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思想感情实用教案_第1页
诗歌思想感情实用教案_第2页
诗歌思想感情实用教案_第3页
诗歌思想感情实用教案_第4页
诗歌思想感情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所谓“情语”,就是诗中能直接或间接表明作者情感的语言。对于考生来说,能抓住并品读“情语”,是准确、快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最可靠途径,也是一种“看家本领”。 “情语”有显性与隐性之说。显性“情语”是指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如“愁”、“怨”、“愤”、“恨”、“忧”、“愁”、“喜”、“凄”、“乐”、“思”、“怜”、“泪”、“闲”、“怆”、“怅”等字眼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大多数情况下决定(judng)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 隐性情语在传达情感、意图时较为含蓄、间接,但至关重要。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词语一般是隐性“情语”,它们能暗示作者的情感,这种语言叫“

2、景语”。简单地说,隐性“情语”一般包括景语和用典语。 下面主要从显性情语、景语和用典语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第1页/共22页第一页,共22页。 【2007高考】 【诗歌原作(yunzu)】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4分)第2页/共22页第二页,共22页。 描绘一幅水天空阔,烟笼雾锁的色彩黯淡的画面;寓情于景,烘托(hngtu)词人和朋友分别之际的黯然与惆怅;为下文“江头未是风波恶”做铺垫。(分

3、析时抓住浮、送、带雨的云、埋等) 再比如2012江苏卷梦江南“摇曳碧云斜”中的“摇曳”“斜”就暗示了感情的纷乱不宁。第3页/共22页第三页,共22页。 竹林寺别友人 许浑 骚人(sorn)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 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 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 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 10.请简要赏析颈联的写景艺术。(5分) 11.全诗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找出这首诗的显性“情语”与隐性“情语”来分析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第4页/共22页第四页,共22页。 10.视觉触觉相结合,“月落”、“杉松晚”是视觉,“风清”、“枕簟秋”是触觉;

4、借景抒情,用“月落”、“夜深”点出深夜未眠,表达了作者和友人(yurn)依依不舍的深厚感情。 11(6分)思念故乡的愁苦;年华老去的慨叹;携友同游的喜悦;分别在即的伤感。(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注意要写出感情的具体内容,仅写愁苦、喜悦等词语不给分)第5页/共22页第五页,共22页。 如何分析景物中的情感呢?(如何分析景语) 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bihu)的情感特征。如“江风引语入舟凉”,一个“凉”字写出了风裹着雨、雨挟着风、风雨交加的凄凉的景象,烘托了离别时悲凉的心情。再比如“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一个“寒”,体现了词人壮志难酬

5、的凄凉心情。 从景物色彩中揣摩。景物是情感的载体,我们可以通过景物的冷暖色调或时令色彩来揣摩作者的情感情绪。 把握景与情之间的内在关系。景与情的内在关系有两种:一种是情与景之间的一致性,即通常说的乐景乐情,哀景哀情;二是情与景之间的相反性,即通常说的乐景哀情。第6页/共22页第六页,共22页。 酬屈突陕刘长卿 落叶纷纷满四邻,萧条环堵绝风尘。 乡看秋草归无路,家对寒江病且贫。 藜杖懒迎征骑客,菊花能醉去官人。 怜君计画谁知者,但见蓬蒿空没身。 注:屈突陕:人名。刘长卿:唐代诗人,因性格刚直,多次被贬,流放在外。乡:通“向”,窗户。 10.请简要说明首联写景的作用。(4分) 11.这首诗情感(q

6、nggn)丰富,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第7页/共22页第七页,共22页。 10.(4分)描写了落叶凋落的萧杀秋景;突出生活处境的艰难;渲染了凄清氛围,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引出下文的叙写,与“贫”相照应。 11.(6分)借“秋叶纷纷”“萧条环堵”之景表达内心的伤感(shnggn);“归无路”表达思乡难归的愁苦;“病且贫”表达贫病交加的忧伤;“菊花能醉去官人”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归隐生活的陶醉(或:表达仕途失意的惆怅);“怜君计画谁知者”表达对屈突陕怀才不遇境遇的同情(或:表达对屈突陕无人赏识的忧愤)。第8页/共22页第八页,共22页。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7、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fngy)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诗的二、四句写景,其作用有什么不同?(4分)第9页/共22页第九页,共22页。 第二句写红叶青山的美景,色彩艳丽,景色优美(yumi),更觉离别的难堪。以乐景写情,反衬了离愁别绪;(答出“乐景写哀”、“反衬”2分) 第四句描写满天风雨,是烘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答出“烘托”分别之后伤感惆怅的情感。2分)第10页/共22页第十页,共22页。 减字木兰花(王安国)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hunghn),帘里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减字木兰花蒋氏女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

8、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洞房:幽深的居室。蒋氏女,蒋兴祖之女。靖康年间金兵南侵时,蒋兴祖奋勇抵抗,壮烈殉国。其女为金贼掳去,途中题字于雄州驿。第11页/共22页第十一页,共22页。 (1)王词写的是什么(shnme)季节?请找出具体依据。(3分) (2)蒋词上片写景,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简要说明。(4分) (3)两词中飞花和飞鸿的意象,各自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第12页/共22页第十二页,共22页。 (1)(3分)暮春(春季)。落红,飞花。 (2)(4分)比喻(by),以流水喻车声;白描,白草黄沙月照孤村景物描写不

9、加渲染;视听结合,朝云白草黄沙月照孤村是视觉,辘辘车声是听觉;动静结合,朝云横渡辘辘车声是写动,白草黄沙月照孤村是写静。(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3)(4分)飞花入洞房,反衬词人与恋人天各一方,欢聚不再,蕴含了词人离别之苦;(2分)飞鸿南归,反衬词人身陷贼手不得自由的处境,蕴含了词人家园之思与国破之痛。第13页/共22页第十三页,共22页。 要会分析隐性“情语”中的用典语。用典分事典和语典两种。事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表明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语典指引用或化用前人诗文名句,目的是加深

10、(jishn)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分析用典,一定要了解典故内容,理解典故与作者的关系(或是自比、或是对比衬托。)第14页/共22页第十四页,共22页。 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岑参) 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 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 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 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余光? (1)诗中颔联写景有何作用?(3分) (2)简析诗歌颈联的妙处。(4分) (3)诗歌尾联用了什么典故?表达(biod)了作者怎样的心愿?(4分)第15页/共22页第十五页,共22页。 (1)描写了秋夕读书的清幽环境,照应题目,烘托了岁月蹉跎的感伤之情,为下文

11、言志抒情作铺垫。(3分) (2)触景生情,以“惊蝉”和“旅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仕途上进的愿望。(4分) (3)凿壁偷光(1分),希望得到(ddo)李侍郎提携(2分)。第16页/共22页第十六页,共22页。落日望乡(孟浩然)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注】郢路:泛指楚地之路,孟浩然是襄阳人,襄阳属楚。阳台:宋玉神女(shnn)赋中楚襄王和神女(shnn)相会之处。10.请简要分析本诗首联的作用。(4分)1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第17页/共22页第十七页,共22页。 10

12、.(4分)点题,“落日”、“乡思”扣题;(1分)开门见山,直接抒发思乡之情;(1分)“愁”总领全诗,(1分)奠定了全诗的哀愁的感情基调。(1分) 11.(6分)人在旅途的思乡之情;前途迷茫的怅惘之情;有心出仕却无人引荐(ynjin)的哀怨之情。(每点1分,共3分)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典抒情。(每点1分,共3分)第18页/共22页第十八页,共22页。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此处是引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ding),孔子想从政,在渡口向隐者问渡口的所在,隐者不说,嘲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第19页/共22页第十九页,共22页。 A.首联用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既兴且比,隐喻诗人羁旅他乡,沉沦不遇,写出了思归的无限寂寞和怅惘。 B.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诗中称“楚云端”,表现出仰望之情,可望而不可即,遥隔两字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