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艺术设计教育_第1页
反思中国艺术设计教育_第2页
反思中国艺术设计教育_第3页
反思中国艺术设计教育_第4页
反思中国艺术设计教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反思中国艺术设计教育 2007年05月16日14:07【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营造了巨大的经济市场,给中国的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装潢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视觉设计艺术领域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市场在为各类设计师们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为各类设计师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巨大舞台。舞台越大,所需求的设计人才就越多,于是,报考各类设计类学科的考生逐年聚增,因而全国艺术设计教育越加红大起来。各艺术院校纷纷在原有设计学科基础之上增加新专业,大量扩招学生。尽管如此,每年报考设计专业的学生与录取的学生比例仍然严重的比例失调,

2、中国目前的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根本满足不了报考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求学要求,于是,愈来愈多的与艺术毫无关联的综合院校也纷纷开办起设计学科。看上去,这种现象也符合市场运行规律,因为市场总是根据经济发展进行自然调解的,作为为人类生存方式提高质量的设计领域融入市场经济,从道理上说无可厚非,但是从艺术设计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上来说,确实存在着很多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诸如:中国目前的设计教育师资队伍能否承载其与日聚增的生源数量?中国的艺术院校设置的设计教育学科是否合理,设计学科课程结构设置是否需要革新?怎样调正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市场?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思想与大众审美要求关系如何?怎样才能不断推出今日中

3、国自己的艺术设计教育新的理念,建构起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国的设计教育为什么滞后于一些西方先进国家的设计教育水平,滞后的原因何在?中国的设计教育在经济大潮中应承担起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只要我们冷静的反思一下,诸如上类的问题会提出很多很多,而这些问题,现时期需要正是我们从事设计教育的人们应共同思考,准确定位的问题。 概 念人们都知道设计教育与设计领域并非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概念。设计教育领域肩负着为设计领域培养输送设计人才的重要任务。在设计教育的内涵中包含着设计领域的丰富内容。但设计学科在承担社会设计任务并树立起一座座设计项目丰碑之时,并非可以替代设计教育的全部功能

4、。只有不断提高设计教育水平,才有可能不断为设计领域输送可提升全社会审美情操的高水平的设计人才,已达到改善我们生存环境的理想目标。也就是说设计领域与设计教育领域是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设计领域的良性发展取决于设计教育的水平。设计领域为设计教育培养人才,提供设计舞台;而设计教育既需要密切注视设计领域审美取向的品评标准,又不能为设计市场领域权力意志所左右。设计教育应不断推出领先于设计领域、领先于时代的新观念、新理论,成为引导设计市场领域新理念的传播中心。这是设计教育应在中国新经济发展中所担负起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问 题我们横向审视一下,不难发现设计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首先,全国艺术院校中

5、的设计学科专业设置是很相似的,一所院校有的专业,几乎所有的院校均有。一所院校增设一个新的专业,其他院校也会很快效仿开办一个同样的专业。客观地说,这是不符合设计教育个性发展规律的,也很难办出院校间学科特色的。应该说一所院校一个学科的办学特色是几代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形成的教育风貌,它是一个在漫长的教育历程中不断总结、调整、更新的过程。它的逐渐完善,应该是有意识的向逐渐个性化、特色化、系统化的趋向行进。而我们必须看出中国比较有影响的艺术院校都曾受其苏法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而且在教育历程中都曾经历了计划经济的漫长历程,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阴影常常左右人们的思维。统一的思维模式和以美术教育基础作

6、为设计教育的基础的思维方式始终挥之不去。关于这一点,在中国各大著名的美术院校中的本科招生考试以及在本科设计教育的基础教学中均有共性的表现。如无论报考纯美术专业学科和报考各设计学科的考生都要经过素描写生、色彩写生、速写等科目的统一考核。其实我们冷静的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种选拔设计学科学苗的方式是与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规律相悖的,至少是不完全符合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美术专业教育中的国、版、油、雕各专业,尽管由于近年来观念的更新,在教育方式和作品创作方式上表现出多元性,但是由于美术类绘画、雕塑各专业审美特征与造型规律等因素所决定,选拔考核学苗素质的标准注意对物象的客观感觉以及对客观

7、物象的表现能力、表现技巧,一般“要求外部造型的准确、具体和丰富,以及观念表现、概括的多变和多样性的表现”(美学辞典544页),毕竟是属于线性思维与技巧熟练程度考核,而对于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说,更应注重选拔立体型、散材型、跳跃型、扩散型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学苗,由此看来中国艺术院校中的设计教育,在招生试题及基础课程设置等许多方面问题影响制约着设计教育的良性发展。统一模式的设定也限制着设计教育的多元格局的形成,影响着设计教育学科的特色化的形成。上述问题急待设计教育界专家们商榷解决,研讨制定改革方案,以期解决。 理 念毫无疑问,院校的办学特色是院校应在办学实践中有意强化的教育思想意识,只有

8、院校间设计教育思想拉开距离,各具特色,多元化的艺术设计教育格局才能形成。国际间各国的艺术教育各具特色,美国因民族开放意识而使其设计教育更注重对学校及学生个性意识的培育。德国人的思辨方式使其设计教育更富有现性特征,而日本文化传统的审美习惯使其设计教育更注意民族文化的传承,而欧洲悠久的历史使其各国的设计教育更具古典传统风貌。总之,国际间艺术院校间的差别是根据各国家的国情、民情和民族审美等诸因素而形成的。国内间艺术院校间的差别也同样需要根据省情、地域、市场等诸要素有所区别。艺术设计教育与理工院校的教育特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应具有1加1等于2的标准模式。艺术设计教育决不能一统化、统一化,决不能规范化、

9、程式化。我们纵观世界设计教育史就会发现,做为高等设计艺术教育学院,总是时代设计新思想的传播中心。设计艺术教育是否良性,最重要的不在于院校中设立什么样的课程和向学生传授什么样的技能?而是在于设计教育中理念的先进性,是否可以引导设计潮流并对当代设计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在设计理论方面率先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法则。”正是这新的造型观念影响了全世界的设计运动,产生了一种教育方式的革命,至今仍为世界所接受。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首先接受了工业世界这个现实,并使之与自己的教学与设计实践联系起来。这种密切的关系的形成,促进了产

10、品设计的发展,推动了大工业产品设计进程,对现代工业设计在20世纪后期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而中国的设计艺术教育现状仍处在更多地是向学生传授设计技能之上,或者说是仅仅满足输送应对市场的毕业生的实用意义上。我们应该认真反思一上在设计教育教学与科研理念的建设上投入得怎样?建树如何?另外,全国艺术院校设计学科中的许多教师均在完成设计教育任务的同时,以很大的精力忙于承接社会上设计任务,从设计贴近实践的意义上说,这是必要的。但是,我们时刻不能忘记高等艺术教育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我们应该明晰:设计艺术教育领域中的人承接社会上的设计任务,是使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结合的必要方式,是从中研究总结、提高设计艺术教育水

11、平的重要环节。我们万不可仅仅注重工程项目任务的经济效益,必须使我们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承接设计项目时注重强调学术意义和理论问题,使我们的每项设计具有领先时代的观念和引导时代审美进步的前瞻性理念。只有如此我们的设计艺术教育才具有面向未来的意义,才可能使我们的每一项设计工程成为一座座丰碑,经得起历史的评价。当今国际艺术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呈现出艺术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优化的倾向。美术类学科与设计类学科的界线越来越模糊,这是信息时代带给艺术教育的进步意义。诚然,设计艺术教育亦不应该清晰划分专业学科界线,西方先进国家在设计艺术教育中解决这个问题,是在各专业学科间采用学科积分制的方法加以解决的。关于设计教育理念更应定位在多元思维方式上,这无疑有益于设计艺术教育中对学生们创造意识的个性培养。可以说,当代设计教育中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创造性思维可以说是设计教育和设计活动有灵魂,设计艺术教育理念离开了“创造”二字,将失去艺术教育的真正意义。我们必须勇于正视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勇于正视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中设计观念、设计意识、设计手段及设计教育水平滞后的现实。一方面应忙找出滞后的原因,另一方面还要更新观念,自信地去建构起与时代同步适合今日中国发展的艺术教育理念。面对WTO,面对国际市场,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