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在航空中的应用_第1页
复合材料在航空中的应用_第2页
复合材料在航空中的应用_第3页
复合材料在航空中的应用_第4页
复合材料在航空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技术讲座(三结课报号:学姓名:日期:2016年10月09日复合材料在航空中的应用前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复合材料,复合材料1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复合材料的研究深度和应用广度及其生产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已成为衡量一 个国家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复合材料市场快速增长,亚洲尤其中国市场增长较快。20032008年间中国年均增速为 15%,印度为9.5%,而欧洲和北美年均增幅仅为 4%。一.复合材料的简介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 (微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

2、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 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 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基体常用的有铝、镁、铜、钛及其合金。非金属基体主要有合成 树脂、橡胶、陶瓷、石墨、碳等。增强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 维、碳化硅纤维、石棉纤维、晶须、金属丝和硬质细粒等。复合材料使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从古至今沿用的稻草或麦秸增强粘土和已使用 上百年的钢筋混凝土均由两种材料复合而成。20世纪40年代,因航空工业的需要,发展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俗称玻璃钢),从此出现了复合材料这一名称。50年代以后,陆续发展了碳纤维、石墨纤维和硼纤维等高强度和高模

3、量纤维。70年代出现了芳纶纤维和碳化硅纤维。这些高强度、高模量纤维能与合成树脂、碳、石墨、陶瓷、橡胶等非金属基体或 铝、镁、钛等金属基体复合,构成各具特色的复合材料。二.在航空中常用的复合材料60年代,为满足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所用材料的需要,先后研制和生产了以高性能纤 维(如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等)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其比强度大 于4X 10厘米(cm),比模量大于4x 10cm。为了与第一代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相 区别,将这种复合材料称为先进复合材料。按基体材料不同,先进复合材料分为树脂基、 金属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其使用温度分别达250350C、3501200c和12

4、00c以上。先进复合材料除作为结构材料外,还可用作功能材料,如梯度复合材料(材料的化学和结晶学组成、结构、空隙等在空间连续梯变的功能复合材料卜机敏复合材料(具有感觉、处理和执行功能,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功能复合材料)、仿生复合材料、隐身复合材料等。目前航空航天领域应用较广的复合材料航空主要包括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 料、碳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1 .树脂基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有玻璃/酚醛、高硅氧/酚醛、石英/酚醛、碳/酚醛、涤纶/酚醛 材料和以不同树脂为基体的低密度烧蚀材料。其中玻璃/酚醛、高硅氧/酚醛和石英/酚 醛材料属于碳化-熔化型烧蚀村料,适用于中等始值和中等热流密度的工作环境

5、再入飞行 器和中等推力的固体火箭发动机防热材料;碳/酚醛材料属于碳化-升华型烧蚀材料,适用于能发挥升华效应的较高始值和较高热流密度的工作环境,可用于更远距离再入飞行器 和高性能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等;涤纶/酚醛材料和低密度烧蚀材料适用于高烙、低热流 和较长时间再入的航天飞行器如返回式卫星和飞船等。树脂基介电-防热材料有高硅氧/聚四氟乙烯材料,它属于升华-熔化型烧蚀材料,烧蚀过程中不生成碳,具有良好的透波性能,烧蚀性能与高硅氧/酚醛相匹配,用作航天器天线窗口材料。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以高性能纤维为增强体、高性能树脂为基体的复合材料。与传 统的钢、铝合金结构材料相比,它的密度约为钢的1/5,铝合金的

6、1/2,且比强度与比模量远高于后二者。目前用途最广的主要有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和芳纶纤维复合材料 (AFRP)。CFRP具有比强度高、耐高温、减振性好、耐疲劳性能优越等突出优点,是目前民用飞机上用量最大,也是航空航天等尖端科技领域发展较为成熟的先进复合材料2。AFRP热稳定性好,耐介质性能优良,可作为复合装甲材料,有较强的防护力。国外近年致力于将该种材料用 于制作军、民用飞机的"光谱屏蔽"材料,其关键性能指标-抗冲击性能相当出色。2 .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主要是指以Al、Mg等轻金属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在航空和宇航方面主要用它来代替轻但有毒的皱。这类材料具有优良

7、的横向性能、低消耗和优良的可加工性,已成为在许多应用领域最具商业吸引力的材料,并且在国外已实现商品化。而在我国仅有少量批量生产,以汽车及机械零件为主,年产量仅5000吨左右,与国外差距较大3。3 .陶瓷基复合材料和碳/碳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和碳/碳复合材料属于耐热结构复合材料。目前美国和西欧各国侧重于 对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和军事应用上的研究。美国国防部一直把这项技术列入重点投资 项目,仅1992年美国投入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研究的经费就高达3500万美元4;法国SEP公司用陶瓷基复合材料制成的SCD- SEP火箭试验发动机已通过点火试车,并使结构减重50%5 o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

8、行该领域的研究 ,目前尚未有批量生产的报道。我国获得应用的陶瓷基耐高温防热/透波阻及防热,透波,承载多功能复合材料主要 为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二氧化硅基透波复合材料是以二氧化硅材料为基体,采用高硅氧 纤维织物或石英纤维织物作为增强体,经浸渍增密、热处理、防潮处理等工艺技术途径制 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防热、耐热、透波、承载及抗冲击等功能。3 .应用现状1 .飞机机身上的应用先进复合材料用于加工主承力结构和次承力结构、其刚度和强度性能相当于或超过铝 合金的复合材料。目前被大量地应用在飞机机身结构制造上和小型无人机整体结构制造 上。飞机用复合材料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非承力构件发展到应

9、用于次承力和主承力构件,可获得减轻质量(20-30)%的显著效果。目前已进入成熟应用期,对提高飞机战术技术水平的贡献、可靠性、耐久性和维护性已无可置疑,其设计、制造和使用经验已日趋丰富。迄今为止,战斗机使用的复合材料占所用材料总量的30%左右,新一代战斗机将达到40%;直升机和小型飞机复合材料用量将达到(70-80)%左右,甚至出现全复合材料飞机。5 “科曼奇”直升机的机身有70%是由复合材料制成的,但仍计划通过减轻机身前下部质量,以及将复合材料扩大到配件和轴承中,以使飞机再减轻15%的质量。“阿帕奇”为了减轻质量,将采用复合材料代替金属机身。使用复合材料,未来的联合运输旋转翼(JTR)飞机的

10、成本将减少6%,航程增加55% ,或者载荷增加36%,以典型的第四代战斗机F/A-22为例复合材料占24.2% ,其中热固性复合材料占23.8%,热塑性复合材料占0.4%左右。热固性复合材料的70%左右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BMI,简称双马)基复合材料6,生产200多种复杂 零件,其它主要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此外还有氟酸酯和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等。主要应 用部位为机翼、中机身蒙皮和隔框、尾翼等。近10年来,国内飞机上也较多的使用了复合材料。例如由国内 3家科研单位合作开发研制的某歼击机复合材料垂尾壁板,比原铝合金结构轻21kg,减质量30% 。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研制并生产的QY8911/

11、HT3。双马来酰亚胺单向碳纤维预浸料及其复合材料已用于飞机前机身段、垂直尾翼安定面、机翼外 翼、阻力板、整流壁板等构件。由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制的PEEK/AS4C热塑性树脂单向碳纤维预浸料及其复合材料 ,具有优异的抗断裂韧性、耐水性、抗老化性、阻燃性和抗疲 劳性能,适合制造飞机主承力构件,可在120 c下长期工作,已用于飞机起落架舱护板前蒙皮。在316c这一极限温度下的环境中,复合材料不仅性能优于金属,而且经济效益高。据波音公 司估算,喷气客机质量每减轻1kg,飞机在整个使用期限内即可节省2200美元。2 .航空涡轮发动机上的应用由于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和耐高温等固有特性,复合材料在航空涡轮

12、发动机上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且比例越来越大,使航空涡轮发动机向“非金属发动机”或“全复合材料发动机”方向发展。(1)树脂基复合材料凭借比强度高,比模量高,耐疲劳与耐腐蚀性好,阻噪能力强的优点,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 空发动机冷端部件(风扇机匣、压气机叶片、进气机匣等)和发动机短舱、反推力装置等部 件上得到广泛应用。如JTAGG验证机的进气机匣采用碳纤维增强的PMR15树脂基复合材料,比采用铝合金质量减轻26%; F136发动机采用与F110-132发动机相似的复合材料风扇机匣,使质量减轻9kg o(2)碳化硅纤维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7凭借密度小(有的仅为馍基合金的1/2),比刚度和比强度高,耐温性好等

13、优点,碳化硅纤维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在压气机叶片、整体叶环、盘、轴、机匣、传动杆等部件上已经得到 了广泛应用。(3)陶瓷基复合材料8目前主要的陶瓷基复合材料产品是以SiC或C纤维增强的SiC和SiN基复合材料。凭借密度较小(仅为高温合金的1/3-1/4),力学性能较高,耐磨性及耐腐蚀性好等优点 ,陶瓷基复 合材料,尤其是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已经开始应用于发动机高温静止部件(如喷嘴、火焰稳定器,并正在尝试应用于燃烧室火焰筒、涡轮转子叶片、涡轮导流叶片等部件上。3 .航空隐身材料上的应用新型隐身材料对于飞机和导弹屏蔽或衰减雷达波或红外特征,提高自身生存和突防能 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雷达波隐

14、身材料方面,除涂层外,复合材料作为结构隐身材 料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为碳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如C/EP、C/PI或C/BMI )和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如 C/PEEK, C/PPS),目前已经得到了某些应用。4 .发展前景复合材料是未来发展我国航空航天工程最有前途的材料,在未来的研制中涡轮发动机材料必须在抗拉强度、蠕变阻力、低和高循环疲劳、耐高温腐蚀和耐冲击损伤等方面满 足要求。提高复合材料高耐热性、强度和韧性是发展复合材料的关键,今后在耐高温材料上 应重点研制结构陶瓷、陶瓷复合材料,和微叠层复合材料。同时要在研究低成本复合材料的制造技术上加大力度。参考文献1中国复合材料网2

15、科学研究动态监测中心.战略高技术研究动态监测快报R.成都:中科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20053孙晋良.当前中国尖端材料发展的现状和趋势R.上海:中国复合材料学会,2004.4 OKOJIE R S, SAVRUN E, NGUYEN P, et al Relirbility Evaluation of Direct Chip Attached Silicon Carbide PressureTransducersA.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Sensors C. Vienna, Austria: 2004. 24-27.5张佐光.功能复合材料M.北京:化学工

16、业出版社,2004. 22-30.6邓云,王欣,李建国,等.新型海冰调查设备-冰样压缩机J.海洋技术,2006, 25(1) : 50-537张世银,汪仁和.多功能冻土三轴试验机的研制与应用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2007, 47( 1) : 67-708高向群,T. H. Jacka.人造冰和冰芯冰蠕变和方位组构发展对比J.冰川冻土 , 1995,17(4) : 343-349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发展的打算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代码082501)属于工学大类,航空航天类。一般设有飞行器设计、飞行力学与控制、直升机设计、空气动力学、飞行器结构强度等专业方面,主要研 究的是各种航天飞行器,包括人造卫

17、星、宇宙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器运载火箭、航天 飞机等空间飞行器及导弹的设计。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毕业生一般可从事飞行器结构工程、民用机械、交通运输工 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软件工程等方面的设计与科研、教学工作, 从事航天器、火箭、导弹等的设计、实验、研究、运行维护等工作,还可从事航空和其他 国民经济部门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主要从事飞行器(包括航天器与运载器)总体设计、结构 设计与研究、结构强度分析与试验,并从事通用机械设计及制造的工作。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强大,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提高,以及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日 趋激烈,国家会对本专业相关职、行业的发展给以足够的重视。而且,次新科技革命的兴 起、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教育与科研也是一次极大的推动。借 助这样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良好的政策氛围和广阔的消费市场,本专业在 未来肯定会有一个质与量的飞跃。由于国家大力发展航空及相关事业,所以近年来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找 工作时真可谓炙手可热、供不应求,北京、上海、西安等地航天科技院所的骨干和其他高 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人员多半是从这一专业走出。但本专业的毕业生在择业时,应时刻谨 记自己肩上的历史重任,把在学校所学到的过硬专业知识无私地奉献给祖国的蓝天事业, 力争将“好钢用在刀刃上。”不要因为贪图了眼前一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