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讽在作文教学中运用_第1页
反讽在作文教学中运用_第2页
反讽在作文教学中运用_第3页
反讽在作文教学中运用_第4页
反讽在作文教学中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反讽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造力和批判力,不是一味的附和与跟风。反讽作为一种语言技巧、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哲学态度、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有着漫长的历史。针对现在盛行的唱赞歌的作文风格,反讽能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和审美视角。反讽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从知识积累与准备到实践作文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关键词:反讽;思维;积累;作文反讽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戏剧中,后来不断运用,范围和含义都在不断的延伸。“反讽不仅具有很不同的形式,而且从理论上说,它仍然在变化发展之中”。越来越多的写作倾向于运用反讽以达到独特的审美效果和视觉角度。一、反讽的定义反讽是一种情感方式和表现

2、方式,是一种修辞手段和辩论技巧。然而,学界对反讽概念的界定是混乱的。反讽不能等同于讽刺,反讽跟讽刺具有一定的区别,反讽高于讽刺,讽刺是直接的、简单的、明确的反对假恶丑;而反讽是暧昧的,客观俯视假恶丑,对假恶丑不作出明确的见解,把对其的批判,嘲笑隐藏在文章看不见的地方,需要读者自己对其作出解释。但是,在实际写作中反讽又经常与讽刺相结合使用。亚里斯多德曾经为反讽下过定义:通过谴责而赞扬或者通过赞扬而谴责,即是“指演说者试图通过某种事件,却又装出不想说的样子,或使用同事实相反的名称来称述事实”布鲁克斯在1948年发表的反讽与“反讽”中,也给反讽下了一个最普遍的定义:“反讽是承受语境的压力,因此它存在

3、于任何时期的诗中,甚至简单的抒情诗中;反讽是一种用修正来确定态度的办法”。现代文学中反讽艺术就是以其言意之间的间离性,表现对意识的不确定性感悟,展现出具有多重可能的世界图景和想法。反讽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言非所指,字面义与言外义完全冲突。“字面义是伪的,是掩饰,在上下文中讲不通,语境义才是真的意义所在”正是真意所指与字面意思的所指造成的冲突和矛盾,能引起读者对真意的思考,对文章的咀嚼,能调动读者对文章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反讽正是因其深刻性和迷人性,引起了思想界和文学界对其重视,催生了其广泛的运用。古今中外的文学著作中不乏运用反讽的佳作,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和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可以列出大量反讽的

4、书单来: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药、吴敬梓儒林外史的范进中举、曹雪芹红楼梦、曹禺雷雨、契科夫装在套子里的人、莎士比亚威利斯商人、卡夫卡骑桶者等等,中国古代诗词也不乏反讽的名篇。反讽的类型主要有:言语反讽、戏剧反讽、总体反讽、浪漫反讽、结构反讽、命运反讽等等。二、反讽艺术在作文写作中的重要性(一)扩展文章的张力叙事作品中,一般的写作强调文章的结构布局、剧情的发展等等,当然这些是构成一篇文章的骨肉,离奇的情节固然能构成噱头,搏人眼球,吸引读者,但是一篇文章的张力,却不仅仅只有这些就足够了。反讽的特征“言在此而意在彼”,不是仅仅读懂文字就能清晰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思想,这样的特征,决定了文章写作

5、要求作者独具匠心的将事件或事实看透彻和理解清楚,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明白作者到底在讲什么。事实上,运用反讽,就能有利的拓展张力。张力构成了反讽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反讽的原动力存在于文章系统的张力里,并支撑着张力的舒展,而张力又有利的支撑着文章的结构本身,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以高中语文课本中卡夫卡的骑桶者这篇自读课文为例,文章用荒诞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没有炭火的人骑着桶去买煤,最后被人忽视而“飘走”的故事。卡夫卡在写作时,没有直接揭露世界的冷漠和功利,缺少信任和关怀,而是通过反讽的手法将老板和老板娘的漠不关心与买煤者的惨淡表现出来。买煤者在老板和老板娘那里得不到的信任,正和那个社会中所有个体在社

6、会中得不到的心灵需要是一样的。俗话说“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反讽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字面的意思对于每个人来说也许都一样,但是隐含意却会根据不同人的社会经历与人生态度而不同。这样的文章,就如一池表面平静实则里面波涛汹涌的湖水,大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二)丰富人物形象写作特别是叙事文中,人物形象的刻画对于表现文章的主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具有多面性,人物的刻画如若只是好或者不好方面的描述,只会让人物形象呈现出单一化、扁平化、模式化,有血有肉的人物就难以刻画出来。在文章中运用反讽,就能多方位、多角度的表现人物的侧面。例如2005年湖北襄樊市中考作文题,要求以“朴素”为话题作文。一个学生的“

7、掀开朴素的外衣”就利用反讽,将一个看似“朴素”,人人敬仰,最后成变成了贪污百万、别墅洋房和小蜜不少的局长写得真实而深刻。这样的文章比简简单单刻画朴素来的震撼人心,人物的形象也变得丰满和多面。再如祝福里面的鲁四爷。鲁迅只是用很少语言和行为来表现他,从初见祥林嫂时“四叔一知道,就皱一皱眉,道:这不好。恐怕她是逃出来的。”;祥林嫂被绑走“可恶!然而。四叔说。”;到听到祥林嫂死去的消息,“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虽然短短的几次对话,却把鲁四爷的形象塑立起来了。语文课本中,还有很多这样丰满的人物,如雷雨的周朴园、威尼斯商人夏洛克、守财奴葛朗台、孔乙己孔乙己等等。这些反讽的文章,成功

8、的塑造了一个个形象丰满、个性鲜明、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更是因为这样的沃土,这些形象经久不衰,成为人们心中的典型性人物。(三)培养学生的思维不管是课本还是课外读物,都已经接触到大量反讽性的文章或著作。阅读与写作是一体两面的事,就像教书与被教一样。如果作品的作者跟老师无法将自己要传达的东西整理出架构,不能整合出要讲的各个部分的顺序,他们就无法指导读者和学生去找出他们要讲的重点,也无法发现文章的整体架构。学生从阅读中学到的作者的写作骨架,然后用自己的方式想法设法的将骨架“隐藏”起来,或者用艺术的手法,往骨架上添加血肉。这些都是从阅读中学来,又将会运用到下一个阅读中。读与写是相生相息的。反讽作为一种思

9、维方式、看待世界的态度,一种语言技巧、一种哲学态度、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在学生学习写作的时候,前期对反讽相关知识的积累是极其重要的。本人觉得,反讽的写作比议论文、说明文、简单记叙文和诗歌要难驾驭些。反讽既然是一种世界观,那作者对世界、对事物的就该有个人的看法。而这种自主性的看法,就是一个人对待世界的态度。反讽的写作能有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在写作过程中,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有助于学生扩宽看待事物的视野,培养相应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和创作思维等等。三、反讽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现在的教学状况就是教师主要主张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写议论文,老师和学生都主打“保险牌”,议论文只要不

10、是偏题了,得个平均分万事大吉,然而,千篇一律的论点跟论据又很难在数以万计的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另外,现在大多数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只是一味的唱赞歌,歌颂太平和和谐,缺少真正洞察社会或事件本质的态度。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造力和批判力,不是一味的附和与跟风。从前面,我们可以看出,反讽是一个综合体,它形成于言内之意与言外之意的互动中,形成于意向与诠释的互动中。反讽就是对事情看明白,看透彻后用一种诙谐的方式表现出来。它带来的“惊喜”,让我们对此跃跃欲试。(一)准备与积累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出学生的反讽作文能力,需要平时的积累。不管课改转向何处,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作用是不会减弱。纵观这几

11、年的考试,不难看出,高考场上还是会有一少部分学生能另辟蹊径,而反讽性的文章又会让阅卷者眼前一亮。当然,反讽是谨慎委婉还是锋芒毕露呢?这得好好把握度,把握分寸,过犹则不及。大部分初高中学生对反讽性的作文写作还不能够驾轻就熟,在这个阶段,积累就变得格外重要与关键。正所谓,量变引起质变。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突破。俗话说“厚积薄发,广见博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语文写作之前,必须要有大量的阅读积累,通过阅读,积累语言材料、文章样式、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等等。根据反讽的类型具有:言语反讽、戏剧反讽、总体反讽、浪漫反讽、结构反讽、命运反讽等等,对不同类型的反讽模式都得有一点的积

12、累,才能在开始构思和写作中,减少阻力。以语言反讽为例。语言反讽是最常见的一种反讽形式,也是最原初的形态。简言之,即是“所言非所指”。语言反讽是最容易被读者辨别出来,也是经常用到的的一种形式。不论在课本或是文学著作中,学生会常常看到这样的语言,如骑桶者、祝福、阿Q正传等等。另一方面,反讽的语言经常与其他的修辞连用,有时候既能达到一语双关的效果,也能推动文章的发展,更能让读者琢磨与思索。“正话反说”、“克制或夸大陈述”等等,都是语言反讽的表现形式。当然,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能有效的积累相关知识。(二)实践写作经过前期的不断积累,在反讽的相关知识上,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能力。那么写作

13、实践就必不可少。没有任何理论能不经过实践就能被运用出来的。俗话说理论来自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查出水平与不足。初期的写作,教师通过对某篇课文讲解后,提炼出主干结构,让学生模仿着来写作。模仿写作也可以称之为变式练习。刚开始,学生虽然是已经积累好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真刀真枪的实践操作还没有,这个时候的学生对理论的运用肯定是一头雾水,那么通过对一篇已经熟练了的文章进行模仿写作,能让学生减少写作的阻力,并能给他们空间来运用理论。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给学生一部分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和要求来进行作文。如:某年的考试题中,有一幅画,画的是一个温室里面有一盆花朵,开得枝繁叶茂

14、的,而另外一幅图就是一盆凋零的花朵。这样的一幅画,很容易让学生想到“溺爱”的主题。但是,如果只是平铺直叙的写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不好,那这样的文章大部分同学都能写,且可读性都差不多。那么老师先引导学生用常见的方式来表达,然后又引导学生用反讽的方法来写作,通过学生自己的对比,让学生自己判断哪一种方法更具有震撼性和可读性。通过变式练习后,能灵活的运用相关写作技巧的时候,教师就该鼓励学生自己构思,选择写作角度。构思成功就是写作成功的一半。构思具有三个阶段,构思的启动阶段、构思的痛苦阶段、构思的完成明朗阶段。这三个阶段中,痛苦阶段是关键期,挺过来了就能见到曙光。在这个阶段,老师要给与学生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抓住灵感,完成构思。最终完成写作。在写作完成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从同学的写作中吸取优点,良性循环,帮助整个班级的作文水平集体提高。注解:英D·C米克:论反讽,周发祥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44页。亚里士多德修辞学见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