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设施规划设计培训课程_第1页
生态旅游设施规划设计培训课程_第2页
生态旅游设施规划设计培训课程_第3页
生态旅游设施规划设计培训课程_第4页
生态旅游设施规划设计培训课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一讲 生态旅游设施规划设计第一节公园大门和游客中心的设计一、保护区和公园大门的设计 大门同时具有欢迎游人和阻挡游人的作用,是保护区或公园等给游人的第一印象,也是旅游区的一种形象宣传。在设计大门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交通安全因素 交通安全因素是任何一个公园大门设计首先应该考虑的因素。在接近大门处应消除陡坡、急转弯和视线障碍物带来的危险。考虑到这些因素,在距离公园大门500米左右距离就应有明显的提示或指示牌,大门附近的道路应适当拓宽。大门及门房尽可能地简洁,避免过多地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如美国最早的州立公园,也就是后来的约塞米提(Yosemite)国家公园泰奥加山口人口由简单的石礅和转轴门

2、构成,旁边有一个设计简洁的门卫室。建筑材料完全取自当地,门卫室房檐切削过的椽条顶端和墙体所用的加工过的大型圆石都很有特色。 山东地下大峡谷位于沂水县城西南8公里龙岗山下,是一座风貌奇特的溶洞王国,沂蒙地下奇观核心景区。规划占地32平方公里。该景区是集休闲、游憩、娱乐、度假、溶洞漂流为一体的旅游项目。洞体长度6100米,是江北第一长洞,中国特大型著名溶洞之一。洞穴沿290-320度方向延伸,由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发育而成,形成于约0.65亿年至2.3亿年前。 2管理的需要 对于收费和免费的公园设计上颇有不同。免费公园更强调公园大门的通畅性和开放性,通常只需要在路旁设置明显的标志就可

3、,如美国的很多城市公园、州立公园和国家自然风景区。对于收费公园,可在人口处的安全岛上或设置一字排开的管理亭(类似高速公路的收费亭)。如雷尼尔山(MtRainier)国家公园,在进入公园前有一个提醒和标志性大门,开阔而厚重,之后数百米以外是一字排开的收费亭。收费亭除了征收停车费外,还发给游人一套公园介绍和使用指南。 3特色因素 公园大门是给游人的第一印象,应尽可能突出公园的特色。其方式有多种,但最主要的是表现其自然美,而不是突出人造的景观。如美国雷尼尔山国家公园以当地盛产的松木制成巨大的原木门框架,表现强有力的体量感,突出了当地原始森林盛产巨木的特色。原木的本色与周围的森林完美地融为一体。北喀斯

4、客特(North Cascades)国家公园(免费公园)徒步旅行小路的人口处,只在路旁粗大的原木断面上雕刻出了公园的名称,周围的环境完全是自然的。而许多免费的州立和城市公园标牌四周保留了当地自然生长的植物(图76)。朴素的标牌在自然环境中十分和谐,而那些华而不实的大门既喧宾夺主,又会破坏环境。将公园的主题、当地特产、特色动植物、矿物用简洁的图案雕刻或镶嵌在门墙的标志牌上也是不错的考虑。 二、游客中心的规划设计中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给旅游事业将带来新的活力,将会成为展示旅游区文化、形象的窗口。在其景观设计上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追求实用、协调、美观以及特色等,不仅要突出其基本功能,也要与周围

5、环境及旅游区相协调,体现地方和自身特色,用实体环境讲述故事的方式,把实体环境转化为戏剧化、情节性的故事设计。目前已取代了传统的“行政管理建筑”、“公园博物馆”和“公园总部”等设施,具有展示、解说、指导、服务、视听、研究、图书、休息、购物等综合功能。本质上讲游客中心是一个现代化的博物馆。多数游客中心都具有展厅、视听室、工作(会议)室、休息室、咨询台、出版物展示台、可免费领取的介绍和指南、商品部等。1游客中心的位置选择 游客中心在国家公园中有3个可供选择的位置,公园入口处,公园途中或公园的终点。一般游客中心多选择在公园入口处,多个景区组成的公园常见在每个景区入口,或在中途和终点处设有游客中心的情况

6、。 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入口处,全面介绍和解说公园情况;中途对重要资源的解说加深游客印象;终点进一步说明,使游客充分理解。 2游客中心的外观设计 (1)游客中心的高度通常以较低矮的单层建筑为主,颜色以木色或石块的自然颜色为主,如黄石(Yeuowstone)国家公园(图7_7)和北喀斯客特国家公园(图7-8),其目的在于与周围的环境和谐,掩映在绿树丛中。 (2)游客中心的形状和布局应顺应坡向,利用自然地形,具有一定的变化。当位于山坡时,也可考虑由顶层引入游客,以降低建筑物的高度感,同时在顶层设计出眺望台,以观赏周围的景色,如台湾省玉山公园的几处游客中心(图79、7-10)。 (3)在开阔地带也可选择

7、与公园主背景一致和较为高大的建筑形式。如雷尼尔山国家公园游客中心建在开阔的平台上,背景为高达3000多m,终年积雪的火山。游客中心外观为一两层的亭式建筑,内部为多层结构,顶层装有多架高倍单筒望远镜,可眺望四周的不同景色。 3内部结构与功能设计 游客中心的大小通常根据游客量和周围环境而确定。在不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前提下,空间应尽可能宽裕,不要让游客感到十分拥挤。生态旅游强调教育和保护的功能,因而要把体现这些功能的设计放在首位,必须的空间包括有展示厅和视听室;其次是服务功能的体现,包括有门厅、洗手间和特色商品部;再者有条件的或大型游客中心还应设计图书馆、会议室等,提供交流学习的条件。 (1)展示

8、厅应以图片和现代化的声像展示为主,具有系统性,能提供多种查询和自导手段,尽可能少用珍惜野生生物标本,使用一些手工的模型代替,以体现保护的理念。 (2)视听室应具备提供多种视听方式的功能,如多媒体的播放和系统,包括电影、DVD、幻灯和投影等(图713)。 (3)门厅应较为宽阔,尽量利用自然光,中心设有问讯处和休息区,周围有饮水设施(服务)、免费材料陈列处、电话亭等。 有些情况下,游客中心也可和其他服务设施合并,以减少占地和对环境的破坏。第二节 徒步旅行小路的规划设计一、小路的类型与作用 1美国国家公园的徒步旅行小路系统 美国和加拿大的国家公园通常修建有很长的小路系统。国家公园的小路系统由主要小路

9、、次要小路、荒野小路和步行小路四种成。无论哪种小路,其主要功能都是为满足不同旅游者在公园中游览、亲近自然,学习自然与历史文化的需要。 (1)主要小路 国家公园内的主要步行道(图717)。路基良好,沿途设有指示标志,可通往主要的、吸引力大的景点。小路最小宽度在35cm,坡度10左右;超过15%以上坡度的路面长度不连续超过50cm。 (2)次要小路比主要小路路况稍差的小路。通常连接特殊的景点,有指示标志,路面经过改善,坡度在15以内,坡度超过18的路面长度不连续超过50米。 (3)荒野小路 周围环境保持原始状态的小路。设有指示标志,供有经验的登山者使用,专门去往荒野地区野营,或跨越整个区域进行徒步

10、旅行;或供管理人员巡山和进行荒野管理所需要的小路。宽度最少30cm,坡度小于15,超过20坡度的路面长度不得连续超过50m。小路经过较简单的修建,危险处通常用当地的石料和木材加固。 (4)步行小路 指连接已开发地区的小路,或短程风景观赏小路,自导式解说小路等。包括有人行道、木板道、碎石道、灰泥路、沥青路等。 2台湾省玉山公园的步道系统 玉山是台湾山脉的主峰,是台湾省最早设立和最著名的公园之一,公园面积约105 490公顷,按生态、社会和经济上最有效使用的顺序和原则,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特别景观区、史迹保护区、游憩区和一般管制区。从玉山公园的地形,地势特色,现有林道,步径及古道等分布状况,大致可以

11、分成2台湾省玉山公园的步道系统 玉山是台湾山脉的主峰,是台湾省最早设立和最著名的公园之一,公园面积约105 490公顷,按生态、社会和经济上最有效使用的顺序和原则,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特别景观区、史迹保护区、游憩区和一般管制区。从玉山公园的地形,地势特色,现有林道,步径及古道等分布状况,大致可以分成以下4种类型:登山步道、解说步道、景观步道、一般步道。 (1)登山步道:是山岳型国家公园的主要交通及游憩设施(图7_20)。被细分为主要登山步道、次要登山步道和原野步道,其分类和修建标准与美国国家公园小路系统类似。 (2)解说步道:自导式步道(图7_21)的一种,主要设置于游憩区内,是为游客设计的教育

12、性步道(图7-22)。解说式步道的起点最好设在游客中心旁,野餐地,露营地,或其他公共场所附近。为避免游客疲乏,保持游客的兴致,步道长度以不超过16千米为宜,o8千米最适当;坡度不宜超过10,若考虑残障者使用,则坡度小于6。路线最好形成一个环道系统,沿途设立解说牌、解说站,对游客提供解说服务。步道宽度,一般设2-25米可视游客量增至3-35米。步道铺面材料可分软、硬两种。软铺面如木头、土壤和草皮,硬铺面如沥青混凝土、级配料、石片、混凝土板等。应尽可能选择自然材料,少用水泥和沥青。(3)景观步道:设置标准与解说步道大致相同,只是解说步道是以教育性为目的,而景观步道则是以观赏优美景观为主要目的。景观

13、步道应经过良好的自然风景或者是历史遗迹区,如沼泽池、河流、瀑布、裸岩、化石、稀有植物或动物区、壮观的风景区、森林、史迹地、史前遗迹等等。步道的人口,可以选择公路旁边适当地点或者是靠近露营场等地。入口必须设置标牌,包括步道名称,长度,时程及简图。沿途主要有观景站、休憩处或眺望台。景观步道不宜太长,以免游客疲劳。一般长度不大于16公里,最重要的是要有吸引游客的主景,坡度<10,若考虑残障者的使用,则坡度<6。路线最好形成一个环道系统。 (4)一般步道:指游憩区内的人行步道,车道旁的人行道或者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联络步道等。宽度至少60em,坡度10以下,超过15的持续爬坡,应不超过30

14、m。铺面材料可采用碎石、石板、混凝土板、木板、沥青等材料铺设。这一类步道的使用者为一般游客,而且位于游憩区内,因此建造和维护的要求较高。 3玉山登山步道的设计原则 (1)选择景观良好和有教育意义的景点,串联成小路网络。 (2)宽度以1525m为宜,平坦地区可用机械施工,但陡坡处宜人工开挖,避免造成景观和表土破坏。 (3)土石表面或柏油铺面均可,需要注意路面排水,以免积水造成步道破坏。 (4)小路坡度应有变化,但长坡坡度不超过12,短坡坡度不超过20,若坡度超过20时,则应以石板或混凝土阶梯铺之。 (5)在适当地点设置解说牌、眺望台和休息处。 (6)观赏小路(平地或坡度较小地区)应考虑设计环线,

15、避免原路去又原路返回。 (7)小路的长度一般以不超过15km为标准,应视地形陡缓等因素而定;若以时间计,一次自导式观赏小路以不超过45分钟为宜。二、小路的设计目标和原则1小路系统设计的目标(1)对土壤的冲击和破坏最小(2)选择景观良好的视觉走廊(3)充分利用地形及植物的变化(4)需要最少的维护管理 小路设计者应对小路系统的配置目标有充分的想象力,能在定线时就对未来胸有成竹。一条好的小路,应具备选线正确,设计良好,反映出当地的特性等三个条件。诸如地形、地势、植物群落、地表土壤、气候条件(风向,风力,雨势,雪季)、自然排水流向和文化性的资源等,都是影响小路设计,定线和建造水准的因素。 2小路设计的

16、一般性原则 (1)假如已有的小路路线及排水量良好的话,应考虑与新的小路整合与连接; (2)地形、地势及高差变化不宜过大; (3)力求最大的生态景观变化和最少的维护管理经费; (4)无论季节、地形或气候条件如何,都能允许游客使用及管理人员维护; (5)小路的起点应容易抵达; (6)必要时,可将小路置于脊线上,以获得良好的视野,但不宜连绵不断,路线过长; (7)小路应迂回婉转,以使游客观赏到不同景观及历史的、文化的或自然的资源特色; (8)主要的小路网络,应该避免引导游客至崩塌地或过度使用的地区。 3小路设计的特殊原则 (1)野生生物:小路应避开野生生物的巢居地和大型动物集中处,但可以在适当距离外

17、建观察点以供观察;应避免对植物或动物的未来生存领域产生严重冲击。 (2)土壤和排水:小路应建设在稳定的土壤层上,应绕过大的岩床,避免从中穿过;准备土壤图以方便小路的定线作业;当某些土壤不适合做小路铺面时,可以选择其他材料代替。山坡上的小路,应尽量利用原有自然排水方式,减少另设排水设施增加投资和维护费。 (3)观水与饮水:必须设置可以眺望河流或湖泊的观景点,但不要临近水源地;小路每14小时的行程必须提供可供获取饮水的地点。 (4)安全:避免经过陡坡或崩岩区、雪崩区、陡峭或未经勘探的悬崖区;避过侵蚀地、沼泽区和冰面区,尽量选择不必涉水过河的路线;避开强风走廊和落雪区,如必须经过落雪区时,上方应有自

18、然遮盖物;避免穿越太多的断枝、断树区,如必须经过时要将靠近步道旁的断枝、断树清除。通过溪河的小路搭设便桥时,应加固涉水处的河岸。 (5)小路选线:理想的小路路线,应能提供游客最佳的视野;路线应沿等高线爬升和蜿蜒,避免超过50。的急转弯,或者是长而笔直的路线;回转弯应用树木或灌丛保护及掩盖其过度暴露的斜坡;小路通过山腰时,尽量以自然物遮掩,以免远观有明显直线而破坏景观。 (6)服务设施:可能情况下应设有捷径线路,让游客依体能而选择路线;小路的服务设施应设在靠近停车场、露营地或小路入口处;从主要小路分出次要小路至露营地,避免主要小路穿过露营地;在适当地点设置避难小屋和厕所。 三、小路的设计程序和方

19、法 1踏勘 小路设计除备有地形图外,还必须现场踏勘。需记录下沿途地形特征、植物群落、景观、障碍物等,为定线提供依据。通常踏勘与定线两个程序要往复数次,以求达到选择最理想的线路。 2定线 小路定线要考虑方便到达各景点,以及沿途能够观赏到良好的景观。同时要考虑坡度、障碍物和其他各种环境的限制。定线时尽可能避免经过土质不良、易塌方区,或对自然资源产生较大的破坏。这些对于今后使用小路的游客安全、小路维护和生态保护十分重要。 3环境整治 环境的整治的要求常常要视小路的等级而定。影响通行的灌丛和树木应该清除,大树木尽可能避开,暴露的树根需用土壤覆盖。树根和残枝有影响坡面的应予清除。4小路建造 包括构建路基

20、、坡面保护、排水设施和涉水便桥等方面。 (1)构建路基是小路施工的最重要部分,对于现有地表面,若非十分必要的话,不应过分整理。在水平地面的路基原则上应垫高而不是挖。坡度10以内可不做处理,坡度大于20时,应用条石等材料作成阶梯;通过低洼和积水区需加设路边排水、栈道、枕木路等设施(图728733)。在坡度较大和土质松软的路段需加设挡土墙来稳定边坡,通常选择岩石材料,在转弯处使用较多;还可通过回转弯(图7_26),之字形降低坡度(图727)。 (2)坡面保护边坡维护是坡面维护的关键。一般来说,以水的侵蚀为最主要问题。这是由人为改变地形地貌而引起的。冲蚀作用是在有利于土壤分离及搬运作用下发生的。控制

21、冲蚀作用的原则是:减轻雨水对土壤的冲击力,减少径流量及径流速度,增强土壤抗蚀性。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可通过坡面自然或人工种植抗逆性强的草本植物、分散径流、沟面整理、设排水沟等方法实现。 (3)排水设施适当的排水设施是设计小路的最重要工作之一。地面水常会沿小路而流,当土壤不适、坡度增加流速时便会造成侵蚀。在设计小路修建方案时就要事先防范。可采取在排水口放置卵石消退水流。地表水可采用拦水栅(图734)、明沟(图735)、阴沟(图736a、736b、737a、7-37b)或斜坡排水(图738)的方式使其离开路面,其关键在于设法减少水流在路面的停留时间。(4)涉水便桥或栈道 当小路必须横过溪流和经过沼泽

22、地时,需搭设便桥或栈道供人员通过。安全因素是便桥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桥下过水空间必须考虑洪水期的溪流量能够安全通过,或洪水在安全距离外被拦阻,以免损坏便桥。一般较小的桥以木制为主,配备栏杆以确保游客安全(图7-39,图7-19);当使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时,可装饰成仿木结构(图7_40)。栈道经常在沼泽地区(图740),高山草甸,其他需要保护的生物、地质或历史遗迹区使用,以及像地热变化复杂、地面表层下情况不明、人体直接接触具有危险性的区域使用(如在图741,图742的间歇泉区使用既有保护地质景观的功能,也是为了防止游人烫伤。黄石公园每年都会发生多起这类事故 5树立指示牌和解说牌 指示牌和解说牌(亦

23、称标示牌)均属于生态旅游解说系统的组成部分。它是在野外旅游过程中的可视解说系统和提示标志,对于指导和规范游客的旅游活动十分重要。通常如果牌上的内容与指示方向、说明规则或警示行为等有关称为“指示牌”。如果内容与说明公园或森林中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有关称为“标示牌”或“解说牌”(图744,图745)。小路沿线的指示牌和解说牌的主要功能是:说明小路的方向、方位;提示游客注意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传播科学知识和教育大众;限制与禁止不良和不法行为。无论哪类在设计时都应注意方法,使其做到简明扼要、直观清楚、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坚固耐用、与环境和谐、突出地方特色,起到帮助游客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当地的自

24、然与文化遗产和顺利完成旅游过程的作用,也使游人对公园留下更深的印象。标牌系统是展示公园个性和特征,宣传地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好机会,设计者能否独具匠心十分重要。 根据结构和位置,指示牌常分为以下3类: (1)低平指示牌:可刻在木柱的斜断面上或横躺的树干上(去皮和定期维护,类似图7_5); (2)单柱十字交叉式(图746)、支架式(图747)和悬挂式(图748):以指示12方向最为常见,也可用于指示多个方向;图7_46 单柱十字交叉式指示牌(城市公园) 图747(3)双柱支架式(图7-49)和悬挂式:双柱给人更多的结实稳重的感觉,适用于多个方向。 小径人El处和分支处的标牌应清楚标明步道名称、方向

25、、长度、简图等。 标示牌由于要介绍某一主题的内容,相应的篇幅要大于指示牌,解释内容较多时可采用解说棚(见小路起点设计);通常应以简明精练、图文并茂为好,为节约材料和易于观看,可采用印刷后覆膜的防水光面以减少面积和增加清晰度,可采用单柱式或双柱式,板面倾斜一定角度以便于游人阅读。 6维护和管理 小路的维护是在进行小路设计时就要考虑的问题,通常设计小路时应尽可能顺其自然,这样能大大降低维护时的成本和工作量。维护工作的目的是为使用者提供安全性、方便性和可及性,保护小路的完好。维护工作的程序包括: (1)准备好小路检查的表格 (2)定期检查和记录小路的使用和设施状况 (3)根据检查记录和完善计划,及时

26、开展维护工作。 (4)维护工作包括清除过高的杂草、断枝或影响通行的风倒木,改善小路宽度、排水设施、标牌等。计划性的维护工作要做资金和人员材料等的预算和安排。四、小路起点的设计 小路起点对于游客了解和正确使用小路,确保安全和维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1)小路起点处应建在较为宽阔的地带,如果不是宽阔的平地,可依地势巧妙设计。如山谷人口处,可依山而建,尽可能离河谷一段距离。 (2)起点处的设施包括停车场、免冲厕所、解说棚、进入登记箱等。 (3)停车场布局:根据客流量和环境容量限制进行设计。 在车辆和人员较少的小路起点可设计成一排或两排,中间为通行的道路在车、人流以及面积较大的小路起点可设计成椭圆型

27、或矩形多层结构 (4)解说棚:包括棚顶防雨,主板布置小路图和有关守则与注意事项,注意解说棚一般位于紧邻小路人口的左手,更符合视觉习惯。 五、小路其他设施的设计1.休息处2眺望台 选择优美景观,或是野生动物、鸟类出没之处,以提供游客眺望、欣赏的地方。通常与休息处合并设置。设计时一般选择居高临下,视野开阔良好之处,配合设置休息座椅,解说牌及垃圾桶等。 3野餐区 选择小路途中适当地点,地势较空旷平坦,周围林木隐蔽、景观良好。需设置野餐桌椅、垃圾筒,最好有供水设施。稍大的野餐区,除野餐外,应能提供团体开展活动。 4露营区 与州立公园等辟出的专门露营区不同,徒步旅行小路特别是荒野小路的露营区条件相对比较

28、简陋,面积有时很小,有时只是临时作为露营使用,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地区尤其如此。这里甚至连垃圾筒和厕所都没有,需要生态旅游者自觉遵守各项规则,如将难降解废弃物携带出荒野区,将可降解的埋在远离水源的地区,粪便也要进行类似的妥善处理。 位于荒野中的露营区附近常会有野兽出没,需要将食物悬挂在两树之间35米高的钢丝上(图774),或用行李绳悬挂在较高的树枝上,以免熊等动物偷去。 5史迹展示区(点)设置在具有古迹的场所。一般需整理周围环境,保存原有物品,尽量维持原貌,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设立详尽的解说牌、警示牌;修整出相连的小路或栈道,增加游客的可进人性(图7_787_81)。6避难小屋专为登山者而设的紧

29、急避难木屋。由于深山内的天候变化莫测,又怕登山者因迷途而必须在野外荒郊过夜。因此避难小屋并非正常的住宿设施,而是基于安全救护而设的住宿设施。通常设在登山者易于迷路和天气或地形条件恶劣的地区(图7-77)。第三节 生态宾馆 生态旅馆反映了当地的自然和文化环境,是整个旅游系统的一部分,能为旅游者在偏远地区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综合运用生态系统整体性原则、地域性原则和资源有限性原则,以资源有限性原则为基础,即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对生态宾馆的选址、选材、生态宾馆的废物处理以及生态宾馆的节能措施进行科学规划,把对自然界的耗费减到最低,特别是不可更新资源的节约,包括对能量和水资源的节约。尽可能降低生

30、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人为或外界干扰,维持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在外观上,质朴简约的建筑风格,使其更好地融入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把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低,同时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在一定的条件下,也成为一种辅助景观。 (1)生态宾馆的设计原则 生态宾馆的根本意图是想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破坏,笔者以为,成功的生态宾馆的设计原则应该是:模仿自然状态,遵循生态规律。生态宾馆是整个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一部分,它的建设不应该破坏其他物种的生存环境,而应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存,为了达到这种和谐共处的状态,运用地域性原则,采取一些自助的服务功能,凡是对于生态环境有益的技术就可以被大量地使用,如太阳能技术、

31、雨水的收集和使用、废弃物最小化和循环利用技术、自然风代替空调、食品自给(利用当地果园、生态农场、水产品养殖场等)、采用当地可利用的建筑材料、本土或当地技术、把建筑的形状与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等(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处等,2000)。 (2)生态宾馆的选址 生态宾馆的建设,应该优先保护古老的传统建筑,若有可能,可通过复原或改建加以利用。若一定要建设,必须要符合生态景区内旅游功能的总体布局规划,不能将其建在核心敏感区域内。选址时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保障形式与功能之间的统一;规模、高度、密度和容量要适当;设计时要考虑到当地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建造宾馆时,要避免砍伐树木,

32、破坏植被,把对自然特征的影响降至最低点;生长有植物的地表土层可能遭到破坏后不可恢复,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植被,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在建设前,应尽量把那些影响修建的植被和土层分门别类地移走,等完工后,原样恢复。总之,生态宾馆的选址应该不破坏野生动物的活动和森林的生长,是三大生态原则的体现。 (3)生态宾馆的选材 选择和使用生态材料是生态宾馆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趋势。建筑材料的使用不当、建筑材料的性能或功能限制、设计建筑物时缺乏对生态环境的考虑,这些均可能对游客的居住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对旅游地产生厌恶的情绪。例如,由于设计建筑物时没能依据生态系统整体性原则,没有充分考虑与

33、周围环境的协调性,还可能产生影响动植物生存、破坏自然景观等环境问题。为此,生态旅游的生态宾馆建筑材料,包括旅游景区景点内一切基础建筑材料的选取,应遵循生态三原则。生态系统整体性原则相当于一种整体调控的原则,任何工作的前提都应在一个整体系统内考虑;地域性原则则在建筑材料的选用图137 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前将草坪和植物转移以备恢复(美国)图13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不被破坏,将被占用土地上的林木转移至安全地区(美国)上,要能反映出对环境的关注,理想的建材应该能在建筑选址的附近找到如采用当地木材、可回收的材料和无毒材料等,不使用珍贵的木材做家具或建筑材料,尽可能使用可更新的木材材料,还可选用竹子、茅草

34、、废刨花等材料,保证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存;同时根据资源有限性原则,我们知道世界上的资源不是永不枯竭的,在选材时少用或者不用不可更新或者不可循环的资源,大量使用废弃物作为再生资源,再生有机资源如枝条、建筑泥土、稻草、在多座建筑上多次利用的资源、废弃制品等(图139)。许多不同种类的建筑都声称是“保护生态的”,包括一些城市摩天大楼,但这种标榜难令人置信。因为这些建筑通常都采用了高能、非再生性材料。“生态材料” 图13-9生态型建筑巧妙地采用当地林业加工的废刨花建成(艾伦·鲍尔斯,2001)主要表现在避免建筑无度消耗能量,而这些玻璃、钢筋等在生产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能量,大量使用这种材料的摩天

35、大楼无论如何环保也根本不能称作生态型建筑(艾伦·鲍尔斯,2001)。 生态宾馆在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方面,应该考虑其长期的环境效益,而不是短期的经济效益。这些容量小、分布密度低、散布各处的中小型生态宾馆以家庭开办为主,在外表上,他们本土化、与背景环境一致,采用了当地技术和当地建筑材料,风格独特、与众不同且与当地环境互为一体,机智而和谐地交流,完全能被当地居民接纳(图131013一13)。 (4)生态宾馆的废物处理 废物管理规划鼓励重复利用和回收,废弃后使之作为再生资源或能源加以利用,或能做净化处理,或能自然分解,回归自然(王天民,2000),能够很好地保护自然景观和环境资源。 对生态宾

36、馆来说,在废弃物处理技术方面,可遵循的原则有: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废气、废渣、废水的排放量会相对较少;转移或处理废弃物时要使用在环境上安全的技术;设置安全的垃圾储存设施;确保减少废弃物产生的源泉;尽可能地进行回收,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在回收废水时,使用滴灌系统来灌溉植物;对有机物和非有机物垃圾分别进行分拣收集。在合适的情况下,通过简单适用的技术,可把有机物垃圾进行制肥处理,为果园、菜园和生态农场提供肥料,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又推动了粮食食品的自给,制肥还有利于风景区的恢复和防止土壤退化(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处等,2000)。 (5)生态宾馆的节能措施 建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是最重要的方面之

37、一,生态宾馆要尽量少用人工取暖和制冷,直接利用太阳能可充分利用自然的温控方式,利用四季和一天中24小时的温度变化安度酷暑和严寒。能源高效化也是生态旅游设施设计中应该考虑到的主要问题。比如在北半球,为了减少能量的对外耗散量,采用了很多人研究过的建筑体形系数的概念:在相同体积下,球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热最小,相应地出现了爱斯基摩人的圆顶冰屋;此外,房屋座北朝南,大面积采用可以储存能量的建筑材料,设置直接利用太阳能接收器,还可利用空气动力学的特点,阻挡不利的冬季风,引导有力的夏季风等都可以起到节能的效果。用太阳能来烧热水,使用隔热水箱,既实惠又高效地利用了能源。在偏远景区,还可以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

38、。 在多数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和可持续地使用。高效地使用水,就会形成良好的环境效应和良好的企业意识。通过收集雨水和水的循环使用很重要,在不改变自然水域的情况下,可以建造小水库。宾馆内还可以采用低流量冲水马桶、无水厕所、节水淋浴喷头和水龙头,可减少用水量。 总之,从生态学的角度看,适合大众旅游接待的较大型宾馆若设在生态旅游区附近或景区内,不论从视觉上还是从环境上,无疑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那些小型化的、乡土气息浓郁的农村小旅馆在生态旅游区应运而生,且备受各方面的赞同和欢迎。生态宾馆应更具有乡村感觉,许多在通常的旅游活动中可以享受到的奢华,比如五星级宾馆、豪华大餐在生态旅

39、游中不会被提供,这里的真正乐趣在于生态旅游者和当地人有更多的交流,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因此,生态景区内的住宿设施不应过分人工化,尽可能为游客提供一种陌生的、与环境和当地文化亲和的机会(图1314、1315)。图13·14节能草皮屋顶:冬季御寒,夏季隔热 此外,旅游服务设施规划的实现,还需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的支撑。主要包括:给水工程、污水工程、水利与排水工程、供电工程、电信工程、供热工程等(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1999),这里就不再多讲,就生态旅游而言,要尽可能利用高效节能的设施材料,减少基础设施建设。第四节 游乐设施的开发设计 生态旅游景区的设计,必须保持自然的原貌,用以维持这个

40、世界上少得可怜的自然风貌,让城市游客能够体验雨后溪流的暴涨;通过枝叶的摇动,感到自然风的存在;从花开花落,看到四季的变化;从自然的叶枯叶荣,看到自然界的腐烂和降解过程。通过自然景观所显露的生态语言向游客诉说着自然界的起起落落,使游客找到了回归自然的本能感觉。审美视觉生态主张设计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俞孔坚,2001):能帮助我们看见和关注人类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迹;能让复杂的自然过程可见并可以理解;把被隐藏看不见的系统和过程显露出来;能强调人与自然尚未被认识的联系。 显露自然作为生态旅游设计的一个重要原理和生态美学原理,强调设计者不单注重形式和功能,还应给自然现象加上着重号,突显其特征以引导人们的

41、视野,增加人们的体验。自然作为人类生存的母体和游戏的伙伴,所能给予人的启示和欢乐是多方面的。如在日本有这样的游园(图13161321),分别利用人的耳、鼻、头、足对应听觉、嗅觉、触觉,当然,还有视觉。有意思的是“耳园”中一处“攀升的耳朵”,此装置环绕竹林,耳管直直地向上攀升,一段通连着人的耳道,另一端放大为喇叭状,收集高处的气图 息。当6m高处咝咝的声息沿着耳管传达到耳膜时,“耳膜一新”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而在“鼻园”中则设置了特别的座椅,椅背刺激人背部的穴位,作用于鼻端,于是人体的背部和五官中的“鼻”之间就画出了一条明晰的连线;而平时,这条线是隐藏的,人们无法知晓。此外,“足园”中的“

42、头冷石”对脸部皮肤一视同仁,将其还原成为感受外界的器官。而“触动之径”,则使脚与脚下的不同材料明白地、直接地接触,同时参与作用的还有个人的体重他们和材质的软硬、疏密等一起决定足部的感受。于是,人再次成为导体因为他和自然息息相通;而人体本身即是一通连的整体也被明白地揭示出来(以上资料及图片均来自赵鹏等,2002)。 以上设施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人的感官与设施和环境的联系,使人们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意识到这些习以为常感觉的存在。 从上述设施的建设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在当今的人工景点、游乐场所充斥旅游区的情况下,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应以生态旅游者的需求为本,开发设计出旅游者与自然关系更为密切的旅

43、游设施,通过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给旅游者带来真切体验和欢愉,从而更能提升游客的审美境界,同时使旅游者能够与自然平等相处、彼此珍惜,并有助于增进生态保护意识。案例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本案例应用生态系统整体论、地域性、资源有限性等生态学3原理重点对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基础设施设计进行了剖析,以期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一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松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松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西北部,燕山山脉深处的军都山中,距县城约50km,距北京市区约90kin。松山北部海坨山海拔2247m,为京郊第二高峰。1986年,松山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4、总面积4660hm2。 松山森林旅游区面约1394公顷,内有景点30多处,如百瀑泉、八仙洞、三叠水等,有大面积的被列为主要保护对象天然油松林,植物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带。 此外,松山还拥有种类丰富的野生动物,有狐、豹、狍子、獾、山鸡等,总之,松山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北京市居民休闲、避暑、度假的旅游胜地。 二、交通与道路规划设计 1生态旅游区内的道路规划 步道是进入、环绕和穿越生态旅游景区的路径。游步道的功能除了可使游人进入景区外,更重要的是要使游人和环境特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在道路规划时,遵循生态学的3个原则,为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区内只进行步道规划,不设车道,因为步道对

45、环境破坏程度较小。北京松山生态旅游区游步道的设计本着对自然环境最小的干扰、使用者的安全和乐趣、游客流量和类型、自然资源的保护及该地区的美学品质,从而形成具有高品质、高耐久性、有秩序、维护费最少的步道。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游步道具体规划如表133所示。表133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步道系统分级设计 2生态旅游区外的交通交通的便捷程度是影响人们产生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决定着出游方向。车道的规划要尽量利用现有的道路,节约投资。松山自然保护区外的交通状况良好,从北京市到延庆县的公路每天有十余次公交车通过,也有公交车到松山保护区,这对自然保护区的可进入性极为有利,所以,可暂不考虑外部的交通规划。 三

46、、生态型接待设施规划 松山自然保护区已开展旅游多年,已建起多处接待设施,而这种钢筋混凝土式的建筑并不能满足生态旅游者的需求,且与当地环境极不协调。因此,松山自然保护区的接待设施设计遵循前面的生态学原则。因为建筑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是能量和物质材料流动过程中的一种临时组织形式,并且与周围的生态系统环境存在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也制约着生态型的建筑设计,而这正是生态系统整体性和地域性原则的体现。体现以下特点:体现当地地域性特点,同周围自然环境协同发展,如林区的特点、满族风情等;利用可更新资源,减少不可更新资源的耗费,这一特点体现于建筑材料的选用,可使用当地的一些材料,如稻草、刨花、木头等;建设过程中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尊重自然界的各种生命体,如前面提到的草坪转移等办法。 1野营地规划 野营地主要为游客提供短期住宿设施。野营地可充分利用当地的材料,节约成本,简单方便,野趣十足,非常适合开展生态旅游使用。 野营区分为森林野营区、荒野野营区和长期野营区,经过对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考察,该保护区林区无面积较大且平坦的空地,只适合在观景台以北的山顶开展荒野野营区,荒野野营小区是为在远离文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