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现状与优化对策探讨_第1页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现状与优化对策探讨_第2页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现状与优化对策探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现状与优化对策探讨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现状与优化对策探讨 摘 要 当前,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较为明显,许多学者更多地关注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而无视了农村人居环境的健康开展。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概述了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由于我国特殊地理国情,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较为明显,而且城乡经济开展极不协调,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开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农村开展的滞后,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的淡薄,小农经济意识越来越农,导致农村人居环境的恶化不断加剧。 1我国农村环境

2、现状 建设部于2005年5月组织开展了?村庄人居环境调查?,对全国9个省市的43个县、60个乡镇的74个村庄的供水、排水、农民住宅、供电、通讯、环境、交通、防灾、供气与供暖、规划与平安等13类,共105个工程进行了入村入户调查。调查显示;40%的村庄没有自来水,其中75%的村庄在粪坑或厕所旁打井取水;40%的村庄道路雨天“出行难;40%的村庄存在路面比室内地平高的情形;50%的村庄夜里进不去;60%的村庄没有村民聚会的公共活动场所;90%的村庄使用传统旱厕;90%的村庄垃圾随意堆放,没有专人管理; 2 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 2.1农村水污染严重,水环境状况不断恶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环境

3、污染的加剧,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生产和生活用水受到严重污染。我国农村饮用水符合农村饮水卫生准那么的比例为66%,还有34%的人口饮用水达不到准那么的要求。 2.2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威胁农民的生命财产平安 人居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并不仅仅是恶性肿瘤,还包括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病、皮肤病、胎儿畸形和死胎等等。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25%的疾病和死亡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全世界每年死亡的4900万人中3/4是由于环境恶化所致,其中儿童是环境恶化的最大受害者。 2.3生态破坏导致生态移民的出现,影响农村稳定 据世界环境监测中心报告,自21世纪起,腾格里沙漠先后吞噬了数万亩农田、近百个

4、村庄,当地群众成了“生态难民。内蒙古自治区将在未来10年内被迫生态移民20万,山西省将在未来5年内被迫生态移民40万。 2.4农民意识的落后,受传统文化和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等历史原因的影响 我们现在很多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还缺乏生态环境和生态消费方面的知识,加上受传统文化和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等历史原因的影响,特别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兴旺,教育贫乏,加上农民居住的分散性、生产方式的封闭性、社会交往与联系的局限性,造成了小生产者的观念和心理在我国农民思想中普遍存在。 2.5 “现代农业生产手段的不当使用 农药、化肥、地膜等“现代农业生产手段的不当使用,带来了农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

5、题。 3 人居环境优化对策 3.1政府帮扶 各级政府为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应:首先根据公共产品外溢性对农村公共产品作分类,确定提供方式。对只有外部收益没有内部收益的纯公共产品,由政府承当;对既有社会收益,又有农民个人受益的准公共产品,需要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那么由政府和农民个人共同承当;对外溢性较小的低级公共产品,由政府出面组织,由农民集体提供。 3.2遵循可持续开展原那么 3.2.1合理规划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学提出了从乡村景观资源识别、利用、开发角度出发,规划划分人类对不同乡村景观类型的干扰程度和干扰方式,通过进行乡村景观的合理规划、整治和建设,提高人类行为与乡村景观环境的相容性,进而推动

6、乡村人居环境建设。 3.2.2尊重乡村传统 尊重乡村传统的聚落成员之间形成的相似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在村庄撤并过程中注重保护村庄可识别性和村民的心理归属感。 综合考虑村庄的开展条件、开展潜力和地质条件等各种因素,确定现有村庄的空间布局。按照“改造城中村、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撤除空心村、建设中心村的思路,优化村庄布局,明确中心村和基层村的布点。 3.3城镇体系总体规划,防灾减灾规划同步进行 与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大根底设施建设规划相衔接,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与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根底设施、产业园区、生态环境等专项规划相配套,努力改善村庄的交通条件和水环境质量。同时与防洪防台等

7、自然灾害防治规划相衔接,提高村庄防灾抗险能力。 3.4根底设施建设 统筹安排给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根底设施和医疗、文化、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建设研究教育等社会公共设施建设。城市近郊区,可以依托城市解决;远离城市有条件的地区,距离相近的乡镇可以联合建设给排水、垃圾处理等根底设施,提高共建共享水平。在设施配置上重点向中心村倾斜,完善中心村的功能,强化中心村对基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4 结语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农业大国,农村村镇人居环境的建设对于整个社会人居环境的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面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叶齐茂等.村庄人居环境调查D.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李锦顺.城乡社会断裂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05. 【3】 陆新元.农村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