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国投入产出表得到的产业结构及产业关联分析_第1页
由我国投入产出表得到的产业结构及产业关联分析_第2页
由我国投入产出表得到的产业结构及产业关联分析_第3页
由我国投入产出表得到的产业结构及产业关联分析_第4页
由我国投入产出表得到的产业结构及产业关联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由我国投入产出表得到的产业结构及产业关联分析摘要: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分析,是 深刻展示产业结构变动内在机理的重要方法。分析在生产过程中投入产出关联的 变化而对产出结构产生影响,一般可用影响力系数、感应系数、直接消耗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等指标来描述。本文试图利用我国 2007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 运用投入产出的现代数量经济分析方法,计算出我国42个部门产业影响力系数感应系数等指标,对其产业关联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应该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并对2002年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产业结构的变迁趋势和存在问题,确定产业未来 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点。关键词:产业关联;投入产出

2、表;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 感应系数;产业结构分析一、引言投入产出表可全面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揭示生产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经济技术联系。一方面它能告诉人们 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出情况,以及这些部门的产出是怎样分配给其它部门用于生 产或怎样分配给居民和社会用于最终消费或出口到国外的;另一方面它还能告诉人们,各部门为了自身的生产又是怎样从其它部门取得中间投入产品及其最初投 入的状况。投入产出核算的功能不仅仅在于反映现各个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直接 的、较为明显的经济技术联系,更重要的是它揭示出各部门之间间接的、较为隐 蔽的、甚至被人忽视的经济技术联

3、系。 投入产出表为研究产业结构,尤其为制定 和检查国民经济计划,研究价格决策,进行各种定量分析提供依据。本文将以2007年我国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为例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及各产业间的 关联。二、产业结构总体描述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痼疾, 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 个动态过程,本文选取产业增加值结构指标进行结构分析,衡量产业结构特征。 各产业部门的增加值越高,表明其新创造出的产值越多,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 贡献也越大。表1中选取了4个年份的中国经济数据,利用此指标对我国的产业 结构进行总体概述。表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单位:%年份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2000M4.845

4、.338.9200213.544.841.72005M2.547.839.7200710.850.638.7数据来源: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由表1可见,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使我国产业结构存在失调现象,其变 动呈现以下特点: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呈现持续性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从 2002年起不断下降,不同于产业发展预期,在国家倡导发展服务行业的环境下, 以服务业为主的支持型产业部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应逐渐增大,支撑作用应逐步显现;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从 2002年起逐渐小幅增加,依然是我国主导产业。 以农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以工业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 业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主

5、导因素,以服务经济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步入“后 工业化”的时代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从经济增加值分布状况所体现的产业结构 特征来看,我国“二、三、一”的产业格局仍在延续,如何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 构,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与质量,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巩固第一产业的基本地 位,使社会资源在各产业间合理流动, 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是确立我国产业发 展战略,制定产业政策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下文将计算投入产出指标对产业 内部关联特征进行分析。三、各产业部门的投入结构投入结构是指投入产出表的纵列的费用结构。 它以中间产品的投入形式反映 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上的联系。这种生产技术上的联系是用“投入系 数”,

6、即“直接消耗系数”来衡量的。有了这个投入系数,我们很容易找到该产 业的产品实现某一增长程度时,其他各产业的中间产品应相应增长到某一程度的 “量化”数据;这一系数也为现存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结构比例是否合理提供 了判别准则、为这一结构比例的合理调整提供了依据; 投入系数还为一国制定了 经济计划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参数。 同时,动态的看,某一产业生产投入系数的变 动也反应了产业间生产技术联系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结构的变 动。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方法为:用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总投入X去除该产品 部门(或产业)生产经营中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 X, 用公式表示为:a-T

7、(i,j=1,2, ,n)直接消耗系数体现了列昂惕夫 模型中生产结构的基本特征,是计算完全消 耗系数的基础。它充分揭示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的强弱,并为构造投入产出模型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参 数。由直接消耗表可以得到各个生产部门的直接消耗关系:如第一产业部门,要得到一个单位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需要直接消耗本部门0.140657个单位的产品,0.381574个单位的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产品。四、完全消耗系数由于各产业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除了与相关产业有直接联系外,还与有关产业有间接联系,从而个产业的产品在生产中除了直接消耗外,还存在着间接消耗, 完全消耗系

8、数则是这种直接消耗联系与间接消耗联系的全面反映。完全消耗系数在投入产出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深刻地反映一个部门的生产与本部门发生 的经济数量关系,因此它比直接消耗系数更本质、 更全面地反映部门内部和部门 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这对正确分析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十分重要。除此之外, 它对经济预测和计划制定也有很大作用。完全消耗系数的经济含义是指某产业部门单位产品的生产,对各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量和间接消耗亮的总和。也就是说完全消耗系数等于直接消耗系数与简介消耗系数之和。用公式表示为:nn nn n nbj = aj - aikakj_-:.二:asiaskakj'、' ajtaskak

9、j -.k 丄s k 二t 丄 s二 k 二式中的第一项aij表示第j产品部门对第i产品部门的直接消耗量;式中的第n二项a akakj表示第j产品部门对第i产品部门的第一轮间接消耗量;依此类推,k -1第n+1项为第n轮间接消耗量。按照公式所示,将直接消耗量和各轮间接消耗量 相加就是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可以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的,利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计算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公式为:-1B = ( I - A) - I式中的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为单位矩阵,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完全消耗系数,不仅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 还反 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间接

10、的技术经济联系, 并通过线性关系,将国民经济各 部门的总产出与最终使用联系在一起。如果说直接消耗系数还不足以说明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和生产现状,那么完全消耗系数则更全面地反映了各部门的实际生产消耗。例如由2007年完全消耗表中 数据可知,第一产业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的最终使用时,需要直接和间接消耗 0.24699个单位的本部门产品,0.25673个单位的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产品.可 以得到简单的结论是,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主要依靠本部门、木材加工、家具制造业部门提供的产品,即第一产业部门对上述两部门有较大的依赖程度。五、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附表1、2)任何一个产业部门的生产活动通过产业间的联系方

11、式,必然要影响或受影响与其他产业的生产活动,这种相互影响就是波及。在这里,把一个产业影响其他 产业的“程度”叫做该产业的影响力;把受到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叫做该产业的 感应度。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的大小,分别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一)影响力系数分析(附表1)某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或小于1,表明该产业的影响力在全部产业中居平 均水平以上或以下。根据附表1来看,2007年我国42个产业影响力系数大于一的部门有21个,大 多数集中在第二产业,并且以制造业居多。居于前列的部门大多数集中在通信设 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 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部门,这些部

12、门的技术含量高并且附加值大, 属于高技术产 业;而金属制造业、化学工业、建筑业等部门均属于传统的重工业部门,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其产品要么为其他部门提供原材料、 要么具有中间产品和投资品的 性质。第三产业中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卫生、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影响 力水平也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是属于与生产活动直接相关的服务部门。而影响力系数较小的部门大多集中在第三产业、 农业部门以及第二产业中的少数部门。 其 中,影响力系数小于1的第二产业部门大多数是能源部门,它们属于产业链中的 后向部门,因而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辐射力较小。 第三产业对其他部门的需求 拉动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农业产业的产

13、品主要作为原材料投入生 产,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力小完全在情理之中。(二)感应度系数分析(附表2)某产业的感应度系数若大于1或小于1,表明该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在全部产业 中居于平均水平以上或以下。根据附表2来看,2007年我国42个产业感应度系数大于一的部门有18个,农 业、原材料以及运输部门的感应度系数较大。 这些产品大多数具有中间产品的性 质,尤其是金属冶炼及其压延加工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石油和天 然气开采业的感应度系数都在2.0以上。这说明这些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较 大的推动作用,在经济快速增长时,这些部门受到社会需求的压力最大, 往往会 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部门。而

14、感应度系数较低的产业大多是第三产 业及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综合来看,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都较高的部门主要有纺织业,石油加工、 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 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11个部门。这些部门是其他部门所消耗的中 间产品的主要供应者,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又大量消耗其他部门的产品,是拉动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强辐射和强制约的双重性质。在工业化过程中,一般重工业都表现为感应度系数较高, 而轻工业大都表现 为影响力系数较高。因此,经济增长率较高时,感应度系数较高的重工业一般都 表现为发展较快,而影响力系数较高的轻工业的发展对重工业及吉他产

15、业发展起 推动作用。有些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大于 1,表明这些产业在经济 发展中一般处在战略地位,是对经济增长速度最敏感的产业。参考文献:王丽,徐永辉2012:我国产业结构的关联效应研究刘佳,朱桂龙2012: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我国产业关联与产业结构演化分析张静:河南省三次产业之间关联度的投入产出分析苏东水,2011年3月: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2007年直接消耗系数表、2007年完全消耗系数表附表:表I 2W7年各产业部门影响力系数表编号部门需称2007年常响力秦数排序1农林牧渔北03H4250r 382煤炭廿来和洗选业0.K57325283石油和天然气开

16、采业U.67166236斗金属矿采选业i.06022tj205尊金属矿疑其他矿采选业0.977187236食品制适恳烟草加工业0.9R7456227韩垠业)324X429R纺织服装翳輻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L325992flQ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1.216S431410造抵印刷及文數弊育用品制造业1.2341171211石油加工、炼鹽及檢燃料加工业1.0633471912化学工业713井金属矿初制品业1J521151514金属治炼矗压延加工业1316272io15金属制囲业1391733516通用、专用世备制造业J .369519617交通运繪设蕃制造业_5OO54I4IS电气机械及廖材制造业13

17、085 SO219漕信设無、计算机及其他电于设編制造业|.M24t20仪器仪衷及文优軒公用机械制誥业1.507304321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22744i1322废品废料4223电力、甜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1491241624燃气生产和供应业1.5160572125水的生产和供应业U.8333832926建規业1J1855621127交通运辂廉住翎业(J.S245933028邮政业0.7R08463129信息怙输、计算机服务和轨件业0.65561537批发和零售业057677919住宿和餐炊业0.87463127金融业041251040房她产业0,25 IS9141粗赁和商务服务业1J2SO

18、2718研究与试验发展牝0.954S3724综令技术服务业0175031533木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晉理业0.76284032轲民廉务和其他服务业0.RK181025教育0.67273435卫生、科会保薛和社会福利业1.13244717文化、休育和娱乐业O.8RO8S126公共营理和社会组织0.6868453430313233343536373H39404142表2 2007年我国各部门感应度系数表编号部门名称2007年感应度系数排序1农林牧油业2.0479778865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00811385418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2.01415124464金属矿采选业0.832742207195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0.269140577306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1.366681202107纺织业1.217299187138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Q45225171269«材加工及亲具制造业05856248552310造纸印刷及文教体有用品制造业LI84(M291511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849282744812化学工业4.95310629111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787137462014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0592058215金属制品业1D13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