,故不宜再釆用。今之所谓开窍法,系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一类成药醒脑开窍。脑出血急性期有出血、神昏,面赤、烦躁、发热或高热,腹满便秘、舌质深红等表现,与温热病的热入营血有相似之处,故可选择而应用之如高热者,用安宫牛黄丸为宜;如昏迷较重,多选至宝丹。牛黄、至宝价昂难得,一般可用紫雪丹以上三药,安宫牛黄丸、至宝丹,一日二次,每次一丸;紫雪丹一日二次,每次一管。均用凉开水化服,可连用3-5日,至闭开神清后而停用吞咽反射消失者,可
16、由鼻饲给药。痰涎上涌,不能进药者,可先予吸痰,并灌服竹沥汁30毫升(临用加鲜生姜汁或鲜石菖蒲汁2毫升)。目前一般多采用安宫牛黄丸的新制剂清开灵或醒脑静,其用量均为每日一次,每次10-20毫升,稀释后静脉滴注。这些新制剂及新的投药途径,较之丸药其效为捷。活血止血;活血止血法是现代治疗脑出血的一个新经验。实践证明。如脑出血得不到控制,复苏即成问题。故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出血,实为脑出血治疗成败的一大关键。古代文献限于当时条件,对于脑出血这一层尚缺少了解故旦确诊,应立即用清热凉血止血法,以解决主要矛盾。方如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黄、赤芍、丹皮)。在此基础上,酌加潜镇熄风、化痰降逆药。近十余年来,有鉴于
17、凉血止血治疗的临床疗效还有待提高,不少学者认为应用活血止血法即。以行为止”的方法来治疗脑出血,活血化淤中药及其制剂(如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水蛭口服液、毛冬青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等)有利于迅速止血,对减轻颅内血肿形成或加速血肿吸收,改善脑血液循环,防止脑疝所致脑干缺血,减少或减轻后遗症,均有重要作用,而不致加重出血。如上海高血压研究所曾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有意识障碍的脑出血36例,其中昏迷17例,嗜睡朦胧19例,存活率27。9。西苑医院神经内科用水蛭制剂。脑复康”治疗脑出血的成功经验,均可供临床者参考辨证用方:以上均为中医治疗脑出血阳闭症状者的急救措施,盖此际动关生死,故以开闭促苏为急务
18、,但辨证方药仍不可忽视汤药较之成药灵活,可针对阳闭阶段所出现风火痰瘀四候,视其偏重,临事制宜。常用基本方:生大黄1015克,炒栀子,黄芩各10克,玄明粉10克,全瓜蒌15"-25克,羚羊角粉25克(冲服),石决明15克,钩藤15克(后下),赤白芍各10克,丹参15克,参三七6克,炙甘草3克,竹沥-130毫升。一日一剂。方中;大黄、玄明粉、炙甘草,即调胃承气汤,为通腑开闭之良方。大黄能行能止,为一切实证出血之良药,玄明粉兼能化热痰,炙甘草既护胃气、与白芍相配,又有酸甘化阴之用,盖本病终系本虚标实之证,虽此际必用通降之法,但须顾护其阴,以为未雨绸缪之计;栀子、黄芩清热,瓜蒌、竹沥化痰;羚
19、羊、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赤芍,丹参、三七与大黄相配,则寓止血之法于活血之中加减:面赤、壮热,烦躁不安加生石膏、寒水石。热痰上涌,加吞猴枣粉(0。3克次)呕吐、呃逆加生赭石、半夏、竹茹。如大便畅通后,减大黄量,去玄明粉,庶免过用伤正。血压过高者,加川,怀牛膝,夏枯草,草决明。同为闭证,但面色青灰,唇色黯不烦燥。身无热,多痰涎,舌淡,苔白腻,脉弦滑不数者,称作。阴闭”。多见于平素阳虚痰盛之体,故于法当用温通开窍剂,常用苏合香丸一粒,细辛3克煎汤加姜汁适量,化开丸药送服,一日一次。病属阳气不足。而寒痰阻于清窍,故汤药组方亦以温化立法,常用涤痰汤为主方。方中半夏可用生半夏,胆星改用炮天南星好,人参一
20、般可用倍量党参代替、若阳虚症状较为突出,如见面白自汗、肢凉,脉微或浮细而弦者,加附子、黄芪。此外川芎。苏木,当归,红花、僵蚕、牛膝,细辛、猪莶草、防风等活血通络蓟均可酌加。如证见神昏口噤面白唇黯,寒痰上涌、正虚欲脱者,上方尚嫌无力。急用三生饮(生南星、生半夏,生附子各10克),加人参1530克,急火煎好,临服加姜汁半杯,并针刺人中,丰隆、太冲、足三里、气海等穴。阴闭患者如治不及时或不得法,特是误用了治阳闭的方药,极易因阳气告竭而转为脱证,不能不慎。关于人参、附子等刚燥温补药的使用,由于对象是脑出血病人,故一般多存在畏忌,不知其证属阳虚,已介于闭脱之间,如不抓紧时机,果断投药,下一步即是肢冷汗出
21、之亡阳危证。即从留人治病上考虑,也在所必用,唯恐汤药缓不济急耳(2)脱证:突然昏倒,或因闭证转为脱证。证见昏迷不醒、面色苍白目合口张、呼吸短促或见歇止;手撤、四肢厥冷,周身冷湿,二便自遗,肢体瘫软、舌短缩、脉微欲绝或虚大无根,血压下降前人认为,身汗如油,声如鼾睡为肺绝;二便自遗为肾绝;手撒口不合为脾绝;目闭为肝绝:舌短、不能言为心绝;呕逆不止为胃绝脱证之一仆不醒者,由于阴阳气血虚极而致;继发于闭证者,则因风火上腾,痰热消烁真阴,大耗元气,或因出血而气血俱失致脱。此外,尚与失治或误治有一定的关系。脱证的抢救,不待诸种脱象具备而后治之要见微知著,闭证中如见一、二脱象,如面色由红转苍白、额汗不温,、
22、血压呈下降趋势,即应及时兼用救脱方药,否则危殆立至。常用基本方:参附汤(人参、附子各15-30克),汗出不止,加龙骨,牡蛎各30-60克,阴阳俱脱者用生脉饮合参附汤,加山萸肉,白芍、龙骨牡蛎。但因剂型问题,往往缓不济急,故亟待改进 针剂:参麦针(人参,麦冬)每次4一l毫升,加入50%葡萄糖20毫升静脉庄射23次后,再以参麦针10一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250-500毫升,静脉滴注,直至休克症状改善、血压稳定为止。参附针(人参、附子)每次40一i00毫升,加入109b葡萄糖250-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二次,维持用药1-7天。灸法:常用穴位有气海、关元、神阙等。2恢复期如果患者能在12周经
23、积极有效的抢救后逐渐清醒,则进入恢复期,此时肝风痰火之如狂涛汹涌者已趋于平复,虚证的本质显露,但瘀血痰浊尚留滞于经络。此期以肢体瘫痪,语言不利为主要表现。气虚血瘀证在恢复期最为多见,其证精神萎顿,面部萎黄,一侧偏瘫,健侧也感到乏力,舌质黯淡,有的可见明显瘀斑,脉象细弱、细涩、或虚大。血压一般不高,也有偏高者。补阳还五汤是气虚血疢的有效方。方中的补气药黄芪一般用45克左右。据近廿年使用此方的经验报道,兼见肾虚症状者,可加干地黄、山萸肉、肉苁蓉、牛膝、桑寄生、杜仲;血压高者加青木香、草决明、汉防己;肢体活动恢复较慢者,加丹参、葛根、山甲珠、蜈蚣、天竺黄、橘红、橘络化痰通络这些用药经验均值得重视。陕
24、西中医学院研制的通脉舒络液(黄芪,赤芍、川芎、丹参)用于静脉滴注,效果较口服为捷,为补阳还五的加减方;上海龙华医院的。固本复元汤”(黄芪、丹参、鸡血藤、黄精、海藻、玄参)则为补阳还五汤的变方,更适用于兼有面赤咽干等阴虚症状的患者。此外北京的。脑血康口服液”(水蛭制剂),也有较好的疗效。恢复期见阴虚阳亢者亦复不少,除偏瘫、言语不利外,尚见面色潮红、头痛,头晕、烦躁、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弦数有力,血压偏高,治宜滋水涵木,平肝熄风,常用镇肝熄风汤。此方具滋清潜降之意,面画俱到,但用药则不必尽拘,如阴虚甚者可加首乌、生地、桑寄生、枸杞以滋补肝肾;头目眩晕可加羚羊角粉、珍珠母。石决明、钩藤、菊花、夏枯
25、草平肝潜阳:瘀血阻滞、舌麻、肢麻、加桃仁红花,桑枝、赤白芍,丹参、稀莶草活血通络等近十余年来,用补阳还五汤治脑皿管病的经验报道甚多,但也有人在服药后不仅无效,反见面色潮红、烦躁、失眠、胸闷、腹胀、恶心、呕吐者,多为痰热未得平靖之故。虚是真虚,但有痰热,若不先予解除,则虚不受补反添枝节。补阳还五汤的大量黄芪甘温升阳,即与痰热有碍,故对于瘫痪期脉见滑数,舌苔白腻或黄腻者,常须先闸化痰清热,熄风通络法,作为。过渡”,常用温胆汤加桑枝、菊花、豨莶草、夏枯草、蒺藜、钩藤、石决明、橘红、橘络、丹皮、红花。如见面赤心烦,尿黄、便干等实热征象者,酌加栀子、川黄连、黄芩、石膏、滑石以清泻之。每日一剂,一般可用一
26、周左右俟痰热尽化,再进调补之剂,治本为主,即易于收效。针灸治法在恢复期有较好效果。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以子足十二井穴为主口舌歪斜,取地仓、翳风、下关,颊车;言语不利,取哑门、廉泉、涌泉、照海。此外,还可采用头皮针,按摩、理疗、气功疗法。瘫痪肢体出现自主运动后,应根据身体具体情况及早进行下床活动并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使气血流通,有利于功能恢复。 3后遗症期治疗方法与陕复期大体相似,但因病程太长,精气内损,气血呆钝,故其恢复较为缓慢,治疗不易见功。肝肾虚者,滋补肝肾以治其本,可用地黄饮子。气血阴阳俱不足者,可用十全大补汤。肢体瘫痪疼痛、挛缩者,加服大活络丹或人参再造丸(成药)。蛛网膜下腔出血多
27、见于先天性动脉瘤,动脉硬化和血管琦形患者表现突然发病,剧烈头痛、眩晕、旋即出现颈强、恶心、呕吐,严重者短期内即进入昏迷状态初起舌质红者,多属肝肾阴亏,阳亢化风,治宜平肝潜阳熄风清热,兼化痰淤。常用羚羊钩藤汤加石决明,栀子、黄芩、丹皮、丹参,夏枯草,三七粉(冲眼)呕吐不止,舌苔腻者为挟痰,加生半夏(捣碎先煎30分钟),胆星,郁金、远志;大便干结加大黄,玄明粉;神昏者加服紫雪丹或至宝丹一丸,一日二次后期以滋肾养肝为主,常用杞菊地黄丸、三甲复脉汤加减。二,脑血栓形成脑血栓是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的有形成份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血栓而发病。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28、脑血栓形成多发生在50岁以后,男性较多。常于安静休息,疲劳或睡眠时发病。多数病人因晨醒不能起床或劳作时突感半身肢体无力而跌倒。通常神志清楚,血压偏高或正常;部分病人起病比较缓慢,起病前有头痛眩晕、记之力减退,肢体发,乙或无力,语言障碍等脑血管病先兆症状。 12天后逐渐出现偏瘫。由于病变血管部位不同所以临床症状各异。重症可见完全性偏瘫甚至昏迷,但昏迷程度一般比脑出血轻,也可无意识障碍。脑血栓形成常见于有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诊断要点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史的老年患者,逐渐出现偏瘫,失语,少数病人可出现意识障碍腰穿脑脊液无明显异常。如有条件进行脑血管造影脑电图及颅脑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病机分
29、析中年以上元气先巳亏虚。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虚无力推动血液,则血液凝滞留而为瘀;元气之亏非止一日,瘀血之积亦非一日,故当患者休息、安静,疲劳或睡眠之时田气血运行缓慢而发病。也有肝肾阴亏肝阳上亢,化痰生风,肝风引动宿瘀。或平素体胖痰多,肝风内动,引动痰浊或痰,瘀互结阻于血管导致气血不流通而发病。总括病机,无非虚实之别。血行不畅而巳。辨证论治查阅药方用法查阅药味加减 查阅三反九畏查阅疗效评定临床所见,脑血栓形成以气虚血瘀者为多。此类病人,多属气虚体质,未病之先即有面色苍白或萎黄,气短,乏力,活动后易于疲倦多汗,大便稀或先干后溏舌质淡,边有齿痕等气虚症状和舌面及舌下有瘀斑瘀点,指甲色黯或有条状瘀斑
30、或肢体某一局部有麻木感,或活动欠灵活等不易觉察的血瘀症状发病后即出现肢体偏瘫, 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脉象微细或虚大,但神志清楚。治宜补气化瘀法常用补阳还五汤为主方。原方补气药黄芪用量达120克用意颇深。现一般多用45-60克如无痰热血压偏低脉软力舌淡舌胖者,用大剂量效佳。其余药味皆具活血通络之功知其义即可不必泥于其方。葛根,丹参,牛膝,稀莶草,橘络,柔枝,炮山甲,鸡血藤均可酌用。偏瘫久不复属络脉瘀滞不通者可加服三七、水蛭,娱蚣粉(2:2:I)研末。每服3克,一日三次,以增强化瘀通络之功。原方对痰浊未予考虑,实际上痰浊及痰瘀互结者较多因为气虚则脾运不健,津液留聚遂成痰浊;故宜活血化瘀兼化其痰。常加炮南星、炒白芥子、竹沥、姜汁。有热象者如见头目晕眩,面色潮红烦躁易怒舌红,苔黄干,脉弦数者,去黄芪加黄芩夏枯草,钩藤,石决明,草决明、白芍、菊花、黑山栀清热平肝。肝肾阴虚,肝风内动,引动痰瘀阻于血脉而致者平素就有头晕、目眩、耳鸣,心悸,失眠、烦躁,腰膝酸软,大便干结等阴虚内热症状及手指发麻,舌苔厚腻等瘀痰阻络的见证。发作时口歪,偏瘫,言语不清脉弦细数或弦滑。血压偏高,治宜平肝熄风化痰瘀而通经络常用镇肝熄风汤。眩晕加钩藤,菊花;肢麻加桑枝,僵蚕,石决明,珍珠母、白蒺藜,天麻,丹参,红花;舌蹇痰多加远志,竹沥,石菖蒲,腰膝酸软加杜仲、石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融资租赁合同
- 2025池塘清淤工程的施工合同
- 9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依法维权有途径(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21 淡水资源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青岛版
- 2025法律法规工伤员工续签合同问题 管理资料
- 6将相和(第一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农村荒山承包合同范本
- 硬件维护投标方案
- 2023二年级数学下册 四 认识万以内的数第8课时 近似数说课稿 苏教版001
- Unit 1 Making friends PartA Let's talk(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5公司借款合同范本借款合同
- 2024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正月十五元宵节介绍课件
- 病毒性肺炎疾病演示课件
- 中考英语语法填空专项练习附答案(已排版-可直接打印)
- 口腔医学中的人工智能应用培训课件
- 软星酒店网络规划与设计
- 自然辩证法概论(新)课件
- 基层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 六西格玛(6Sigma)详解及实际案例分析
- 机械制造技术-成都工业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