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5年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现代世界政治)_第1页
江西省2015年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现代世界政治)_第2页
江西省2015年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现代世界政治)_第3页
江西省2015年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现代世界政治)_第4页
江西省2015年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现代世界政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西省2015年高考大市一模二 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现代世界 政治)俄国十月革命1. (2015 江西鹰潭二模41) 41. (12分)阅 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历史的发展主线和分期是两个密切关 联的重要问题 以不同的历史现象作为 历史的发展主线会形成不同的史观, 不同的 史观往往会伴随产生不同类型的历史分期 法,而这两个问题又涉及到能否科学地认识 历史,正确地总结和阐释历史的经验教训、 发展规律、各种复杂的历史现象、重大历史 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因此历 来是史学家们研究讨论的重点。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请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史观给世界近代史 分期(即世界近代史的上限和下限) ,并

2、说 明理由。考点】史学理论 史学观念(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历史分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 确立一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俄国十月革 命;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 扩张;工业革命【解析】可以从阶级斗争史观或革命史观的 角度回答,主要根据革命史观或阶级斗争史 观的概念及世界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革 命和阶级斗争作为分期的界限,世界近代史 上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现代史上限为俄 国十月革命,然后具体在理由部分以阶级斗 争视角阐述上述事件的重大意义;也可以用 全球史观为依据划分,具体的事件则依次为 新航路开辟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然后站在全球的角度阐述两个重大事件的意义答案】 史观一:阶级斗争史观(革

3、命史观) (2 分), 世界近代史上限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尼德 兰革命亦可)(2 分),理由:政治上建立君 主立宪政体、 议会制度和政党政治, 为后来 很多国家效仿;经济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 道路;思想意识上形成先进的政治和哲学思 想。(3 分,能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阐述即 可)。世界近代史下限是俄国十月革命( 2 分), 理由: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 改变整个世 界历史走向, 是人类历史进入新时代, 开始 以社会主义革命为标志的世界现代史。 ( 3 分)史观二: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2 分) 世界近代史上限是 1500 年前后(新航路开 辟)(2 分),理由:1500 前后,西欧酝酿并 开

4、始了一场历史性的空前变革,新航路开 辟,文艺复兴思想解放,原始资本积累,欧 亚非连在一起,世界历史从黑暗中世纪进入 近代,世界一体化进程开始启动。 ( 3 分)。 世界近代史下限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2分),理由:从15001900年,西方经历了 资产阶级革命,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 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20世纪初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由自由主义进入 垄断阶段,世界被瓜分完毕,全球化进入一 个更高层次阶段,世界近代史宣告结束。(3 分,学生能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角度阐 述即可,3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1. (2015 -江西新余高三上学期期末 33) 33.

5、下 面是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 情况表,以下有关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结 论,错误的是()年-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1926年工业产量比 重生产资 料生产40.7%43.7%48.1%43.4%43.9%消费资 料生产59.3%56.3%51 .9%56.6%56.1%A .这一时期经济稳定增长B. 轻工业发展超过重工C. 国民经济结构尚未失衡D.注重了经济的恢复发展【考点】新经济政策【解析】材料只提供了工业生产中轻工业与 重工业比重的变化,没有涉及其他经济部 门,也没有纵向绝对值的变化参数,无法判 断国民经济整体是否增长,故A项错误,符 合题意;表中轻工业比重高

6、于重工业,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重工业比重在百分之 四十五左右波动,轻工业比重稍大,在百分 之五十五左右波动,相对平稳合理,故C项 正确,不符合题意;1921年开始的新经济 政策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留下的消极影 响和之前战争的破坏,立足于生产力落后的现实,注重对经济的恢复,故 D项正确,不 符合题意。【答案】A2. (2015 江西南昌高三1月调研 21) 21.新 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 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 结果,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在工业方面,新经济政策要达到的直接目的 是()A. 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B. 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 的

7、国家工业化C .改善工农关系,巩固工农联盟D. 吸收资本家的资金和 经验发展工业【考点】新经济政策【解析】新经济政策工业方面措施是: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而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则允许私人经营,可知没 有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故A项 错误;B项是斯大林模式的工业措施:优先 发展重工业,故B项错误;C项是新经济政 策中农业措施的作用,故C项错误;从新经 济政策的工业措施可知其目的是利用私有 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故D项正确。【答案】D3. (2015 江西新余二模 34) 34“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 基础上正确和安

8、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该材料所描述苏(俄)联的一项经济政策是()A. 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C .农业集体化D.义务交售制【考点】新经济政策一一粮食税【解析】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除保留口粮、 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全部余粮按国家的规定 价格交售给国家,农民实际上是将粮食无偿 地借给国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这是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 人,与“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 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 不符,故A项错误;农民在交纳固定的粮食 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提高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 促

9、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符 合“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安心地 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为了确切 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 故B项 正确;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把 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 国家从农民 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 高,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20世纪30 年代上半期开始实行的苏联农产品收购的主要形式,斯大林曾公开称之为农业"贡税”,这一制度的特点是国家半无偿或近乎无偿地占有集体农庄的大量农产品, 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4. (2015 江西上饶三模 35) 35.表1是俄罗 斯一咨询机构1990 2006年就“十月革命

10、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 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表1咨询答案1990(%1997(%2004(%2006(%在俄国各族人 民的历史上开 辟了新时期23233030推动了社会经 济的发展26262730阻碍了社会的 发展18191616是一场灾木祸12161410难以回答21161313A.在淡忘十月革命B .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C. 依然怀有大国情结D.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考点】俄国十月革命【解析】对十月革命持肯定态度的比例一直 占据50%左右,故A项错误;对十月革命 的看法各个时期有差异,故B项错误;从四 项调查内容的变化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俄 罗斯人予以十月革命

11、肯定,而否定的观点或 难以回答的比重在下降,说明俄罗斯人依然 有大国情结,故C项正确;调查涉及十月革 命对经济的影响,但“主要关注”说法是错误的,故D项错误【答案】C斯大林模式”1. (2015 江西新余高三上学期期末 29) 29.有 学者指出,仃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 猛进的阶段;18401919年是中华文明浴 火重生的岁月; 19171937 年是苏式社会 主义文明诞生走向强大的关键时期。 作者该 论述的共同标准是 ()A . 民 主 政 治 制 度 全 面 确 立B. 经济发展模式发生变 化C . 工 业 文 明 占 据 主 导 地 位D. 启蒙思想发挥指导作 用【考点】 工业革

12、命;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解析】 18401919 年的中华文明并没有全面确立民主政治,故A项错误;仃501850 年是西方工业革命阶段,18401919年中 国的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变,19仃1937 年的苏联逐渐找到了新的工业化模式,故 B 项正确; 18401919 年的中国虽然开始出 现工业文明, 但是远远没有达到居主导地位 的程度,故C项错误;同样,近代史上的中 国初期和后期都不是启蒙思想发挥主导作 用,故D项错误。【答案】B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1. . (2015 江西鹰潭二模32) 32.据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提要 19

13、90统计:以 1980 年的工业生产为 100 计算, 1989 年苏联工 业为 136,日本也为 142,西德为 117,英 国为 119,法国和意大利同为 113,美国为 130。这说明 ()A.经济政策的适度调整促进了工业增长B. 经济区域化的加快推动世界经济增长C. 日本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D. 斯大林模式的僵化阻碍苏联经济增长 【考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解析】 材料显示与其他国家相比,苏联的 工业增长较快, 分析原因应该是戈尔巴乔夫 实行改革,对经济政策的调整,故A项正确;经济区域集团化与题目无关,故 B项错误; 此材料仅仅体现了 19

14、80年到 1989 年所示各 国工业的增长, 并不能显示出日本已经成为 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故C项错误;斯大林 模式的僵化在此材料没有体现, 苏联的经济 增长也并没有比其他国家慢,故 D项错误。【答案】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 (2015 江西赣州高三上学期期末 23) 23.“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 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 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 核对抗的危险。这反映出在“冷战”时期 ( )A 美 苏 的 插 手 是 地 区 冲 突 的 根 源B. 和平的力量时常占居着上风C 军 备 竞 赛 造 成 各 国 财 政 的 困 难D.军事的较量

15、威胁到世 界和平【考点】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解析】 题中未出现美苏插手地区冲突的史实,故A项错误;“ 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 并非和平力量占居上风,故 B 项错误;题中没有反映各国财政的困难的信息,故C项错误;“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 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 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 体现了军事的较量威 胁到世界和平,故 D 项正确。【答案】D2.(2015 江西新余高三上学期期末 47) 47.( 15分)【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43 年 4 月,罗斯福授意福雷斯 特戴维斯在星期六晚邮报上发表罗 斯福的世界蓝图 一文,透露了罗斯福

16、对战 后世界安排的设想。 他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 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 序。罗斯福相信,由于战争中英、苏、中等 国都仰仗美国的经济、 军事援助,凭着美国 的实力,他可以利用战时的“大国合作”来 实现其“蓝图”。1 945 年 4 月 12 日罗斯福逝世,副总统杜鲁门继任总统,他继续实现 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丘吉尔对战后世界 结构的第一个设想是实现在英国领导下的 欧洲统一,建立欧洲地区联邦。丘吉尔主张 成立一个世界性组织,下面分设欧洲、美洲 太平洋地区三个委员会。英国可以通过组织 经济、政治和军事联合体在欧洲委员会中起主导作用,同时还可通过英属殖民地、附属 国在太平洋地区委员会

17、中发挥作用,以此来 保证其国际地位。-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罗斯福和丘吉尔提出设想的目的分别是什么?(6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后来的 历史发展与罗斯福和丘吉尔的设想有何不 同? ( 9分)【考点】(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2)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解析】(1)据材料“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 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归纳美国的目的,据材料“英国起主导 作用”归纳英国目的。(2)据材料"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 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结合教材,指出 战后在政治、经济领域超出美国意料之外的 内容;据材料“英国领导下的欧

18、洲统一”、“世 界性组织,英国起主导作用, 保证其国际地位”等关键信息,归纳战后经 济、政治、军事等领域不同于英国设计的表 现。【答案】(1) 目的:美国:攫取世界霸权。(3分)英国:继续维护世界霸主地位。(3分)(2)不同:与美国设计不同:美苏开始了 冷战,苏联未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形成 两极格局; 欧洲联合成立欧共体; 中国成为 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和发 展。(5分,任答三点即可)与英国设计 不同:欧洲实现经济和政治的统一, 但是没 有在英国的领导下实现;战后殖民体系解 体,英国附属殖民地纷纷实现独立。 ( 4 分, 任答两点即可)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 2015 -

19、江西南昌高三1月调研 24) 24. 1948 年,美国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值的比重为 54. 6,英、法、日、联邦德国则占 19. 6, 到 1970 年,美国比重为 37. 8,其他四 国则为 31 . 5,这种变化趋势说明的本质 问题是 ( )A. 各 国 工 业 生 产 总 值 发 展 不 平 衡B. 欧、美、日工业生产 二战后持续发展C. 欧 、 美 、 日 三 足 鼎 立 局 面 长 期 存 在D.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考点】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解析】 材料比较的是各国工业生产总值在 世界的所占比重, 各国工业生产总值发展不 平衡与问题中“这种变化趋势说明的本质问 题“

20、不符,故 A 项错误;欧、美、日工业 生产二战后持续发展是英、法、日、联邦德国工 业产值比重上升的原因, 没有说明美国比重 下降的原因,故 B 项错误; 1948 年,美国 工业总值领先,“三足鼎立局面长期存在” 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从1948年美国 工业产值比重和 1970 年美国工业产值比重 的变化,可知英、法、日、联邦德国四国经 济实力增强,冲击了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 故 D 项正确。【答案】D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 . (2015 江西新余高三上学期期末35)35. 2014年5月纽约时报中文网10日 刊登题为中国把“门罗主义”用到亚洲 的评论文章指出,一个更强大的中

21、国“可能 会试图把美国挤出亚太地区,就像美国在十 九世纪把欧洲大国挤出西半球那样。”这从 一个侧面反映出()A.中美实行了亚太地区利益新平衡B.国际格局形成中美两 极争夺局面C. 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 中美冲突的必然性影 响世界安全【考点】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解析】中美实行了亚太地区利益新平衡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中的“试图把美国挤出亚太",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说评论作者猜 测中国“可能”“试图”的行为,不能当成事实发生的,无法说明中国就具备了这样的 实力和这样的想法,故B项错误;按材料主 旨,只能推断中国具备了在亚洲地区与美国 对抗的潜在可能,一定程度上弱化美国的单 极企图,故C项正确;材料既没有提到“中 美冲突”,也没有涉及“世界安全”,故 D 项错误。【答案】C2. (2015 江西赣州高三上学期期末 24) 24.有人认为,苏联的解体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