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景观大师作品分析_第1页
生态景观大师作品分析_第2页
生态景观大师作品分析_第3页
生态景观大师作品分析_第4页
生态景观大师作品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态景观大师作品分析v第1页目录 一、彼得拉茨花园 二、哈佛大学唐纳喷泉 三、Greenacre Park 四、墨西哥transformadora ciel联合工作空间 五、Corona和Heckmann设计的具有无限深度的花园 六、总结v第2页一、彼得拉茨花园作者简介: 彼得拉茨(Peter Latz)是德国当代著名的景观设计师,他用生态主义的思想和特有的艺术语言进行景观设计,在当今景观设计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68年,拉茨在德国成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1973年担任了卡塞尔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教授,1983年担任了慕尼黑工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教授,同时还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的客座教

2、授。 彼得拉茨v第3页彼得拉茨花园 设计理念: 拉茨认为,景观设计师不应过多地干涉一块地段,而是要着重处理一些重要的地段,让其他广阔地区自由发展。景观设计师处理的是景观变化和保护的问题,要尽可能地利用在特定环境中看上去自然的要素或已存在的要素,要不断地体察景观与园林文化的方方面面,总结它的思想源泉,从中寻求景观设计的最佳解决途径。 v第4页 可俯瞰的“恐龙” 彼得拉茨花园,又名“雾中叶脊”,远看像山谷中一具恐龙骨骼化石。“脊柱”部分是一条进入花园的小路,“肋骨”部分是左右各一排石板,从低到高又回到低,每一块石板的外缘都是曲线的,组成了恐龙的身形。这条“恐龙”就“行走”在一片碎石铺成的山谷中。山

3、谷的外沿种着欧洲赤松、中国红松、元宝枫和蒙古栎叶等。游客沿着“脊柱”进入花园中,会有水雾喷出,格外清凉。“雾气能把游客从炎热和尘埃中解脱出来,享受花园的怡然。” 在彼得拉茨看来,在园博园中,游客不是花园的主人,他们想欣赏一切,但又不能在一个地方停留时间太久。游客希望看到新颖、超乎想象的设计,但游客能真正记住并理解的信息很少。因此,彼得拉茨设计了这样一个既可以内观又可以站在山坡上外观,同时具有充分的游客接待能力的花园。 彼得拉茨花园 v第5页彼得拉茨花园 “脊柱脊柱”部分是一条进入花园部分是一条进入花园的小路,的小路,“肋骨肋骨”部分是左右各部分是左右各一排石板,从低到高又回到低,一排石板,从低

4、到高又回到低,每一块石板的外缘都是曲线的,每一块石板的外缘都是曲线的,组成了恐龙的身形。组成了恐龙的身形。 v第6页 总结: 拉茨对传统园林有着独特的见解。他本着应该学习借鉴,但是不能照搬的态度,寻求着适合场地条件的设计。 细节方面:恐龙脊骨并不是用一片石板,而是用一节节的石板排列成一块脊骨,可见作者十分心细。更加贴近真实的恐龙脊骨。弧形的排列也体现了作者想要逼近原型的想法。这样远看就更加真实。实用方面:该花园的绿化占绝大部分,设计亮点恐龙脊骨则是努力与真实的恐龙脊骨相像。并且恐龙脊骨内更是挖了圆形凹槽,既增加了空间,又增加了层次。他的作品始终贯彻生态的思想,同时与艺术完美结合。他尤其擅长用生

5、态的手法,巧妙将旧工业区改建为公众休闲、娱乐的场所。他的作品为世界许多旧工业区的改造树立了典范,在当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领域影响广泛。彼得拉茨花园 总结 v第7页 二、哈佛大学唐纳喷泉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彼得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 他有着丰富的从业和教学经验,一直活跃在景观设计教育领域,1978-1981年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任。198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伯

6、克利市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与梅拉尼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彼得沃克有着超过50年的景观设计实践经验。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融入了丰富的历史与传统知识,顺应时代的需求,施工技术精湛。人们在他的设计中可以看到简洁现代的形式、浓重的古典元素,神秘的氛围和原始的气息,他将艺术与景观设计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含义。彼得彼得沃克沃克v第8页哈佛大学唐纳喷泉设计理念 哈佛大学唐纳喷泉充分展示了沃克对于生态景观的掌控极简主义手法运用的純熟。巨石阵源自他对英国远古巨石柱阵的研究,同時质朴的巨石与周围古典建筑风格完全協調,而圓形的佈置方式則暗示著石陣

7、與周圍環境的联系。与其原型,安德魯的雕塑作品石之原野比起來,這件作品從內容和功能上都已經超越了它,唐納噴泉也因此被看做是沃克的一件典型的極簡主義園林作品。 我认为这也是生态景观的一大体现,运用生态材料巨石来营造出一种独特的风味,是生态景观的代表作品。v第9页哈佛大学唐纳喷泉细节细节 圆形石阵跨越了草地和混凝土道路,包围着两棵已有的树木。石身的一部分被埋于地下,这些石块就像是慢慢的顺势蔓延到草地中的一样,在绿草间大树下延伸,自然融合得就像是从环境中自然生长出来的。159块花岗岩采自于20世纪初期的农场,唤起对英格兰拓荒者的记忆。平面位置平面位置唐纳喷泉位于哈佛大学校园内的一个人行道路的交叉口处,

8、其北面是一个科技中心,人流穿梭汇集于此。而这个由天然石块和雾喷泉构成的简单、质朴透着原始的神秘美感的唐纳喷泉使这一小片地方从周遭的匆忙嘈杂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个相对静谧的空间。v第10页哈佛大学唐纳喷泉 分析分析1.每块石头大约4英尺长、2英尺宽、2英尺高,经计算正好可以被用作石椅或石桌(坐在草地上)。2具有空间划分的作用。159块天然石块从周遭纷繁的公共空间中划分围合出这样一块60英尺直径的圆形静空间,而雾喷泉又以柔和的方式阻隔了直径上相互对视的目光,使这里更显私密,增加了实用性。3.从物质的角度而言,首先作为水景的存在,其功能之一是吸引别人观赏它本身的特殊形态:欣赏雾气在空中悬浮不动的静、

9、随风飘移时的轻逸和闹中取静的迷蒙。感受它与周围其他要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变化,去感受那被它沁润的石块湿柔的表面与外围干燥石块的坚毅沧桑的外形之间的对比;感受阳光下细雾中美丽的虹;同时它的迷雾朦胧改变了人们观察对方、观察世界的方式。4.从精神的角度而言,雾喷泉的细腻、朦胧与天然石块的粗糙、质朴的原始美感共同组合而成的这个空间,试图给予人们一种特别的相互交流以及与世界交流的方式。v第11页 彼得沃克的作品哈佛大学唐纳喷泉由159块花岗岩不规则排列组成直径约为 18.3m的圆形石阵,石阵的中央是一座雾喷泉。整个作品呈现生态的、自然的感觉。2、细节方面: 十分到位,采用20世纪初期的农场的花岗岩,唤起对英

10、格兰拓荒者的记忆。这些石块就像是慢慢的顺势蔓延到草地中的一样,在绿草间大树下延伸,自然融合得就像是从环境中自然生长出来的。3、实用方面: 所有季节,唐纳喷泉都在被高强度的使用着。各样的活动因唐纳喷泉开展,这些活动又相应的强化了喷泉的存在。4、位置分布: 该喷泉位于靠近哈佛校园的一个人行道交叉路口,让人们想起殖民地居民辛苦地清理农田的历史经验。这个喷泉属于雾喷泉,从池中腾腾而起的水雾覆盖在柏油路,草坪上和树木周围。这些水雾是从32个喷管中喷出的,虚无缥缈的雾给整个校园增添奇幻色彩。整个喷泉优雅独特,为来往行人和学生增添了富有动态的生态景观。 整个作品采用生态的材料、生态的设计、排列,几乎没有人工

11、的 痕迹。是生态景观的代表作品。哈佛大学唐纳喷泉总结v第12页三、三、Greenacre Park 作者简介 佐佐木英夫,日裔美国人,全球最负盛名的景观建筑、城市设计和规划事务所SWA集团创始人之一。 美国著名景观规划事务所SWA集团创始人之一,美国著名景观设计事务所Sasaki事务所(Sasaki Associates Inc.)创始人,曾任美国哈佛大学景观建筑系系主任。 虽然佐佐木进行了许多景观设计的实践,但他的同事评论道:“他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个景观设计师。”我们进行规划和设计的土地不是作为商品,而是作为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场所以及人类的财富和文明记忆,这就是这位创始人对自己的职业和公司

12、的根本观点。佐佐木英夫佐佐木英夫v第13页 Greenacre Park简介:格林埃克公园是纽约市使用率最高的公园之一。它沿街长60英尺,进深1 20英尺,相当于一个网球场的面积。公园运用植物和水景并结合地形,形成了丰富的多层次休闲空间。公园人口处为一廊架,通过廊架下面的台阶可以上到比人行道稍高的主要休闲区。v第14页 Greenacre Park 人造瀑布:人造瀑布: 尽管格林埃克公园面积袖珍,长度仅为120英尺,宽度更是只有60英尺,但是在这座小花园中央却坐落着一道高达25英尺的人人造瀑布。造瀑布。每天瀑布都倾泻而下,伴着闪耀的白色水花,隔绝了公园外街道车流的喧嚣熙攘,让游客们在清凉舒爽的

13、环境中享受片刻的安宁与平静。v第15页 Greenacre Park 总结 Greenacre Park公园运用植物和水景并结合地形,形成了丰富的多层次休闲空间。其中瀑布是生态景观的一大体现。佐佐木英夫将生态原型瀑布“搬到”了这座城市中来,让人们在喧闹的城市中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所以我认为这也是典型的生态景观。1、细节方面: 瀑布层次分明,与周围景观色调和谐,景观优美、完整。2、实用方面: 隔绝了公园外街道车流的喧嚣熙攘,让游客们在清凉舒爽的环境中享受片刻的安宁与平静。原生态的设计总是能让人心旷神怡、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要靠近。3、位置方面: Greenacre Park位于纽约,市中心的位置

14、,越是偏近市中心,越是喧闹繁华,人们更加需要一个能放松心灵的地方Greenacre Park便因运而生。v第16页四、墨西哥transformadora ciel联合工作空间设 计 师:michel rojkind、gerardo salinas设计时间:2012年设计规模:500所在国家: 墨西哥作品地址:墨西哥城v第17页案例简介:案例简介: 设计师将一个废弃的屋顶和直升机停机坪改造成“transformadora ciel”的联合工作空间。这个空间是利用回收的金属结构搭建的,大部分设施都暴露在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装修花费。原有的停机坪结构被重新利用在办公室建造上,设计师还建造了一个全新的

15、绿色屋顶和雨水收集系统,让这个小环境可以自给自足的运转。墨西哥transformadora ciel联合工作空间v第18页 曲线美曲线美曲线形的室内空间布置在屋顶的边缘处,可以接收到充足的自然光线,让整个工作区域变得明亮起来。当地生产的模数化家具布置在开放的流动空间中,座椅可以自由布置,创造了灵活动态的工作环境。人们可以到屋顶花园观赏绝美的城市景色,缓解长时间办公的压力和疲劳。墨西哥transformadora ciel联合工作空间v第19页太阳能光电板几乎可以完全太阳能光电板几乎可以完全支持低能耗的支持低能耗的LED灯光照明设灯光照明设施,水性的墙面涂料也最大限施,水性的墙面涂料也最大限度的

16、减轻了对室内空气环境的度的减轻了对室内空气环境的影响。影响。 墨西哥transformadora ciel联合工作空间v第20页 墨西哥transformadora ciel联合工作空间采用原生态的设计和建筑很好的结合起来,让人在室内就能感受到室外的美景。1、光线 曲线形的室内空间布置在屋顶的边缘处,可以接收到充足的自然光线,让整个工作区域变得明亮起来。2、空间 流线型的空间设计给人以舒适、自由的感觉,原生态的室外环境和屋顶更是让人感到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缓解了工作的疲劳。3、实用性 太阳能是该设计的一大亮点,把太阳的能量转换为电能,既节省了电量,又起到环保、美观的作用。墨西哥transform

17、adora ciel联合工作空间 总结v第21页五、Corona和Heckmann设计的具有无限深度的花园 这是由这是由Meir Lobaton Corona和和UlliHeckmann设计的设计的“由外及内由外及内”花园,它是第花园,它是第22届卢瓦尔河畔肖蒙(法国)国际届卢瓦尔河畔肖蒙(法国)国际园林展的参赛作品。园林展的参赛作品。在我看来,它是生态景观设计的典型。在我看来,它是生态景观设计的典型。v第22页特点:人们只能窥视其中要么蹲下从下面的缝隙向内看,要么透过盒子上的窥视孔向内看,这时人们会产生一种错觉树木植物仿佛在咫尺之内消失不见。这种效果的产生其实来源于内部四面墙上安装的双向镜,

18、它能在各个方向上产生无限的深度感。 五、Corona和Heckmann设计的具有无限深度的花园v第23页五、Corona和Heckmann设计的具有无限深度的花园内部空间内部空间v第24页 设计师们将其定义为一座“视觉悖论”这座增强现实的装置可以使游客意识到如何只依赖视觉达到和依赖想像力一样的奇幻效果。这种干预提供了一种感觉视觉如何才能成为一种排除生活真实经验可能性的保护物,然后无限丰富我们的感观体验。 一旦游客发现自己身处一个看起来很空洞的空间,这座花园的独特体验就开始了他能感知到的仅仅是自己漫步于红砂表面的脚步声和一座悬浮于地面之上60厘米的极简抽象风格的白色盒子。1、细节方面: 这是一个失重的、5米8米的半立方体,在它半透明的白色外表下占据了花园几乎三分之一的面积,它就像是一块悬浮的画布上的单色投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