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5导学案上_第1页
八·5导学案上_第2页
八·5导学案上_第3页
八·5导学案上_第4页
八·5导学案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一 桃花源记【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1、重点文言实词,特别是古今异义词。2、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

2、感情。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作者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世外桃源。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2、走近作者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自主学习】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豁然开朗(   )&#

3、160;  屋舍俨然(     )    阡陌交通(       )(      ) 黄发垂髫 (     )   便要还家(       ) 及郡下(       )  刘子骥(   &#

4、160;  )  诣太守(     ) 与外人间隔(           )      2、 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                今义:

5、                       交通  古义:                今义:          &

6、#160;          妻子        古义:               今义:               绝境   

7、;     古义:                今义:                 无论     古义:      

8、;        今义 :                    不足        古义:            &#

9、160; 今义:  开朗: 古 义: 今义:         3、一词多义      舍:  便舍船(              )  屋舍俨然  (            

10、60; )  寻:  寻向所志(            ) 寻病终  (              )  志: 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11、60;             ) 乃: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乃悟前狼假寐( );遂:遂与外人间隔( ); 遂迷( )   4、通假字      便要还家         通          ,  

12、           。     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 不足为外人道也。                   

13、60;                【合作探究 】     6、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的哪些美景?哪些是自然景象,哪些是生活美景?                       

14、;                          7、渔人至桃花村,村人如何对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现实? 8、村人“皆叹惋”为什么?                  

15、;                                  9、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10、用一个句式回答:桃花源是一个 的世界,那是因为 。【精读精练】(一)积累运用   

16、11、桃花源记作者            ,          (朝代)著名诗人。      12、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17、;             ;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    

18、60; 1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      渔人甚异之  (        )           具答之(        )      复前行,欲穷其林(        )  

19、;     欣然规往(        )      诣太守 (        )                未果,寻病终(        )  &

20、#160;  (二)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

21、160;  缘:                           俨然:                     

22、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渔人甚异之 :                                      

23、            林尽水源:                                       

24、;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5、;      16、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      1                    2                   &

26、#160; 3                        17、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       )      A 比喻        B 夸张    

27、  C 借代        D 对比        18、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19、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启示? 20、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拓展提升】25、.桃花源”是自然美景,更是人世佳境,是对人类大同世界的憧憬,是对理想人生梦幻。请描写心中理想的人生境界,并说说如何实现?二二 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

28、,翻译全文。2、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3、学习古人安贫乐道、不慕名利的高尚道德情操。【学习重点】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2、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1)“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歌功颂德的文字,在这里是一种文体。(2)“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2、走近作者(1)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2)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

29、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 3、相关资料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然后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1、 有仙则名 2、 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 4、谈笑有鸿儒 5、 往来无白丁 6、无丝竹之乱耳 7、无案牍之 8劳形     9、 何随之有 10、“水陆草木之花” 11、“晋陶渊明独爱菊” 12、 “世人甚爱牡丹” 1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4、“香远益清” 15、 “予谓菊” 16、 “

30、陶后鲜有闻 【合作探究】1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8、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19、本文哪些语言是描写陋室环境的?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2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21、爱莲说,主要是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可为什么要把菊和牡丹跟莲放在一起谈论呢?22、作者赞美莲的这些句子包含了哪几方面的特点?【精读精练】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德馨(      )  苔痕(   

31、    )  鸿儒(        )  案牍(        )2填空。  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          ,是       

32、0; 朝人。  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                       

33、60;    的文体。这种文体有        的特点。  水不在深,             。              ,草色入帘青。斯是陋室,        &#

34、160; 。  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  陋室铭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35、0;                             。  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36、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

37、160;         。3解释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4翻译句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何陋之有?5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用法: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

38、志  何陋之有?(   )  忘路之远近(   )  渔人甚异之(   )  具答之(   )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君之病在肌肤(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6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7下列词语能够统领全篇的是(      )A陋室  &#

39、160;   B德馨     C鸿儒     D金经8论语·子罕原文是: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而本文却省略了前句,为什么?                   【主题阅读 】 座右铭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可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40、在涅贵不淄,暖暖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详。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9“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流传至今可归纳成一成语:10就“受施慎勿忘”一句,写几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话。                1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世誉不足慕:             &

41、#160;      行之苟有恒:12和“无使名过实”中“名”的意思一样的是(       )    A名不符实  B不名一文 C莫名其妙 D不能名其一处也    13自古至今有许多伟人有自己的座右铭,请试举一例。  【拓展提升】【教(学)后记】二三 核舟记【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2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

42、的方法。(难点)3.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4.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学习重点】1、重点文言词语的积累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2、走近作者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人。3、课文简介【自主学习】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罔( )膝() 髻() 倚() 戌() 篆() 八分有()奇()诎( )右臂支船 朗读示范:明 有 奇 巧 人 曰 王 叔 远中 峨 冠 而 多 髯 者 为 东 坡珠可历历数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

43、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2翻译下列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5)苏、黄共阅一手卷。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3、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合作探究】1、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2、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

44、特点。(1)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2)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A、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B、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C、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D、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示范分析B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让

45、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请选例评点:【精读精练】1、找出通假字,并分别写出本字。(3分)诎右臂支船          (        )通(        )左手倚一衡木        (   

46、0;    )通(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通(        )2翻译下面句子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译文:            

47、60;  选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48、;               4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别刻在船窗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5核舟雕刻的“苏、黄共阅一手卷”这一画面,表现出了画中人物怎样的神情?                      

49、0;                                                 

50、0;           6从什么地方看出船是顺流而下的?(二)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钱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薜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加括号的词在文中的含义。 (1)薛谭学(讴)讴:_ (2)(遂)辞归遂:_ (3)响(遏)行云遏:_ (4)薛谭乃谢求(反)反:_ 2对下列各句中加括号的字的意义与“薛谭乃谢求反”中“乃”字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B(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C断其喉

51、,尽其肉,(乃)去 D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3、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4、翻译下列句子。 (1)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译文:_ (2)薛谭乃谢求反。 译文:_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_               二四 大道之行也【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52、;3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 本特征。   【学习重点】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2、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 本特征。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能( )矜寡孤独( )男有分( )  2通假字。  

53、0;选贤与能:“与”通“举”,推举。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3、词类活用不独亲其亲:亲:以为亲,意动用法;亲:亲人。    不独子其子:子:以为子,意动用法;子:孩子,儿女;4、理解重点句子: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5、出自本文的成语【合作探究】   6、“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7、那么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

54、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     8、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9、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10、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 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精练精读】1、解释下列加点字      选贤与能 (       

55、60;) 故人不独亲其亲   (        )      男有分( )       是故谋闭而不兴   (        )     是故谋闭而不兴  ( )  力恶

56、其不出于身也 (    ) 2、翻译下列句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请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天下为公”的。  4、“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5、“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举例说明。  【拓展提升】 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教(学)后记】   

57、;二五 杜甫诗三首【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3、体会三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自主学习】1、(1)播放三首诗的配乐朗诵磁带,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古诗的诵读节奏。(2)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点评。

58、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3再次播放配乐诗朗诵,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像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合作探究】1、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望岳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可以联系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 2、诗歌羞于直白言情,常寓情于形象之中,形象不仅是诗人情感的触发,又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体验诗人情感的途径。春望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3、品味春望。(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认识、对诗句的品析评价等。) 4、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5、石壕吏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精读精练】阅读下列诗文,回答文后各题。望

59、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1)岱宗夫如何( )(2)齐鲁青未了( )(3)造化钟神秀( )(4)会当凌绝顶(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_的景象。3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两句,这两句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_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_。4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_而_,时间是从_至_,并由_遥想将来的_。5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东岳( )、南岳( )和西岳( )(注:括号内填山名),以上所

60、选的诗是歌咏_的。石壕吏 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_,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_,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6给空白处填上完整的诗句。7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8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_

61、;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9“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第一层:_第二层:_第三层:_10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_。【拓展提升】结合对杜甫现实主义诗篇的理解,将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教(学)后记】第五单元复习课一、给句中划线字注音      1.具答之,便要(   )还家  2、 阡陌(     )   3、绮丽(&

62、#160;   )    4、舟尾横卧一楫(   )   5、选贤与(    )能   6、男有分(    )   7、黄发垂髫(    )   8、多髯  (    )  

63、60;   9、  矜寡(     ) 10、不可亵(   )玩焉。二、一词多义(1)寻 寻向所志(    ) 鲜   芳草鲜美(     )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64、; 寻病终 (    )        陶后鲜有闻(    )          神情与苏黄不属(     )              &

65、#160; (4)绝   佛印绝类弥勒(    ) 端   执卷端(   )(6)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其人视端容寂 (   )     

66、0;   东坡现右足(    )三、解释下列词语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2、无论魏晋      (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67、境(          )        4、遂与外人间隔  (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68、0;      6、其两膝相比者  (            )7、货恶其弃于地(         )                 &#

69、160;8、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      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10、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70、60; 1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12、箬蓬覆之(                    )13、选贤与能:(           

71、0;        )      14、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15、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16、为宫室、器皿、人物( 

72、0;        )      17、盗窃乱贼而不作(       )             18、如闻泣幽咽(            

73、      )19、是谓大同(       )   20、.自李唐来 (        )21 、可爱者甚蕃(      )   22、宜乎众矣(        )

74、60;   23、无案牍之劳形(      )24 、男有分(         )   25、闭之(            )  26、斯是陋室 (       

75、;)  27、讲信修睦(         )   28、矜、寡、孤独、废疾者:(                           )   29、诎右臂支船。

76、(               )  30、神情与苏、黄不属。(    )四、翻译下面的句子1.落英缤纷     2.屋舍俨然       3.黄发垂髫      4.惟吾德馨  5.亭亭净

77、植    6.雕栏相望   7.矫首昂视      8.天下为公  9.莲,花之君子者也  1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1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13、苏、黄共阅一手卷 舟尾横卧一楫               

78、60;   五、阅读题(一)阅读桃花源记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_ (朝代)诗人_。本文虚构了一个 _   ,寄托了_    ,反映了_     。2、本文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组织材料,文章结构图:(            )(      &

79、#160; )(             ) 。                                 

80、60;                             3、描写渔人初入桃花源所见到的优美的自然环境的语句是:“   _       ”;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_

81、    。4说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在中心思想和文章的结构上的表达作用。5“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的内容是(                                   &

82、#160;             )                                    

83、       6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_   。 (二)阅读陋室铭1、陋室铭中点名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   ,_    ”。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外环境的句子是:_。                

84、0;                   3、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_ 。4、“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  。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_  。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_  。         

85、0;  5、本文表达了作者 _ 节操和_  的情趣。               (三)阅读爱莲说1、给下列字注音蕃( ) 濯( ) 涟( ) 亵( ) 鲜( ) 2、和“水陆草木之花”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B.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3、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本文采用了以花喻

86、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作者把“莲”喻君子,那么君子是什么样的呢?6、“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作者“独爱莲”?(四)阅读核舟记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其两膝相比者(     )(2)舟尾横卧一楫(     ) (3)其船背稍夷(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3选

87、文前三段按_ 顺序,依次介绍了核舟的_ 、_  和船背。4按照下面括号内的提示,用文中相关词语填空。(1)苏东坡             (肖像特征) (2)佛印              (神态特征) 5“嘻,技亦灵怪矣哉!”这一句表达了作者 _的思想感情。(五)阅读大道之行也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

88、_     ;照应此句的是 _      。描绘了大同社会的景象是_  。文章的结构方式是_ 。                             

89、60;                                                 2、文

90、章从_ 、_两个方面说明了“大同”社会的优越性。3、文章的中心观点是  _  。                              4、试简要概述“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     

91、0;                         _       ;_  ;   _  。            &

92、#160;  参考答案第二十一课一1、huò yn qin mò tiáo yo jn jì yì jin 2古今词义: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不管(连词)不足 古义:不值得 今义

93、:不充足,不满 开朗 古义:开阔明朗 今义:性格乐观 3.一词多义  舍: 舍弃  房子 寻:寻找 不久   志:  做标记 标记 乃:于是,就 竟 才 遂:于是,就 最终,终于4、要邀:邀请 5、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相互听到;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问他们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不值得对外人说起。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

94、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热情好客 8、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9、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10、(1) “美”的世界:环境幽雅;风景秀美;资源丰富;和谐安宁;(2)“乐”的世界:平等和睦;安定;丰衣足食;民风淳朴;(3)“奇”的世界:景物奇特;人奇特;踪迹奇特;11、陶渊明 东晋 1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3、对感到惊异 详尽 穷尽 计划 到 不久 14、沿着 整齐的样子15、渔人对此感到

95、惊异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还有桑树、竹林之类。16、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17、C 18、自然环境:美丽富饶;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生活状况:安居乐业;精神状态:自由快乐。19、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即可 20、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21、休息 小孩 到去 高兴的样子

96、22、1、桃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田。2、春天养蚕,丝尽归己;秋天庄稼熟了,也不用缴纳租税。 23、 与课文“土地平旷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一致。24、描绘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和平宁静,古朴自然,怡然自乐的社会情景。25、能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第二十二课1、著名。 2、灵异。3、这。4、博学的人。 5、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6、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7、官府的公文。8、使身体劳累。 9、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10、 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11

97、、唯独。12、很” 13、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14、更加 15、认为。16、少17、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18、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19、环境清幽: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交往高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行为脱俗: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0、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21、这是一种映衬的写法。

98、如果不提菊和牡丹,只是一味赞颂莲是多么美好,多么高洁,自己是对它是多么喜爱,文章就显得单调,意思不容易表达得深刻。而把菊和牡丹跟莲来比较着写,就更能突出莲花的可贵。这就是映衬手法的好处。另外,映衬还有正衬和反衬之分这里菊花是正衬,牡丹是反衬,它们有什么不同,我们在课后认真地加以揣摩。22、不同流合污,不妖艳媚俗,刚直不阿,傲然坚贞。精读精练:1xn  tái  rú   dú  2刘禹锡,梦得,唐朝人  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用韵  有龙则灵;苔

99、痕上阶绿;惟吾德馨  对偶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3斯:这;惟:只;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鸿:大;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 素:素朴;金经:佛经  丝竹: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  名:著名  4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 没有嘈杂的管乐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有什么简陋的呢?5

100、E  A  B  B  A  A  A    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7B   8因为一是隐没前半句,语意却在全句;二是作者要隐含“陋室”主人以“君子”自居之意。主题阅读:9说长道短  10接受别人的东西不要忘记  饮水思源(喝水不忘挖井人) 11(1)羡慕  (2)如果  12A   13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拓展提升:略第二十三课达标检测:1、诎屈;衡横;简拣 2.(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 3.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4.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它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