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和谐 寓情习文_第1页
灵动和谐 寓情习文_第2页
灵动和谐 寓情习文_第3页
灵动和谐 寓情习文_第4页
灵动和谐 寓情习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灵动和谐 寓情习文小语教学专家支玉恒成都巨变作文教学实录成都市花牌坊小学廖翠芳阳琼华整理一、 课前谈话,引出课题,激发兴趣师:主持人公布的作文上什么?生:想象作文。师:喜欢想象作文吗?生:喜欢。师:谁喜欢?(师举起右手,学生全举起右手)都喜欢呀!都会做吗?生:会。点评:尊重学生,还应该做到关注学生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支老师亲切的话语,带头举手,这些都在学生的心中漾起了温暖的涟漪。师:都会做了,我们还做它干什么!今天我们就不做了。咱们做别的作文,做一个更难的,行吗?生:行。师:如果怕难,咱们就还做想象作文。生:不怕。师:那做个什么作文呀。这得从我这次来

2、成都的一个感受说起。我最早一次来成都到今年正好是16年。16年间,我又来过几次成都,最后一次来距这次有四、五年了。就这四、五年间,成都的街道、建筑完全变了样,到处都出现了一些新的面貌,我很有感触。你们住在成都有这种感受吗?生:有!师:肯定感触比我还生:深!师:所以我想,今天的作文就写成都的变化,行吗?生:行。师:那我就写题了,行吗?(板书作文题:成都巨变)读一下。点评: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要与学生“亲密接触”,要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并始终充当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引导者。支老师的“导”,体现在兴趣的自然激发,课伊始即让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二、 创设贴近生活话题

3、,激发写作欲望师:“巨变”是什么意思?生:我认为可能是很大的变化。师:挺会说话。她加了一个“我认为”,加了“可能”给自己留有余地。“巨变”就是很大的变化。写这篇文章的要点在哪儿?还读这四个字,把要写的文章的要点强调出来。(生齐读)师:对!重点写一个变,是吗?想写哪些方面的变化,把你要写的概括成一个词语,一个成语或一句话说说。生:我想写成都街道的变化。(学生上讲台把说的重点词语写在黑板上。)生:我想写成都风景的变化。生:风景?该说环境是吧!写上去。生:我想写成都人的变化。师:非常好!没有人,街道变不变得了,建筑变不变得了,环境变不变得了?一切变化都来自于人!写上,大大的写一个人!(学生非常自信地

4、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还想写什么?生:还想写商业变化。生:还可以写成都的美食。生:还可以写成都吃喝玩乐的变化。(众笑)师:吃喝玩乐,吃她已经写了,你可以写玩乐。“玩乐”不好,写“休闲”怎么样?人劳动一天了,休闲是为了更好的工作。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一个人的成就从哪儿来?有两个,一个是勤奋,一个是会休息”,所以写休闲也很重要!去,写上去。还有什么可写的?生:还有成都的科技变化。生:人的经济变化。师: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写上社会经济。生:我想写成都天气的变化。师:整个成都变化了,气候也变化了,变没变?生:变了,因为成都很久没下雪了,今年下雪了。师:哦,成都下雪了。你先写上。这么多内容可

5、写,可见成都真是巨变,是吗?生:还可以写成都的交通变化。师:对,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交通。生:还可以写成都风土人情的变化。生:我认为还可以写人们的竞争。师:竞争,过去谁跟谁都不搭关系,现在竞争激烈了,是这意思吧?可以写“竞争”两个字。师:刚才举手的同学你要觉得自己的非常独特,就来说一下。我提一句,你说出的保证是别人想不到的,很独特的,有没有啊?生:还有成都人观念的变化。生:还有成都人头型的变化。(众笑)师:头型?过去是圆的,现在是方的?你这头型的变化指什么?(众笑)生:头发。师:哦,发型,那不叫头型呀。发型的变化穿戴的变化,归到一块儿,这就是她说的什么?生:就是成都现在变得越来越时尚,越来越追求

6、时髦了。师:对,就写“时尚”两个字,会写这两个字吗?哪个“时”?生:时间的“时”。师:哪个“尚”?生:高尚的“尚”。师:没错儿,写上去。师:你还有独特的吗?生:还有成都的年龄变化。师:年龄变化,什么意思?你讲讲看。生:原来是2000年,现在已经变成2005年了。(众笑)师:哦,这不但成都在变,小山村里也在变,全世界都在变,从2000年变到现在的2005年了。你们说,她说的和今天说的变化有关系吗?(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师:谁说没关系,请举手。你们俩说没关系,为什么没关系?生:因为时间的变化是所有地方都在变,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成都巨变”,可以归在成都的变化。师:那倒是有关系没有?(众

7、笑)我问你,如果成都老停留在2002年不动了,如果时间没有变化,成都能变吗?生:不能。师:那还是有关系。(手指板书)现在看一看,黑板上这么多可写的内容,你要写哪一个,自己选择。上面没有的你想写也可以,自己决定。你对哪一个最有体会,哪一样变化你心中最有感触,你就选择哪一个,不用举手自己心里默默地选择。点评:支老师从自己情真意切的感触中引出话题,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中谈开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这好似“信手拈来”,却又是“有意为之”。学生思维活跃,兴致勃勃地进入角色,素材的积累让学生作文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感觉。三、 独立思考,体会方法与要求师:选好了,我还要问一问,关键是要写什么?生:变!师

8、:如果要写这个变字,在一般情况下,哪种写作方法最好用?你还没发过言,你讲。生:我觉得应该是对比。师:还有别的办法吗?生:我一般都用举例的方法,先写成都没变的时候,然后写变化以后的样子,这也是一种对比。师:你通过什么来对比呀,通过一件一件具体的事例来对比,是不是?这是我要给大家说的第一个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板书:事例对比)。如果你不想用它,也能写出成都的变化,当然也可以,听明白没有?这一对比呢,可能就要写写过去的事情,然后再写写现在的情况,是吧?生:是。师:那这两大块还有重点吗,详略怎么安排?没举过手、没发过言的同学说,发过言的学生手放下。(抽一没发过言的学生)生:我认为过去诼略写,现在应该详细介

9、绍。师:对不对?生:对!师:这样写,再加上生动的例子,你的文章就实现了两个字?具体!内容就不空洞了。好了,他的意思是详略的安排要分明(板书:详略分明)。我就提醒这两点,你们认为在写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给大家提供一点参考。点评:支老师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和思考,让学生自己从中体会和司出写作方法与基本要求,不显“教”的痕迹。从抽学生发言中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的思想。生:我觉得用词语和用标点要正确。师:这点写任何文章都要注意,知道吗?我的意思是,写这篇文章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生:我认为善恶要分清楚。师:他的意思是说成都在某些方面变得不如以前了,你们说这该不该写?生:不该。

10、师:说不该的写的举手,认为该写可以写的举手,我也举手(老师把手高高举起)。这就叫反映生活的真实情况,明白没有?那我们加两个字,加什么?生:真实。师:(板书:真实)我们说出缺点来,是为了更好地改进,是吗?还有什么提议,你没说过话,你来。点评:支老师的“导”体现在作文价值的取向,让学生思想的交锋、碰撞在教师的引领下得出正确的结果、结论。生:结合成都的实际变化来写。师:那叫举出事例,要真实举例。生:写文章用例子对比的话,举例应该是对比鲜明的。师:也就是变化确实是巨大的,它的变化才会鲜明。生:在写事例鲜明对比的时候,要详写,在略写的时候要写重点,不要写一些无关紧要的口水话。点评:支老师的“导”体现在作

11、文方法的选择,让作文方法服从作文内容的需要。四、 合作交流,明确写作主旨师:现在我就让你们写,能不能写?生:不能。-师:还不能写,有什么困难?生:我觉得我们应该再讨论一下我们想写的主题。师:她的意思是让大家互动一下,基础好的同学给稍微差一点的同学说一说,全班同学各自互相交流一下,你们觉得需要不需要?生:需要!生:两分钟。师:两分钟太少,既然是交流,时间可以稍微长一点。生:5分钟。师:好!现在你们开始交流。(学生自由交流,老师巡视,和学生亲切交流。)师:我们既要交流,吸取别人的经验之谈,更重要的是四个字,独立思考。现在我想让你们开始写行不行?生:行!师:拉钩。(师伸出手和周围的学生拉钩,要求学生

12、注意力集中。学生开始作文。)五、 师生互评,以改代写,体验成功的快乐师:好,现在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写完了,可以开始展示你们的作品了。没写完的就需要一心二用,抬一下头,先停一下。人的注意力有两种,一种是集中注意力,比如刚才我说我的,你写你的,我说话你听不见,这中注意力的集中;还在注意力的分配能力,我既能把没写完的写完,又能注意到同学的发言和教师伯讲话,这叫注意力的分配。实际上一心能二用,对我们学习大有帮助。刚才练了集中注意力,现在练一心二用。没写完的同学既要写,又要侧耳听,甚至于给他提提意见,夸夸他,能做到吗?生:能。点评:支教师根据行课的环境与进程,激发学生专心作文,限时完成作文的欲望,培养

13、了学生向自己能力极限挑战的勇气和品格,鼓励学生创造奇迹。师:谁先展示自己的作文呢。你第一个举手(牵学生手上讲台)。你有没有另外写一个主题?生:我写的是成都的美食巨变。师:去掉“世变”一词,改成“成都的美食”。读的时候,要像朗读诗歌一样,琅琅上口,字字让大家听真切,速度慢一点,好吗?生:(点头)好!师:就像朗诵课文一样读,开始!(面向全班)该听的听,该写的写,一心二用哦!生:成都是多么亲切的名字,是因为(学生读得比较快)师:要是我读你这篇文章,就这样读,“成都的美食。成都是多么亲切的名字”大家才能从你的文章里不仅听出你写的内容,而且听出味儿来。“成都是多么亲切的名字”,这样来读。生:成都是多么亲

14、切的名字,是因为成都现在正一步步走向崭新。成都这几年的变化师:停一停。你读完这一句,再读读第二句,看看有什么毛病,谁能听出来?生:成都是多么亲切的名字,是因为成都现在正在一步步走向崭新师:听出来了吗?(对读的同学说)你先说,你发现毛病没有?生:我第一句和第二句连在中间的那个句号用错了。师:不是句号,同学们没听出句号来。生:是名字?师:你觉得这两句连上没连上?你再读读,修改文章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读!不读、不多读你就找不到哪里有毛病,你再读一读。点评:作文教学应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不应以教师的修改来代替学生的写作实践。支老师让学生自主改作文,真正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生

15、再读)师:体会出来没有?我再提醒你一下,如果你第一句是这么写的,“成都这个名字太亲切了,是因为”这们就好了,毛病是不是在这儿?你把“是因为”去掉,再读一读。生:成都是多么亲切的名字,现在正一步步走向崭新。行吗?生:行。师:你还有什么意见?生:有一个地方用词也重复了,“现在正在”我觉得有点重复。师:你的意思是把“现在”去掉,“正在”就是“现在”的意思。你的意见很对!好,再读一遍,把“现在”两个字也去掉。生:成都是多么亲切的名字,它正在步步走向崭新。成都这几年的变化很大,比如建筑,商业,休闲美食(学生越读越快)师:哎,等等。“如建筑、商业、美食、休闲等”,(老师示范读)这么读多有味道。生:(再读)

16、建筑、商业、美食、休闲等。今天,我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成都的美食巨变。师:这是你写的第一段?生:是。师:你们觉得第一段有什么特点?先夸她。生:总写了成都的变化。师:又引到了生:又引到了一个方面来写,是分写。师:又引到了她要写的两个字“美食”,这就是先概括写,再具体写,这也是一种写作方法。你再把它们读一读,让同学们体会一下。(学生再读第一段)师:听出她从这么多的变化引到了要写的“美食”变化上来没有?很好,接着读第二自然段。点评:“课标”指出,“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学生在相互评改作文中实现了优势互补,竞争激励,共同提高。生:我是一个地地道

17、道的成都好吃嘴。师:这句话有用没有?生:有用,因为她喜欢吃,她才会知道成都的食品在哪些变化。师:她对美食有好多好多的亲身感受,因为她是个地地道道的美食者。好了,美食者,就继续读。生:我吃过很多的小吃,很多地道的川菜及成都人最喜欢吃的麻辣火锅。我就大概介绍一下成都的火锅。师:听出她这一段和第一段的相似之处没有?生:她又从美食引出“火锅”。师:从好多好多的小吃,最后又引上了她要重点表现的火锅!这们既照顾了面上的多,又重点突出。继续读。生:在原来,成都的火锅只有一种,那就是麻辣烫师:去掉“在”,再读。生:原来成都的火锅只有一种,那就是麻辣烫。师:你也辣怕了?为什么读得那么胆怯?生:原来成都的火锅只有

18、一种,那就是麻辣烫。现在可不同了,有海鲜火锅,牛蛙火锅,还有泥鳅火锅,真的让人一看,口水就流下八尺长。师:你们觉得这们写合理吗?生:合理。师:为什么可以?生:她这样写起到了夸张的作用。师:对了,李白说过“白发三千丈”,他有那么高的个子吗?生:没有。师:什么说法?生:夸张。师:好了,接着读。生:不是我夸张,真的,大家都知道电视里每天都要播放一个节目叫“美食成都”,这是好吃嘴们最爱看的节目师:慢一点儿,别一听见吃就着急了(学生读快了,提醒学生慢一点儿)。生:在火锅店里,我们原来最常见的就是圆形锅底,但现在不仅有方形的了师:停停,你们听得有点儿糊涂没有?生:有点儿。师:念得有点快了,别着急,慢慢儿念

19、,好吗?(师再次范读)生:有的是方形的,还有的是多边形的这就是变化,看得见的变化。还有一次,省展览馆举办了火锅节,很多有名气的火锅店都到展览馆去推销自己的火锅,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这个社会都很重视美食,要不然,成都为什么叫美食成都呢!是因为我们成都的美食也可以看出成都的百姓生活也提高了很多,因为人们的生活提高了,才有钱去消费美食,所以,我认为成都的美食应该是巨变的。师:听完了,你们觉得她讲成都美食,以火锅为例,写出了哪些变化,谁来评评?我可记住她写了三个方面,这三方面是怎么联系的,以哪个为重点。你说说有哪几个方面?生:她第一个方面写的是成都原来只有一种火锅,就是麻辣烫,而现在却有许多种火锅。师

20、:那就是品种增多了,还有第二个呢?生:第二个就是锅底的形状,原来只有圆形,现在却有正方形、三角形师:第一个变化是火锅煮的东西的变化,是不是?第二个火锅本身锅底变化,第三个是生:第三个变化是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的东西也不一样了。师:这是她讲完三个变化以后作的总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变化呀?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那么第三个变化生:我认为第三个变化就是成都的火锅宣传。师:举办火锅节说明火锅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再把你三个变化以后的总结读一下。生:从成都的美食就可以看出来,成都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许多。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才会有剩余的钱去消费。师:你们觉得她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对别人表扬要毫不吝啬。

21、生:首先好在写作的方法。先总写成都的变化,引述到美食的变化,第二自然段又从成都美食的变化引到了火锅,而写火锅分述了三个方面,又从美食方面进行总结,拓展开去想到了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让我们体会到成都的巨变。我认为,这篇文章好在总写和分写非常鲜明。师:她认识得很好,但我要纠正的不是总写和分写,是面上的概括介绍和重点内容的引入。还有什么话说?生:我认为她第一段写了“成都是个十分亲切的名字”,使人一目了然,很好。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了成都的美食,让人寻味。师:他主要谈了她文章的结构,谈了文章的开头对后文的作用。生:我觉得(师插话:我的年纪大了,耳朵也不太好,让我听清楚,慢一点,别着急!)这篇文章写得好的

22、地方是真实,具有真实性。师:对,她说内容真实。生:夸张用得好。不仅介绍了火锅,还吸引外来的人。师:而且还让人知道成都人真的流口水。(生笑)生:事例对比方面写得很好!她是用一些具体细节拿出来和以前比,这样就显得更加细腻一些。师:大家想一想,她用对比没有?生:用了。师:但对于过去她写了多少,简略到什么程度?生:一句话。师:一句“只有麻辣烫”,把现在有什么都列出来了,那意思是现在这些过去都怎么样?生:没有。师:这样对比行不行?生:行!师:我还要问一点,你们说她这篇文章仅仅写的是成都的美食,写的是美食中的火锅吗?生:我认为她这样写,写的是成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师:对不对?生:对。师:从美食、从火锅这

23、一点悄悄地反映出成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从社会上小得不能再小的一个点扩展到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你们认为这一点怎么样?(生:很好!)你们认为她这篇文章还有什么再值得思考的地方吗?生:文章结尾“我认为”好像是回答问题一样,应该改一改,首尾呼应。师:你再读一读你结尾的地方。(生读)你们感觉怎么样?(生:不太出色。)谁给她换一个结尾?生:啊,成都的美食真是巨变啊!(生笑)师:这个结尾你们满意吗?生:可以。师:你说可以是什么意思?生:“可以”就是不出色,但也可以用一下。师:如果再没有别的了,用这也行,意思就是凑合着用吧。谁还有别的?你好久没说话了,你说。生:成都的美食突飞猛进,是有目共睹的。师:

24、这个行吗?不满意的继续说。生:听了我的介绍,你们说,成都的美食有没有巨变呢?师:这是用什么方法在结尾?用反问的方法结尾,比较有力,还有什么方法结尾?生:成都真不愧是美食之都啊!师:你说用这个方法结尾行不行?(生:行)我说不行,因为在前一个自然段说过同样的话了,有没有?(生:有)谁还有结尾?生:成都的美食带领着成都人生活的变化,创新。师:还没想好,你的意思是成都人的生活变化了,成都的其他方面也发生了变化。再找一个同学给她结尾,你来。生:成都的美食变化又可以让“好吃嘴”们大饱口福了。师:说“好吃嘴”不好,说“美食家”吧。点评:支老师引导学生修改文章中的错误,从错误中认识什么是正确的,在修改中掌握方

25、法。从一点一滴的修正积累中,学生逐步完善了自己的作文能力,真正达到了以改促写的目的。师:你对同学和老师的意见有什么看法?生:阅读上有很大进步,作文水平也有了提高。师:你用过去怎样,现在怎样说清楚,写一个作文后记。点评:在交流展示这个平台上,支老师与学生一道追求完美,享受学习。支老师时而点拨,时而发问,时而范读,进而鼓励,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师:到时间了。告诉你们一个方法,你们回去后可以召开一个笔会,像今天这样交流,共同评议。(该下课了,但学生们仍不愿离去,支老师作了交谈后,终于下课了。)感悟整堂作文课行课90分钟,集指导、习作、讲评于一体,课堂情感真挚,气氛浓烈,学生学习兴

26、趣盎然,意犹未尽,充分体现了支老师幽默风趣、开放有序、以读为本、重在参与、点拨智慧、享受教学的行课风格。学生不仅学到了习作的方法,激发了情感,激活了思维,培养了习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体验了习作的欢愉,成功的欢愉,增强了作文的信心,从学会作文中去学会做人。摘自2005.78期四川教育贾志敏作文教学<<校园一角>>课堂实录贾老师:我们是大自然的主人,我们热爱大自然。我们置身于美好的大自然环境中,用手中的笔把美景写下来,告诉别人,让别人也分享幸福,是十分有意义的。怎样写景呢?首先要去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摸,有时还需要用嘴去尝一尝。其次,还要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27、,做到情景交融。我们的校园很美,有花有草,有树有木。我们一块儿去校园走走看看,去寻找校园里的“美”。(贾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一棵大松树下)贾老师:这是一棵雪松。我们一起对它进行一番考察吧!它位于什么地方?学生甲:它位于操扬的西北角。贾老师:它像什么?学生乙:它像一座宝塔。学生丙:它像一把收拢的大伞。贾老师:颜色呢?学生乙:墨绿的。贾老师:你们用手去碰碰看,有什么感觉?学生甲:要扎人,扎得手心很疼。贾老师:它似乎在告诉人们,你们可不要碰我呀!如果把它当作人,它像谁?学生乙:像哨兵。学生甲:像慈祥的老人。贾老师:让我们去看看美丽的花坛吧!(贾老师带领同学来到花坛前)贾老师:我们的校园里一共有四个花坛

28、。我们先看这个大花坛吧!花坛里栽着些什么花,你们都认识吗?学生丙:我认识,这是月季花。贾老师:颜色呢?学生丁:有粉红的、深红的、朱红的贾老师:让我们再去看看喷水池吧!(贾老师带领同学来到喷水池边)贾老师:喷水池呈什么形状?学生甲:像梅花的形状。贾老师:水池里的水怎么样?学生甲:水很清,清澈可以见底。水里还有几条金鱼在戏水。贾老师:三座假山各像什么?学生乙:有的像要展翅飞翔的鹰,有的像盘坐着的老和尚。学生丙:有的像一条竖着的鳄鱼。贾老师:像什么全凭自己的想像。如果老师出一个题目:“校园一角”,让我们写作文,有兴趣写吗?众学生:有。我们有材料写的。贾老师:我们先要看清题目,看懂题目的要求。既然是“

29、校园一角”,那么绝不是要我们写校园的全部,只是要我们写校园的一个局部,一个角落。至于写什么,由你自己决定。你应该选择你熟悉的、喜爱的内容。因为你熟悉它,因为你喜爱它,你就比较了解它,写起来比较得心应手。比如,怎样写校园里的那棵大雪松呢?可以先交代一下它的位置,它的形状,再写它的颜色;这是写它的静态。也可以写它的动态,即当风轻轻吹过,松树是怎么摇动的,发出什么声响。你如果想像丰富一点的话,可以把它比作一个人,他怎么跟你说话的?说了些什么?如果你把这些内容有条理地记录下来,就是一段美好的文字。你们试着写一写吧!(学生习作后交流)学生甲:许多人一跨进我们的学校,都会惊讶地说,“这个校园真美丽,真整洁

30、。”的确,我们的学校有高大的教学大楼,有昂首挺立的松树,还有花坛。花坛呈形的贾老师:你们都听到了,他写得很努力。可是他这么写有什么缺点?学生乙:他先写了教学大楼,再写了松树,然后写花坛。我认为前面话可以都不写,开门见山地指出:校园的南边,是一排美丽的花坛。贾老师: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我们平时说话要简明扼要,写文章更要这样,不要绕弯子,绕了半天才说到正题上去。建议你采纳这位同学的意见。学生甲:校园的南边是一排美丽的花坛。花坛不高,用白底红花的瓷砖砌成贾老师:砖头一块一块地向上垒叫“砌”。这里该这么说,“花坛不高,四周贴着白底红花的瓷砖。”学生甲:花坛不高,四周贴着白底红花的瓷砖。第一个花坛里栽着

31、菊花和一串红。秋天,一串红开了贾老师:如果这么说,似乎更贴切些:“现在正值秋天,一串红开得十分茂盛。”学生甲:现在正值秋天,一串红开得十分茂盛。远远望去,火红火红的,胜似春光,真是名副其实的一串红。菊花也争相开放贾老师:应该是“竞相开放。”学生甲:菊花也竞相开放,有白的,有黄的,有粉的,形态各异,绚丽夺目。第二个花坛里栽的是蔷薇,有些是粉红的,有些是深红的;有的风华正茂,有的则含苞待放。当你凑过近闻一闻,顿时芬芳扑鼻贾老师:“当你”这是假设。不如改成“我凑近它一闻,啊,芳香扑鼻,香气袭人。”学生甲:我凑近它一闻,啊,芳香扑鼻,香气袭人。第三、第四个花坛里相继种着白玉兰贾老师:将“相继”改成“分

32、别”。贾老师:为什么第三、第四个花坛就这么一笔带过学生乙:有详有略,突出重点。贾老师:对。作文还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用面面俱到。继续念下去。学生甲:我们校园的花坛,一年四季,繁花似锦,花草欣欣向荣,群芳斗艳贾老师:冬季的花坛里也能“繁花似锦”吗建议你这样改,“我们校园里的花坛,像个万花筒,一年四季不断变幻着,初春,欣欣向荣;盛夏,群芳斗艳;深秋,繁花似锦;即使到了隆冬,它还是那么生机勃勃。”学生甲:我们校园里的花坛,像个万花筒,一年四季不断变幻着,初春,欣欣向荣;盛夏,群芳斗艳;深秋,繁花似锦;即使到了隆冬,它还是那么生机勃勃。花坛只是校园的一角,它却把咱们的校园点缀得异常美丽。贾老师:“点缀”

33、用在这里十分恰当。结尾很好,小结全文,点明中心。学生乙:我写的是“喷水池”。在我们校园的西北角,有一个喷水池贾老师:点出喷水池的位置。学生乙:喷水池呈梅花形贾老师:写出了喷水池的形状。学生乙:许多高低不平的假山耸立在里边贾老师:马路可以说“高低不平”,假山也能这么用吗?这四个字中须换一个字就行了。换哪个字?另外,“耸立”用在这里也不妥。学生乙:高矮不平。贾老师:不对。学生甲:高低不一。贾老师:比原来好一些,但是还不贴切。学生丙:高低不等。贾老师:对。一字之差。意思迥异。这样写可以使假山显得高一些。把“许多”删去,“耸立”改成“竖立”。前面要把假山写得高一点,后面要把假山写得低一点。学生乙:高低

34、不等的假山竖立在里边,假山表面凹凸不平,上面有些小洞贾老师:“小洞”改成“小孔”。学生乙:上面有些小孔,左看假山是一个样子,右看假山又是一个样子,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啊!贾老师:这句话引自哪首诗?学生乙:是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贾老师:“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请你继续念下去。学生乙:假山长满了绿色的青苔,并且放了几盆美丽的花贾老师:两个句子没有递进关系,因此不必用“并且”;“放了”改成“凸出的地方放着”。学生乙:假山上长满了绿色的青苔,凸出的地方放着几盆美丽的花。池中的水清澈透亮,水里的鹅卵石清晰可见贾老师:把“水里”改成“水底”。学生乙:水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大小各异,颜色不一。小金鱼在这清澈的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着。其中有一条特别可爱,在金黄色的小身子后面长着一条大尾巴贾老师:“长着”改成“拖着”。学生乙:拖着一条大尾巴,在水中甩来甩去,游动起来,一摆一摆,好看极了贾老师:这部分写得有些口罗嗦,建议你改成:“那些金黄色的小金鱼甩着大尾巴在清澈见底的水里游来游去,可爱极了。”继续念下去。学生乙:有时候,喷水池里的水会像一股清泉喷出来贾老师:“有时候”指代不清。能不能换个说法,讲得清楚一些!学生乙:当贵宾光临我们学校的时候贾老师:这样一改,意思清楚多了。“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