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也要“量体裁衣”-最新教育文档_第1页
教学也要“量体裁衣”-最新教育文档_第2页
教学也要“量体裁衣”-最新教育文档_第3页
教学也要“量体裁衣”-最新教育文档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也要“量体裁衣”现今 , 社会竞争愈加激烈。一般的职业学生要在一个行业生存 , 就必定要有过人之处。事实上, 学生在初中毕业后, 大量中等或中等偏上的初中毕业生进普高就读, 进入职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如果只要愿意上学都能进职校的话, 那么原来不能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也就成为了职校生。针对我们学校职中学生的这一特点 , 我们教师就必须遵循教学规律, 因材施教 , 让学生能够在各自水平上有所提高, 从而适应社会的要求。首先 , 我们要弄清的第一个问题是, 如何遵循教学规律所谓的教学规律 , 就是指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 , 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从微

2、观上说 , 教与学 , 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 , 智育与德育 , 小学、中学、大学各个教育阶段之间 , 都存在着内在的本质性的联系 , 即存在着规律。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这些教育的逻辑层次 , 去揭示教育各种规律 , 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 , 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 , 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其次 , 我们要弄清的第二个问题是, 何为因材施教所谓的因材施教 , 就是根据学生本身的条件和情况 , 采用相应的方法教学。 我们国家从古时候起就讲究因材施教。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 ,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天赋 , 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千篇一律 , 不能采取“大锅烩”的

3、方法 , 而应当注意因材施教。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各人的特长 , 而分别进行 , 使学生发展个性, 各有专长 , 并在此基础上分工合作 , 共同谋求天下之大利。他说, 这好比筑墙一样 , 能筑的筑 , 能运土的运土 , 能掀土的掀土 , 这样才能把墙筑成。为义谋利也是这样 , 能运用哲学的运用哲学 ,能运用文字的运用文字 , 能运用科学技术的运用科学技术 , 各人都“量其力所至而从事” , 如此方能达到天下之大义。然后 ,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 如何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因为每个学生的智力、体力、文化基础、学习环境、条件、学习动机、意志等都各有差异, 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时, 就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4、: 首先 , 教师应该摸清每个学生的情况, 深入了解学生 , 关心学生 , 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以情激情 , 以情育情 , 用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对所学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 进而达到“亲其师, 传其道 , 学其道”的效果 , 同时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然后, 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训练。给每个学生发挥自己能力, 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 实施因材施教。1. 以学生为主体 , 分析个性特征 , 重建自信心我首先对所任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 观察并总结每个人的心理以及个性特征。上课时, 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好学生 , 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冷落

5、, 或者看差学生 , 让他们感到不自在而情绪紧张。 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 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 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 变得生机勃勃 , 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全体学生, 给每个学生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 , 尽可能地照顾学生在生理、智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保证教学活动中的公正、平等和无歧视。在英语课的设计提问,回答问题时 , 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 即便是回答不出来时也要耐心等待, 或启发帮助 , 让这个学生感到教师的耐

6、心期待 , 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感到生生平等, 师生平等。2. 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训练 , 激发兴趣 , 实施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渴望有所成就 , 受人重视和关注 , 使自我得到发挥 ,自身价值得到实现。这种思想在学生身上, 便体现为希望自己的些许成功能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 落实到自己身上 , 便是掌握一点一滴知识。课堂提问按教学活动认知领域的能力可划分为: 低级能力提问和较高级能力提问。低级能力提问 : 在教学中 , 教师要考虑到英语能力差的学生。有时老师要把需要回答的话递一半给这样的学生; 有时有些问题只要求答“ Yes 或 No”或者有些二者择一的提问, 把这些问题留给这样的学生答。例

7、如问“Is it right?”答“ Yes, it is.”。问“ Do more and more American womendo housework at home?”答“ No, they dont. ”让这些英语能力差的学生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成功的机会 , 从而使他们找到自信心。较高级能力提问 : 对于那些英语基础较好 , 回答问题能力较强的学生 , 要时常提一些大问题 , 难问题 , 让他们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 , 加以发挥 , 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表达欲望。 不管是低级能力提问还是较高级能力的提问 , 对提高学生英语整体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我们教师在设计课堂的时候 , 也要根据

8、不同的学生层次设计课堂环节。例如我在上与奥运有关的话题时 , 我就请我们班的体育健将来为同学们讲述奥运的历史 , 也让班里一些所谓的后进生补充材料。然后让学生分组活动 , 把黑板上的有关知识串联起来 , 并尝试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样 , 就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进行口语训练时 , 将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搭配组合 , 进行分组教学和练习。 这样教学 , 就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 , 使他们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个体学生素质的提高 , 也就形成了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在职高教学中 , 教学效果的检查也尤为必要。3. 体验成功 , 热爱学习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9、 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对学生同样也不例外, 他们也同样渴求取得成功, 更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肯定, 也更加强烈地想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来自别人倾慕的目光。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 , 多表扬 , 少批评 , 多肯定 , 少否定 , 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 , 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 , 一味的书面作业让学生反感 , 提不起兴趣。新课标的 workbook 中的 project, 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很好的材料。所以 , 每个学期 , 我都会让学生根据各个单元的project,制作英语海报、 圣诞卡之类的手工作业, 通过作业展示和评奖

10、活动,大大增强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适时地让学生评价其他同学的作业, 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同桌互评、随机评价, 也可以全班评一篇作文 , 现场打分。这些练习可以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 活跃课堂气氛, 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检验学生的语法知识。当然在明确因材施教的好处之后 , 我们还应当注意到因材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 粗枝大叶不得 ; 施教更要得法 , 揠苗助长会适得其反。具体到实际教学过程中 , 教师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 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 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 , 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 我国古代就有

11、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就很了解 , 他能够说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 , 并且针对不同的特点 ,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 , 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 : “孔子教人 , 各因其材。”这就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再确切一点, 在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 要求做到 :(1) 教师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 都要充分了解, 以便从实际出发 , 有针对性地教学。 (2) 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体教学上 , 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 ,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

12、应的发展。 (3)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 , 提出不同的要求 , 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学生成才的最优方案。诚然 , “因材施教”要立足于研究学生 , 但更重要的是研究“教法”和“学法”。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 :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 “努力去教 , 使你的学生逐渐不需要你的教育 , 也就是要他们渐渐地越来越多地得到一种能力 , 能使自己成为自己的教育者。”为了实现不需要教的教 , 找到促进学生最充分发展的最佳途径 , 就要研究“教法”和“学法”。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由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结合而成的。 教涉及的目标要求、内容方法、程序步骤 , 以及学涉及的知与不知、能与不能 ,大都是变

13、量 , 并没有固定的界限 , 且这诸多变量都是围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质量互变规律而展开。因此 , 教师要把握教学过程中各种变量的控制或引导 , 在具体的教学情景里 , 及时而敏锐地洞察学生变化的趋向与程度 , 适时适度地设计或演绎出促进学生发展变化的教学方法及唤起学生自我运动的学习方法。 所谓“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也正是这个道理。当然 , 教育教学作为一项复杂的人的工程, “因材施教”除了强调教师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学法的主观努力外, 还要启动学生的心志 , 诱发学生的兴趣。 因为“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苏霍姆林斯基语) 教师就必须顺着学生生长、发展的趋势, 及时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 , 使之在一次次的成功喜悦中激发学习兴趣 , 从而避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