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金伦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金伦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金伦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类正面临生物入侵威胁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散到一个新的地区,在新的区域里,其后代可以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如何防止和抵御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各国科学家们密切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关于生物入侵的历史可追溯到很久以前,但对生物入侵的研究历史并不很长。1958年爱尔通出版了动植物入侵的生态学一书,才奠定了入侵生物学的基础框架,并预见到生物入侵的数量和危害程度会大量增加。全球入侵物种计划(gisp)是1997年建立的。它是应80个国家和联合国代表的共同要求而成立,专门应

2、对生物入侵的国际组织。事实上,近十年来有关有害生物入侵和扩散危害的报告引起了众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据美国普渡大学研究人员的调查,在美国印第安那州低收入的公寓楼内,约50%的公寓有德国小蠊危害。我国也同样如此,20世纪中期被称为“洋蟑螂”的德国小蠊入侵我国,如今已成为城市主要害虫。前两年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上海蔓延后影响多种本土植物物种的生存。今年,上海又首次发现原产美洲,卵有剧毒且又凶猛的雀鳝淡水鱼,幸好专家表示雀鳝淡水鱼不适合在上海地区的水温和水质等自然条件下生存繁衍。生物入侵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触目惊心。据1999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签发总统令时提到,按照一些专家的估计,生物入侵每年对美国造成的

3、损失高达1230亿美元。而我国,据2002年报告,仅11种主要入侵生物每年所造成的损失即高达574亿元,生物入侵所造成的总体损失可能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我国生物学家徐汝梅认为:20世纪50年代,人们意识到化学污染对环境的巨大影响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而从90年代后,人们开始关注人类所面对的另一巨大威胁生物入侵。可以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及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货物及人员在全球各地区间快速、大量流动,自然会给作为载体的外来生物提供广阔的迁移空间和异地入侵的环境。显而易见,如今人类正面临生物入侵的全球性的挑战。虽然生物入侵有一个复杂的链式过程。但一个新的入侵生物,一旦被发现对某地的生

4、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时,说明它已经在该地区扎住了根,再想消灭它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正如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黄勇平博士说的那样:防范生物入侵是一项保障国家环境生态安全的大问题,涉及现代化农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等许多内容。全球入侵物种计划的国际组织(gisp)研究表明,对于生物入侵,预防比控制其爆发更为可行,也更为经济。在生物入侵的链式过程中,抓住早期关键环节,即从入侵对象的引入到建立种群实施严格的、科学的监控,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下列对“生物入侵”概念的理解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5、; a.“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b.一些翻山越岭、远涉重洋的“生物移民”(也许是一种细菌、一种植物或者一种动物)来到异国他乡,由于失去了天敌的制衡获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生长迅速,占据了湖泊、陆地,而“土著生物”则纷纷凋零甚至灭绝。这就是生物入侵。  c.“生物入侵”是某个物种在某个生态系统中原来没有这个物种,是通过人为有意或者无意地从其他生态系统中引入到这个生态系统中。  d.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散到一个新的地区,在新的区域里,其后代可以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 

6、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全球入侵物种计划(gisp)是1997年建立的。它是应80个国家和联合国代表的共同要求而成立,专门应对生物入侵的国际组织。  b.1958年爱尔通出版了动植物入侵的生态学一书,才奠定了入侵生物学的基础框架,并预见到生物入侵的数量和危害程度会大量增加。  c.生物入侵问题虽然在众多国家已经到触目惊心的地步,但是事实上有关有害生物入侵和扩散危害的报告并没有引起众多国家的高度重视。  d.有害生物入侵我国也很严重:20世纪中期被称为“洋蟑螂”的德国小蠊入侵我国,如

7、今已成为城市主要害虫。前两年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上海蔓延后影响多种本土植物物种的生存。参考答案:2.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警惕曹操墓“有经济”“没文化”庞 贝2013年1月13日,带队考察“曹魏高陵”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表示,通过12位专家联合考察,从考古学上可以初步确认它就是曹操墓。虽然这还不算是最后的论定,但权威专家的“初步确认”,已经足以让围绕着曹操墓进行的争论暂时画上句号。本应该单纯的考古发现,却逐渐发展成社会公共事件,当地政府的公信力尤其受到各方质疑,其中原委值得当地政府深思:究竟是什么,使得发现曹操墓这一原本再好不过的消息,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近些年来,文化

8、古迹因其对于扩大所在地区的知名度,以及对于旅游收益的直接促进,而逐渐被开发成为经济资源。出于这个原因,各地对文化资源的争夺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状态,甚至没有文化资源就去“制造”文化资源,以至于李白等文化名人的故里,为多个地区所激烈争抢,几乎演变为一场闹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加之当地在发掘曹操墓的过程中信息披露不及时,而当地政府又急于流露出开发曹操墓这一旅游资源的意图,多种条件的结合,最终使得各方的怀疑声空前高涨。从经营企业,到经营城市,再到经营文化资源,都是地方政府紧紧抓住经济发展主动权的一种表现。随着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经营企业的思路已经无法延续,而经营城市的思路在房价被过度推高的情况下,也

9、已经没有太大空间,这就使得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陡然加重了分量。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只要规范进行,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文化古迹的保护,肯定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很多文化古迹在野蛮拆迁中毁于一旦,其中就包括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13年1月6日,该故居已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这种变化源于文化古迹保护意识的增强,也是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思路上细微转变的一种表现。在开发和经营文化资源方面,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但这种不够一方面体现在对文化资源缺乏保护,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开发和经营时的牵强。也就是说,在一些重要的文化古迹面临被拆迁危险的同时,有些文化资源却有被过度开发的

10、危险。例如少林寺等文化资源绝对属于优质资源,但如果过于商业化,对并不适用的经济手段强行套用,比如前段时间热传的要包装上市,就极可能使其沦为赚钱机器,致使其在公众心目中的美誉度受到严重损伤。这种“被经济”,其实恰是一种“没文化”的表现。(选自2013年1月16日华商晨报,略有改动)1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 分)()a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从考古学上来看,可以确认“曹魏高陵”就是曹操墓。b由于文化古迹能扩大所在地区的知名度,能直接促进旅游业提高收益,近些年来,文化古迹逐渐被开发成为经济资源。c经营文化资源同经营企业和城市一样,是地方政府紧紧抓住经济发展主动权的一种表现。d在对文化资源进行开

11、发时,地方政府只要能够遵守规范,就能做到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文化古迹的保护,从而实现双赢。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近些年来,各地对于文化资源的争夺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状态,甚至没有文化资源就去“制造”,李白等人的故里被多个地区所激烈争抢就是例证。b改革的深入,使得地方政府经营企业的思路已经无法延续,而在房价被过度推高的情况下,经营城市的思路也已经没有太大空间,这就使得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陡然加重了分量。c在开发和经营文化资源方面,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这主要体现在开发和经营时的牵强,比如前段时间热传的少林寺这样的优质文化资源要包装上市,就极可能使其沦为赚钱机器。d

12、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很多文化古迹在野蛮拆迁中毁于一旦,其中就包括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这说明地方政府应该增强文化古迹保护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思路。3下列对文中作者所阐述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虽然还不算是最后的论定,但权威专家的“初步确认”,却还是足以让围绕着曹操墓进行的争论画上了句号。b在一些重要的文化古迹面临被拆迁危险的同时,有些文化资源却有被过度开发的危险。c由于当地在发掘曹操墓的过程中信息披露不及时,又急于流露出开发曹操墓这一旅游资源的意图,最终使得各方的怀疑声空前高涨。d少林寺等优质文化资源的过于商业化,极有可能使其沦为赚钱机器,致使其在公众心目中的美誉度受到严重损伤。

13、参考答案:1选a原文是“可以初步确认它就是曹操墓”,该选项将原文中的限定词语“初步”给忽略了,不符合原文。2选c错在以偏概全。在开发和经营文化资源方面,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不仅体现在对文化资源缺乏保护上,还体现在开发和经营时的牵强上。3选ba项,将原文中的“暂时”忽略了,致使较之原文的表述绝对化。c项,表述绝对化,忽略了原文的限制条件。d项,将假设视为现实,原文是“如果过于商业化”,并有“对并不适用的经济手段强行套用”的限制。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四人行李东辉妻扶着我从拥挤如沙丁鱼罐头的公交车上下来。雨依旧我行我素、不紧不慢地飘洒着,似乎是缠在身上的一团乱麻,扯不开,挥不去。

14、0;      “要是有把雨伞就好了。”妻在做着毫无指望的假设。       “要是你带着雨伞出来就好了。”我不无埋怨的回敬了她一个假设。妻苦苦一笑,没有说话。忽然,我觉得雨止了,可又有些疑惑,因为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分明还有。几乎是与此同时,妻说话了:“谢谢您,我们”           “没什么,咱们是同路,我也是去接人。身上穿着雨衣,雨伞你们用着吧。”一个很厚实的男中音传进我的耳内。听声音,这人的岁数跟我差不多,过

15、不了三十。       “您先走吧,我们走不快,别误了您接人。天就要黑了。再说我们的身上已经湿透了。”出于礼貌,我摆出不用他雨伞的理由。谁知这人竟不知趣,非要和我们一路同行。妻担心我被雨淋病了,也不再推辞。  既然走了在一起总不能闷着,于是,我问他:“您在哪儿上班?”他带着笑意说:“我在一所中学里教书,是个孩子王。”我听出他的语调里带着一丝自嘲的意味。“啊!你和我爱人是同行。”大概是想平衡一下他的心理,妻竟报出了我的家门。听说我也是教书的,他显得有些兴奋,问我教哪门课程。我告诉他:“曾经是一所师范学校的历史老师,不过,现在什么都不是。

16、”我的语调中不仅带着自嘲的意味,且含着几分凄楚。妻平静地对那人解释道:“我爱人眼睛失明了。”他似有些吃惊,继而很有礼貌地说:“对不起,您的眼睛也坏了,真不幸。”大概是听惯了诸如此类的同情叹息吧,我的心没被他的话所动。一行三人谁也不说话,只有绵绵不绝的春雨在轻轻飘洒。       归家的路怎么那么漫长!时间成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真恨不得快些到家。尽管那家是一间小小的斗室,但它是我和妻的世界。现在有个男人走在我们身边,尽管那人借雨伞给我,我心里总有点别扭。可走在一起总是沉默不语,也有些尴尬。大概他也觉出了这一点,于是他又说话了:“您没学点盲文吗?

17、”没等我说话妻先开口了:“他是想学,可又没人教他,有机会再说吧!”听了这话,他转而对妻子说:“您也真够不容易的,一天到晚忙家务,忙工作,还得照顾病人,没有闲时候。一定得注意身体。”一向腼腆的妻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似乎是被他的关心所感动。我的心却象倒了醋瓶子,酸溜溜的,我忽对他起了猜疑,莫非他也别有用心?不然为何如此殷勤?为何对妻说那样的话?想着想着,心头的醋意转成了一团燃烧的怒火。我猛地停住脚,一把从妻的手中抢过雨伞,我将伞递到他面前厉声说道:“记住,你的雨伞和几句虚伪的话收买不去她的心,拿着雨伞走吧”。他好像被我的话震住了。半晌才慢慢地从我手中接过雨伞,他语气沉缓地说:“对不起,我不是有意想

18、伤害你,我是说的心里话,因为我深有体验。”       “你又不是瞎子,你有什么体验?少来这一套。”我心里这样想着,脸上不禁掠过一丝冷笑。我听到他迈着沉重的脚步朝前走去。不知所措的妻也悄悄的挽起了我的手臂,不料,那人又停转身来找我和妻说道:“我不是坏人,我是去街道福利厂接我妻子回家的。她也是个盲人,如果您想学盲文她可以帮您,她会一点盲文。”说完这话,他转身快步朝前走去。匆匆的脚步声很快就消失在唰啦啦的雨声中。       到家的时候已是晚上6点多钟了,春天的雨依旧如情人人絮语般飘洒着。也不知道那

19、个讨厌又可爱的家伙可否陪伴着和我一样失明的妻子平安回到家,哦,这绵绵的春雨啊!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写我和妻子因为伞而生的小埋怨,一方面揭示出“我”内心的沉闷、压抑,另一方面也侧面表现出妻子不够细心和温柔,为后文路人送伞同行作铺垫。b. “我”因为自己成了一个盲人,所以表现出自尊而敏感的心理特点,如我拒绝路人的雨伞、带有自嘲意味和几分凄楚地介绍自己处境等都能表现出这一特点。c. 小说善于运用伏笔,比如开篇写“妻扶着我”为后文交代“我”是盲人打下伏笔,路人说“您的眼睛也坏了”为后文交代他的妻子也是盲人打下伏笔。d. 这个发生在春天傍晚雨中的故事

20、,不仅让小说中的“我”深受感动,而且传递出这样一种能量:只要我们多一份爱心和善意,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2. 小说中同行的只有三个人,但题目却是“四人行”,这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3. 文章有三次写到春雨,分别有什么意图,请简要要分析。参考答案:1. a    2. (1)从情节角度看:故事围绕两个盲人家庭展开,正因为有那个没出场的妻子的存在,为路人的行为和我的心理变化提供的依据,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合理。(2)从主题角度看:通过“四人行”的特殊表述,表达了际遇相同,互相帮助,共同前行的主题。    3. (1)开头写春雨,交代故事发生的

21、背景,为后文路人送伞同行作铺垫,表现出了“我”内心的压抑、烦乱;(2)中间写“只有绵绵不绝的春雨在轻轻飘洒”,表现我们同行的沉闷、尴尬和我内心的不适;(3)最后写春雨“如情人絮语飘洒着”,与开头对春雨的感受形成对比,突显情感的变化,表现我内心的温暖与畅然。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a项,“另一方面也侧面表现出妻子不够细心和温柔”有误,该信息无中生有。从文中来看,作者安排没有带伞这一情节,为下文路人送伞同行感受人情的温暖做了铺垫。夫妻二人因伞而生的小埋怨体

22、现出“我”成为盲人后内心的沉闷与压抑,这也为下文“我”对路人产生误解做了铺垫。b项,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c项,考查小说情节安排方面的技巧,d项,考查小说的主旨。这三项分析正确。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中同行的只有三个人,但题目却是四人行,这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这是针对小说标题设题。此类题目一般从情节、形象、主旨以及标题的特色角度分析。从情节上看,这篇小说其实展示的是两个盲人家庭的情况,“我”与路人的妻子是盲人,两个家庭四个人,路人的妻子虽然没有出场,但是因为她就让路人的行为得到合理的解释,路人为什么会主动给我们伞,为何会对“我”的妻子说那番话,这些问题就落到了实处,且因为路人妻子

23、的存在,让“我”的心理发生了变化,故标题“四人行”让小说的情节发展更合理;从主题的角度来看,四个人两个家庭,两个盲人,两家的境遇是相同的,同打一把伞前行,就蕴含了互相帮助、共同前行的意思,这就揭示了小说的主题。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有三次写到春雨,分别有什么意图,请简要要分析”,这是考查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先找到这段景物描写,明确描写的中心以及景物的特点,如文章一开始,“雨依旧我行我素、不紧不慢地飘洒着,似乎是缠在身上的一团乱麻,扯不开,挥不去”,此处写春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这就为下文路人送伞同行做了铺垫,“缠在身上的一团乱麻”“扯不开,挥不去”表现出此时“我”内心的压抑和烦

24、乱;第二处在文章中间,“一行三人谁也不说话,只有绵绵不绝的春雨在轻轻飘洒”,此时三人同行,结果谁都不说话,作者借助对春雨的描写表现出三人同行时的沉闷和尴尬,以及“我”内心的不适应;第三处,在文章的结尾,“春天的雨依旧如情人人絮语般飘洒着。也不知道那个讨厌又可爱的家伙可否陪伴着和我一样失明的妻子平安回到家,哦,这绵绵的春雨啊”,此时的春雨在“我”心中,如“情人絮语”“绵绵的春雨”,体现出此时“我”内心的温暖,“我”由上文的烦乱压抑变得畅然,借助景物描写体现人物心情的变化,这也与开头那扯不开挥不去的烦人春雨形成对比。点睛: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如下: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25、映衬人物心情,烘托人物性格、心理;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发展;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人物命运,衬托主题。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要点回答。一般的答题模式为: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揭示人物心境,体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本题中,设题的句子出自文章不同的地方,开头、中间和结尾都有,故考生答题的时候要结合这些景物描写所在的位置。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9分)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陶渊明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曾祖父宗,以孝行称,

26、仕吴司空。祖父揖,元康中为庐陵太守。宗葬武昌新阳县,子孙家焉,遂为县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亮以麈尾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君尝为刺史谢永别驾,永,会稽人,丧亡,君

27、求赴义,路由永兴。高阳许询,有隽才,辞荣不仕,每纵心独往。客居县界,尝乘船近行,适逢君过,叹曰:“都邑美士,吾尽职之,独不识此人。唯闻中州有孟嘉者,将非是乎?然亦何由来此?”使问君之从者,君谓其使曰:“本心相过,今先赴义,寻还就君。”及归,遂止信宿,雅相知得,有若旧交。注 冲默:襟怀淡薄,语言简默。俦(chóu)类:同伴。传(zhuàn):传舍,古时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麈(zh)尾:拂尘尾。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诸从事既去        去:到

28、、往b.人无能间          间:离间c.辟君部庐陵从事    从事:指办事、治事d.适逢君过          适:刚才1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君尝为刺史谢永别驾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b.以麈尾掩口而笑

29、               以其无礼于晋c.子孙家焉                     朝济而夕设版焉d.使问君之从者           &

30、#160;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    )a.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b.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c.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d.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13、翻译下列句子。(12分) 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4分)译:       

31、0;                                                 都邑美士,吾尽职之

32、,独不识此人。(4分)译:                                                

33、;         本心相过,今先赴义,寻还就君。(4分)译:                                      &

34、#160;                  参考答案:10. b(a动词,离开;c,官名。d、副词,恰好)11.c(a.动词,做、担任/动词,给予;b.介词,用/连词,因为;c.兼词,在那里;d.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2.d13.同郡的郭逊,因为清高的节操而闻名,当时名声在孟嘉之上。(得分点:“以”“清操”“知名”“右”) 都市中的优秀人物我全都认识,唯独不识此人。(得分点:“美士”“尽”“职”“独”)

35、 我本来就打算前去拜访他,现在我先去吊丧尽义,不久回来就到许先生那里去。(得分点:“相过”“尽义”“寻”“就”)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

36、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史记·孙子吴起列传)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37、正确的一项是(   )a以明不与齐也                与: 亲附b鲁卒以为将                  卒: 士兵c鲁君疑之,谢吴起         

38、;   谢: 劝戒d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过: 指责9以下吴起的行为,与某些鲁人认为他“贪名猜忍”全相符合的一项是(   )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其母死,起终不归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      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a 

39、;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起好用兵,善用兵,攻齐、攻秦,皆取得过辉煌战功。b吴起抱定“不为卿相,不复入卫”的旦旦信誓,连自己的母亲过世了也“终不归”。c有人认为吴起“贪名猜忍”,学兵法事鲁君,会给鲁国带来灾难,建议鲁君弃用吴起,鲁君听信了谏言。d吴起与士卒同甘共苦,但有的士卒的母亲认为这是吴起

40、欺骗兵士为之卖命的一种阴险手段,因此非常痛恨他。1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3分)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4分)(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句子断句。(3分)吾 与 诸 侯 约 先 入 关 者 王 之 吾 当 王 关 中 与 父 老 约 法 三 章 耳 杀人 者 死 伤 人 及 盗 抵 罪 余 悉 除 去 秦 法。参考答案:8、a(“卒”应为“终于”,“谢”应为“辞退”,“过”应为“超过”)9、 b(讲吴起跟士兵同甘共苦,士卒愿为之效死。)10、d(“欺骗兵士为之卖命的一种阴险手段,

41、因此非常痛恨他”与原文意思不合。)翻译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曾经向曾子求学,奉事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当时,吴起一心想成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鲁君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鲁国有人诋毁吴起说:“吴起为人,猜疑残忍。他年轻的时候,家里积蓄足有千金,在外边求官没有结果,把家产也耗费尽了,乡邻中有人笑话他,他就杀掉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然后从卫国的东门逃跑了。他和母亲诀别时,咬着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说:我吴起不做卿相,绝不再回卫国。于是就拜曾子为师。不久,他母亲死了,吴起最终还是没

42、有回去奔丧。鲁君怀疑他,吴起杀掉妻子表明心迹,用来谋求将军的职位。鲁国只是个小国,现在却有了战胜强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对此心有疑虑,就辞退了吴起。这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去事奉他。文侯问李克说:“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啊?”李克回答说:“吴起贪恋名利而爱好女色,然而带兵打仗,就是司马穰苴也比不过他。”于是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脓

43、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脓液,怎么还哭呢?”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啊。以前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士的信任,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11、译文:鲁国有人恶语中伤(诋毁)吴起说:“吴起为人(做人处世),(对)人猜忌(猜疑)残忍。”(每句1分)译文:曾子瞧不起他,并和他断绝了师徒关系。吴起就到鲁国去,学习兵法来事奉鲁君。(每句1分

44、) (2)  吾 与 诸 侯 约/ 先 入 关 者 王 之/ 吾 当 王 关 中 /与 父 老 约 法 三 章 耳 /杀人 者 死 /伤 人 及 盗 抵 罪 /余 悉 除 去 秦 法。(正确2个1分,划分错误倒扣相抵)6. 古诗文阅读,完成小题。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

45、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

46、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9. 下列句子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沛公从百余骑(从:跟从)b. 谢无有闭关事 (谢:谢罪)c. 高祖尝病甚,恶见人(恶:讨厌)d. 与沛公有隙 (隙:隔阂)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b. 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c.

47、 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d. 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1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樊哙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他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帮助刘邦脱离险境。b. 教材中的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本文与之相比少了怒视项羽这一细节,人物形象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c. 刘邦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精神疲惫。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d. 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从普通平民通过自己

48、的努力使自己垂名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异,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赞叹。12. 把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2)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参考答案:9. a    10. c    11. d    12. (1) 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三(或“多”)次举起身上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2)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境,您知道是很难的。【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

49、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本题把所给选项逐一放回到原文中,就会发现,a项,“沛公从百余骑”意思是 “沛公带领一百骑兵”,“从”为使动用法,使跟从。故选a项。【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画线句子中“项羽”是人名,在句中做主语,“飨”是动词,在句中做谓语,“军士”是名词,在句中做宾语,其后应断开,排除a、d两项。再比较b、c两项,“亚父”是人名,指范增,在做中做主语,“杀”是动词,在句中做谓语,“沛公”指刘邦,是名词,是“杀”的宾语,故“亚父谋欲杀沛公”后应断开,排除b项

50、,答案为c项。【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d项,“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垂名汉廷”不正确,因为原文中“岂自知附骥之尾”的意思是“哪里知道依附他人而成名”。故选d项。【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51、:(1)“数”,多次;“目”,名词做动词,使眼色;“所”,助词,加动词“佩”构成所字结构,佩带的;“以”,表目的,来;“示”,给看,暗示;“之”,代词,代项王;“三”,多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是数词做状语,后置,翻译时注意调整语序。(2)“越”,越过;“以”,连词,来;“鄙”,意动用法,把作为边境;“远”,形容词做名词,远方的国家;“其”,那。【点睛】第2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根据文意断句。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

52、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参考译文:舞阳侯樊哙是沛县人,以杀狗卖狗肉为生,曾经和汉高祖一起隐藏在乡间。当初跟从高祖在丰县起兵,攻取了沛县。高祖做了沛公,就以樊哙为舍人。接着,他跟随沛公攻打胡陵、方与,回过头来又镇守丰县,在丰县城下,击败了泗水郡郡监所带领的军队。项羽驻军戏下,准备进攻沛公。沛公带领一百多骑兵来到项营,通过项伯面见项羽,向项羽谢罪,说明自己并没有封锁函谷关,不让诸

53、侯军进入关中的事。项羽设宴犒赏军中将士,正在大家喝得似醉非醉的时候,亚父范增想谋杀沛公,命令项庄拔剑在席前起舞,想乘机击杀沛公,而项伯却一再挡在沛公的前面。当时只有沛公和张良在酒宴席中,樊哙在大营之外,听说事情紧急,就手持铁盾牌来到大营前。守营卫士阻挡樊哙,樊哙径直撞了进去,站立在帐下。项羽注视着他,问他是谁。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称赞道:“真是个壮士!”(说罢)就赏给他一大碗酒和一条猪前腿。樊哙举杯一饮而尽,然后拔出宝剑切开猪腿,把它全部吃了下去。项羽问他:“还能再喝一碗吗?”樊哙说道:“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在乎这一碗酒吗!况且我们沛公首先进入并平定咸阳,露宿霸上,以此来等待您

54、的到来。大王您今天一到这里,就听信了小人的胡言乱语,跟沛公有了隔阂,我担心天下从此又要四分五裂,百姓们都怀疑是您一手造成的啊!”项羽听罢,沉默不语。沛公借口要上厕所,暗示樊哙一同离去。这一天若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羽的话,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完了。以前在黥布反叛的时候,高祖一度病得很厉害,讨厌见人,他躺在宫禁之中,诏令守门人不得让群臣进去看他。群臣中如绛侯周勃、灌婴等人都不敢进宫。这样过了十多天,樊哙就推开宫门,径直闯了进去,后面群臣紧紧跟随。看到高祖一人枕着一个宦官躺在床上。樊哙等人见到皇帝之后,痛哭流涕地说:“想当初陛下和我们一道从丰沛起兵,平定天下,那是什么样的壮举啊!而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您

55、又是何等的疲惫不堪啊!况且您病得不轻,大臣们都惊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见我们这些人来讨论国家大事,难道您只想和一个宦官诀别吗!再说您难道不知道赵高作乱的往事吗?”高祖听罢,于是笑着从床上起来。太史公说:“我曾经到过丰沛,访问当地的遗老,观看原来萧何、曹参、樊哙、滕公居住的地方,打听他们当年的有关故事,所听到的真是令人惊异呀!当他们操刀杀狗或贩卖丝缯的时候,难道他们就能知道日后能附骥尾,垂名汉室,恩德惠及子孙吗?”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中国的儒者将孔子看成圣人,把孟子看成亚圣。历代帝王几乎都将孔子视为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