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名著阅读打印_第1页
七下名著阅读打印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七下名著阅读、古诗词默写及文言文练习 一. 名著阅读: 老舍的 _ _ ,主人公 _ ,原来他最大的理想是 _ ,原来他 _ 经过“三 起三落”,他变成了一个 _ 的行 尸走肉。他的悲剧批判了 _。 二. 古诗文默写 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颈联: _ , _ 。写景 句子: _ , _ 。 2、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_ , _ 。 3、 _ , _ 。 _ 西出阳关无故人。 4、 _ , _ 。 _ ,中间小谢又清发。 _ , _ 。 _ ? _ 14、 春冬之时, _ ,回清倒影, _ , _ , _ , _ : 良多趣味。 15、 每至晴初霜旦, _ , _ , _ 空谷传响,

2、_ 故渔者歌曰:“ _ , _ 。” 17、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_ , _ 。 _ , _ 。 18、答谢中书书一文写动物的对偶句: 。 ; , 19、 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的句子: 。 20、 ,千里江陵一日还。 0 21、 写出描写战争的诗词两句: 3 0 , 0 、 、-、 、文言文 三峡 一、 通假字略无阙处 二、 重点词语解释 1、至于夏水襄.陵( )2、或王命急宣( )3、则素湍绿潭 ( )4、良多趣味( )5、属引凄异( )( ) 6、不见曦月( )7、回清倒影( )8、略无阙处 )9、自非亭午夜分( )( )10、沿溯阻绝 ( )( )1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3、12 绝巘多生怪柏 13、飞漱其间( )14、每至晴初霜旦 ( ) ( )15 朝发白帝( ) 三、 理解性默写 2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 _ 2、 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3、 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 4、 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 5、 写山高的句子是: 6、 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句子是: 7、 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 8、 文中用“ _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 峻,用“ _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 美。 四、重点语句翻译 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 3、

4、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4、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 5、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7、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 8、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9、 常有咼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五、简答 1、从全文看,第 4 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2、 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从夏、春冬写到秋? 3、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三峡答谢中书书 1 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4 分) 3 (1)或王命急宣 (3)哀转久绝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四时俱备 4 2 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

5、句直接抒发这种情 感的句子。(2 分) 3两文都写到了“猿呜”,请分别说明“猿呜”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 分)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参考答案:1.或:有时。(2)奔:飞奔的马。(3)绝:消失。(4)俱:全,都。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 分)实是欲界之仙都(1 分)3?三峡:猿鸣渲染三 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1 分)答谢中书书:猿呜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 力的热闹气氛。(1 分)4?(1)如果不到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2 分) 傍晚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2 分

6、) 记承天寺夜游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填空:(3 分) 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 _ _ 勺苦闷心情。 描 写 承 天 寺 优 美 夜 2翻译下列句子:(4 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 致。 B. 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

7、 字相关。 C. 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 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_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 景 的 句 子是 5 6.“月色入户”意思是 _ ,这句话运用了 _ 的修辞手法。(4 分) 7. _ 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 _ ,它与“ _ ”一 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 4 分) 8. “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 3 分) 9. 文章“记”的要素是: (4 分) 时间: _ 地点: _ 人物: _ 事件: _ 10. 本文的构思角度是( )(3 分)

8、A、托物言志 E、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 二阅读理解、分析。 11. _ 文中“念无与乐者”“念”的结果是 _ 。(2 分) 12. _ 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描绘了一个 _ 的美妙境界。(4 分) 13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 _ ; _ 。(4 分) 14、 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2 分) A.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 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5. 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3 分) 16. 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

9、是( )( 3 分) A. 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 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 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 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记承天寺夜游参考答案 1月下美景;壮志难酬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 怀民也还没有睡觉,就和我一起走到院中。庭院里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 水中各种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竹柏的影子啊。 3.A 4、 A 5.乐观、豁达 6.月光进入了屋5这 _ _勺心境。 (2 分) 6 子;拟人 7.欣然起行;解衣欲睡 8.作者要寻的这个人,面对如 此月夜,不会蒙头大睡,肯定也在赏月,但在何处赏月呢?因此要“寻” ,其次, “寻”字有一种急欲找到东西的失落感,写出了作者渴望和知心友人共同赏月 的急切心情。 9.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