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认识_第1页
万以内数的认识_第2页
万以内数的认识_第3页
万以内数的认识_第4页
万以内数的认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2、 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计算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3、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4、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到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掌握千以内各个数位的十进。教学难点:拐弯处的数数(个位或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教学准备:计数器、每人十个小方块、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口答:最大的一位数是几?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这两个数相差多少?2、数

2、数: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 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 问:99加1是多少?3、导入: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汇报收集到的有关1000以内数的资料。?师: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更大的数,下面请你们观察这幅图。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1)观察这幅图,说一说画面上正在发生什么事情?(2)看着画面你想知道什么问题?(3)引导学生估算画面上的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1000有多大?(估计说不清)大的数往往可由一些小的数组成,咱们看看电脑演示。?2、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3、教学例1:(1)数一数:每人数出10个小方块,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3、。(2)动动脑:每组快速数出100个小方块,应怎样数呢?小组讨论,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3)师:请你从一百往后数,数到一千,你行吗?你们觉得数到什么时候呢?有没有更好的快速的方法呢?根据学生所说,大家一齐数,教师板书: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观察后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4)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你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板书:个或一、十、百(5)师:通过刚才数数,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说出一(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知道各自所在的数位。)?4、巩固数数:完成第75页的“

4、做一做”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二十。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百零三。从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三百一十。引导学生小组自行探究操作,比一比哪组数得更流畅1数数(1001000以内)2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说说为什么?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巡视指导各个小组的活动。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方法?5、师提问小结:通过今天的数数,你们有什么发现?三、综合练习:1、 想一想,填一填。二百二百地数,数到一千。二百、( )百、( )百、( )百、( )。五百五百地数,数到一千。五百、( )。三百三百地数。三百、( )百、( )百、再数( )百是一千。2、完成本课

5、的练习题(练习十六第15题说说生活中1000以内的数。)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课后反思: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我们要面向全体,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重视学生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动耳,动眼,而且还要动手、自己想、自己说进行积极探索发现,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去主动参与学习,从中获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内容的编排较少。本节课的内容编排我是考虑了很久,初衷应该是非常好的,也就是让学生反复地进行数数从而帮助孩子们对数数过程的拐弯数的难点问题能有所突破。但是在上课的过程

6、中,缺乏对读数、写数的环节,感觉上似乎有些单薄。2、分层练习设计意识不够。在本班级中,由于各方面原因,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结构的层次都是不一致的。因此,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的层次水平也不是一致的。因此分层练习的设计一方面考虑到对知识掌握比较快的学生,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对知识掌握比较慢的学生,让学生能选择做题,老师再进行个别辅导的方式。因此值得我在今后的学习中要逐步加强。3、课堂时间把握稍显不足。虽然经历了试教,但从上课时课堂各个环节时间的安排上,大体趋势是先慢后急,显得课堂在往前赶,在情急之下还忘记了数的组成一个环节,还是在后来翻字典的环节中渗透教学了。虽然基本按时下课了,但也不得不为自己捏了一

7、把汗。经过反思,确实是自己时间观念把握不够,有的地方时间拖得过长,没有把握好教学节奏。第二课时 1000以内数的读写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理解1000以内数的组成,初步体会读数、写数的一般规律,学会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数。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抽象概括能力、估算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数。教学难点:1、中间有“0”的1000以内数的读写。2、发展学生的数感、估算的意识。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数数:从387数到403,全班一齐数。2、引导学生读一读: 75 86 90 100 511.一位数和两位数的读写

8、法.(1)让学生口头各举出一个一位数和两个两位数.(要求两位数应包括末尾是0和末尾不是0这两种情况)(2)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上面列举的数.(3)引导学生说出列举的数的组成.(4)提问式小结.读数、写数都从什么位开始,末尾的0读不读.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2:出示圆点图:有多少个圆点?估一估:有多少个圆点?学生自由数一数。交流汇报: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师小结归纳:2个一百是二百,与三十五合起来是二百三十五。师: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表示二百三十五吗?2、出示小棒图:看图思考:这个数是由2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交流汇报。3、把这个数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从右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各表

9、示什么数位?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10个一是( )、10个( )是一百、( )个一百是一千.。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数位,特别指出千位。指学生试拨235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4、教学写数、读数: 写作:235 读作:二百三十五5、巩固读数,教学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师拨出126教师分别在计数器的百位、十位、个位上各拨上两个珠子.提问:百位、十位、个位上的2个珠子各表示什么意思?小结:2个珠子所在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意思也不同.:师:这是多少?请你读出来。这是几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什么?是哪位?怎样读这个数?学生读,师板书:读作:一百二十六。师拨出304:让学生讨论该怎么读?怎么拨?小组

10、合作学习。师:这里十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表示什么?师拨出580: 指名读数说一说这个5表示什么,8又表示什么。同桌互相拨数、认读。6、引导小结:像304这样中间有0的三位数,我们就读几百零几;像580这样末尾有0的三位数,我们就读几百几十,末尾的0 都不读。简单说就是“0”在中间要读出“零”,“0”在末尾就不读。7、指导有“0”的数的写法: 806 480 521 600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数。引导讨论:刚才这些数该怎么写计数器上十位和个位一个珠子也没有该怎么写?为什么?组织小组汇报。引导学生小结写数的方法。师:在书写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吗师小结强调: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要用“0”

11、来占位。“0”在末尾时,我们虽然不读出来,但是一定要写“0”占位。?师巩固提问:806和480的“0”能不能不写?为什么?在读数时这两个0有什么不同?8、师生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我们该怎样读写1000以内的数?9、巩固练习:完成第77页的“做一做”第1、2两题。说出2题各数的组成。10、教学例3:出示点子图:有多少个彩点?师:你能用最快的方法数出有多少个彩点吗?学生数一数。交流汇报:你是怎样数的师引导归纳:通过数彩点,你有什么发现?三、综合练习:1、纠错练习: 四百二十六 写作:426 九百八十 写作:98 503 读作:五百三2、完成本课的练习题(练习十六第69题)四、总结全

12、课,拓展延伸: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读写1000以内的数要注意什么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1000以内的数。认识这些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今后我们还要学习更多更大的数,你们有兴趣吗?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读写 235 读作:二百三十五126 读作:一百二十六 304 读作:三百零四 480 读作:四百八十 课后反思:在教学读数和写数时,注重对以往知识的联系,回顾百以内数的读写法,引入到千以内数的读写法。我在备课的时候,准备在说到十位上没有数的时候,要注意在写的时候要用0占位,在读的时候就直接读零的,在说到末位没有数的时候,要注意在写的时候要用0占

13、位,在读的时候不要读零的。但就在讲课的时候,自己忽然变了计划,就是在讲完十位上的数有0与末位上的数有0的时候来一个比较的。现在看起来效果不是那样好,真是计划比不上变化快呀。尽管自己在心里想了很多次,但比不上在课堂上讲一次见到的效果,难怪说实践是检验真理。课件出示相关的题目,由易到难的让学生进行训练,达到巩固的目的。然而,在教学中,我也留下了一些遗憾。未能要求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以及回答时要把话说完整;在使用数学语言时还不够严谨;还有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较少,没能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学习等等。最后作为教者,应加强对此处的指导,对教材挖掘不深,这是今后教学中应该避免的;其次课堂组织教学中存在“放”得太

14、开,“收”不紧的现象。第三课时 认识算盘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记数和数数。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3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教学准备:算盘、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下面每幅图代表的数分别是多少?填一填说说它们的组成同学们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千以内的数读法和写法,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你会做吗?1、读数  438   705

15、0;  5902、写数  五百八十七   四百二十   五百零五学生独立完成后点名让学生上去板演,再讲评及对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二、探究新知:1、谜语引入: 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 如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2、介绍算盘的历史。3、认识算盘:师:算盘四周叫做框,根根小棒叫做档,一根横梁分上下;梁的上面是上珠,梁的下面是下珠;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4、用算盘数数、记数与同桌交流算盘的结构和记数的方法指名学生上台介绍算盘的结构和记数的方法。操作指导:计数时要拨珠靠梁。一个下

16、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空档表示0.拨珠的方法:拨入下珠有拇指;拨去下珠有食指,拨入拨去上珠有中指。请定好个位,在档上面做记号,从个位向左数,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请你在算盘上表示出19:用算盘表示1、2。用算盘表示5。用算盘表示9。用算盘表示10。了解定位:师:在算盘上计数,首先要确定个位并做上记号,再从个位向左,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用算盘计数在十位、百位、千位拨珠靠梁表示几十、几百、几千在算盘上拨出563,先指名学生说说拨珠的方法,与同桌合作,一人拨一人看,再请学生上台演示:学生在算盘上拔出563、808,再指名板前展示拨珠方法拨入下珠有大拇指拨去下珠有食指拨入拨去上珠用中指。5、拓

17、展知识:78页“你知道吗?”欣赏各种算盘。三、知识应用:1. 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表示出来。17,254,180,309,600,1000364 620 805 700 951 519 2. 说一说在算盘上拨数和在计数器上拨数有什么不同。3. 把相同的数连起来(81页第11题)四、课堂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识了什么认识了算盘,知道算盘的结构和记数方法,通过练习,已经会在算盘拨一千以内的数,虽然今天有计算器,但是算盘至今仍是一些单位重要的计算工具,因为它记数和做大数的加减法很方便。希望同学们以后继续学习算盘的使用方法,勤加练习,用它帮助我们解决一些计算问题。?板书设计:

18、认识算盘课后反思:首先让学生认识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接着让学生认识计算工具算盘,介绍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如何计数、如何定位以及正确的拨珠方法,引导学生在算盘上拨数。从而保证了教学目标的逐步完成。其次是让学生认识当代最先进的计算工具计算器。学生对计算器已并不陌生,因此,不再需要老师花太多的时间去教授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上一些常用键的名称和作用,这样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间互相交流和学习,通过分组练习,让学生体验到用计算器计算大数目的方便、快捷,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还把大量的时间节省下来,为后续的教学留下空间。第四课时 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

19、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3、学会读写10000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4、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到万以内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认识万以内数的需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一个数位顺序表格(空的)。教学过程:一、 准备练习:1、 观察下列两组数,先回答是怎么数的,再接着数出后面的5个数来。27、37、4

20、7、57、( ) ( ) ( ) ( ) ( )110 、210、310、410、( ) ( ) ( )()()、读出下面的数。师:谁能说说读数时要从哪位读起?怎样读?、想一想:是几位数?再添是多少?它是几位数谁能说说读数时,要从哪位读起?怎样读?2、大家想一想:999是几位数?再添1是多少?它是几位数?二、探究新知: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你们调查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长度,下面请你们来汇报一下调查的结果。学生汇报调查的数据,教师板书,并让全班同学认读。1、出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图。请学生说一说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认识那么有谁知道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长度呢?。教师补充说明,南京长江

21、大桥是我国在长江上最早建立的公路、铁路两用桥。请学生认读公路桥、铁路桥的长度。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2、板书:10000以内数的认识。齐读3、教学例5:观察例5中的立方体。数一数:一个大立方体中有多少个小立方体?(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数的。)师:一个大立方体中有1000个小立方体,这儿有10个大立方体,共有多少个小立方体呢一个大正方体有1000个小正方体,想一想:如果十个这样大的正方体堆在一起又是什么样子呢?(出示挂图)里面的小正方体娃娃有多少个呢?根据学生所说,师生共同数一数。(一千一千地数。)小结并板书: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师:“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

22、,它和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左起第四位,万位在左起第五位。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万位。教师拨一千,学生数一千,直到拨10个一千,学生数到一万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它和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左起第四位,万位在左起第五位。 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万位。教师一千一千地拨,学生一千一千地数数到一万。巩固练习:83页做一做下面我们感知一下一万有多大好吗?100张纸厚约1厘米(用手比划一下)。10000张纸约高一米(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提问:大家知道10000米有多长吗?绕操场跑一圈200米,10000米要跑几圈?(50圈)当然,我们不需要跑10000米

23、,平时跑步是必要的,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从一千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零二十。 从四千九百五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五千零五十。从八千五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九千三百。4、教学列6。出示星星图:有多少颗星星?估一估:有多少颗星星?学生数一数。交流汇报:你是怎样数的?师: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表示出这个数吗?出示立方体图:师:这是多少?这个数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有关这个数你还知道什么(多请几名学生说,学生可能说出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数等)?把这个数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5、课堂练习:84页“做一做”第1题:有多少张明信片?学生自由数一数,交流订正,并说一说这个数

24、的组成。在计数器上表示出下面各数,并并说一说它们的组成。 四千八百七十六 九千九百 五千零七6、整理数位顺序表(1)    说一说到目前为止,你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哪些数位? (2)    你能从右往左分别说出它们的顺序吗? (3)    教师拿出数位顺序表问:有谁会填这张表?(教师请一名学生填写,其他学生在学具卡上填写) (4)    熟记表格,同桌互说。:说一说到目前为止,你已学过了哪些计数单位?哪些数位?你能分别说出它们的顺序吗?(学生回答,教师填充数位顺序表)三、巩固练

25、习:1、同桌互相拨数、认读。2、完成练习十七第14题补充练习(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三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万位是第(     )位。(2)、10个一千是(    )。4、 课堂小结: 说一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2458 读作:二千四百五十八 这个数是由( 2 )个千,( 3 )个百,(5 )个十和( 6 )个一组成的。课后反思:1、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以此作为认数的基础。由于比一千大

26、的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上课之前,我先布置学生去找一些生活中见到的大数,上课时让学生汇报,并由此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激活学生生活中认数的感性经验,为学好本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2、新知学习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使体会数位的意义,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抽象思维离不开形象的支撑,在数的概念的掌握中更需要实物做引导,所以在教学一万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数小方块,一个一个、十个十个、一百一百、地数让学生复习千以内数各计数单位再次体会到十进制关系的变化。课件演示的同时教师在黑板

27、上用图示的方法板书千以内各计数单位的十进制关系,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紧接着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猜测,一千一千的数,10个一千是多少?然后用数黄豆,数方块来验证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有10个一千。这是体验的最形象阶段,最后后利用计数器的半抽象性,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千一千地数,体会数的转换,这样也就很顺利地建立起了计数单位和数位概念。在接下去的数读写的教学中,不仅出示方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数出一共有几个方块,然后学生动手在计数器把数拨出来,再尝试读写这个数,充分体现了图、形、数的紧密结合,为学生形成数的概念、了解数的组成打下扎实的基础。数万以内的数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数字大了,特别进1之

28、后满十的情况一直以来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所以也有必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撑,在教学中我利用计数器,每当在关键的地方就让学生思考再加一颗珠,会有什么变化,接下去应该是一个什么数,为什么?3、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掌握知识。如数数大PK、同桌互相拨数读数写数、记录数据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五课时 万以内数的读写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且能总结出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2、让学生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难点:

29、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末尾、中间有0。)教学准备:计数器、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在下面的每个数的后面接着读出三个数。(1)569( ) ( ) ( )(2)1998( ) ( ) ( )(3)9997( ) ( ) ( )2、填空。(1)在数位顺序表里面,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第二位是( ),第三位是( ),第四位是( ),第五位是( )。(2)读出下面的数。368 820 409 500 4758(3)写出下面各数。一百二十三 六百 四百五十 三百零六 五千七百三十如果我在计数器上拨出999,怎么拨?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再添是多少?它和我们刚才这些数有什么不

30、同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比千以内数更大的“万以内数的读写法”齐读课题 二、导入新课: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情况。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一台空调大约是3500元,学校学生人数为1206人,爸爸的工资一个月2630元教师把同学们收集的数据有选择地板书在黑板上。2、观察这些数据,复习数的组成:让学生选用一个数据,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3、师:这些数同学们都能说出它的组成,那你知道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这些数怎么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万以内的数的读写你们觉得他这样读对吗?有没有跟他读的不一样的。到底哪种读法是正确的呢?。板书课题:10000以内的数的读写。三、探究新知:1、教学

31、例7,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指学生读出黑板上的数,教师板书:3500 读作:三千五百1206 读作:一千二百零六2630 读作:二千六百三十 出示计数器,先说出计数器上的数各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再读出来。 3745 2080 6009读作:三千七百四十五 二千零八十 六千零九你能上来在计数器上表示出这个数吗?你为什么在千位上拨4个珠子,百位跟十位却一个也不拨?像这样百位和十位上都没有,用零来站位的四位数,我们读时只需读出一个零就行了,我们一起再来读一下这个数。师:读了这些数后你有什么发现?讨论:你知道万以内的数怎么读吗?师小结: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

32、读几百 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2、巩固读数:85页做一做第1、2题3、教学例8,学习万以内数的写法:在计数器上拨数,再写出来: 一千三百四十二 写作:1342我们会读万以内数了,那么你会不会写呢?老师现在就考考你们。(在计数器上拨出4305)师:请小朋友们把计数器上显示的数写在你们的练习本上,边写边想写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师:这也难不倒大家啊!那老师再拨一个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是不是有老师想象中的那么厉害。(在计数器上拨出3003) 三千零六十九 3069 七千零一 7001 二千七百 2700 一万 10000讨论:你知道万以内的数应该怎么写吗?师小

33、结: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 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4、巩固写数:86页做一做1、2题5、小组总结:怎样读万以内的数?怎样写万以内的数?师生小结:我们读数的时候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有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有几就读几千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中间有0的数不管有几个0都读一个0。 我们写数时也要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知道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就可以读和写各种各样的数。四、课堂练习: 指导完成练习十七第510题2003年,可能有学生会出现二千零三年的读法。师

34、:对于年份,车牌号,电话号码等,我们直接读数字就行了,例如,2008年,我们读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的是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大家要记住的是不管是读数还是写数都要从高位往低位读写。写数时一定要看清这个“0”代表的是几个0,即要弄清前后两个数字所在的数位。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读写 3745 2080 6009读作:三千七百四十五 二千零八十 六千零九一千三百四十二 写作:1342 三千零六十九 3069 七千零一 7001 二千七百 2700 一万 10000课后反思:1、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本节课由复习导入,上课时先复习数位顺序表、万以内数的组成及四位数(中间、末尾没有零)、

35、三位数的读写,目的是让学生回忆中间或末尾没零的万以内数的读写法,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学习新知做了一个顺利的过渡,然后出示中间有零的两个四位数让学生试读写,学生出现困难,顺势点题,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2、由具体到抽象,使学生逐步掌握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万以内数的读写。在教学本节课的新知时,先是让学生结合计数器读写,让学生理解哪位上没有珠子是应写零,在读数时中间一个或两个零只读一个零。学生结合计数器理解了以后,在让学生脱离计数器读写数。学生从具体理解掌握,最后到抽象理解应用,这样就实现了教学的最终目的。3、在讲解新知时注重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讲解中间或末尾

36、应用已学的知识尝试读写,接着让学生讨论交流谁对谁错,最后组织学生通过比较归纳,得出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万以内数的读写法,使学生沟通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整个过程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完全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这样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帮助。总之,本节课是教师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使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自主的学习,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第六课时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比较数的大小,进一步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2、通过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

37、的的意义,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1、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2、掌握学会比较10000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正确运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关系。教学准备:计数器、课件。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1、读一读,并说一说,各个数中的“5”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什么?257 1059 5791 1352、填空学生与学生比身高、比年龄等。 ( )个一是十。( )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 ),10个( )是一万。 八百七十二是由(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的。8个千、4个十组成的数是( )。3、在 2287、650、80、285、651、79这几个数中:两位数有( ),四位数的有( )。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知道了哪些生活中三、四位的大数。然后组织学生想一想,关于生活中三、四位大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