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实践的改革与探讨_第1页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实践的改革与探讨_第2页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实践的改革与探讨_第3页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实践的改革与探讨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实践的改革与探讨    唐野野摘 要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中起主体作用,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积极性,往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这时“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育模式就发展起来,简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提出,这种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和对学生的培养方面,以及如何走出“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误区。关 键 词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g642 文献标志码 a 2096-0603(2018)13-0101-01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来源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最早提出“以

2、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张解放儿童的思维,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在“做中学”,反对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这就演变成后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主要思想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起主体作用,主动地学习知识,并反对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种思想慢慢在教育界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进一步运用于国内外中小学中。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弱化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常采用灌输式的被动学习方法。判断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主要看谁在课堂中起主体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否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是谁在发挥控制和管理功能。“以学生为中心”在现代教育中

3、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需要扮演更多重要的角色,教师既是学习的引导者、推动者,又是学习的协调者。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不同于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首先发挥的是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兴趣,在教学设计中会有大量的学生自主性活动,比如自主查找资料、课堂小组讨论、自由交流心得、合作完成任务等。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课堂可能会处于一团乱麻的状态,看起来课堂的活跃度很高,但真正学习的学生较少。因此,教师的引导就非常重要,既要保证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探究,

4、又要保证学生的活动往合理方向发展。教师促进学生学习: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学习的单方面传输者,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对问题可以一起探讨并最终协作成功解决。教师也是学生的观察者、倾听者、对话者,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用平等对话的方式给学生提供资源和方法来协助他们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协调课堂发展:不同于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是协调好整堂课的发展和流程。不仅需要把握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还需要掌控课堂每一个活动的衔接流程,尽可能让每个学生按照进度完成学习活动,通过互动的方式来确

5、定是否整堂课是以学习目标为导向的。扮演好这个角色,才能让学生既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又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培养(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只有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多种学习方式有效地结合,鼓励学生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互动协作等能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让学生有选择和自主接受學习的权利,能够学习甚至创造新的知识。(二)对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蔡元培先生说:“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

6、一字地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启发学生思考,在遇到问题时提供指导,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辅助者。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用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对不同的知识有自己的见解,对不同的问题有自己的方法。敢于质疑,打破陈规,才能促进各项知识的发展,对学生来说这才是更好的教育。(三)对学生个体性格的培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对学生的个性培养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的优势、劣势,各自特点,不仅知其长,而且要知其短,在教育活动

7、中比较好地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四、“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以学生为中心”课堂应顺应学生天性、符合学习规律,让学生能够真正发挥其学习主体性与主动性,让学生不仅投入学习中,并且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然而,以往的教学改革经验往往会走入一些误区:有的时候为了创设情境而编造“情境”,假定一些学生生活中没有触过的内容,虽然看起来联系生活,但却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给学生太多的自由,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却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支持与引导。学生在无组织与无支持的状态下,很容易进入盲目学习的状态;给学生太多的材料与资料,但却没有对资源的使用进行说明和指导,资源繁杂加重了学生的认知负荷,不但没能促进学生学习,反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压力和负担。常常在一个课堂中组织了太多的活动,为完成课堂教学计划只能匆匆忙忙“赶场”,教学过程显得仓促。眼花缭乱的活动让课堂显得热热闹闹,但学生来不及消化与吸收,活动经常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参考文献:1苏苏霍姆林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