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车体技术2_第1页
动车组车体技术2_第2页
动车组车体技术2_第3页
动车组车体技术2_第4页
动车组车体技术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动车组车体技术教师:丁莉芬单位:机电学院机车车辆研究所E-Mail:2车体结构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空气力学问题空气力学问题车辆噪声问题车辆噪声问题车体轻量化问题车体轻量化问题3轻量化铝合金车体动车组车体技术动车组车体技术 动车组的高速化需要流线化流线化、车体减重与动力分散使得承载众多设备的车体保证强度、刚度是一对矛盾;铝合金/不锈钢车体制造技术; 车体作为动车组所有设备车体作为动车组所有设备的载体,是动车组的关键的载体,是动车组的关键技术。技术。4高速动车组面临的空气动力学问题高速动车组面临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序序号号空气动力学问题空气动力学问题与铁路相关问题与铁路相关问题1 1明线上列车表面压力

2、明线上列车表面压力设备布置设备布置2 2会车压力波会车压力波安全性、舒适性安全性、舒适性3 3空气阻力空气阻力速度提升、节能速度提升、节能4 4横风下的气动特性横风下的气动特性强风下运行安全性、运行限制强风下运行安全性、运行限制5 5隧道内压力的波动隧道内压力的波动车内环境车内环境, ,车体强度车体强度6 6作用于车辆的非恒定力作用于车辆的非恒定力乘坐舒适度乘坐舒适度7 7隧道微气压波隧道微气压波环境问题环境问题8 8列车行驶风列车行驶风站台人员安全性站台人员安全性51.1.明线上列车运行时的列车表面压力明线上列车运行时的列车表面压力 从风洞试验结果来看,列车顶面与侧面压从风洞试验结果来看,列

3、车顶面与侧面压力力可以分为三个区域:可以分为三个区域:(1)(1)头车鼻尖部位正对来流方向为正压区;头车鼻尖部位正对来流方向为正压区;(2)(2)车头部附近的高负压区:从鼻尖向上及车头部附近的高负压区:从鼻尖向上及向两侧,正压逐渐减小变为负压,到接近与向两侧,正压逐渐减小变为负压,到接近与车身连接处的顶部与侧面,负压达最大值;车身连接处的顶部与侧面,负压达最大值;(3)(3)头车车身、拖车和尾车车身为低负压区。头车车身、拖车和尾车车身为低负压区。6列车纵截面头部表面压力分布图7列车纵截面尾部表面压力分布图8 因此,在动车(头车)上布置空调装置因此,在动车(头车)上布置空调装置及冷却系统进风口时

4、,应布置在靠近鼻尖的区及冷却系统进风口时,应布置在靠近鼻尖的区域内,此处正压较大,进风容易;而排风口则域内,此处正压较大,进风容易;而排风口则应布置在负压较大的顶部与侧面。应布置在负压较大的顶部与侧面。 在有侧向风作用下,列车表面压力分在有侧向风作用下,列车表面压力分布发生很大变化,尤其对车顶小圆弧部位表面布发生很大变化,尤其对车顶小圆弧部位表面压力的影响最大。当列车在曲线上运行又遇到压力的影响最大。当列车在曲线上运行又遇到强侧风时,还会影响到列车的倾覆安全性。强侧风时,还会影响到列车的倾覆安全性。9 2. 2.动车组会车时列车的表面压力动车组会车时列车的表面压力 列车交会时产生的最大压力脉动

5、值的大小列车交会时产生的最大压力脉动值的大小是评价列车气动外形优劣的一项指标。是评价列车气动外形优劣的一项指标。 在一列车与另一静止不动的列车会车时,在一列车与另一静止不动的列车会车时,以及两列等速或不等速相对运行的列车会车以及两列等速或不等速相对运行的列车会车时,将在静止列车和两列相对运行列车一侧时,将在静止列车和两列相对运行列车一侧的侧墙上引起压力波(压力脉冲)。的侧墙上引起压力波(压力脉冲)。 这是由于相对运动的列车车头对空气的挤这是由于相对运动的列车车头对空气的挤压,在与之交会的另一列车侧壁上掠过,使压,在与之交会的另一列车侧壁上掠过,使列车间侧壁上的空气压力产生很大的波动。列车间侧壁

6、上的空气压力产生很大的波动。10 试验研究和计算表明,动车组会车压力波幅值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 (1)随着会车速度的大幅度提高,会车压力波的强度将急剧增大,如图所示:11会车压力波幅值与速度的关系曲线12 (2)会车压力波幅值随着头部长细比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地显著减小。为了有效地减小动车组会车引起的压力波的强度,应将动车(车头)的头部设计成细长而且呈流线型。13 (3)会车压力波幅值随会车动车组侧墙间距增大而显著减小。为了减少会车压力波及其影响,应适当增大铁路的线间距。 我国铁路主要技术政策中规定:160km/h时,线间距4.2m;200km/h时,线间距4.4m;250km/h时,线间距4.6

7、m;300km/h时,线间距4.8m;350km/h时,线间距5.0m。14净间距 Y 与会车压力波的关系净间距 = 线间距 - 车宽普通铁路:4.0m 高速铁路德国 4.7m日本 4.24.3m法国 4.34.5m中国铁路客运专线中国铁路客运专线5.0m线间距我国客运专线选择我国客运专线选择5米线间距以满足时速米线间距以满足时速350公里的运行要求公里的运行要求15 (4)会车压力波幅值随会车长度增大而近似成线性地明显增大。 (5)会车压力波幅值随侧墙高度增大明显减小,但减小的幅度随侧墙高度增大而逐渐减小。 (6)会车压力波幅值还受到列车编组形式的影响,不同形状车体截面混编的列车将使列车交会

8、压力波增大。 16(7)(7)会车压力波近似地与会车压力波近似地与 成正比,成正比,高、中速列车会车时,中速车的压力波幅值高、中速列车会车时,中速车的压力波幅值远大于高速车远大于高速车( (一般高一般高1.81.8倍以上倍以上) )。这是由于。这是由于会车压力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通过车的速度,会车压力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通过车的速度,在高、中速列车会车时,中速车压力波主要在高、中速列车会车时,中速车压力波主要受其通过车高速车速度的影响,高速车压力受其通过车高速车速度的影响,高速车压力波主要受其通过车中速车速度的影响,所以波主要受其通过车中速车速度的影响,所以中速车上的压力波幅值远大于高速车。中速车

9、上的压力波幅值远大于高速车。212(/8)uu1718空气阻力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空气阻力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压差阻力:压差阻力:头部及尾部压力差所引起的阻力;头部及尾部压力差所引起的阻力;摩擦阻力:摩擦阻力:由于空气的粘性而引起的、作用于由于空气的粘性而引起的、作用于车体表面的剪切应力造成的阻力;车体表面的剪切应力造成的阻力;干扰阻力:干扰阻力:车辆的突出物车辆的突出物( (如手柄、门窗、转如手柄、门窗、转向架、车体底架、悬挂设备、车顶设备、及车向架、车体底架、悬挂设备、车顶设备、及车辆之间的连接风挡等辆之间的连接风挡等) )所引起的阻力。所引起的阻力。3.空气阻力19 研究表明,空

10、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机械阻力则与速度成正比。速度为100km/h时,空气阻力和机械阻力各占一半;速度提高到200km/h时,空气阻力占70,机械阻力只占30;250km/h速度平稳运行时,空气阻力约占列车总阻力的8090以上。20动车组所需牵引和制动功率随速度三次方而增加0 80 160 240 320 400320N/t240N/t160N/t80N/t0N/t100%80%60%40%20%0%空气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比空气阻力机械阻力固定阻力200km/h百分比单位牵引力70%速度km/h空气阻力是高速运行的最大障碍21空气阻力可以简略地用下面公式表示:空气阻力可以简略地用下面公式表

11、示:空气密度V :列车速度A:列车断面积CDP:车头、车尾部的压力阻力系数:摩擦阻力系数l :列车长度d:列车截面的直径 22有关新干线电车空气阻力的常数有关新干线电车空气阻力的常数 列车种类断面积A (m2)直径d (m)列车侧面的摩擦阻力系数压力阻力系数CDP012.63.540.0170.2010013.33.640.0160.2020012.63.540.0160.15新干线电车的运行阻力比较(列车长新干线电车的运行阻力比较(列车长400m400m) 23E2-0E2-0受电弓部形状受电弓部形状 24受电弓整流罩设置例(受电弓整流罩设置例(500500系列)系列) 25E2-1000E

12、2-1000受电弓部形状受电弓部形状 264.动车组通过隧道时列车的表面压力 列车在隧道中运行时,将引起隧道内空气压力急剧波动,因此列车表面上各处的压力也呈快速大幅度变动状况,完全不同于在明线上的表面压力分布。 27 试验研究表明,压力幅值的变动与列车速试验研究表明,压力幅值的变动与列车速度,列车长度,堵塞系数度,列车长度,堵塞系数( (列车横截面积与隧列车横截面积与隧道横截面积的比值道横截面积的比值) )、长细比、长细比( (亦称头型系数,亦称头型系数,即车头前端鼻形部位长度与车头后部车身断即车头前端鼻形部位长度与车头后部车身断面半径之比),以及列车侧面和隧道侧面的面半径之比),以及列车侧面

13、和隧道侧面的摩擦系数等因素有关,其中以堵塞系数和列摩擦系数等因素有关,其中以堵塞系数和列车速度为重要的影响参数。车速度为重要的影响参数。28国外有的研究报告指出国外有的研究报告指出: : 单列车进入隧道的压力变化大约与列车速度的单列车进入隧道的压力变化大约与列车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堵塞系数的(平方成正比,与堵塞系数的(1.31.30.250.25)次方成)次方成正比例。正比例。 两列车在隧道内高速会车时车体所受到的压力两列车在隧道内高速会车时车体所受到的压力变化更为严重,此时压力变化与堵塞系数的变化更为严重,此时压力变化与堵塞系数的(2.162.160.060.06)次方成正比。并且两列车进入

14、隧道)次方成正比。并且两列车进入隧道的时差对压力变化也有很大的影响,当形成波形叠的时差对压力变化也有很大的影响,当形成波形叠加时将引起很高的压力幅值和变化率,此时车体表加时将引起很高的压力幅值和变化率,此时车体表面的瞬时压力可在正负数千帕之间变化。面的瞬时压力可在正负数千帕之间变化。295-11kPa5-11kPa车内压力波动不大于车内压力波动不大于1000Pa1000Pa,气压变化率不大于气压变化率不大于200Pa/s200Pa/s。动车组通过隧道时车内压力的控制305、作用于车辆的非恒定力 进入隧道前后车辆侧面产生的压力波形进入隧道前后车辆侧面产生的压力波形31结论:结论:隧道中央侧和隧道

15、壁面侧的压力变动差隧道中央侧和隧道壁面侧的压力变动差(差压)形成了作用于车辆的横向摇摆力矩(差压)形成了作用于车辆的横向摇摆力矩,成为左右摇摆的原因。这一作用于车辆的非恒定空气力随着列车速度的提升而变大,有相向列车通过时变得更大。 目前,为解决列车在隧道内行驶时的左右摇摆问题,采用了车体间抗蛇行减震器和半主动悬挂、主动悬挂。32E2-1000E2-1000动动车组车端纵向减振器车组车端纵向减振器336 6、隧道隧道微气压波微气压波 列车进入隧道时产生的压缩波以音速在隧道内传播,到达隧道出口时,其压力波中的一部分变为脉冲状压力波,辐射到隧道外,同时产生爆破声,造成了隧道口附近的环境问题,此压力波

16、称为隧道微气压波。隧道微气压波的大小与到达隧道口的压力波波面的压力梯度成比例。在短隧道的情况下,微气压波的大小与列车进入隧道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在长大隧道的情况下,微气压波还与轨道结构类型有关,若是石碴道床则比短隧道的微气压波小,若为轨枕板则微气压波比列车进入速度的三次方还要大。34隧道内的压缩波和隧道出口的微气压波隧道内的压缩波和隧道出口的微气压波35车辆方面的措施包括:缩小车辆断面积以及车头形状的最优化等方法。降低隧道微气压波措施的基本原理有:在隧道入口处设置喇叭形的缓冲装置;利用隧道中的支坑道作为压力波的旁通通路使压力外泄;用带缝隙的挡板连接相邻隧道等方法使压力波减弱;这些都已经达到了实

17、用化。3637 研究表明,列车气动性能与头部形状之间的关研究表明,列车气动性能与头部形状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系可以概括为:(1) 从头型对列车空气阻力、列车风、会车压力波、通过明线区间时对环境影响等特性的综合影响考虑,在头型相同的情况下流线形的头型长细比越大,气动性能越好。高速列车的长细比一般要求达到3左右,或更大。因为这既有利于降低列车交会空气压力波,又能有效地减小列车空气阻力,同时还能改善列车其他空气动力性能。38 (2) (2)列车流线形头部长度一定时,横截面列车流线形头部长度一定时,横截面外轮廓线的形状对阻力有较大影响,如,在外轮廓线的形状对阻力有较大影响,如,在无横风情况下,对头车

18、来说,椭球形阻力最无横风情况下,对头车来说,椭球形阻力最小,扁宽形阻力最大;对尾车来说,扁梭形小,扁宽形阻力最大;对尾车来说,扁梭形阻力最小,鼓宽形阻力最大;而对整列车来阻力最小,鼓宽形阻力最大;而对整列车来说,以头车为椭球形而尾车扁梭形总阻力为说,以头车为椭球形而尾车扁梭形总阻力为最小。在有横风作用下,最小。在有横风作用下,扁宽形头车阻力较扁宽形头车阻力较小,椭球形头车阻力较大。小,椭球形头车阻力较大。39 (3) (3)对列车交会压力波而言,以扁宽形为对列车交会压力波而言,以扁宽形为最小,椭球形为最大,扁梭形和鼓宽形车头最小,椭球形为最大,扁梭形和鼓宽形车头介于中间。改变前窗部位过渡曲线对

19、列车交介于中间。改变前窗部位过渡曲线对列车交会压力波幅值影响较小;减小鼻尖部位过渡会压力波幅值影响较小;减小鼻尖部位过渡曲线的曲率半径曲线的曲率半径( (即扁形鼻尖即扁形鼻尖) )可以有效地降可以有效地降低列车交会压力波。低列车交会压力波。 由此可见,减小列车空气阻力和降低列由此可见,减小列车空气阻力和降低列车交会压力波是既矛盾,又统一,列车气动车交会压力波是既矛盾,又统一,列车气动头部外形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头部外形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40500系高速列车41700系高速列车系高速列车列车车头正面列车车头正面427.7.列车行驶风列车行驶风 当列车高速行驶时,在线路附

20、近产生空气运当列车高速行驶时,在线路附近产生空气运动,这就是列车风。当列车以动,这就是列车风。当列车以200km/h200km/h速度行驶时,速度行驶时,根据测量,在轨面以上根据测量,在轨面以上0.814m0.814m、距列车、距列车1.75m1.75m处的处的空气运动速度将达到空气运动速度将达到17m/s17m/s(61.2km/h)61.2km/h),这是人站,这是人站立不动不能够承受的风速,当列车以这样或更高的立不动不能够承受的风速,当列车以这样或更高的速度通过车站时,列车风将给铁路工作人员和旅客速度通过车站时,列车风将给铁路工作人员和旅客带来危害。带来危害。43 由于列车风将对旅客和工

21、作人员带来伤害,必须使道旁的人与列车保持一定的安全退避距离。目前判别人体安全性的标准分为风速标准和气动力标准两种。如日本以平均风速9m/s作为确定站台安全距离的危险标准;英国以平均风速11m/s确定站台安全距离,以17m/s确定作业安全距离,而法国和德国则采用气动力判据。 44我国参考国外标准,推出了关于列车风的安全退避距离的建议值为:(1)人体允许承受的气动力和风速建议值。对站台而言,人体允许承受的最大气动力值为100N;对线路作业而言,人体允许承受的最大气动力值为130N;站台旅客和线路作业人员承受的列车风风速为14m/s。(2)200km/h等级线路在列车通过时的人体安全退避距离: 站台

22、人员:距站台边缘2m 线路作业人员:距轨侧3m45 减小空气阻力 减小动车组会车时的列车表面压力波幅值 减小动车组通过隧道时列车表面压力波幅值 控制气动升力流线形受电弓封闭的底架空气进口转向架突出部件表面摩擦流线型前端小车辆间隙46 车体轻量化的必要性车体轻量化的必要性 车体轻量化措施车体轻量化措施动车组车体的轻量化设计47减轻列车重量可以:减轻列车重量可以:1 1、减少列车对牵引功率的需求、减少列车对牵引功率的需求2 2、降低轴重、减小轮轨动作用力、降低轴重、减小轮轨动作用力(一)车体轻量化的必要性(一)车体轻量化的必要性48 高速列车需要的牵引功率N为: )( 3600maxkWkvQNK

23、 裕量系数裕量系数 Q列车总质量(列车总质量(t)列车的单位阻力(列车的单位阻力(N/t)maxv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km/h)49(1)轴重对轨道损伤的影响 随着轴重的增加,钢轨承受轮载而产生的轮轨接触应力、轨头内部的剪切应力、局部应力和弯曲应力将相应增加,同时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应力水平也将随之提高,从而大大缩短了钢轨的使用寿命。轴重对轮轨相互作用的影响50 研究结果表明,钢轨头部损伤几乎全是疲劳损伤,钢轨折损率随轴重的增加而增加。 法国依据钢轨疲劳损伤统计资料的分析得出,钢轨疲劳折损率与轴载荷的2.25次方成正比关系。 美国认为与轴载荷的3.8次方成正比。51 接触理论表

24、明,轮、轨面上的接触应力和轨头内部的剪切应力与轴载荷成正比,且与车轮直径及踏面外形有关。所以减小轴重可减少钢轨的损伤和提高钢轨的使用寿命。 日本高速列车为动力分散式,早期的轴重和簧下质量较大,轮轨动力作用和因此产生的钢轨磨耗和破坏严重,所以日本在高速列车的发展中非常重视降低轴重。52(2)高速对轮轨间垂向动力作用的影响 列车运行中,如果存在车轮偏心和扁疤,或者遇到轨道不平顺时,将产生轮轨间的冲击载荷,这种载荷属于“动态作用力”。下图为某电力机车以160km/h速度进行线路试验得出的过轨接头时轮轨间总载荷的时间历程。该电力机车的轴重为20t。53上图中,纵坐标为垂向总载荷与车轮静载荷之比,横坐标

25、为时间(ms);虚线为轮轨系统冲击响应的理论计算值,实线为实测值。由图可见,在这个冲击过程中,轮轨间的载荷出现两个峰值P1和P2。54 P1力出现在轮轨冲击后的瞬时(约0.30.4ms),频率为500Hz1000Hz,称之为高频力,其值为车轮静载的5倍左右。 P1力的高频瞬时冲击作用很快被钢轨及轨道的惯性反作用力抵消,很快衰减,来不及向上和向下传播,其破坏作用对钢轨和车轮最严重。它直接影响钢轨轨头的接触应力,容易发生钢轨剥离等接触疲劳;对车轮产生剧烈的冲击作用,导致车轮扁疤等。55 P2力出现在轮轨冲击2ms以后,持续时间较长,频率为20Hz100Hz,称之为中频力,其值为车轮静载的2.53.5倍。 P2力可直接向钢轨以下和车轮以上传递,造成轨枕破裂、道床粉化和板结、严重者引起路基下陷;造成列车垂向动力学性能恶化,特别是降低滚动轴承的疲劳寿命,在这种脉冲式激扰下,构架的动应力也将增大。56 上图为各种车速下的轮轨冲击力响应。从图中可以看出,P1力和P2力随行车速度的提高而增大,当速度由80km/h提高到250km/h时,P1力增加1倍,P2力增加0.8倍。 57各国高速列车轴重比较各国高速列车轴重比较58(二)(二)车体轻量化措施车体轻量化措施 普通速度车体结构的自重在普通速度车体结构的自重在14t14t左右,左右,而国外高速客车车体结构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