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选择:中小学小学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_第1页
学会选择:中小学小学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_第2页
学会选择:中小学小学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_第3页
学会选择:中小学小学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_第4页
学会选择:中小学小学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会选择: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校 熊 鹰 进入21世纪,生产力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信息革命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信息主体越来越大众化,必将带来价值取向传播的“多源化”,信息主体越来越个体化,必然带来价值取向传播的“多歧化”,这无疑对我国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社会急剧变革所带来的各种新问题、新关系、新观点、新价值,已很难或无法用既定的主流价值取向予以合理解释与妥善处理,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我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对传统道德教育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切实推进德育工作的改革,探索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中小学道德教育,

2、以迎接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一、“学会选择”是对中小学传统道德教育的深刻反思与觉醒综观中小学传统道德教育,基本上只是一种“教会顺从”的道德教育。它片面追求德育的社会价值,将个体社会化,置学生为“社会代言人”角色,忽视学生个体德性的培养,忽视学生个体的道德体验,湮灭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他们无条件地认同既定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无条件地经受既定的道德教育过程。他们无权怀疑既定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合理性,无权对既定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进行取舍选择,更无权提出新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他们只是作为“道德的容器”,被动地对社会主流价值取向一味盲从,成为“被驯服的工具”。这样,在德育绩效上所产生的“位差效应”

3、凸现出来,直接制约着德育的实效性。新世纪之初,我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国内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经济生活的多元化发展势必导致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发展,在诸多领域难免会产生范围渐广、层次渐多、频度渐繁的价值差异乃至价值冲突,并且这些价值差异乃至冲突既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或缓和,也不可能依靠人们的一味顺从或盲从来达成共识,如何引导学生对这些处于冲突之中的价值取向进行正确的即时的“选择”,已成为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课题。可见,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如果仍采取“单一式的说教”和“填鸭式的盲从教育”,肯定是难以为继的,为此

4、,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有一双发现德育的“眼睛”,适时地对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加以修正、调整甚至变革,弘扬时代精神,引入“选择”机制,让学生在价值冲突的频起、凸显、泛布与强化中“学会选择”,实现中小学的道德教育由“教会顺从”向“学会选择”的转变,以迎接我国加入WTO后对现代人才需求的严峻挑战。“学会选择”道德教育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前提,以促进中小学生学会道德选择为目标,在多元价值的冲突中,引导他们主体参与、主体探究、主体适应、主体创造,学会科学合理地进行道德选择和价值判断,培养他们勇于道德选择的精神和善于道德选择的能力的一种道德教育。“选择”是人的一种本性,

5、是人具有自主性的表现,能进行自主和自觉的选择则体现着人的自由。马克思说:“选择是人比其他生物优越的地方。”人的本质就在于人各有自由自觉的选择意识。的确,人始终生活在选择之中,人凭借选择而生活,人在选择中创造文明,追求真善美,人在选择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 在中小学道德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必须明确这样几个问题。第一,选择是以正确的认识为前提的。要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善恶、好坏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什么行为是社会所允许的,什么行为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第二,选择是与责任并存的。选择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行为,一旦做出某种道德选择,就意味着你同时选择了一份责任,必须付出一定的

6、努力。如果草率地进行选择或选择不当,那么则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第三,选择是有限的。虽然,人生活在世界上,必须去选择,但选择的有限性决定了选择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因而,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念、政治立场和自己的发展道路。二、“学会选择”是对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根本挑战,它要求我们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学会选择”道德教育的实施,不是弱化或取消教师的作用,而是强化了他们的责任与素质,究其原因在于:其一,对中小学生而言,由于受传统道德教育的束缚与制约,渐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未必能科学、合理地进行道德选择与价值判断,这就要

7、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担负起引导、顾问和参谋的职责。其二,对教育工作者而言,要胜任这一职责,必须首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在德育中的角色。要树立新的德育观,由“训导者”转变为“指导者”。在实施“学会选择”的道德教育中,我们不应以一套既定不变的、不容置疑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去要求学生、评判学生,而应指导学生对各种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价值进行分析、比较和鉴别,自主地、合理地选择他们个人应确定或改变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使他们在“学会选择”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要树立新的教师观,由“法官”转变为“顾问”。在“学会选择”的道德教育中,教师要摒弃那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转变在学生心目中的“价值法官”角色,

8、应与学生一起去正确认识与处理一些共同的道德问题,放下“权威”的架子,以“朋友”的姿态和学生相处。要树立新的学生观,由将学生视为“德育容器”转变为“德育主体”。在实施“学会选择”道德教育时,不要把学生视为既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无条件的认同者与遵从者,而是要把他们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与选择愿望的主体,以致能对各种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进而激发他们创造新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欲望。其三,实施“学会选择”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教师具备开放的精神、民主的作风与反思的意识。新的世纪,社会变化日趋频繁与深刻,过去特定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未必总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教师以开放的精神不断研

9、究与把握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反思既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合理性程度,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向学生提出一些允许思考与发展的道德要求,听取学生的各种看法,不要对学生予以一锤定音的“道德裁决”,而是进行富于启发价值的道德评价,与学生一起商讨问题,共同探索新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三、“学会选择”是尊重学生自主权利,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内在要求人是主体性与客体性、能动性与变动性、独创性与依赖性的统一。反思过去的中小学道德教育,之所以造成德育实效性不强和创造素质方面价值的流失,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对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认识不够,尊重不足,从而导致一部份学生越受教育个性越萎缩,独立性越销蚀

10、,人格越亏缺。因此,培养健全的人格,不仅是我国当前整个教育的薄弱环节,也是道德教育的价值所在。道德教育的价值不仅表现为规范人的行为,调整各种社会关系,而且还表现为促进主体人格完善的价值。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必须使受学生真正成为道德教育活动的主体,一是要摒弃以教育者为主,学生被动服从的传统教育模式,使他们树立应有的自尊、自信,树立勇于道德选择的信心;二是要引导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既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又发挥教育者的疏导、协调作用,逐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样,道德教育才会真正发挥它“教”与“育”的效果,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会选择”

11、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的理念,它的产生是道德教育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21世纪,由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形成了人的第二生存空间 网络社会,它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生存”方式,这种“数字化生存”方式,正以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冲击和改变着人类几千年来逐步凝结而成的道德体系,为道德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建立在网络信息社会基础上的“学会选择”德育,必将呈现出自主、开放、多元等一系列新的特点和趋势,从而更加合乎人性,更能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许多事实告诉我们:每当一种新的技术出现后,它就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让天使与魔鬼并存。互联网也不

12、例外,它既为人们提供了信息传播的高速公路,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手段,但同时又是某些色情、低级、无聊等内容的滋生地,如果青少年学生不会选择,随意接触各种不良内容,势必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对网络信息进行合理扬弃,教会他们学会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立场。“学会选择”针对学生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愿望,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权利。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选择的自由,正如人本主义学者罗杰斯所说的那样:“个人在其生活的世界范围中,通过对决定命运的事件自愿承担责任来抉择如何实现自己,这本身就是自由。”可见,让学生学会选择理应成为教

13、育的一个基本目的。 首先,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当他们感到仅仅用学校、教师传授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已不能妥善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的道德问题时,他们便会日趋认真地对这些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之合理性产生怀疑,提出质疑,表达出能否另行选择价值取向的愿望。其次,要尊重学生选择的意愿和权利。当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或形式,“弹性化”地接触到与学校道德教育目标异质的,但在他们看来却是合理的信息时,他们不仅对学校传递的某些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产生怀疑,而且对学校传递这些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时所采用的“刚性化”方式日趋不满,权利意识便会日趋觉醒并逐渐增强。他们希望学校的道德教育能给他们一定的选择余地,让他们能自

14、主地确立或改变道德取向,他们便开始逐渐将选择道德取向视为一种勿庸置疑的权利,并逐步对学校与教师剥夺他们的这一权利的行为“深恶痛绝”。其三,要培养学生勇于选择的信心和承担选择的责任。选择意味着承担责任,他们是不愿意逃避这种责任的,一方面,他们愈来愈不想让他人不请自到地介入他们的选择过程,愈来愈不能容忍他人对自己的选择过程过多地指手画脚,甚而剥夺他们选择的权利 ;另一方面,他们也愈来愈不会将自己的选择后果随意地咎于他人,因为此时已无他人可咎,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他们便会勇敢地承担自己的选择后果,哪怕是咎由自取。由此看来,“选择的时代”包容着“选择的学生”,“选择的学生”要求明确表达选择愿望,强烈主

15、张选择权利,自愿承担选择后果。因此,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不在于限制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听从教诲,而在于如何在“学会选择”的道德教育中引之导之,但绝不是越俎代庖。四、“学会选择”必须拓展德育时空,实现“五个转变”为了适应“选择时代”的客观要求,学校道德教育需要转变传统德育观念,拓宽德育时空,实现“五个转变”。一是由封闭式德育转向开放式德育。传统德育模式封闭性和一元性的特点与现代社会开放性与多元性背道而驰,因此,德育必须从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转向喜忧掺半的外部世界,敲开德育思维的大门,走进不同社会制度的社会和历史、现实、未来不同阶段所构成的信息时空,让学生经受信息的冲击与“洗礼”,从而增强选择能力和对

16、各种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二是从认知式德育转向践行式德育。德育可起于认知但不止于认知,践行既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又是德育的重要目的,不良信息最容易从认知和践行脱节之处打开缺口,重践行而达知行统一,是青少年远离不良信息的重要保证。三是从接受式德育转向批判式德育。传统德育常常强调青少年接受现在的观念与经验,但却忽视培养青少年的反省、批判精神。学会主动选择各种信息,并对内容进行反省、批判和处理,是现代人必备的自我保护、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也是国际教育的大趋势。四是以拔高式德育转向基础式德育。德育的基础是道德教育。然而,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各种道德,如职业道德、网络道德、性道德等,都必须建立在基础道德之上。因此,面对现代社会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尤其是垃圾信息的挑战,德育应重视良好品德的培养。五是以他律式德育转向自律式德育。人机对话是个体网络化学习的主要方式,在“网络世界”这个信息社会里,主体的行为往往是在“虚拟实在”情形上进行的,如果缺乏自律道德的培养与塑造,道德教育的历史使命终极目的只能是功亏一篑。“学会选择”不仅是一种德育理念,更是一种德育实践。我区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