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_第1页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_第2页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_第3页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_第4页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摘 要 在分析煤矿安全科技工作现状和趋势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我 国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取得的进展和新成果。 通过 “十五 ”科技攻关项 目的研究,提出了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出了基于瓦斯 地质、地质动力区划、电磁波探测方法的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 和基于 ae 声发射、电磁辐射和瓦斯涌出等原理的煤与瓦斯突出非接触 连续预测技术,实验成功了高瓦斯煤层群开采保护层瓦斯灾害综合防 治及顺煤层强化抽放等技术,开发了矿井通风系统监测、可靠性评价 分析及决策控制技术。另外还分析了我国煤矿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和急 需开展的科技研究工作。关键词 危险性评价;煤与瓦斯突出;瓦斯抽放;灾

2、害治理;新技术1 概述 瓦斯是我国煤矿的主要灾害因素之一,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 等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由于灾害因素多、治理难度 大,矿井瓦斯一直是我国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所 有煤矿均为瓦斯矿井, 据统计,在 100 个国有重点煤炭生产企业的 609 处矿井中,高瓦斯矿井占 268,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 176,低 瓦斯矿井 占 556。国有地方和乡镇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 斯 突出矿井占 15左右。部分局矿的情况更为严重,如淮南矿业集团 所属 11对矿井均为突出矿井,平顶山煤业集团所属 的 13对矿井也全 部为高瓦斯或突出矿井。瓦斯灾害已成为制约煤矿安全生

3、产和煤炭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此,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实施了 “科技兴安 ”战略,并提出了 “先抽后采、监 测监控、以风定产 ”的瓦斯治理 “十二字方针 ”,与此同时,我国的各类 科技计划也逐步加强了瓦斯灾害治理技术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 “十五 以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企业以产学研结合方式开展了攻关研究, 在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保护层开采、顺煤层瓦斯抽放 及矿井通风系统监测、评价与决策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获 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2 瓦斯治理技术研究的新成果21 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预测评价技术瓦斯煤尘爆炸一直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近年来,我 国在煤尘着火机

4、理及瓦斯煤尘爆炸机理研究方面,建立了粉尘云着火 及燃烧过程简化模型,得出了粉尘空气混合物点火过程中慢速导热燃 料模式到快速辐射燃烧模式的转变具有爆炸特征,试验系统中点火诱 导期与高温固体颗粒燃料产物的质量分数和燃烧阵面中的热辐射有关, 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颗粒相浓度与颗粒点立温度越低火焰加速效果越明 显,辐射热损失可能导致燃烧区域的重构,粉尘空气混合物火焰稳态 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等重要结论;通过研究得出了瓦斯煤尘共存条件下 煤尘云着火特征参数计算方法,揭示了瓦斯爆炸过程中爆炸波和火焰 的变化特征。在取得上述成果的基础上, 建立了矿井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评价模型, 用事故树方法分析了掘进、采煤工作面瓦斯

5、煤尘爆炸发生的影响因素 扩权重、可能发生事故的模式和避免爆炸事故发生所要采取的途径。 确立了矿井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预测评价指 标体系,并将指标分为爆炸易发性指标和爆炸后果严重性指标。前者 包括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和经济因素四方面指标,后者包 括煤尘爆炸指数、沉积煤状况、隔抑爆方式、隔抑爆用水量、井下作 业人员、以往事故损失及矿山救护能力等。开发出了瓦斯煤尘爆炸危 险性预测评价技术和专家系统软件,并建立了瓦斯煤尘爆炸的危险性 评价和防治专家系统。22 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 采用瓦斯地质理论与物探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突出区域预测,一直 是国内外的研究方向。 “十五

6、 ”计划以来,我国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 术取得重要成果:(1) 我国采用瓦斯地质方法,建立了瓦斯地质理论与物探技术相结合的 多技术(数字地震勘探、 无线电波透视和构造软煤测井曲线识别 )集成的 多尺度 (矿井突出区和工作面突出带 )瓦斯突出区域预测瓦斯地质新方 法;提出了以瓦斯地质单元基础的由构造软煤厚度(h)和煤层瓦斯压力(p)相配套的突出区域预测瓦斯地质指标,初步确定构造软煤厚度的突 出临界值为 0 90m;(2) 开发了具有信息输入、动态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的瓦斯突出区域预 测webgis信息平台,实现了瓦斯突出区域瓦斯地质方法的自动化和可视化;采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形成了一套矿井瓦斯富

7、集部位地震探测技术 与方法,建立了由 3d3c 地震技术、 avo 技术、地震反演技术、地震属 性分析技术、地震波形分类技术、瓦斯地质技术等构成的瓦斯富集部 位地质 地震预测模式,形成了瓦斯富集部位探测的核心技术;(3) 采用地质动力区划的方法,确定了活动构造和岩体应力状态对突出 的影响,并划分出应力升高区、应力降低区和应力梯度。为此开发了 突出多因素模式识别概率预测计算机软件,确定了活动断裂、最大主 应力、应力梯度等 8 个主要影响因素,并可方便地划分突出的危险区、 威胁区和安全区,开发出了突出区域预测决策分析系统软件,实现了 图、文、声和像的可视化;(4) 采用电磁波透视技术,成功研制出了

8、探测煤层瓦斯灾害易发区的技 术和装备,建立了电磁波反射和吸收特征数据库和地质异常体的识别 系统,得出了瓦斯灾害易发区分布规律,提出了判定瓦斯灾害易发区 的敏感指标和临界值,形成一套适于瓦斯灾害易发区的判识方法。 这些技术成果的研究和应用,完善并发展了我国煤矿瓦斯突出区域预 测技术体系,提高了突出预测的准确性,非突出危险区预测准确性达 到 100,突出危险区预测准确性超过 70,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掘进 和回采过程中的瓦斯影响, 显著提高掘进速度和提高回采工作面产量。 23 煤与瓦斯突出动态预测技术 煤与瓦斯突出的非接触式预测是通过对瓦斯或煤体本身的信号的实时 监测而进行的连续动态预测技术。这种方法

9、具有测试简单、不与生产 发生冲突、实时连续监测等优点。因此,非接触式连续预测是目前突 出预测的主要研究方向。 在“九五 ”攻关成果的基础上, 针对掘进工作面 煤与瓦斯突出非接触动态预测预报的需要,分别研究出了基于动态瓦 斯涌出规律原理、 ae 声发射原理和电磁辐射原理的工作面突出危险性 连续监测技术与装备。通过分析瓦斯涌出动态变化规律与突出危险性的关系、实时监测瓦斯 动态涌出特征波形、提取与突出危险性相关的特征指标,建立了煤巷 掘进炮后 30 分钟的吨煤瓦斯动态涌出量指标、 瓦斯涌出变异系数指标、 炮后瓦斯涌出最大速率指标等连续预测指标,研究确定了这几种指标 与炮掘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关系及指标

10、临界值,以此综合判断工作面 所处地点的安全状况以及前方的潜在危险性,实现了炮掘工作面瓦斯 动态涌出预测,为我国煤矿提供了一种新的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和煤 与瓦斯突出预测工艺技术;开发出了一套 ae 声发射监测煤与瓦斯突出的技术装备,提出了 ae 声 发射滤噪综合处理技术和方法,通过阻噪、隔噪、抑噪、滤噪和有效 ae 信号提取等途径,实现了有效滤噪的目的,取得了历年来滤噪研究 中最有突破性进展的研究成果,研究出了包括传感器在内的 ae 声发射 预测工艺技术,分析和总结了煤岩破坏ae声发射规律、ae声发射与瓦 斯动力灾害的关系; 通过连续监测含瓦斯煤岩流变破坏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强度和脉冲数及其

11、变化的研究,实现了对煤与瓦斯突出等煤岩动力灾害现象的预测预报,研究并揭示了电磁辐射与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提出了临界值法与动态趋势法相结合的煤岩动力灾害预警方法,开发成功了煤岩动力灾害非接触电磁辐射连续监测仪,实现了煤岩动 力灾害的非接触、连续动态监测及煤与瓦斯突出预警。24 高产高效矿井瓦斯灾害综合治理技术加强瓦斯灾害的治理是防止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高瓦斯 煤层群保护层开采、低透气性煤层瓦斯强化抽放、巷道边掘边抽等技 术是瓦斯治理的有效措施,也一直都是煤矿瓦斯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在煤层群保护层开采方面,通过开展了保护层作用机理的研究,利用 三维离散单元法对淮南矿区保护层开采

12、后,采空区顶、底板煤岩体应 力重新分布的规律、顶底板变形和破坏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从 理论上计算了保护层开采后卸压范围向顶、底板方向发展的深度,为 确定被保护层的保护效果和卸压范围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针对首采保护层开采时,上下高瓦斯突出煤层的瓦斯集中向首采工作 面涌出的特点,并考虑到确保和提高防突效果的要求,试验成功了多 种首采层瓦斯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保护层底板巷道 +上向穿层钻孔抽放瓦斯技术、被保护层顶板煤 (岩 )巷 道+下向穿层钻孔抽放技术、首采层 (保护层 )顶板巷道抽放技术、首采 层(保护层 )顶板走向钻孔抽放技术、首采层 (保护层)工作面采空区埋管 抽放技术、 首采层(保护层

13、 )掘进工作面边掘边抽技术。在试验研究中还在实际层间距70m(相对层间距35倍)近水平煤层群的下保护层开采和80-90急倾斜近距离煤层群的下保护层开采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顺煤层强化抽放方面上,通过试验和理论研究,形成了一套在顺煤 层钻孔中运用高压水射流扩孔和钻扩一体化技术提高瓦斯抽放效果的 成套技术和装备,以及对石门揭煤抽、排瓦斯钻孔扩孔的工艺技术和 方法。扩孔后钻孔直径达到200-300mm,为扩孔前的4. 5倍,最大扩 孔直径达619. 9mm。扩一个钻孔的时间相当于施工一个钻孔时间的16,而一个扩孔钻孔的抽排放瓦斯及防突效果相当于2个以上的钻孔,明显提高了瓦斯抽放的效果; 在瓦斯抽放效

14、果评价方面,研究了根据煤层的最小突出瓦斯压力、瓦 斯含量为依据,合理确定评价预抽防突措施有效性的预抽率指标和临 界值的方法。下向钻孔及深孔预裂爆破是提高瓦斯抽放效果的另一重 要技术途径。通过试验研究,解决了下向钻孔施工中的排渣、排水等 技术难题,取得了下向孔钻探长度达到70. 1m的良好效果。研究中完 善了适合于高瓦斯低透气性、有突出危险煤层深孔控制预裂爆破强化 抽放瓦斯技术和石门快速揭煤技术; 对于单一低透气性突出煤层巷道掘进的瓦斯抽放技术难题,通过理论 分析和试验研究,发现煤层巷道掘进工作面和巷道两帮的煤体在松动 和原始煤体之间存在的随巷道向前掘进而向前移动的蠕变“ U”圈,在“ I形圈内

15、煤层的透气系数成百倍地增加;分析了煤层赋存参数、 瓦斯抽放参数对抽放钻孔抽放瓦斯效果的影响, 确定了有效抽放半径与抽放时间的关系、抽放负压和抽放量的关系, 并据此合理布置边抽边掘钻孔,其截流抽放瓦斯率可达到 30以上, 并且煤体的强度有较大增加。25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与决策技术 矿井通风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性环节,合理的通风是防止瓦斯 积聚、抑制煤炭自燃和火灾蔓延扩大的重要手段,通风系统布置不合 理或管理不当,则是导致瓦斯积聚和自然发火及造成瓦斯、火灾事故 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原因。集约化生产的大型矿井实行一矿一面已成趋 势,要求通风系统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合理性,具有较强的

16、抗灾能力。我国开展了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和决策技术的研究,建立了 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和网络仿真技术的两种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理 论体系、评价方法和数学模型,开发了智能化、可视化通风系统可靠 性评价和决策支持系统软件。在灾变风流动态模拟及虚拟现实技术方面,研究并完善了一维动态模 拟技术,开发了矿井灾害风流流动模拟的 gis 显示系统,实现矿井灾变 动态模拟结果在矿井通风系统图各巷道通风参数的动态显示,提高模 拟结果与各巷道的对应性,减少矿井灾害防治及救灾决策中应用灾变 状态各参数的失误率,提高决策效率。研究出了矿井火灾区域内烟流 流动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和矿井巷道中火灾烟流流动的虚拟现实技术

17、。 在通风系统自动调控方面,研究成功了井下自动控制风门及远程控制 技术,研制出了带有卸压窗和撞杆自动开启装置的远程自控风门,实 现了井下人、车信号分离,采用控制命令分级管理的方法,彻底贯彻 了“生产服从救灾,行人服从行车 ”的风门管理理念, 有效地提高了通风 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作为配套技术研究,将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和决策技术、矿 井灾变风流动态模拟及虚拟现实技术和井下风门远程控制技术等有机 整合成一体,开发了软件平台,初步实现了矿井通风系统从监测、分 析、决策到控制等各环节的闭环运行。3 存在的问题和急需开展的研究 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煤矿安全是煤炭工业走新型工

18、业化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瓦斯灾害治理是煤矿安全工作 的重点。对煤矿瓦斯灾害进行监测监控、预警防治等瓦斯综合治理技 术措施,是减少煤矿伤亡事故,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手段。 目前, 煤矿安全工作面临两大的挑战: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 生产高效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瓦斯涌出量倍增, 产尘强度大幅度上升,通风压力增大,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 等灾害事故的预防难度增大; 二是矿井生产水平的逐年延伸,地应力增大,瓦斯涌出量也增大、煤 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危险性增加,恶化了煤矿生产条件,增大了生 产中的不安全性。 为此,煤矿安全技术也需从两个方面开展攻关研究:(1) 根据矿区煤层条件不同、瓦斯赋特征不同、生产条件的变化,采用 新的科技手段进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