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技术的变革_第1页
印刷技术的变革_第2页
印刷技术的变革_第3页
印刷技术的变革_第4页
印刷技术的变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印刷技术的变革:近代机械印刷技术的变革:近代机械化印刷技术广泛使用化印刷技术广泛使用中国古代印刷术:中国古代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中国古代印刷术中国古代印刷术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既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印章和石刻给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性的启示,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中国的印刷

2、术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给人类的发展献上了一份厚礼。近代印刷技术的转变近代印刷技术的转变 晚清时期,中国的出版业首先在器物层面上实现了其近代化的转变。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与广泛应用为中国传统出版业奠定了物质基础,也由此形成富有特色的中国古代出版文明。 晚清时期,沿用了数千年的手工操作的传统印刷术已经在西方机械化的印刷技术面前相形见绌了。19世纪初期,中国的印刷水平已经整整落后西方300年,中国此时的出版文明已经大大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这一时期,西方先进的机械化铅印术已经传到我国沿海地区。 鸦片战争以后,以传教士为中介,西方印刷术的三种形式,即凸版印刷术,平版

3、印刷术、凹版印刷术陆续传入国内。 一、凸版印刷方面一、凸版印刷方面 1807年,铅活字印刷技术开始传入中国,当时英国人马礼逊(RMorrison)来中国传教。需要刊印中文圣经于是努力进行中国印刷技术的改革,他秘密雇人刻制汉字字模自行铸造,被我国地方政府禁止,1814年马礼逊收两名中国教徒,并派助手到马六甲(今马来西亚)开设印刷厂,至1819年第一次印成了一部汉字的新旧约中文圣经,这是最早用汉字铅活字印刷的书,从此开始,中文书报就有用铅活字印刷的了。 一、凸版印刷方面一、凸版印刷方面 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知识分子,要求维新变法,接纳西方文化,提倡新学,办报纸期刊,印教科书,而回收印刷技术已不能

4、适应新的需要,便引进新式印刷机械。1865年,清政府官办的上海江南制造局印书处,大量译印西方科技书籍,除用铅字排版外,还试制照像铜锌版。1872年,在上海由英国商人创办申报,后归中国人自办,成为全国有名的一张报纸。1897年创办了商务印书馆,这些印刷机构在发展我国印刷技术方面有不少贡献。 一、凸版印刷方面一、凸版印刷方面 在凸版印刷机方面,在19世纪40年代,50年代就先后在法国和美国制造出书版轮转印刷机、报纸用单张纸轮转机。最初输入我国的是手输机、手工上墨,日产几百张,1872年,上海申报馆引进手摇轮转机,每小时可印几百张,至1911年又引进双色轮转机,每小时可印2000张,在此期间,主要依

5、赖进口各种印刷机,满足印刷的需要。二、平版印刷方面二、平版印刷方面 1796年,德国人阿罗斯塞内费尔德(AloisSenefelder)发明石印术。我国最早出现的石印出版物为麦都思1838年在广州编辑的各国消息。1876年,上海土山湾印刷所开始用石印术,仅限于印天主教的宣传品、唱经等,首先采用石印书籍的是上海点石斋石印书局,印有圣谕详解一书,后又翻印古书,如康熙字典等。之后用石印出版点石斋画报,是我国出版最早的画报。 1904年文明书店开始办彩色石印,印刷图画,印刷品能反映出色彩的明暗、深浅,类似实物。192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开始用直接照像石印法,以阴像底版直接制在锌板上,生产快,产品好,彩

6、色照像石印,最早也是商务印书馆采用的。1920年开始采用三色照像加网屏的原理,晒版到锌板上,使用胶版印刷机,能用少数几块印版,印出多色彩图,它比彩色石印快而精细。在此期间,还引进了珂罗版设备和技术,进行珂罗版印刷。 胶印机发明于1900年,我国于1915年由商务印书馆引进,1921年又引进双色胶印机。 三、凹版印刷方面三、凹版印刷方面 我国的雕刻铜版印刷技术,是向意大利和美国学习的。意大利人将技术传授给日本人,日本有名的雕刻师都是意大利雕刻师之学生,我国有人在日本印刷地图,了解到有雕刻铜版的方法,从而学习了雕刻铜版印刷法,以后在上海的江海关印务处就开始有雕刻铜版印刷的印花。1908年,我国财政

7、部印刷局聘请美国凹版技师用万能雕刻机等刻印有价证券,为我国唯一印刷钞票的印刷局,并培养了一批从事雕刻凹版的人员。 照像凹版(影写板)在1890年左右发明,1917年传入我国,英美烟草公司在上海用照像凹版印刷。1923年,商务印书馆聘请德国技师传授照像凹版法,印刷杂志的插图、风景名画等。1924年,上海英美烟草公司印刷厂又派人到荷兰学习彩色影写版印刷。 显然,中国印刷史改革时代的重要分界点就是晚清以来西方印刷术的传入。中国印刷术进入改革时期不是其自身发展的结果,而是受到世界先进印刷技术直接推动的结果。 那么,中国古代的印刷术为什么会停滞下来?究竟是什么内在的因素,驱使中国近代印刷术发生如此巨大的

8、变革,印刷术的变革又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转型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些都是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分析中国现代印刷业的特点及落后原因分析中国现代印刷业的特点及落后原因 与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相比,中国现代印刷不是简单的工艺改进问题,而是一个需求广泛的巨大产业,其成长过程也有自己的特点,最初印刷业和出版业是同步发展不分彼此的。 王云五中国的印刷一文指出:在欧美各国出版业很少兼营印刷业,我国却不是如此。在光绪二十年左右有了新式出版业以后,规模较大的出版家没有不自办印刷所的,并且印刷业在中国简直是出版业的附属品。分析中国现代印刷业的特点及落后原因分析中国现代印刷业的特点及落后原因 晚清民国时期,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

9、印刷出版物是最为重要的传播工具。从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的官书局以及民间出版机构,基于翻译出版大量西方书籍、兴办新式报刊的需要,不断引进西方的印刷机器; 而印刷业自身的发展也需要有丰富多样的出版物作为支撑,在中国社会的变革时代,印刷业与出版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这一时期,中国民营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相继出现了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大型印刷出版机构,但从整体来看,中国的印刷业与国外印刷业相比,还是处在非常落后的状态,并制约了出版业的发展。中国印刷术到近代反而落后于欧美的原因中国印刷术到近代反而落后于欧美的原因 1.专制时代的印刷术,虽有发明,仅限于御用品,使用范围太狭,不能使已有的技术传播到民间。 2

10、.中国向来对于技术人员,没有相当的保障。 3.国民智识的不够,时常为了生活的顾虑。总有发明,传授徒弟时,也是常保留着局部的秘密,以作万不得已时生活的保障,相沿传递,日渐退化,不但不能发扬光大,反而一代不如一代了。 4.以营利为目的,守着西洋人传给的技术,应付社会上需要的印品而已。至技术之研究,机具之改良,原料之发明,根本没有人能有那一种念头和机会。所以目前中国的印刷业不但在物质文明上没有相当的贡献,而且在西洋人的眼光里,仍然是上古时代的雏形。中国文字的特点与印刷术改进的关系中国文字的特点与印刷术改进的关系 卫聚贤谈到外国的印刷机日新月异的在发明着,而中国现在所愁的为排字机。因欧文只有几十个字母

11、,容易想办法、中文常用的有近万字,数目多了,方法不容易想,而且与外国人无关,他不发明这个的,这个要我们自己发明的.但是中国人要发明新机器有成本问题,新的机器发明了,其制造出的成品,能在一二年内将成本抽回,就有人使用这新机器。否则,花了一笔钱购到新机器,要训练一班使用新机器的人,结果其增加之产量不多,反不如旧机器按部就班的作稳当些32.可见,印刷机不是可以现成输入使用的,还要改进中文字模、排字盘及考虑人工等方面的成本。印刷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印刷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新式印刷术带动了中国的印刷出版业。而印刷术作为一种复制传播的媒介,也顺应了中国社会转型的需要,成为输入西学知识、保存中学知识、推广新式教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印刷术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程度的尺度,这已经成为业界人士的共识。孙中山1916年在实业计划中如此论述印刷工业的重要性:此项工业为以知识供给人民,是为近世社会一种需要,人类非此无由进步。一切人类大事皆以印刷纪述之,一切人类知识以印刷蓄积之,故此为文明一大因子。 人们在使用近代化的印刷术是,还结合汉字的特征,不断加以改进和创新。中国的印刷技术也因此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晚清时期实现了从手工操作向机械化大生产的转变,这一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图书出版业的印刷生产力,为中国传统出版业走向近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