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听评课记录_第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听评课记录_第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听评课记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山奇松的听评课记录黄山奇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 作者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 抒发了作者对黄山奇松的赞叹之情。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具体描写独具特色的黄山三大名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语句。纵观整节课,于老师抓住了教学的重点,而且巧妙地化解了教学的难点, 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一、体现了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于老师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注重挖掘学生的内在因素,并加以引导、鼓励,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还训练了学生的表达

2、能力,想象能力。课堂上,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当堂问题当堂解决。二、注重抓住关键的词句品读文本本课的训练重点及难点是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而学生对奇松的情,也主要是从奇上产生的。于老师在教学时能运用文本充分地训练学生的朗读,整个教学以读为主线,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于老师在引导学生领悟迎客松奇时,以读促悟,让课堂充满语文味。比如在学习描写迎客松的语句 “迎客松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一句时,于老师不急于让学生体会到“奇”,而是问迎客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说一说,这是一棵的迎客

3、松。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说出迎客松给自己留下的印象。通过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棵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饱经风霜、热情的迎客松。再让学生先抓住“遒劲”和“郁郁苍苍”等关键词句来感受奇松顽强的生命力,最后抓住“饱经风霜”一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迎客松生长过程中的艰辛, 这样学生很容易体会到松树的“奇”之所在。在感悟理解了文章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敬佩、赞美之情,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学生读得入境, 读得动情,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在精读过程中,始终体现以读为主的原则。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和表达能力于老师非常注重学生说话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想象中说话,在说话中进一步理解文本,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在学习第二自然中描写送客松的语句时,引导学生侧耳听一听,展开想象,想想它在跟游客说些什么?引导学生练习说话, 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想象的世界里尽情地绽放。通过训练,既夯实了基础,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三、注重写法的指导在教学中,于老师注重对学进行写法的指导 , 始终围绕“写什么”、“怎么写”来展开教学。在梳理文章的脉络时,就学生讨论:第一自然段概括写人们对黄山情有独钟。 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课堂结尾,在学生品读文本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三大名松有什么异同?为什么这么写?让学生了解课文描写有详有略,突出重点; 同时了解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让语句更生动。平时我们写文章的时候, 也可以学习这种写作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跃出文本,有机拓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的写法,为以后掌握并运用这种写法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听于老师的这节课,感觉训练很扎实,无论是字词、句段,还是篇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