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接触网检修工艺4-1_第1页
第五章接触网检修工艺4-1_第2页
第五章接触网检修工艺4-1_第3页
第五章接触网检修工艺4-1_第4页
第五章接触网检修工艺4-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接触网检修工艺前 言本工艺是针对京广线接触网设备200km/h提速改造后的设备特点及检修方式进行编制。 本工艺内容包括接触网检修项目及部分安装项目的技术标准、准备工作、检修步骤、缺陷处理方法、所用工具材料及注意事项等。本工艺中,检修人员分配、个人工具、所用的通信工具、防护用具、劳保用品等均按照一日作业标准化执行。本标准由北京铁路局机务处、邯郸供电段课题组编写。鉴于水平、实际经验、参考资料等的局限,难免出现一些遗漏和不足,望大家在应用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并根据实际进行修正和补充。 接触悬挂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列车时速200km/h区段,接触悬挂检修的技术标准、检修周期、检修作业程序、检

2、修方法、缺陷处理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京广提速区段正线接触网接触网检修2 检修周期:一年3 承力索和接触线检修标准3.1. 1承力索和接触线的张力均为15KN,正线承力索的张力差不得大于额定值的±10%,接触线的张力差不得大于额定值的 ±10%。站线承力索的张力差不得大于额定值的±10%,接触线的张力差不得大于额定值的 ±15%。张力和弛度,应符合安装曲线规定的数值,弛度误差不大于10%。312接触线工作支的高度发生变化时,其坡度不应大于2,坡度变化率不应大于1。导线高度不预留驰度。2.3 承力索在直线地段应位于接触线的正上方,允许偏差±150m

3、m。在曲线地段承力索位于接触线的正上方,允许向曲线内侧偏差不超过100毫米,但不得偏向曲线外侧。2.4正线接触线工作支改变方向时,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不宜大于4°,困难情况下不宜大6°。2.5 接触线在直线地段要布置成之字,曲线地段要布置成受拉状态,其之字值、拉出值和跨中偏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30mm。在任何情况下拉出值、之字值、跨中偏移均不得超过400mm。2.6 悬挂点处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30mm,在任何情况下, 接触线距轨面连线高度不大于6500mm;接触线设计高度为6000mm的,接触线最低点距轨面连线高度不小于

4、5750mm,设计高度为6450mm的,接触线最低点距轨面连线高度不小于6200mm。2.7 接触线和承力索截面和材质符合以下要求:接触线采用具有导电率高、热软化特性和耐磨耗性能好的银铜合金电车线,其截面积正线为120平方毫米,侧线为85平方毫米。接触线磨损20%,其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0。承力索采用具有防腐性能强的、机械强度高、导电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的铜合金绞线。截面积为95平方毫米及以上。其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0。318接触线和承力索的磨耗和损伤不得超过下列标准:接触线局部磨耗和损伤达到截面积的1520要进行补强,超过20要切断重新做接头;平均磨耗达到截面积的20%时要申请大

5、修,整锚段换线;承力索断股或损伤15股时,可进行补强,超过5股时切断承力索做接头。3.1.9承力索、接触线在一个锚段内的接头、补强和断股总数符合下列规定:承力索在一个锚段内正线最多有一个接头,站线不超过二个,正线接触线在一个锚段内不允许接头,站线接触线在一个锚段内允许最多有2个接头。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2m,两接头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50m。31.10 导线接头及分段、分相绝缘器、线夹等零部件要保证受电弓平滑通过,其对受电弓的垂直冲击力应小于30G;水平冲击力应小于40G。31.11 承力索不得有断股、硬弯,否则进行补强、校正或更换;接触线线面不得偏斜,各种接头线夹应完好、紧固,过渡平滑、不打

6、弓,不应出现火花、拉弧现象。31.12接触网结构高度一般采用1400mm,在跨线建筑物及下承桥下根据设计规定。31.13接触线平直度符合规定,并保证受流良好,不得有明显影响受流质量的凸凹点和波浪弯。3.2 准备工作3.2.1 资料查阅:查阅检修区段平面布置图,了解检修区段设备的设计标准;查阅静态检测记录和设备巡视记录、动态检测记录、缺陷记录及其他有关设备鉴定资料,掌握设备状态,实施有针对性的检修。3.2.2 人员组织:接触网工10-12人。3.2.3 提报检修计划、开工作票:提前二天向供电调度提报检修计划,该作业需停电进行,填写第一种工作票。324 准备工具:根据检修内容有选择的准备检修工具,

7、包括:梯车(综检车)、滑轮组、正弯器、正面器、断线钳、钢锯、平挫、大扳手、手锤、木锤、小绳、大绳、砂纸、3T手搬葫芦、滑轮、道尺、钢卷尺、皮尺、千分尺、承力索紧线器、接触线紧线器、电力紧线器、张力测量仪,验电器、地线、安全用具、通讯工具,交通运输工具、防护用具。325 准备材料:根据检修内容有选择的准备检修材料,包括:接触线、承力索接头线夹 ,接触线、承力索终端线夹铁线(4.0)、吊弦线夹、整体吊弦、钢绞线,钢线卡子、各种螺栓、螺母、垫片、黄油等。4 检修步骤41 检查导线、承力索的张力和驰度,是否符合安装曲线要求。4.2 检查导线的导高、拉出值、偏角、坡度等符合要求。4.3 检查承力索布置是

8、否符合标准。4.4 承力索应涂油良好,无断、散股现象。4.5 导线线面应正确,无扭面、硬弯、局部严重磨耗和烧伤。4. 6 检查各部连接件是否接触良好、无烧伤,螺栓是否紧固有油。4.7 测量导线磨耗。48检查张力差。5 缺陷处理5.1 调整接触线和承力索张力:计算并调配坠砣重量。5.2 调整接触线坡度或驰度:调整吊弦长度或更换吊弦,使导线坡度、弛度符合要求,驰度和坡度变化要求平滑过渡。5.3 调整承力索布置:5.31 根据接触线在水平腕臂上的垂直对应位置,确定承力索支撑线夹在水平腕臂上的安装位置,并做好标记。5.32 用手测试承力索支撑线夹的受力情况,如受力不大,用手可以直接调整到位,则可直接松

9、开承力索支撑线夹的紧固螺栓,将承力索支撑线夹调整到正确位置;如受力较大,可先用电力紧线器或滑轮组将承力索在水平腕臂头或支柱上吊住,再将松开承力索支撑线夹的紧固螺栓松开,将承力索支撑线夹连同承力索拉至合适位置,当需要向受力侧调整时,可事先在合适位置安装一个定位环或套管双耳,然后稍微松开承力索支撑线夹的紧固螺栓,轻轻敲击,使之滑至规定位置。5.4 局部导线磨耗截面积超标。接触线重新做接头。5.4.1 在距接触线需切断处两端各1.5m左右分别安装接触线紧线器,如为断线接续需先由两人分别在断点两侧安装紧线器,辅助人员将手扳葫芦钢丝绳拉出至连接两紧线器需要的长度,在紧线器上挂手扳葫芦。5.4.2 分别在

10、两紧线器内侧100-150mm处各安装一个吊弦线夹,以防紧线器滑动。 5.4.3 摇动手搬葫芦紧线,使导线松弛。5.4.4 用钢锯切断接触线,将不符合要求的接触线切掉,将接触线接口处挫平。5.4.5 紧手扳葫芦,使接触线两断头间距保持2-3mm。5.4.6 对线夹内壁及接触线载流部位进行打磨,涂中性凡士林。将接头线夹及辅助导线安装在一侧接触线上,用接头线夹带螺纹侧将接触线夹住,同时在线夹无螺纹侧安装附助导线,略拧紧螺栓,使之不致脱出(注意螺栓穿入方向,由无扣侧穿向有扣侧)。5.4.7 调整手板葫芦使两接触线端部相对,用木锤轻轻将接头打入另一侧接触线。5.4.8 略紧动手板葫芦使接触线两端部顶紧

11、,由中间向两端依次紧固螺丝,拧紧防松螺母。5.4.9 稍松一下手搬葫芦使接头受力,如果线夹不端正或过渡不平滑,则用木锤或正面器整正,注意观察接头处是否滑脱,确认完全受力后接触线无滑脱,完全松开手搬葫芦。5.4.10 再次紧固螺栓并拧紧螺帽。5.4.11 拆除手板葫芦和紧线器,用平挫打磨接触线接头处,使之平滑过渡。5.4.12 整正接触线线面和紧线器处的导线弯。5.5 注意事项5.51 接头线夹上的螺栓应由线夹的无螺纹侧插入,防松垫片应螺栓无螺纹侧。接头线夹螺栓紧固顺序符合要求。5.52手搬葫芦与接触线紧线器连接时钩口要向下。5.5.3 接触线硬伤或局部磨耗截面积的1520时,可用接触线接头线夹

12、直接固定在损伤处,进行补强。5.6 承力索断股超5股以上时,切断承力索做接头。5.6.1 用手搬葫芦使承力索松弛。5.6.2 将量好断点的承力索用绑线绑固断点两端,用钢锯锯断(或断线剪截断)。5.6.3 将接头线夹拆开。5.6.4 将左、右锥筒螺栓先穿入左、右端承力索(丝扣端向外)。5.6.5 仔细剥开承力索外层12根钢丝(或铜绞线)剩中间7股内心,要求不能散股。5.6.6 两承力索端头,用两个楔子分别由细端穿入,内心(7股)不能出头,需距楔子端口23mm,外侧12根均匀布置在楔子外表层,但不能钦入楔子的两个沟槽。5.6.7 握住两端楔子及线索,使不再转动,将其对准两个锥筒螺栓,套住楔子, 用

13、小锤慢慢敲打,直至钦紧,不再滑脱。5.6.8 锥筒螺栓固定完华,楔子沟槽无钦入钢绞线,则拧动接头线夹本体, 将两个锥筒螺栓同时拧入(方相反扣)。确认承力索未抽出,楔子沟槽未钦入绞线,然后将接头线夹拧紧。5.6.9 缓慢松开手板葫芦,在松手板葫芦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承力索有无抽脱,确认无误后,完全松开手板葫芦,使线夹受力。5.6.10 再次紧固线夹,确认无误后拆除手板葫芦和紧线器。5.6.11 本安装工艺适用于钢、铜等类型 l×19股承力索,但接头线夹与线型必须匹配,不能混用。5.6.12 安装承力索接头线夹注意事项5.6.12.1 接头线夹本身应状态良好,无破损、丝扣齐整,安装前应认真

14、检查并进行试操作。5.6.12.2承力索做接头时应无散股,尤其是7根内心线,以便能准确穿入楔子。5.6.12.3 剥开后的12根外线布置于楔子表面时,切记不可钦入楔子沟沟槽、 否则楔子将无法夹紧内心。5.7 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安装5.7.1 将承力索用绑线绑固后,拿钢锯整齐锯断(或断线剪)。5.7.2 将终端线夹拆散。5.7.3 将锥筒螺栓穿入承力索、有丝扣端向外。5.7.4 仔细剥开承力索外层12根钢丝(或铜绞线),剩中间7根组成内心. 内心不得散股。5.7.5 将楔子由细端开始穿入承力索内心,内心不能出头,距宽端口距离约23 mm。外12根剥开线均匀布置在楔子外锥形面上、但不能钦入楔子的两

15、个沟糟。5.7.6 握住楔子及线索使不再变动,将锥筒螺栓轻推、套住楔子,受力后用小锤慢慢均匀敲打,直至钦紧不再滑脱。5.7.7 将终端双耳拧到锥筒螺栓上,拧紧至末端。5.7.8 确认承力索未抽出,无异常、将终锚线夹与其它下锚件连接.装销钉、开口销。5.7.9 注意事项5.7.9.1 本安装工艺适用于各种承力索,但终锚线夹与线型必须匹配,不能混用。5.7.9.2 各部零件应状态良好、无破损、丝扣齐整,安装前应试操作。5.7.9.3承力索锯开后无散股,尤其是7根内心线,以便能准缺穿入楔子。5.7.9.4 剥开后的12根外线布置于楔子表面时,切记不可嵌人楔子沟槽.否则将无法使楔子良好受力。5.8 拉

16、出值不符合规定5.8.1 计算公式: a=m+c m-定位点垂直投影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 c-外轨超高,使受电弓中心相对于线路中心线的偏移值 c=(H/L)×h H-导线高度(mm) L-轨距(mm) h-外轨超高(mm)5.8.2 首先测量拉出值,根据拉出值大小,在定位管(或下部固定绳)上量出定位环(或定位环线夹)需要拉或放到的位置,并做好记号。5.8.3 当直线区段定位器受力较小,用手能推动接触线时,可直接用手推住接触线,然后松开定位环(或定位环线夹),将其调整到合适的位置,重新紧固。5.8.4 当接触线受力较大时:5.8.4.1 如拉出值较大,需要回放时,首先在合适位置安装一个备

17、用定位环或定位环线夹,用以挡住定位环使之不致滑过,轻轻松开定位环(或定位环线夹),轻轻敲击使之随受力方向慢慢滑动,直至到位,重新紧固。5.8.4.2 当拉出值小,需要向外拉时,用大绳加滑轮、滑轮组、杉杆或电力紧线器将定位器卸载,调整定位环或定位环线夹,使之达到要求,重新紧固。5.8.43 重新复测量拉出值。5.8.5 采用楔形线夹时绞线回头制作标准:线索的回头长度应为300500mm,并用绑线扎紧。一处绑扎时,绑扎宽度为100mm左右,两处绑扎时每处绑扎宽度不得小于20mm。 当用钢线卡子连接钢绞线时,不得少于4个卡子,其间距为100150mm,每边最外方钢线卡子距绞线端头100mm,并用绑线

18、扎紧。注意楔形线夹受力面正确,楔子型号相符。做好受力后楔子与绞线密贴。5.9 导高调整5.9.1 环节吊线和整体可调吊弦直接调整吊弦长度。5.9.2 整体不可调吊弦处的导高调整:5.9.3 直接更换为可调吊弦。5.9.4 先用临时环节吊弦替换下整体吊弦,将导高调到规定高度,量好吊弦长度,临时送电通车;点后根据所量吊弦长度加工吊弦,待下一个天窗点,用加工好的整体吊弦换下环节吊弦。5.9.5 重新复测导线高度。5.9.6 测量定位点处的定位器坡度,当不符合要求时, 可调整定位管在腕臂定位环的位置,使坡度符合要求。补偿装置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列车时速200km/h区段,补偿装置检修的技术标准、检修

19、周期、检修作业程序、检修方法、缺陷处理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京广提速区段正线接触网接触网检修2 检修标准2.1 坠砣串的总重量符合规定,误差不超过±1%。同一个锚段两端补偿坠砣串质量的偏差不大于1%。2.2坠砣应能升降自如、不卡滞。坠砣要叠码整齐,其缺口相互错开180°,铁坠砣要采取防盗措施。2.3运行中,b值(坠砣底至地面的距离或坠砣抱箍距坠砣限制架下端的距离)应符合安装曲线的要求,允许误差200mm,b值最低不小于200mm,a值(补偿绳回头末端至定滑轮或制动部件的距离)在最低温度下不小于200mm。2.4 补偿滑轮完整无损、转动灵活,油槽内有润滑油;定滑轮应保持铅垂状态

20、,动滑轮偏斜角度不得大于30°;在最高温度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间距不得小于300mm;坠砣升降自如;限制架状态良好,不妨碍坠砣升降。2.5 补偿绳无断股、散股、接头、锈蚀,有防腐油;承力索、接触线补偿绳不得互磨,不得磨支柱和拉线和磨双环杆现象。2.6各部件安装正确,受力良好,各部螺栓紧固有油,铁件无锈蚀。3 检修周期 12个月。4. 准备工作4.1 资料查阅:查阅坠砣安装曲线,了解当前温度下的坠砣安装高度;查阅静态检测记录和设备巡视记录及其他有关设备鉴定资料,掌握设备状态,实施有针对性的检修。4. 2 人员组织: 接触网工310人。4. 3 提报检修计划,开工作票:根据检修和需要处理的

21、缺陷内容,确定需停电作业还是远离作业,开相应的工作票,向相应的部门(供电调度或生产调度)提报检修计划。只调整a、b值,可带电进行,填写第三种工作票。4. 4 准备工具: 双钩紧线器(或手扳葫芦)、滑轮组、紧线器、钢丝套子、尼龙绳、断线钳、手锤、温度计、皮尺、合尺、钢丝刷、砂布、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安全、防护用具。4. 5 准备材料:补偿绳楔形线夹、铁绑线、补偿绳、4.0铁线、补偿滑轮、坠坨、接触线或承力索终端接头、杵环杆、润滑油、防腐油、油漆等。5 检修步骤5.1 校对坠坨块数是否符合要求,安放是否整齐。5.2 测量b值是否符合安装曲线要求。5.3 检查补偿滑轮转动是否灵活,滑轮间距是否符合要

22、求。5.4 检查补偿绳是否有断股、散股。5.5 检查限制架、制动装置状态是否良好。5.6 各零部件除锈、刷漆、紧固螺栓并涂油。6 缺陷处理6.1 调整b值6.1.1 停电进行,设现场防护人员。6.1.2 在补偿绳上打一个楔形线夹,坠坨杆环下方打一钢丝套。6.1.3 用双钩紧线器(或手扳葫芦)连接并紧线,使补偿绳松弛。6.1.4 根据现场温度,按补偿曲线的要求,重新做回头。6.1.5 撤除各用具,复测b值。6.2 更换补偿绳6.2.1 确认停电,接好地线并设置防护。6.2.2 用铁线将坠坨固定在支柱上。6.2.3 将楔形紧线器、手搬葫芦分别安装在接触线(或承力索)和支柱上。6.2.4 紧动手搬葫

23、芦,使补偿绳卸载。6.2.5 撤除旧补偿绳,装上新补偿绳。6.2.6 将手搬葫芦卸载,撤下各工具,调测b值。6.3 调整滑轮间距。6.3.1 同6.2.1条。6.3.2 同6.2.2条。6.3.3 同6.2.3条。6.3.4 同6.2.4条。6.3.5 更换较小型号的杵环杆或截下一段接触线或承力索重新做终端接头。6.4 注意事项:在以上的作业中人员操作不可用力过猛,人员不得站在坠坨上,在紧、松坠坨时,其下部不得站人;注意列车,做好防护工作。吊弦1 范围 本本标准规定了列车时速200km/h区段,吊弦检修的技术标准、检修周期、检修作业程序、检修方法、缺陷处理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京广提速区段正线接

24、触网接触网检修2 检修标准2.1 环节吊弦为4.0mm镀锌铁线,每根吊弦不少于两节,每节的长度不应超过600mm,环径为线径的5-10倍,吊弦间距8-12m。 2.2 直吊弦的长度应符合规定。2.3 吊弦铁线锈蚀、磨耗减少的截面积不得超过原面积的20 ,吊弦线夹应铅垂无偏斜。2.4 吊弦的长度符合规定, 其垂直线路方向的偏斜角不得大于20°, 全补偿链形悬挂,吊弦在顺线路方向一般应垂直。环节吊弦回头高度200-300mm,成“8”字形。2.5 直吊弦下部线夹应铅垂无偏斜,吊弦呈拉紧状态。2.6 整体吊弦采用截面10mm2的铜合金软绞线,可耐受3.9KN的拉力,绞线应光洁,整体吊弦必须经严格计算进行制作,安装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整体吊弦须采用专用工具。整体吊弦位置偏差不超过100mm。长度偏差不超过2mm。2.7 铜绞线应无散股、断股、死弯等缺陷,不得有疤痕、裂纹、起皮、划伤及碰伤。2.8 压接板在连接、配合部位不应有毛刺,不应有开裂、迭层。29最短吊弦长度不小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