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点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张钊汉_第1页
原始点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张钊汉_第2页
原始点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张钊汉_第3页
原始点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张钊汉_第4页
原始点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张钊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原始点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摘要:0的:放空知见,从临床治疗失败的案例屮探索解决疾病疼痛的措施与解决方案。方法:在骨旁处寻找所有症状的开关,以手法代替针法,徒手按推,以温敷代替温灸,工具 除了艾灸,举凡太阳光、热水袋、电热毯、水暖床、远红外线、暧贴、鲜姜泥、姜粉泥、任 何温热性膏贴等。结果: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历经五年时间数千人验证,进行归纳,分析、综 合、从屮发现规律,而后建立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进一步突破旧极限,开拓新领域, 反过來再充实完善理论。如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循坏往复。在研发过程中发 现起作用的大大小小的开关相当多,后经筛选,若一处开关的管辖范围为另一管辖

2、范围更广 的开关所涵盖,前者则被淘汰。经如此汰选后保留下来的终极大开关即是原始点。结论:发现全身的原始点大多位于骨旁处,有规律地分布在一条脊椎两侧(颈部、上背部、 下背部、荐椎部)及其余七处部位(头部、肩部、肘部、手背部、臀部、踝部、足背部)。每一部位原始点都有明确的涵盖范围,共同遍覆全身。故应用时不需分辨病名,只须知道症 状发生位置为何处原始点所涵盖,即可按推该处原始点,从中找到需要处理的原始痛点。基 于人量的临床实证经验,归纳出对原始点的认识,并提出体伤、他处体伤与木处体伤的概念。毎個人的脅8位36 '形狀不15相同原始站位31催决够考。)匸抽原冶站<舉育旁特殊赵 上肘骨膝矗

3、上方特殊站漏権尿规n砸»沁站足be下沿下背罰凰始貼 粽)i滨尿出詁 ui反椎融95 鮒!1沒部原始85藍綠為部位標示紅嫌為原始站位本示jr便用步驟l.fitt岀復位的狗鱼(m:is詔疼 駁淡常色)2色之原给站(例:茨篙色 疽推二sffibiffiklfi)3遍锻原酣如連眈21切海 ws24/.ih)4連越母讽因要、内心申静、生活腑>1、原始点与原始痛点,他处体伤与本处体伤原始点是疾病症状的起源处,它们位于身体一系列固定部位,各涵盖特定区域共同作用 于全身。在这些部位找到较痛的点,称为原始痛点。按推此痛点,若有症状,则可分辨症状 之体伤是属于他处还是本处,并可改善其中他处体伤所致

4、之症状,还可辅助热源以加速其中 本处体伤之修复;若无症状,亦可防患于未然。所以原始痛点是诊断、治疗、保健合一的大 开关。这里提出体伤概念,它是所有症状z总因,并可分为他处体伤和本处体伤。不过,体伤 虽是肉眼不可见、仪器测不出的存在,却可以从果推因,通过症状与按推相应的原始痛点来 判断。首先,如果有症状(果),那就必然有体伤(因)。按推其对应的原始痛点,如果症状 改善,则此症状之体伤为他处体伤,“他处”是表示体伤位置在患处之外;若无改善,则此 症状之体伤属本处体伤,“本处”表示体伤位置与患处重叠,此时按推原始点无效,而当重 用内外热源。临床上,前者占绝大多数,患处只是“影子”。确定了体伤是所有疾

5、病症状最 直接的因,并通过按推原始痛点来判断体伤属于他出还是本处,据以决定治疗时按推与热源 的主次,这是原始点医学最根本、最重要的发现,是其理论的奠基石,相信对医学具有重大 意义。那么,体伤既然肉眼不可见,目前的仪器也测不出,它到底是什么?我们知道,身体是 由热能及各种组织、器官组合而成,且需缘如空气、食物、水等才能产生作用。组织包括 肌肉、肌腱、韧带、筋、血管、血液、神经、骨头等等,器官包括心、肝、脾、肺、肾、小 肠、胆、胃、大肠、膀胱、子宫、乳房、眼、耳、鼻、脑等等。所有这些组织与器官相辅 相成,在热能的推动及众缘的辅助下,共同维持着这个生命体。当这种相互依存、协同运作 的关系受到致病之缘

6、的破坏,即形成体伤,再由此体伤导致症状。这样的观察告诉我们,了解与治疗疾病,必须要有整体观,因为疾病症状是由热能及各 种组织与器官运作失调形成的体伤所导致的,虽然与单一组织或单一器官有关,但任何的单 一组织或单一器官即使有异常都无法单独运作形成体伤而导致症状。举例来说,身体疼痛与 神经传导有关。而要维持神经的传导功能,不仅神经须有血液滋润,血管、肌肉等组织也要 加入运作。但即便如此,如果心脏不跳,神经仍不能传导。以此类推,可知还要有各种器官 的参与才行。此外,要是没有足够的热能维持组织器官的运作,也是不行的。可见疼痛的产 生,牵扯到整体的运作,这就是为什么按推原始痛点可以激发体内热能及各种组织

7、器官的运 作,使其所彤响的区域增强自愈力及修复力,从而达到解症的日的,此与中医阿是穴疗效之 所以显著的原理是相通的,并与针刺穴位产生针感获得疗效亦相仿佛。所以为了解除体伤所 导致的症状,必须顾及全身的运作,不能只从单一组织或单一器官的异常下手。那原始痛点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呢?通过按推原始痛点一一症状所对应的原始痛点不一 定只有一点,而是常有多点出现,这些痛点都要按推一一可以激发体内各种组织更强烈的运 作,从而发动体伤的自我修复过程。在原始痛点位置与其涵盖范围的关系上,虽然具体痛点 位置常会有所变动,但一般都不会超出所对应原始点部位。反过來,在原始点部位出现的痛 点,其所影响的立体区域范围也非常明

8、确,只要在此区域范围内的任何症状是他处体伤所致, 经按推原始痛点后都会改善;但一旦离开此区域范围,其影响力就会随距离而递减,直至消 失。因此,原始点大多紧邻其影响区域上方的骨旁处,以利于传导,且距离症状处很近,有 利于解症,故能于此位置,或按推以修复体伤解除症状,或温敷以改善热能增强体力。由于 原始点有以上种种特性,不仅能处理各种疾病,还能保健强身,所以它不但是疾病症状的起 源处,也是诊断、治疗与保健合一的大开关。1、热能与体力,内热源与外热源原始点是在活人身上研发出来的,而不是基于尸体解剖,或在死人身上按推测试。人一 死,温热的身体很快就冷却了,这是活人与死人一项最大的区别,由此可见人体热能

9、对生命 的决定性意义一一有热能则生,无热能则亡。2.1内外热源的重要性重病患者体力多虚弱,热能严重不足,如风屮残烛,经受不住寒凉侵袭,故须首先保护 好热能才能活命。所以善用内热源保养、改善热能,是养生保健与治疗疾病的基本保障。至 于内热原材料,人参虽好但太贵,所以笔者多用四逆汤、十全大补汤等温补剂。为了让更多 民众受益,就进一步向生活化方向转变,建议用姜,以及花椒、胡椒、辣椒、咖腥之类的调 味料用在烹饪饮食屮,充分发挥屮医药食同源的长处。外热源,自古以来艾灸就是最常用的一种,可用以改善人体热能。我们老祖宗认为寒为 万病之源,生病吋更不能受寒,所以扎针后要温灸,处理感冒就是喝姜汤、热稀粥、盖被子

10、 捂汗,这些道理都是一致的。类似事例,不胜枚举,将它们汇在一起仔细这么一琢磨,就通 了,从中悟到了外热源的重要性。特别对重病患者,吸收力差,内热源难以补充,是否能给 与充足适度的外热源,就成为生死成败的关键。2.2内外热源的突破按推原始痛点以解除症状,补充内外热源以改善体力,二者配合运用似以无往不利的原 始点疗法,在2007年12月遇到一个重大挑战。一位双膝以下血流不通、足底脚趾已发黑、 医院诊断必须膝盖以下截肢的85岁“黑脚阿嬷”,以原始点按推、内服温热药、外用艾罐, 皆只能暂缓疼痛于一时,脚趾还是一根接一根坏死。次年4月一阴雨天我家访患者,见其家 高挑空旷,很冷,反思治疗方法虽正确,但艾灸

11、而积太小,又烟雾熏人难以持久,以至温敷 热力不足。思虑到此,突发奇想:何不制作红豆袋用微波加热后作为大血积长时间温敷的工 具?于是立即制作,并用多个红豆袋将患者双腿包起温敷,三日后血水即从脚趾创口流出一 一病情终于逆转了。又经月余至6月即告痊愈,只截掉组织坏死的脚趾部分,保住了她的双 腿,头晕,心脏不适,大小便无力及皮肤瘙痒等症亦全部一并消失。此案例是原始点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病例,有四项突破:其一、温敷位置与面积的突破: 大面积症状要大面积的外热源温敷,小面积重点温敷虽有其适用性、针对性,但大面积温敷 补充热源一般来说更有效,且不受经络穴位的限制;英二,温敷时间的突破:症状越严重, 温敷时间耍

12、越长,直到每天可以24小时的温敷对治24小时的症状;其三,打破了外热源成 分的迷思:外热源只要人体感觉温暖舒适、能吸收就行,不需追求成分,因而温敷工具可以 多样化拓展;其四,突破了温补仅限于内服的观念:亦可通过外用温敷来补充热能。外热源 对重症重病患者尤为重要,他们通常胃纳差,能吸收的有限,温暖舒适的外热源却可以长达 每天24小时源源不断的给以补充。2.3揭开“虚不胜补”的千古难题患者分明体质虚寒,可一温补就“上火”。这个“虚不胜补”的现象,困扰了中医几千 年而不得其解,后果主要有二:误判为热性体质而下寒凉药,或误判为寒热交杂体质而左右 为难不得良方,两者皆贻误病情,前者尤甚。但原始点医学处理

13、所有疾病,都是内外热源一起上的。会不会“上火”?也会有,但原 始点有解决办法一一按推症状所对应的原始痛点,“上火”(可能还有心慌,呕吐等症)就可 以解除;只要先把全身原始痛点按开,再内服外敷,就不会有“上火”等现象,热源就可以 被顺利吸收,“虚不胜补”这个千年悬案就这样迎刃而解了!2.4勘破“热性体质”的惑人假象体质分寒热,这是中医最基本的辩证。寒证者热能不足,不言而喻。中医又将它分为表 寒、里寒而治以解表散寒、温中散寒,所谓“寒者热之”,虽然不必这么复杂,但方向正确, 故多有效验;倘若无效并“上火”,其原因及破解z法如上述,可以不再迷惑了。热症者, 症见发热喜冷、口干咽燥、口苦口疮。舌苔黄腻

14、、红肿热痛、脉弦数等,中医则治以清热下 火,所谓“热者寒之”,但疗效却未必确切,甚至经多年治疗仍缠绵不愈者亦所在多有;或 者此症虽解而体力大衰,又生别症,是为何故?用错药了!热症一样是热能不足,不可“寒 之”,以清热下火之药攻伐,更耗热能,岂非缘木求鱼?如果没有原始点的发现,这个谜团或许远远无法解开,因为寒热感觉如此直观明显,谁 会认为是虚幻的呢?笔者白己以前也是如此,在2009年还被假热迷惑过一次,这也是研发 原始点过程中唯一一次使用寒药。那吋遇-患者,胸、腹极痛,口渴喜饮,便秘,脉洪大有 力,断为结胸证。但是患者整个背部原始点轻按就痛,故无法按推;怕热,温敷更觉燥热, 故无法温敷。加上诸多

15、热象,心屮不免起疑一一自研发原始点以来,一直都是按推配合内外 热源,不曾用过任何的寒凉药或冰敷,都有效,所以内心隐约觉得,热性体质应该不存在。 但血对这位患者,似乎用原始点无法下手,他又呈现一片热象,当吋读过李可的书说百分九 十几都是寒性体质,心想难道这位患者就是属于剩下的百分之几的热性体质?于是依伤寒 论用【大陷胸汤】,结果症状虽有改善,但体力却大幅衰退了。这让笔者陷入了沉思。联想到z前的【大承气汤】案例,以及儿年来研发的这套组合了 原始痛点按推加内外热源、在实战中儿乎已无往不利的方法,反复思索其小关键所在,终于 明白疾病可以分为症状与体力焜弱,症状的改善不等于体力的改善,反之亦然。二者哪个

16、更 重要?绝对是体力,因为体力关乎生死,而症状只是关乎生存质量。症状是表象,体力是本 质;体力受内外诸缘(情志、六淫之邪等)的伤害而减弱,造成各种组织运作失调形成体伤, 故有表现于外的症状。因此屮医强调“三分治七分养”,三分治其症状,七分养其体力,症 状改善了要花更多的努力把体力养起来,或说把体质调好。而改善体力都是用温补,没有用 “寒攻”的,因为疾病伤身,伤的即是体力,或者说热能,故要温补。温热药可改善体力, 但有时不能同时改善症状是在于体伤没有用外治法适当处理:寒凉药肯定是破坏体力的,虽 然有时也可以改善症状,但却以透支体力为代价,但古人有智慧,知道病后要温补才可避免 后患。不过若无有效的

17、外治法来解除症状,遇热证很自然会用寒凉药先解症,但愈后调养还 是会用温补。于是心中豁然,再无疑惑,热性体质是不存在的,有病皆寒,只是寒多寒少的 差别。只有这样,才能与几年来原始点疗法的实践相一致。(而那位【大陷胸汤】患者也不 是没招了。我这样想通之后,信心坚定,不再用寒凉药解症,就用原始点外治法,但手法轻 柔,缓慢加力,解除症状一样有效,只是一次按推时间耍花到一两个小时。)既然没有热性体质,又为何有热证热象?是因为体伤产生的组织运作失调与感觉错乱。 这个不是讲理论、讲感觉,是以原始点疗法实证出来的。原始点就跟透视镜一样,按推对应 的原始痛点,再以内外热源跟进,热象即解,热证随之而消,而现出寒证

18、的本质。2.5体力与热能想通了这些根本问题,临床上也到了印证,借助原始点按推照透视外治法,就可以深入 洞察体力、热能、体质及其与背后组织运作之间的相互关系。体力强壮的人,也就是生命力 旺盛的人,能量充沛,他们显然有更强的免疫力、自愈力,对环境变化有更强的抵抗力、适 应力。他们不易生病,生了病也容易痊癒。另一方面,疾病症状虽然通过按推原始痛点可以 得到快速缓解,但能否最终根治则有赖于热能的补充或患者自身热能是否充足。基于这样的 观察,笔者对体力与热能这对原始点医学中的重要概念,做如下概插:体力是身体维其恒温环境环境与组织运作、新陈代谢,以及免疫力、自愈力与活动力等 各种生命功能有效发挥作用的体能

19、总称,而热能是维持体力的能量。故热能的外在表现即是 体力,热能足则体力强,热能衰则体力弱。反之,通过观察体力强弱,即可知热能盛衰。热能不是凭空而來,它由组织运作转化各种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的能量而产生,同时又 是组织运作的推动力。热能作用与组织运作两者之间,是互相依存、协同进行的关系。在此 情形下,热能的改善及消耗,必然是一体两面,同时发生,而不能孤立看待。比如虽然维持 身体恒温及组织运作会消耗热能,但身体也正因此才能把吃进去的无论是温热性还是寒凉性 药食,经组织器官吸收后,转化成能够提供身体使用的热能。又如温敷与温热性药食虽可改 善热能,但在其吸收转化的过程屮,却需要消耗热能。再如按推与运动可

20、使组织运作顺畅, 增强对药食的吸收转化,以改善热能,但其本身也会消耗热能。正因为温敷与温热性药食的 吸收转化,以及按推与运动的进行过程都会消耗热能,所以必须在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妥 善调配、灵活运用,才有助于各种生命功能的有效发挥。2.6捅破热性体质的窗户纸前面从实践上论证了热性体质是不存在的。在对体力与热能深入认识的基础上,这 里再从理上阐明这个论断。当然理事一体,本不相违,只是角度不同。自从发现原始点开始, 在治病内服都只用温热性药食、外用则温敷,从不用寒凉药或冰敷,配合原始点按推,除了 少数如急性外伤等本处体伤所致症状,其余全都有效。唯一一次例外是前文提到的“热证” 用【大陷胸汤】案例,

21、但也立即发现此方大寒伤人,弊大予利。这显然与体质分寒热的观念 相矛盾,因为若真有热性体质,那么对此类患者施以内外热源无异于火上浇油。但事实上原 始点疗法对这些所谓热性体质患者一样有效。一石激起千层浪。发表如此离经叛道的观点,很多人无法接受没有热性体质的观念,并 从哲学高度来批驳,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切都是相对待而成立的,怎么可以说只有 寒性体质而没有热性体质呢?依道家理论,阴阳两仪未分前,不是还有空白不易图吗?地球 上固然有昼夜之分,但到了太空或太阳之上又岂有昼夜?因为太阳光照,地球随着自转而分 成白fi黑夜,而太阳没有日夜;因为热能不足,人体随着体伤而出现寒证热证,而体质不分 寒热。换

22、言之,体质是超越寒热现彖z上更本质的一个概念,它的热能永远不会有过剩的时 候,用“寒性”只是描述它热能常虞不足的状态,而非与“热性”对立。寒证热证是在此寒 性体质前提下人体出现的对立现象,就像动静是在绝对运动的前提下局部呈现的对立现象。 绝对运动是对宇宙实相的描述,并不需要、也不存在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与之相对。“无常” (动)是指“常性”(静)不可得,而不是与“恒常”相对的概念,也不是有个东西叫“无 常”。所以,从哲学上说,现彖有相对,本质是没有对立的,我们要透过现彖看本质。其实,当我们有整体观,就可以泯除对立。如手心手背可说是一阴一阳,但我看的是 整只手,就没有手心手背的对立,一体多分才有对立

23、。英次,未必事事都是有此必有彼。比 如有“肌无力”症状,难道就要有“肌大力”症状与之相对吗?所以“热能不足”也可以没 有“热能过剩”与z相对,它指称的是热能永远都是处于衰减的状态一一即便在补充的同时 也在衰减。我把寒性体质当成热能不足的另一种表述,所以它也可以没有热性体质与之相对, 而且它是超越寒证热证之上的。但事相上,既说热能不足,就落入相对一一相对于何者而言不足?不是相对于“热能过 剩”,是热能不能满足人体各种功能正常运作之所需而致体力虚弱、不能满足修复体伤之所 需而致症状不消一一以其不足以维持健康之所需故称之为热能不足。非健康态的寒证、热证 都是热能不足(与体伤)之果,体质皆属寒,不可看

24、表相而将体质二分为对立的寒性热性。哲学层面说透了,再来看实际层面,有没有可能热能过多而形成热性体质?否!因 为身体随时都在运作变化,而任何运作变化都会消耗热能,牛病时消耗更多,体质会趋向更 寒,故体内的热能只会不足,不会过多,不可能存在热性体质。有没有可能热源补充过量而 造成热能过多?也不可能,因为过暈部分不可能为人体吸收,就像给手机电池充电,即便超 时电池饱和度也不可能超过200%。相反,满则溢,过量部分会给人体造成伤害,反而要消 耗热能,但因体伤之故,症见寒热皆有可能,勿将此时所现热症当热性体质处理。既然无热性体质,那么在诊断上据以判定热性体质的一切热症,如怕热、口破、喜冷饮 等,或如虚火

25、、上热下寒、表热里寒等,只要外治手法及内外热源到位,体伤改善,即可化 解热症的假象而显出寒性体质的本质。因此,不可误认为真有热性或寒热交杂的体质。基于 这个事实,原始点的体质辨证就变得很简单,仅须从体力之强弱或症状之轻重,辨体寒之程 度即可。辨证即可如此简化,要将它落实到临床,就非常容易了。只要随时注意身体的变化,一 有症状,立即补充内外热源,并处理体伤。但有些体伤会造成患者感觉错乱,而出现假热之 症状,如怕热、灼热感、红肿热痛、发烧、潮热、口苦等。以上种种热象z症状,即使有轻 重之分,究其原因皆由体伤、体寒所致,所以在处理上不但不可冰敷及服寒凉性药食,还须 在按推原始痛点后温敷及服温热性药食

26、。这样看來,“没有热性体质”的论断,看似动摇了中医的基石,实则去芜存菁,使其更 如牢固坚实。因为生存与发展,最终都是看疗效,而不是看理论有多漂亮、是否有出处。我 们任何人说出的道理与方法,只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就算今天没有出处,后人再说不就有 了吗?古人不见今吋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何必厚古而非今!任何有志于创新超越、有志于 发明创造以推动时代进步的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气魄。要让历史赋予我们远眺的智慧,而不 是成为前进的包袱。不过,后来发现,我在古代还是有知音的,就是作扁鹊心书、特立独行的南宋医家 窦材。3、疾病的由来及原始点医学三定律要治病,就要知道疾病从何而來,才能釜底抽薪,根治疾病。但现代医

27、学的疗效与预 期落差如此之大,令人不得不质疑其方法论的问题。譬如肿瘤,耍穿刺、切片活检,做组织 病理学检查,在我看来这就像发洪水了,去检测洪水分子的结构,对治理洪水有帮助吗? 因此,如杲说哲学是探究世界的本质,是广义的科学,具有一般方法论的功能,那么我 想跳出孤立微观层血的繁琐细节,从哲学的整体性高度来探讨疾病的由来,这就是因果定律。3.1因果定律概说宇宙间万事万物都离不开凶果定律。这因果定律可用一个公式來表达:【因+缘果】。“因”是生起万事万物主要的、内在的条件,是生果的直接力;“缘”是外在的条件,能助 因生果,是生果的间接力。譬如种子借助土壤、阳光、水分、空气等外在条件,即可生长发 育,最

28、后开花结果。此种子是变化的主体,可看成“因”;从因生果中间所需要的外在条件 或间接力如土壤、阳光、水分、空气等就是“缘”,缘通常是众多的;长出的果实就是“果”。 所以因果定律包含了因、缘、果三种要素,并遵循如下三个根本原则:3.1.1果从因生: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原因,有因才有果。例如俗谓“种 瓜得瓜,种豆得豆”,瓜果是从种下的瓜种而生,不从豆种或其它种子而生。但因不自变, 因果之间,还需有“缘”(条件)的助力,“因”才能转化成“果”,也就是“单因不生果”, 必须因缘和合才能生果。譬如瓜种不能自变为瓜果,还紺阳光、水分、土壤.时节等诸缘之 助力方可。所以全面地说应是“果从因缘生”,谚语

29、“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 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就包含了这个道理。3.1.2事待理成:某种因在某些条件(缘)下必然产生某种结果,因果之间存在这 种必然的普遍理则,就像两个蛍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结合必然生成一个水分子一样,种瓜只能 得瓜、种豆只能得豆一样。违背了这个“理”贝u,便不能成“事”。用这样因缘果的理则來 指导,就可以获得宏观视野,洞察疾病的由来,进而简化治病的方法,避免“洪水來了去研 究水分子”这种舍本逐末的错误方向。3.13有依空立:宇宙万有,都是依靠众多因缘条件的和合而产生、随因缘条件的 离散而消亡,成住坏空,没有独立性、永恒性,无有主宰,这是宇宙万有的“空性”,因、

30、 缘、果皆如是。惟其如此,因才能受缘的影响而转化成果,本來没有的果才可能从因缘的结 合而产生。否则因就永远是因,不能转化成果;缘与因也就不相干;还没有形成的果,也就 不能无屮生有一一因为“空”,才能“有”。但生成的果也一样没有独立性、永恒性,依于因 缘条件的和合而存在,因住果存;随着因缘条件的迁移而改变,因变果转一一虽然“有”, 毕竟“空”。没有病可以生出病来,有了病也可以消除它,全看因缘条件的变化,因缘聚则 生,因缘散则灭,所以病非实有,是如幻有而毕竟空。当各种致病之缘的作用累积到一定程 度,即造成体伤而产生症状,这时症状就是因缘和合的“有”;按推对应原始痛点,补充内 外热源,因变果转,症状

31、消失,说明症状毕竟是“空”,无实体性。换言之,有生病z现象, 但无疾病之实体可作为治疗对象,治病只是改变疾病现象所赖以产生与存在的因缘条件。这 就是空有相依、空有不二、超越空有对立的“空义”,“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正因为 有这样的“空义”,宇宙万有才得以成立)。3.1.3.1原始点医学三定律与疾病的因缘果因果定律既然是宇宙间普遍的法则,当然也适用于医学。虽然说疾病没有实体性, 但疾病现象生灭变化的因果则是真实不艰。那么在医学这个特殊领域,因缘杲三者该如何界 定?因果关系的理则又是如何具体展现?前面对体伤与热能的论述,本质上就是对医学因果定律的观察,从中可以归纳出三 条经临床实证的定律,原

32、始点医学理论体系即是基于此公理式的三定律加以演绎而建立:【定律一】体伤致病定律一一所有的疾病症状都由体伤直接导致,而体伤可分为他 处体伤与本处体伤。【定律二】热能不足定律一一所有人的热能只会不足,不会过多,生病后热能会更 加不足(凡病皆寒定律,寒性体质定律)。(身体热能也是众多因缘和合的产物,不是一成不 变的,虽可以通过内外热源来补充,但补充是断续的,耗散却是不停的,故维持其动态平衡 是关键。)【定律三】热能体伤相互作用定律一一热能与体伤是相互影响的,热能过度消耗可 导致体伤,体伤又会消耗热能而使之更加不足;反过來,热能改善有利于体伤修复,而体伤 的修复也有助于改善热能。由此三定律,可以推论出

33、第四条定律:【定律四】疾病总因定律一一所有疾病症状皆因体伤及热能不足所致。体伤反映在 症状,热能反映在体力,故健康与否是以“体力之强弱及症状之有无”为准。不言而喻,医学要解决的是疾病;要解决疾病,就要找到病因,所以医学首要的是 诊断学。而诊断学的核心,就是疾病的因果律。上述这三条定律及其推论第四定律,就是通 过对成千上万的临床案例的观察归纳总结而发现的疾病的因果律。其中疾病症状属果,体伤 与热能不足属因。体伤作为疾病症状直接的因,这是通过临床发现并可随时验证的,前面已 经阐明,但为何将热能不足也定在因位?根据第三定律,热能过度消耗可造成体伤;而临床 观察,热能严重不足者,体伤很难修复,按推后症

34、状即便改善也很容易反复,但如补充内外 热源,即可加速体伤的修复,症状可获根治。因此热能不足是体伤之因,也就成为疾病症状 间接的因,早期又称其为因(体伤)中之因。这是将热能不足定在因位的第一重理由。但为何不将体伤称为热能不足之果?但根据因果律的“空义”,体伤是因还是果, 没有绝对性,在于从什么角度来看。我们把疾病设定在果位上,相应的体伤就只能在因位上, 那么将作为体伤之因的热能不足也与它一起并到相对于疾病的因位上,合理吗?我们在因果 链上退后一步,把视野扩大一层,就合理了。疾病之果从身体而生,故因在身体,而体伤与 热能不足只是同一个身体的不同层面,所以将两者都定在因位上,是合理的。譬如空调机让

35、房间降温,导致降温的因是空调机;但空调机z所以能放冷气,其内部还可以细分出一重甚 至多重因果链环。我们开不开空调,这时把空调机看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了;但如果它坏了要 修理,就要将它看成由多重子系统、多重因果所组成,才能找出故障。类似的,生病了,知 道因必在身体内,要向内求,勿外求而将缘作因,这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但诊断若止于此, 真正用到临床,又显得大而无当,不知从身体何处下手。那么,再将身体细分,体伤与热能 不足就是从中找到的可操作层面的致病之因,二者合之可视为一个整体,因为它们本来就是 共生在一体内而互相影响、协同运作的;分之,贝ij用于指导临床,辨疾病之总因,即可洞若 观火,措置有方。因此

36、,可以将体伤与热能不足一起放在因位上,而推论出笫四定律,作为 对疾病总因的论断。这是将热能不足定在因位的第二重理由。当然体伤、热能两个子系统都不是孤立不变的,也都有各自的因果链可再细分下去。 但对处理疾病来说,到这一层就可以了。疾病的主体是身体,故将一切影响身体的因素称为“缘”。更具体的说,缘是指所 有影响人体热能与体伤的各种因素,如错误观念、负面情绪、不当饮食、劳逸失度、环境污染、伤害性外力等。有些缘可直接造成体伤而产生症状;有些缘会消耗热能,间接导致体伤 而产生症状。身体为修复体伤以解除症状必会加速热能消耗,故生病后热能会更加不足。(因 为这在讨论疾病由来,所以举例都是伤身致病之缘;还有保

37、健治病z缘如按推原始点、善用 热源、适量运动、良好心态、合理作息等。)小结一下:伤身致病之缘作用於身体之因,或者直接造成体伤,或者过度消耗了热 能而间接造成体伤,再由体伤产生疾病症状z果。体伤是组织运作的生理层面,热能是生命 活力的能量层面,知此二者,医学之能事毕矣。至于观念与心态的作用,彰显的是教育的意 义,体现在缘上,透过影响热能与体伤而彫响健康,乃是诸缘屮最重要的。疾病由來的因果链,可以下图來概括:疾病由來果果如同果寅果不會生果疾病異常因如同種子 因會影響果症 狀 形態指數緣如同陽光、空氣、水分、土壌縁會影響因图中果位上的分类,除了疾病之外,又多出了不属于疾病的异常形态与指数。为何如此,

38、 这是个大题目,将在下一节再深入探讨。用这样一个图示来概括疾病的因缘果关系模式,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因要影响果,必 须藉助缘;同样,缘要影响果,也必须通过因的运作。单一的因或单一的缘都不会影响果, 必须要因缘具足,果才会改变:其在医学上的深刻内涵体现在两方面:1. 在诊断上:不可将缘作因,如把风寒或中暑当成症状的因,而使外缘及内因混淆不 清;或倒果为因,如将异常的形态与指数当成症状的因,而说一症多因或果生果。2. 在治疗上:不能弃因谈缘,不谈身体运作却谈药食、按推有治病功效,而说缘治果; 或无疾病,却将异常当成疾病來治疗。这虽是一份疾病由来图,但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的方法,都含摄在其中了,真

39、正 看懂了,对疾病就不会有恐惧了。3-2疾病与异常一一果的申论将异常的形态与指数从疾病症状屮分离出来,单列为非疾病的果见图二:疾病由 来图),是从2015年4月开始的。而且之前“异常形态与指数”只是笼统地称为“仪器检测 之结果”,疾病也没有区分“症”与“状”,而是统称“所有疾病之症状”,并与前者合在一 起统称为杲。异常形态与指数在主流医掌看来都属于疾病,而且异常形态更是铁证如山的器 质性病变,可作者为什么认定它们既非疾病本身,亦非疾病之因?这些问题其实只有一个本 质核心:对疾病认知的异同。3.2.1健康的标准为了认识疾病,我们先认识一下它的反面:健康。为此,先问一个很基本的问题: 医学的目的是

40、什么?解决疾病及延反寿命,使人健康氏寿,我想这个答案应该没有人会反对。 那健康又以什么为衡量标准?起码是没有身心的疾病症状,这是显而易见、不言而喻。那又 怎样可以延长寿命?只要慢点死。如何做到?要有体力,体力好就算得病也没那么快死。所 以,保养好体力,就是最好的延命之方,这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常识。而保养体力的核心即 在于保养热能,这在前面讨论热能时说过了。若是体力虚弱,不仅降低了生活质量,也会缩 短寿命。所以体力强弱也是一种健康与否的标志。疾病会削弱体力,最终影响到寿命。所以 “健康长寿”包含了保养体力、祛除疾病两个方面,且健康与否应以“体力之强弱及症状之 有无”为准。不过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有

41、个更深广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 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是全而身心健康的 概念,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四方而都健全,才是 完全健康的人。这种定义是在生物人的基础上加入社会人的健康概念,而黄帝内经所说 的“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健康境界是“真人”境界,更超乎其上了。与之相比,我们的 “体力之强弱及症状之有无”的健康标准是以生物人为基准的,是不是层次太低了呢?世界 卫生组织的定义很好很全面,应作为每个人的奋斗目标。但从医学角度,还是在生物人层面 定义健康标准为宜,因为社会人层面的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标准随时空

42、而改变,牵涉到复杂 的社会、经济、教育、文化、政治等众多层面,超出了医学范畴。不过,社会适应和道徳健 康的问题最终也会彫响到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所以我不反对将它们作为医学的辅助教育内 容纳入考量,也是医学应有的人文关怀。健康的标准确定了,那如何判断体力z强弱与症状z有无?对体力强弱,现在医院 还没有专项检测,但没关系,因为我们人人都知道白己体力如何,不需要检测。但要凭什么 判断有病没病?是否一定要按照更院检测的报告为准?如杲说不是,那检查就没有意义了。 如果说是,那没有现代的检测手段前,老百姓就不知道是否生病了吗?如果说仪器检测可以 使诊疗更准确,那为什么确诊并不会带來确切的疗效?所以这个问题

43、不简单,未必有共识。 比如世纪大病癌症,令人闻风丧胆,可为什么有人疾呼“癌症不是病”?高血压终生吃药都 治不好,但近年也有人说它不是病,无须治疗。有些病看似治“好” 了,比如肿瘤动刀切除 了,指数服药后也正常了,为什么很多症状却没有改善,还老是复发甚至导致更多医源性疾 病?或有严重症状痛苦不堪,检查却无异常,诊断无病;或亳无症状,检查却有异常,诊断 有病。这些矛盾现象俯拾皆是,必须彻底厘清,才能认清疾病的真面目。为此,我们要深入 探讨疾病与症状、疾病与异常形态和指数的关系。3.2.2疾病与症状所关心的人生病了,我们一定会问他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如果没有,我们就要说 他装病或者“神经病” 了。显

44、然,常识告诉我们,疾病与症状的关系是:有疾病必有症状, 症状可感可见,是疾病的具体表征,而疾病则是所有症状的抽象代名词。正因为症状可感可见,所以我们不用看医生也知道自己是否生病了。就算得的是什 么病未必知道,但怎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总是知道的,有经验的小医通过望闻问切,即可 辨证施治,连病名都不需要知道一一这是几千年中医的诊治方法,它通常只处理症状,只要 症状消除,体力恢复,即告成功,而不理会什么异常的组织形态或者指数一一那时代还没有 发明检测仪器。症状可再细分为“症”与“状”,其中“症”指不适感(包括功能紊乱),“状”指 组织受损。“症”如疼痛、痒、抽筋、口苦、怕冷、怕热、盗汗、咳嗽、呕吐、

45、腹泻、频尿 等;“状”如破皮、出血、目赤、口疮、红肿、溃烂、烫你化学毒液灼伤、牛皮癣、干 癣、红疹、褥疮等。这些都是每个人自己就可以感受观察得到,无需借助仪器。这里将“症”与“状“分开,有两个目的。其一,有助于辨别二者的体伤位置一一 症多由他处体伤所致,状多由本处体伤所致。其二,是为了指出“状”消失后,“症”未必 能解除;反过来,“症”解除后,“状”也未必会消失。譬如肿痛,常见有肿消而痛仍在,或 痛消而肿依旧的现象,即是“症”与“状”可由不同体伤所致、其间并无因果关系的明证。 这在临床上都很容易通过按推对应的原始痛点來验证,也是有了原始点后才发现的现象。如果将疾病与症状分离,认为不论有无症状,

46、仅就仪器检测的影像和指数即可据以 断定是否得病及所得为何病,那是与中医的思维相左的,也多与常识相悖。3.2.3异常形态与指数以上说的依症状(并配合四诊)进行辨证施治,是中医的诊疗方法。另一种是西医 的方法,主要根据仪器检测出來的异常的形态与指数进行诊断与治疗。将慢性形成的异常组织形态,以及各种异常指数,合并称为异常形态与指数,简称 “异常”(形容词当名词用)。它们包括目视手触可辨、但还未达到组织受损程度的非正常形 态,以及仪器检测出来的非正常的形态与指数。目视手触可辨的异常如发白、面皱、高低肩、 长短腿、筋结、筋粗、筋沾黏、筋紧绷等。仪器检测的异常形态如癌肿瘤、子宫肌瘤、纤维 瘤、脾肿大、肾萎

47、缩、脑萎缩、肝硬化、肺纤维化、心血管堵塞、心肌梗塞、脑梗塞、脑溢 血、溃疡、发炎、沾黏、骨刺、骨头坏死、关节变形、脊椎侧弯、椎间盘突出、各种结石等; 异常指数如异常的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癌指数、肝指数、肾指数、胆固醇等。它们既 非“症”也非“状”,也不会导致其他症状,故非疾病,亦与疾病无因果关系。异常形态与“状”的组织受损,两者的界限有时是模糊的。我只将目视手触可辨、 己达到组织受损程度的破皮、岀血、溃烂等,归类到需要处理的“状”的组织受损,其余如 发口、面皱、筋结、筋紧绷等未达到组织受损程度的,都归类为不需处理的异常形态。那为 什么仪器检测出来的脑梗塞、脑溢血、溃疡等分明已达到组织受损程

48、度的异常,不当作需要 处理的“状“呢?如前述,这是由于人之健康与否是以“体力之强弱及症状之有无”为准, 而所有的仪器检测出來的异常既不影响体力的强弱,也不产生不适感的“症”,也不属目视 可辨的体表组织受损的“状”,跟健康与否的诊断及从因解症的治疗无关,故不必再细究其 中仪器检测的异常有无状的组织受损。从临床观察到的现象到用原始点方法处理,症状改善,而随着热能的改善体伤的修 复(反映在体力的改善与原始点痛点的减少、减轻直到消失),很多情况下异常形态与指数 也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比如肿瘤缩小甚至消失,或者从弯曲的脊柱回直,结石排出,血 压、血糖恢复正常范围,等等。综合这些临床事实,可以总结出如下

49、结论:1. 疾病症状以及异常形态与指数,都是热能不足与体伤所生z果;2. 异常之果不生症状之果,简称“果不生果”;3. 异常本身不是症状,也不导致症状,所以既非疾病本身,也非疾病之因,而是 衰老败坏的自然现象,是不应该被当作疾病对象來处理的。因为异常与疾病有共同的因,所以二者经常同时出现,让我们误以为症状由异常导 致。其实它们z间虽有关联,但只是像兄弟姐妹一样的关系,而不是像母子一样的因果关系, 所以仪器检测出来的异常不能反映健康的真实状况。这就是常见身体有病、检测结果却正常, 身体无病、检测结果却界常的原因。明了此理,就不必削足适履,刻意要逃避老化败坏所带 来的异常,而去追求仪器检测的所谓人

50、为“正常”标准。只有当其屮的界常形态已彫响到生 活作息,从因解症无效的情形下,才可从果解症,处理此异常形态。生老病死是生命必经的过程。有了以上这些认识,再将医学放在这整个生命过程来 检视,对疾病的认知,就很清楚了:所有的“症”(包括不适感,体力虚弱,功能紊乱)与 体表组织受损的“状”,总称为疾病;无症状的“异常”既非疾病本身,也非疾病之因,而 是衰老败坏的自然现象。医学要解决的应是疾病的症状,而非异常,这一点上原始点和中医 是一样的。仪器检测出来的异常,对从果解症的西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们是西医的 主要处理对象,但对从因解症的原始点医学而言则无必要。如有仪器可检测体伤与热能的变 化,以辅

51、助原始点临床操忤,那原始点或可如虎添翼;但如以仪器检测界常形态与指数的有 无及其变化來评估原始点的疗效,方衲圆凿或有若干参考价值,但绝不可作为终极裁判的依 据。3.3医疗与保健医学是为了解决疾病及延长寿命。而欲达此目的既要解除症状,又要改善体力。解 除症状称为庚疗,改善体力称为保健。所以完善的医学必须包括医疗与保健,二者缺一不可。医疗是为了改善症状,以达到治病功效,所以是治已病;出于解除病苦的急迫性, 所以耍求医疗针对疾症状的疗效必须具有立即性。医疗包括诊断与治疗两部分,而其治疗方 式可分为内治法与外治法,此二者都必须在诊断的指导下才可进行。保健主要是通过改善体力,以增强免疫力、自愈力,从而达

52、到预防及间接疗愈疾病 的目的,所以是治未病,也是医疗不可或缺的辅助。保健方式亦可分为内治法、外治法及其 他。内治法以温热性药食为主补充内热源,外治法以温敷为主补充外热源,并须结合诊断, 才可达到改善热能、增强体力的目的。其他方法包括适量运动、良好心态、适度休息。除温 敷外,所有保健方式既不具体针对某种疾病症状,也不直接处理体伤或患处,而是通过全面 增强体力以期延年益寿,甚或改善乃至疗愈疾病。所以它无法针对疾病症状产生立即性的效 果,而必须持之以恒,日久方显其效。由于保健对症状不具有立即性的效果,所以不能被当作医疗本身来治病。但也不可 因此忽视保健的重要性,因为疾病之所以能治愈,也是靠自身体力增

53、强而修复的。所以医疗 若无适当保健措施的配合,不仅疗效难以保障,对热能较弱、体力较差的慢性病患者,就像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乂生一样,更是只能暂时改善症状而无法断除病根。从这个角度看,保 健比庚疗更为根本、更为重要。因此将正确的保健观念融人日常生活中,使生活不离保健, 保健即是生活,人人为自己的健康负责,才是保障大众健康的最佳途径。也只有如此,人人 才能成为自己健康的主人。既然治病离不开保健的配合,所以为了增进并巩固疗效,广义的医疗也应将保健纳 入其中。反过来,保健得当,也可让疾病消弭于无形,达到“上工治未病”的目的,所以广 义的保健,也应涵盖医疗。故庚学的实践,必须医疗与保健并行,内治与外治互

54、补,不可割 裂或偏废。惟其如此,医学才能臻于完善,真正达到守卫健康、延长寿命的目的。4、原始点临床技术应用原始点医学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都是在成功的临床经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最后再 升华为理论,所以其诊断、治疗与理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它的诊断与治疗甚至是一体同步 的。其理论与其说是创造发明,毋宁说是对所发现的规律进行系统客观地陈述而已,务求理 事一如,这在前一章己做介绍。本章再简要介绍其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应用。4.1疾病之因的诊断一一辨因概述所有疾病症状皆因体伤及热能不足所致。体伤可直接导致症状,热能不足则可通过 影响体伤间接导致症状。症状本身一般不会致命,但症状越严重表示体伤也越严重,身体为 修

55、复体伤以解除症状必会消耗更多热能,而严重热能不足可危及生命。反过来,严重热能不 足也会使体伤进一步恶化而加重症状,陷入恶性循环。所以体伤严重也代表热能严重不足, 反之亦然:它们彼此相互影响,共同左右着病情的变化,因此治疗疾病必须同时解除体伤及 改善热能。体伤与热能不足虽不能割裂对待,但辨此二者孰为疾病之主因,是辨因的核心。热 能反映在体力,体伤反映在症状,故主因之辨可从审察三事而定。其一,患者是否有可反映 体力虚弱的症状,如行动迟缓无力、全身异常疲惫、食不下、瘫痪、肌肉萎缩、声音微弱、气喘、而无光泽、肢体冰冷、发抖、水肿等之类?其二,症状是否发作频繁或时间持久?其 三,通过按推原始痛点来判断症

56、状之体伤位置是否在本处?于此三者中只要有一种情况出现, 即表明疾病之主因在于热能不足,处理上应以热源改善热能为主,以按推解除体伤为辅;反 之,若三者皆否,即表明疾病之主因在于体伤,处理上应以按推解除体伤为主,以热源改善 热能为辅。故通过观察体力、症状及症状之体伤位置以辨疾病之主因,是决定治疗原则的重 要诊断方法。其中辨症状之体伤位置必须经按推原始痛点后视症状之改善与否才可确认;换言之, 是先有按推原始痛点的治疗,之后才有辨症状之体伤位置的诊断,因此其过程既是诊断,也 是治疗。所有症状皆直接由体伤所致,而体伤位置可分他处与本处,临床又以他处体伤占绝 大多数。从经络穴位、到阿是穴、再到原始点,其实

57、都是为了解除他处体伤所致之症状而设 的位置。因此,医疗若不知症状可由他处体伤所致,或者错认其体伤位置,就会误人歧途, 延误病情,故辨明体伤位置是至关重要的。具体而言,“症”的不适感,多属他处体伤所致;“状”的组织受损,多属本处体伤 所致,但二者仍须经按推原始痛点作最后确认。经按推原始痛点后,症状若有改善,则此症 状与患处无关,而是由原始痛点所致,并称此原始痛点为他处体伤;若无改善,则此症状与 原始痛点无关,而是由患处体伤所致,并称此患处体伤为本处体伤。使用外热源时,症状若 属他处体伤所致,温敷应以原始点为主,患处为辅;若属本处体伤所致,则反之。病情好转恶化的辨别,主要是通过观察体力强弱而定。不

58、言而喻,治病最重要的目 的是为了保命,其次才是解除症状c而体力不仅可反映热能状况,也是身体免疫力、自愈力 的代名词,更是生命力的象征。故研判病情或治疗疾病,改善体力远比改善症状更为重要, 也就是经治疗后不论症状有无改善,如见体力渐渐充足,则属好转现象,最后必可化险为夷, 脫离病苦。反之,如症状虽减轻甚-至消失,但体力却衰退,则非佳兆,须提防病情突然恶化。 因此,若能在日常生活屮,坚持锻练身体、增强体力,不仅可以延长寿命,于生病时,还可 帮助修复体伤、解除症状;于未病时,亦可达到保健防病的功效。至于仪器检测异常的形态 与指数则属果,无法反映热能与体伤的真实状况,跟体力与症状无关,不可作为研判病情、 从因解症的依据;但若从果下手,治疗异常,则可参考。4.2治疗与保健相结合所有疾病皆因体伤及热能不足所致,故不论由何种因素(缘)引发,亦不论诊断为 何种病名及病因(果),分属慢性或急性、内科或外科,其处理方法都是一样的:按推原始 点,并用内外热源温之。内热源包扌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