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练习_第1页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练习_第2页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练习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图解或曲线中,正确的是()右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不符合该模型的是()A. 效应T细胞,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B. 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的神经元,A神经递质C. 胰岛A细胞,肝细胞,A胰高血糖素D. 甲状腺细胞,下丘脑细胞,A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是人体内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下图为甲状腺激素作用机制图解。由图推测,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位于 内,其直接调节的是 过程。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图中功能蛋白质的最终生物效应是,使产热增加。甲状腺激素的细胞内作用机制示意图(2)甲状腺的生理活动直接受 激

2、素的影响;而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时,会抑制的活动,该过程充分体现了生命活动的反馈调节机制。(3)取甲状腺腺瘤组织,经 酶处理,制成细胞悬浮液,培养48 h。再换取含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实验液,培养 48 h。最后检测细胞的生 长功能(吸光值的大小与细胞数量成正比)。结果如下图所示: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对甲状腺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作用下,甲状腺细胞(选填不增殖”、增殖被抑制”、正常增殖”或加速增殖”,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对 甲状腺细胞生长功能的影响是 。(1)细胞核 转录 促进细胞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2)促甲状腺 下丘 脑和垂体 (3)胰蛋白 不同浓度肾

3、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正常增殖 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越大 ,甲状腺细胞生长功能 (或增殖速率 )越大为研究促甲状腺激素 (TSH) 分泌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新鲜的 下丘脑和垂体。然后把这些结构单独或一些培养于含有或不含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 养后测定培养基内 TSH的浓度,结果如下:(1) 在上述实验中设置 A瓶的目的是 。说明了培养基及培养过程不会产生TSH(2) 将A瓶分别与其余的装置比较,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下丘脑不能分泌 TSH垂体能分泌TSH 。 。(3) 如果研究者想进一步研究在活体实验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含量对TSH分泌的影响,应如何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步骤 (提

4、供实验大白鼠、甲状腺激素、注射器及其他必需的材料 和器具 ): 挑生长期、大小、性别一致的实验大白鼠10只,随机分成两组。 一组正常饲养,一组 。 一段时间后, 检测TSH的含量,分析结果。解析 本题通过实验设计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影响因素。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其中促甲 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而若甲状腺激素量增多,则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实验设计中 A组为空白对照,分析结论时要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激 素分泌后进入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运输,故要测激素的含量则需抽取动物的血液进行检测

5、。答案 (1) 作为对照(2) 甲状腺激素能够抑制垂体分泌TSH下丘脑能促进垂体分泌TSH(3) 饲喂等量的含有甲状腺激素的食物 分别抽取两组动物的血液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保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图中是胰岛 B细胞,是胰岛 A细胞,是肾上腺B. 所分泌的物质和所分泌的物质在功能上有着相互协同的关系C. 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一体液调节D. 所分泌的物质若增加,则将抑制分泌物质解析 图中分别表示: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肾上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浓度升高,两者之间可表现为

6、协同 作用;血糖调节过程既有神经调节( 下丘脑调节 ) ,又有体液调节 ( 激素调节 )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后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答案 D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简单反应时( 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 ) 、视觉保留 (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 )和血液中乙醇浓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 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 测试期间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2) 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 兴

7、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3) 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需经过的神经中枢位于 (4) 动物实验显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由此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兴奋在 处的传输。(5) 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者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必须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 ,从而干扰测试结果。解析 (1) 根据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可知,有害物质在体内随时间延长而 被分解的过程是人体通过调节作用维持稳态的过程。(2) 根据图示,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简单反应时、视觉保留曲线

8、明显下降,简 单反应、视觉保留都是反射,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简单反应的曲线下降表明对简单信 号作出的反应时间延长。视觉保留曲线下降表明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在降低,故推测 乙醇会延长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3) 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简单反应为低等的反应,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4) 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是 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由此可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输。(5) 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者,其反射弧结构不完整或者功能不正 常,不能完成正常的反射活动,所以不能作为受试者;甲

9、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甲状腺激 素分泌过多,神经系统兴奋性比正常人高,所以也不能作为受试者。答案 (1) 稳态(2) 延长(3) 大脑皮层和脊髓(4) 突触(5) 反射弧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图甲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如将该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根将向下生长,表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 给予该植物右侧光照,、侧生长素浓度可分别用乙图中c、g点表示C. 甲图处生长素浓度可用乙图f点表示,此处生长受抑制D. 如果摘除甲图中的部位,则处生长素浓度会高于106molL解析 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故A选项

10、正确;植物向光生长是由于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含量不同导致的,其中向光侧生长素含量较低,促进作用较弱,背 光侧生长素含量较高,促进作用较强,故、侧生长素含量可分别用乙图中g、c点来表示,B选项不正确;植物顶芽生长素浓度较适宜,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导致顶芽生长 较快而侧芽生长受到限制,于是便会出现顶端优势,故C选项错误;摘除顶芽后,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会降低,故 D选项错误。答案 A下图是人体感染H7N9流感病毒后,机体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毒的过程。据免图分析回答:(1) 人感染H7NS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 丘脑中的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

11、产热增加。(2) 感冒发热饮水较多后,血浆渗透压降低会刺激下丘脑中的,进而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导致尿量增加,利于毒素排出体外。(3) 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细胞,小部分形成细胞。消灭侵入宿主细胞中的H7N9病毒,要依赖免疫系统产生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当人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时,更易感染H7N9病毒而患病,其原因是。(4)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1) 体温调节(1分)甲状腺(1分)(2) 渗透压感受器(1分)减少(1分)(3) 浆(1分) 记忆(1 分) 效应 T(l 分) T 细

12、胞活性降低,免疫功能下降 (2 分)(4) 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 (2 分)(2019 山东烟台一模)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图表示将 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图表示燕麦胚芽鞘。(1) 由图可知,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 (2) 图中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 mol-L -1, 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3) 为验证在单侧光照下,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I.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

13、盒、薄云母片、光源等。n .下图表示的是该实验过程。川.实验结果及解释:装置内胚芽鞘生长,则表明: ;装置内胚芽鞘 生长, 表明: 。解析 (1)由图可以看出,根和芽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1010molL t和108molL1,低于此浓度时,随浓度增加促进作用增强,超过这一浓度则促进作用减弱,超 过10_8molL t和10_6molL 一1,则抑制生长。(2) 图中的a、b两点表示的是植物幼根近地侧和远地侧生长素的浓度。b点生长素浓度促进根远地侧的生长,a点生长素浓度抑制根近地侧的生长,故 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 10_ 8mol L 1, b侧生长素浓度小于 a侧,这是由重力引起的。(3)

14、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在单侧光照下,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可对燕麦胚芽鞘进行三种处理:阻断A段,阻断B段,不阻段任何部位以作对照。通过对经过三种处理的胚芽鞘生长及弯曲情况的观察比较可以得出 结论。答案 (1) 不同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2) 10 8 促进(3) 直立 胚芽鞘B段没有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弯向光源 胚芽鞘A段发生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某种动物的性别决定为XY型,其毛色、眼色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下图是研究该种动物毛色、眼色性状遗传的杂交实验,请据图分析回答:黑毛红眼黑毛白眼灰毛红眼灰毛白眼白毛红眼白毛

15、白眼2/1604/16O2/160灰毛红眼(莘、$)J自由交配F2 眼色基因(B/b)位于染色体上,白毛个体关于毛色的基因型为.黑毛红眼(莘)白毛白眼($)0(2)F i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F2中这种基因型的个体占的比例为0(3)F 2代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共有种,其中灰毛红眼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4)若让F2中灰毛红眼雌性个体与灰毛白眼雄性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杂合雌性个体占的比例为。(5)动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出I条的个体称为“三体”。研究发现, 该种动物产生的多1条染色体的雌配子可育,而多1条染色体的雄配子不可育。 该种动物的尾形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R/r控制,正常尾对卷曲尾为显性。有 人在一个种群中偶然发现了一只卷曲尾的雌性个体, 其10号常染色体多出1条, 其余染色体均正常。(注:“三体”细胞在城数分裂过程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该雌性“三体”形成的原因是参与受精作用过程的配子异常所致,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 欲判断基因R/r是否位于10号常染色体上,可让这只卷曲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