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解的情况之间的关系,会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关系的过程,体会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究精神.重点难点【重点】用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难点】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方程及不等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任
2、意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几个交点?生甲:一个.生乙:不对,当直线与x轴平行时,没有交点.生丙:还有一种情况,当直线与x轴重合时,有无数个交点.师:同学们考虑得很周到!当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1个交点时,你能求出它与x轴交点的坐标吗?比方一次函数y=2x-3,它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坐标是多少?学生计算后答复.二、共同探究,获取新知师:你猜测一下,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可能会有几个交点?我们可以借助什么来研究?学生思考.生:借助二次函数的图象.师:对.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二次函数y=x2+3x+2的图象如以下图,根据图象答复以下问题:1.它与x轴有公共点吗?如果有,公共点的横坐标是多少?2.当x取公共
3、点的横坐标时,函数的值是多少?3.由此你能求出方程x2+3x+2=0的根吗?4.方程x2+3x+2=0的解与交点的横坐标有什么关系?师:请同学们先画出函数图象,然后思考下面几个问题.学生作图,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出示图象:学生观察图象后答复.生:这个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公共点,公共点的横坐标分别是-2和-1.这时函数值都为0,所以方程x2+3x+2=0的根为-2和-1.方程x2+3x+2=0的解与交点的横坐标是一样的.师:同学们答复得很好!你能归纳出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点个数的其他情况吗?交点的个数与方程ax2+bx+c=0的根的个数有何关系呢?学生思考,交流讨论.生:函数y=a
4、x2+bx+c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方程ax2+bx+c=0根的个数一样,所以也有三种情况:令=b2-4ac,当>0时,函数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方程有两个根;当=0时,函数图象与x轴有一个交点,方程有两个相等的根;当<0时,函数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方程无解.师:同学们答复得很好!所以我们有了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另一种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然后怎么确定方程的解呢?生: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三、例题讲解【例】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近似解(精确到0.1).解:画出函数y=x2+2x-1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一
5、个在-3和-2之间,另一个在0和1之间.先求位于-3和-2之间的根.由图象可估计这个根是或-2.4,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见下表:xy观察上表可以发现,当x分别取和时,对应的y由正变负,可见在与之间肯定有一个x使y=0,即有方程x2+2x-1=0的一个根.题目只要求精确到0.1,这时取或作为根都符合要求.但当时比y=0.25(x=-2.5)更接近0,应选x=-2.4.同理,可求出方程x2+2x-1=0在0和1之间精确到的另一个根.方程x2+2x-1=0的近似解还可以这样求:分别画出函数y=x2和y=-2x+1的图象,如图,它们的交点A、B的横坐标就是方程x2+2x-1=0的根.如有条件,可以在计
6、算机上用几何画板处理.四、练习新知师:我这有几个习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它们.1.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1,0)、(-5,0),那么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分别是. 【答案】x1=1,x2=-52.判断以下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无交点.假设有,求出交点的坐标;假设没有,请说明理由.(1)y=2x2-5x+3;(2)y=x2+3x+5;(3)y=3x2-7x+8;(4)y=x2+x-12.【答案】(1)有交点,交点坐标为(1,0)、(,0);(2)无交点,=b2-4ac=32-4×1×5=-11<0;
7、(3)无交点,=b2-4ac=(-7)2-4×3×8=-47<0;(4)有交点,交点坐标为(4,0)、(-6,0).3.二次函数y=kx2-3x-2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求k的取值范围.【答案】根据题意,得解得k>-且k0.五、继续探究,层层推进师:我们前面学习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上面讨论了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下面我们讨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0页的图2120.学生看图.师: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二次函数y=x2+3x+2的图象被x轴分成三局部:一局部与x轴相交,一局部在x轴上方,一局部在x轴下
8、方.在x轴上方或下方的意义是什么?生1:在x轴上方时,y>0,也就是x2+3x+2>0,所以图象在x轴上方的x的取值范围就是不等式x2+3x+2>0的解集.生2:在x轴下方时,y<0,也就是x2+3x+2<0,所以图象在x轴下方的x的取值范围就是不等式x2+3x+2<0的解集.师:同学们很聪明!你现在就根据这个来完成课本第33页练习的1、2.学生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完成后集体订正.六、课堂小结师: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学生答复.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教学反思学习这节内容要充分运用两种思想方法:1.函数与方程的思想,用
9、变量和函数来思考问题的方法就是函数思想,函数思想是函数概念、图象和性质等知识更高层次的提炼和概括,是在知识和方法反复学习中抽象出的带有观念的指导方法.2.数形结合思想,在中学数学里,我们不可能把“数和“形完全孤立地割裂开,也就是说,代数问题可以几何化,几何问题也可以代数化,“数和“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在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的根底上,能够运用二次函数及其图象、性南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在整个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始终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更表达了学好数学的重要意义.3乘、除混合运算1能熟练地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那么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
10、、除混合运算;(重点)2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简化运算;(难点)3能利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1在小学我们已经学习过加、减、乘、除四那么运算,其运算顺序是先算_,再算_,如果有括号,先算_里面的2观察式子3×(21)÷,里面有哪几种运算,应该按什么运算顺序来计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计算:(1)2.5÷×;(2)÷×.解析:(1)把小数化成分数,同时把除法变成乘法,再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那么进行计算即可(2)首先把乘除混合运算统一成乘法,再确定积的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
11、进行计算即可解:(1)原式××××1;(2)原式××4.方法总结: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运算方法,先统一成乘法,再计算探究点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及乘法的运算律【类型一】 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计算:(1)×(6)÷;(2)×(12)解析:(1)先计算括号内的,再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2)可考虑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解:(1)×(6)÷×(6)÷(10)×1010;(2)×(12)×(12)×(12
12、)3×(12)×123×12×1236333.方法总结: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先观察算式的特点,假设能应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就先简化运算【类型二】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计算:(1)×(24);(2)(7)××.解析:第(1)题括号外面的因数24是括号内每个分数的倍数,相乘可以约去分母,使运算简便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第(2)题7可以与的分母约分,因此可利用乘法的交换律把它们先结合运算解:(1)×(24)×(24)×(24)20(9)11;(2)(7)××(7)×××.方法总结:当一道题按照常规运算顺序去运算较复杂,而利用运算律改变运算顺序却能使运算变得简单些,这时可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类型三】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某人乘热气球旅行,在地面时测得温度是8,当热气球升空后,测得高空温度是1,热气球的高度为_m.解析:此类问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时要正确理解题意,列出式子求解,由题意可得8(1)×(1000÷6)1500(m),故填1500.方法总结:此题的考点是有理数的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一年级语文重要考点2025年试题及答案
- 荆门城投面试题及答案
- 第1讲 光的折射 全反射-2026版大一轮高考物理复习
- 2024年二手车评估师考试的常见问题及答案
- 六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随州市高一下学期2月联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 关于食品检验的知识更新及质检员考试试题答案
- 2024年汽车美容师服务升级路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计算机基础考试推理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统计学变量关系题目及答案
- 自愿放弃三校生申请书
- 《艺术概论》课件-第三章 艺术创作
- 火灾调查询问笔录模板范文
- 防洪防汛主题安全教育
- 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Module4-Unit1课件(共31张ppt)
- 左宗棠课件完整版
- 中药学电子版教材
- 市政道路电力、照明、通信管道工程施工方案方案
- 球的体积和表面积说课稿
- GB/T 30726-2014固体生物质燃料灰熔融性测定方法
- 可吸收丝素修复膜(CQZ190059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