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页/共86页1 概述1.1 1.1 工程概述工程概述石武客运专线是京广客运专线的组成部分,并与京石、武广客运专线贯通形成北京至广州客运专线,连接了华北、华中、华南等广大地区,是纵贯我国中部的南北大干线。石武客运专线为双线铁路工程,基础设施按满足列车初期速度300km/h、设计速度350km/h的标准建设。石武客专石(家庄)郑(州)段(河北省范围)SZ-3标段,起止里程为DK420+000DK490+248, 全长70.248km (双线),主要工程包括榆林洺河特大桥、张庄漳河特大桥、邯郸东站和的路基。桥梁全长,占总标段线路长度的97%。第2页/共86页1.2 1.2 线路基本情况线路基本情
2、况 石武客专石(家庄)郑(州)段(河北省范围)SZ-3标段,起止里程为DK420+000DK490+248,正线全长。无砟轨道长。1.3 CP1.3 CP控制网测量的准备工作控制网测量的准备工作1.3.1 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 无砟轨道对线下基础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CP的控制网测量应在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满足且通过沉降评估后开展。1.3.2 CP控制网加密 为了高效、准确地建立CP基桩网,需要加密CP网。CP的加密的主要目地是为了方便轨道控制网CP的观测,以及弥补被损毁的和无法利用的CP点。在路基、桥梁地段CP加密采用GPS测量在原精密平面控制网的第3页/共86页基础上按同精度内插方式
3、加基础上按同精度内插方式加密密。1.3.3 1.3.3 精测网全面复测精测网全面复测 按铁道部建设司时速按铁道部建设司时速200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工程基公里及以上铁路工程基桩控制网(桩控制网(CPCP)测量管理办法(铁建设【)测量管理办法(铁建设【20082008】8080号)要求,号)要求,CPCP建网前应对精测网进行全面复测一次。建网前应对精测网进行全面复测一次。1.3.4 1.3.4 线下工程平面线位复测线下工程平面线位复测 对竣工的线下工程在铺设无砟轨道前应进行平对竣工的线下工程在铺设无砟轨道前应进行平面线位的复测,以提前处理施工放样引起的误差超面线位的复测,以提前处理施工放样引起的
4、误差超限,为铺设无砟轨道奠定良好的基础。即铺设无砟限,为铺设无砟轨道奠定良好的基础。即铺设无砟轨道前对线下工程进行平纵面贯通测量。轨道前对线下工程进行平纵面贯通测量。1.3.5 CP1.3.5 CP观测条件的创造观测条件的创造 CP CP外业数据采集均采用全站仪进行,因外业数据采集均采用全站仪进行,因CPCP控制网对控制点间的相对精度有相当高的要求。因此控制网对控制点间的相对精度有相当高的要求。因此,CPCP数据采集时必须高度重视外部观测条件的影响。数据采集时必须高度重视外部观测条件的影响。CPCP观。观。第4页/共86页测时,作业现场应无明显震动、灰尘,观测视线无遮测时,作业现场应无明显震动
5、、灰尘,观测视线无遮挡物。挡物。1.4 CPIII1.4 CPIII测量安排测量安排1.4.1 1.4.1 精测网复测、精测网复测、CPCP控制网加密控制网加密1 CP1 CP、CPCP控制网复测和控制网复测和CPCP控制网加密控制网加密 采用采用GPSGPS接收机,接收机,GPSGPS使用使用8 8台套台套TrimbleTrimble双频双频GPSGPS接接收机收机 (2 (2台台Trimble5700+2Trimble5700+2台台Trimble5800Trimble5800;4 4台台Trimble5700)Trimble5700)进行同步观测,采用边联接的方式,进行同步观测,采用边联
6、接的方式,构成闭合环的带状网。所用构成闭合环的带状网。所用GPSGPS接收机均经测绘仪器接收机均经测绘仪器计量定点单位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计量定点单位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2 2 二等水准控制网复测和加密二等水准控制网复测和加密 采用电子水准仪采用电子水准仪Trimble Dini 03Trimble Dini 03,6 6套,采用单套,采用单线往返观测。所用电子水准仪均经测绘仪器计量定点线往返观测。所用电子水准仪均经测绘仪器计量定点单位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单位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第5页/共86页3 3 精密网复测和精密网复测和CPCP控制网加密计划完成时间控制网加密计划完成时间
7、 精密网复测和精密网复测和CPCP控制网加密计划在控制网加密计划在20102010年年3 3月月份完成。份完成。1.4.2 1.4.2 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和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和CPCP测量安排测量安排1 1 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和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和CPCP测量分段测量分段 根据无砟轨道施工安排,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根据无砟轨道施工安排,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和估和CPCP测量计划分测量计划分1515段,其中榆林段,其中榆林洺洺河桥桥河桥桥5 5段,段,邯郸东站邯郸东站1 1段,张庄漳河桥段,张庄漳河桥9 9段。具体分段详见段。具体分段详见“线下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计划完成计划
8、表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计划完成计划表”。2 2 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计划完成时间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计划完成时间 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计划完成时间见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计划完成时间见“线下工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计划完成计划表程沉降和变形评估计划完成计划表”。第6页/共86页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计划完成计划表序号序号起始里程起始里程终止里程终止里程长度长度(kmkm)结构结构 类型类型堆载堆载预预压时间压时间填筑和架填筑和架梁完成时梁完成时间间观测时间观测时间段段自评自评 时间段时间段评估时间段评估时间段计划底座计划底座板,支承板,支承层施工时层施工时间间备注备注一一榆林洺河桥1 1D
9、K420+000DK424+0074.007桥梁2009.112009.52010.42010.32010.32010.4938墩1061墩2 2DK424+007DK426+7872.780桥梁2009.102009.52010.32010.32010.32010.31061墩1146墩3 3DK426+787DK430+3383.551桥梁2010.32009.72010.52010.62010.72010.81146墩1256墩4 4DK430+338DK434+1153.777桥梁2010.62009.72010.82010.72010.72010.81256墩1371墩5 5DK43
10、4+115DK440+109.855.995桥梁2010.52009.72010.92010.82010.82010.91371墩1556台二二邯郸东站6 6DK440+109.85DK442+333.152.2路基、结构物2010.12010.12009.062010.082010.62010.72010.8三三张庄漳河桥7 7DK442+333.15DK445+9803.647桥梁2010.72009.62010.82010.82010.82010.90台 114墩8 8DK445+980DK450+8254.845桥梁2010.62009.62010.82010.72010.72010.
11、8114台 265墩9 9DK450+825DK456+7695.944桥梁2009.122009.122010.42010.32010.32010.4265墩448墩第7页/共86页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计划完成计划表序序号号起始里程起始里程终止里程终止里程长度长度(kmkm)结构结构 类型类型堆载堆载预压预压 时间时间填筑和架填筑和架梁完成时梁完成时间间观测观测 时间段时间段自评自评 时间段时间段评估时间评估时间段段计划底座板,计划底座板,支承层施工支承层施工时间时间备注备注1010DK456+769DK461+9345.165桥梁2010.22009.52010.52010.42010.
12、52010.5448墩610墩1111DK461+934DK466+2825.215桥梁2010.42009.32010.62010.52010.62010.6610墩743墩1212DK466+282DK472+4346.152桥梁2010.72009.42010.102010.82010.82010.9743墩993墩1313DK472+434DK478+3785.944桥梁2009.122009.4 2010.52010.42010.42010.5993墩1116墩1414DK478+378DK484+3055.927桥梁2010.32009.42010.62010.62010.6201
13、0.61116墩1298墩1515DK484+305DK490+218.185.943桥梁2010.62009.4 2010.92010.72010.72001.81298墩1483墩第8页/共86页技术依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工程基桩控制网(CP)测量管理办法(铁建设200880号)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
14、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92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客运专线建设质量管理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246号)铁道部其他相关规定第9页/共86页第10页/共86页4 坐标和高程系统4.1 4.1 平面坐标系平面坐标系 为保证三网合一,平面坐标系统采用与线路CP、CP相同投影带的工程独立坐标系统,并满足投影变形值不大于10mm/km的要求。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4.2 4.2 高程基准高程基准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第11页/共86页5 精测网加密5.1 一般规定加密测量采用的方法、使用的仪器和精度应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所采用仪器应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检定期内。加密测量前应检
15、查联测标石的完好性,对丢失和破损较严重的标石应按原测标准用同精度内插方法恢复或增补,CPII加密测量时观测2个时段,每个时段不少于60分钟,加密1个CPII点时应联测2个CPI和2个CPII,且加密点位于已知点中间。5.1.3 CP控制网应附合到CP0上,;CP控制网应附合到CP上,并采用固定数据平差。 第12页/共86页各级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CP0、CP、CP控制网GPS测量的精度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5.1-1 CP0、CP、CP控制网GPS测量的精度指标控制网级别基线边方向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CP00.71/1 000 000CP1.31/180 000CP
16、1.71/100 000第13页/共86页2 CP控制网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5.1-2 CP控制网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控制网级别附合长度(km)边长(m)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 相邻(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方位角闭合差限差()对应导线等级CP4400800m51.8101/55 0003.6 三等导线环(段)的测角中误差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f导线环(段)的角度闭合差(); n导线环(段)的测角个数; N导线环(段)的个数;21fmNnn第14页/共86页5.2 GPS加密CPII网 考虑到既有CPI和CPII的情况,采用GPS进行CPII的加密工作。5.
17、2.1 选点埋石 CPII加密点应采用强制对中标,在桥梁部分CPII加密点需上桥(采用CPIII预埋件),单独埋设,并且沿线路前进方向左右交替埋设于桥梁的固定端;路基段应在路肩处埋设加密桩,加密桩应高出轨面50cm(保证GPS观测条件),埋深需比临近剖面管深50cm,横截面要求3030cm,需埋设在两个接触网杆之间,沿线路前进方向左右交替埋设。第15页/共86页图5.2 加密CPII及加密二等水准标志第16页/共86页5.2.2 观测 CPII加密要求同精测网原网要求,观测、数据处理均与原测CPII相同。观测前要对网形进行设计,保证CPII加密点间的基线长度在600米左右,并且要尽可能多的联测
18、原精测网中的CPI或CPII点,以保证梁上与梁下的平面坐标系统统一。数据处理 在对CPII加密点进行整体平差前应先对网中的原CPI和CPII点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不满足精度要求的原CPI和CPII进行剔除,满足要求的全部作为起算点。第17页/共86页5.3.1 测量方案 加密线路水准基点埋设在线路附近稳定且不易被破坏的地方,桥梁部分宜上桥埋设,尽量保证在梁上下联关系时不用再进行水准测量。 线路水准基点的埋设可与CPIII或加密CPII共桩(与CPIII、加密CPII预埋件相同),也可按线路水准基点埋石要求单独埋设。水准点加密应采用Trimble Dini 03水准仪,须经过检定,并处于检定有效
19、期内。 高程控制网加密时,对于沉降区水准线路必须联测到线路两端各两个以上线路水准基点上,以检验联测水准点是否发生显著沉降;对于非沉降区水准路线必须联测两个以上线路水准基点或深埋水准点。第18页/共86页 水准线路采用往返观测,并沿同一路线进行。每一测段均采用偶数站结束,往返观测在一日的不同时间段进行。 水准测量的仪器及水准尺类型应按测量等级的要求选择,采用相应等级的数字水准仪及其自动记录功能采集数据,观测数据采用仪器内置储存器记录,并转换成电子手簿。5.3.2 技术要求表5.3-1 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mm)水准测 量等级每 千 米 水准 测 量 偶然中误差 每 千 米水 准 测量 全 中误
20、差 限 差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平原山区二等1.02.06 4 0.8 4 MWMiRKnL第19页/共86页等级水准仪最低型号水准尺类型视距(m)前后视距差(m)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光学 数字 光学 数字光学数字光学(下丝读数)数字二等DSZ1、 DS1铟瓦503且501.0 1.5 3.06.00.32.8且0.552次等级路线长度(km)水准仪最低型号水准尺观测次数二等水准400DSZ1、DS1因瓦往返表5.3-2 二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表5.3-3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第20页/共86页数据处理
21、1 线路水准基点的加密应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标准施测,以稳定的线路水准基点、深埋水准点或基岩水准点为起算点,进行整体严密平差计算,采用专业平差软件平差。高程成果保留到。2 水准测量作业结束后,每条水准路线应按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当水准网的环数超过20个时,还应按环线闭合差计算Mw。M和Mw应符合表的规定,否则应对较大闭合差的路线进行重测。M和Mw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41WMnLW WMNL 第21页/共86页5.4 线下工程沉降评估 无砟轨道对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CP控制网测量应在线下工程沉降评估通过之后进行。6 CP点的埋标与布设6.1 CP标志
22、6.1.1 CP预埋件及安装1 CP点应设置强制对中标志,标志几何尺寸的加工误差应不大于,CP标志棱镜组件安装精度应符合表的要求: 表6.1-1 CP标志棱镜组件安装精度要求 CP标志重复性安装误差(mm)互换性安装误差(mm)X0.40.4Y0.40.4H0.20.2第22页/共86页CPIII预埋件采用图所示预埋件:图6.1-1 CPIII、加密CPII及加密二等水准点通用预埋件预埋件尺寸:外径:28mm; 长度:55mm;内径:;长度:30mm第23页/共86页 连接采用螺丝紧扣。预埋件埋设要求及方法如下: 在路基段CPIII标志桩、桥梁段防撞墙,采用50mm左右直径钻头,钻深80mm。
23、埋设时应注意预埋件应尽量竖直,采用水泥或锚固剂填充孔位,安放预埋件,竖立安装调整预埋件,让预埋件管口平行于水泥面或略微高一点,锚固剂沿预埋件外壁四周被挤出。待水泥或锚固剂凝固后进行复检,标志须稳固,不可晃动,标志内须无任何异物,并检查保护管是否正常。预埋件埋设完成及不使用时,一定加设防尘盖,以防异物进行预埋件内影响预埋件使用及其精度。第24页/共86页图6.1-2 通用预埋件防尘盖第25页/共86页平面观测连接杆图6.1-3 CPIII平面观测棱镜连接杆棱镜测量杆尺寸: 内插杆外径: 16mm螺丝杆,连接螺丝长25mm; 外接杆长度:110。第26页/共86页高程观测连接杆图6.1-4 CPI
24、II高程观测连接杆水准测量杆尺寸:16mm螺丝杆,连接螺丝长25mm;外接杆长度(至球心):140。第27页/共86页6.1.4 CP标志的使用1 平面测量(1)和已安装的预埋件配套一致,选择棱镜测量杆12根;(2)把棱镜测量杆螺丝旋进预先安置好的预埋件,使棱镜测量杆的突出横截面和预埋件管口严密连接。禁用扳手、锤子等工具强力安装棱镜测量杆;(3) 将棱镜安装在棱镜测量杆插头上;(4)旋转棱镜头正对准全站仪;(5)测量完将用防尘盖将预埋件盖上。注意CP平面测量点位随棱镜不同而变化,因此采用的仪器和棱镜必须配套,而且复测、精调也必须采用和测量时同样的仪器、棱镜。第28页/共86页2 高程测量(1)
25、和已安装的预埋件配套一致,选择4根水准测量杆;(2)把水准测量杆旋进预先安置好的预埋件,使水准测量杆的突出横截面和预埋件管口严密连接。禁用扳手、锤子等工具强力安装水准测量杆;(3)将铟钢水准尺安装在水准测量杆球头上;(4)测量完将用防尘盖将预埋件盖上。日常管理和养护1 搬运、运输过程中应用纸包裹棱镜(水准)测量杆,防止相互碰撞、磨损。2 安装完成后,每次测量完应及时将防尘盖盖上。3 每三个月检查一次预埋件和塞子是否损坏,用小毛刷刷除预埋件内灰尘。竖立的预埋件如果灰尘积太厚,则用水冲洗。第29页/共86页检验方法采用不同棱镜、高程、及加密CPII或二等水准连接杆进行检测,螺丝稳固,无松动,连接顺
26、畅。 6.2 CP点和自由测站编号6.2.1 CP点编号:采用7位编号形式(0000300),具体要求如下: 为避免长短链地段编号重复的问题,前4位采用连续里程(贯通里程)的公里数,第5位正线部分为“3”,第6,7位为流水号,0199号数循环。由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顺次编号,里程增大方向轨道左侧的标记点,末位编号为奇数,里程增大方向轨道右侧的标记点,末位编号为偶数。CP布点时要对点位进行详细描述,主要描述的内容包括位于线路里程(里程要准确,精确至米)、具体设置位置和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等。 丢失或破坏后补埋点,新点号在原点号末位加“B”以示区别。第30页/共86页6.2.2 CP点编号路基地段宜标
27、绘于接触网杆(或临时基础内侧),标志正下方;桥梁地段宜标绘于挡砟墙内侧,侧面及顶面与防撞墙边缘齐。点号标志字号应采用统一规格字模,字高为6cm的正楷字体刻绘。点号铭牌白色抹底规格为40cm30cm,红色油漆应注明工程线名简称,CP编号,严禁破坏,每行居中排列,如下图所示。严禁采用手写标识。石武客专CPIII0143315图6.2 CP标识牌第31页/共86页自由测站编号 CP测量过程中的自由测站点编号根据连续里程(贯通里程)和测站号等相关信息来进行编制,如0613C01。前4位为里程,第5位C代表初次建网测量,B代表补测,F代表复测,J代表竣工测量,第6位和第7位代表测站编号(各标段自行分配,
28、标段连接处相邻标段的CP测站编号不应相同),0199号数循环。6.3 CP点的布设 CP点应成对布设,距离布置一般约为5070 m,个别特殊情况下相邻点间距最短不小于40 m,最长不大于80m。CPIII控制点埋设于接触网杆旁加设CPIII桩柱顶、桥梁防撞墙顶等位置。同一点对里程差不大于3m,CP点布设高度应大致等高,并应与设计轨道高程面以上。详见石武客专(河北段)SZ3标段CP点布设表。第32页/共86页 CP点的埋设一般宜采用预埋方式进行布设;对于后埋的,应采用快干砂浆、水泥或者锚固剂等进行固定,确保CP标志预埋件的稳固。6.3.1 桥梁段CP点的布设 CP点宜布设在简支梁固定端距梁端的位
29、置。图6.3-1 桥梁部分CP点布置图第33页/共86页1 简支梁部分对于24或32m简支梁每2孔布设一对CP点,相邻两对CP点相距约为64m,56m或48m。对于连续24m简支梁,根据实际情况也可每三孔布设一对CP点。2普通连续梁对于连续梁,CP应优先布设于固定端上方。对于跨度超过80m的连续梁,应在跨中5080 m间距尽量均匀布设一对或几对CP点,对跨中CP点对应尽可能保证施测与使用的外部环境相同,使用前应对整个连续梁段进行复核。3 大跨连续梁和特殊结构结合梁跨结构形式、跨度、材料的不同,按CP点对布设要求和间距进行布点,可适当增大相邻点对间距,但最长不超过90m。整个段落要在较短的同一段
30、时间、第34页/共86页同一温度、环境下进行测量。测量CP的时间和铺板的时间尽量相隔时间要短,且荷载没有大的变化。如果相隔时间较长或温度、环境、荷载有较大的变化,要进行重新复测后使用。铺板的时间段要和测量CP的时间、温度、环境要一致。如尽量在夜间或阴天温度变化较小的时间段内进行。图6.3-2 桥梁部分CP点布置图第35页/共86页6.3.2 路基段CP点的布设 一般路基地段宜布置在专门的混凝土立柱上。待基础稳定后,在基础使用快干砂浆或锚固剂埋设CP标志预埋部分。图6.3-3 路基上CP点布置图第36页/共86页图6.3-4 路基上CP立柱布置图第37页/共86页图6.3-5 路基上CP立柱基础
31、配筋示意图第38页/共86页图6.3-6 路基上CP立柱正视图第39页/共86页1 路基段CPIII一般布设于接触网杆基础大里程端侧线路方向,控制点纵向间距约5070m左右布设一对,其基础须与接触网杆基础形成整体;埋设应特别注意不能与接触网补偿下锚坠砣及电力开关操作箱冲突。当冲突时,其基础应设置在线路小里程端;2 PVC管长为1米,施工时应将其插入CPIII下部基础内米,其顶端比CPIII下部基础高米;3 施工完成后CPIII下部基础应与接触网杆基础顶面等高;4 施工完成后PVC管应竖直;5 施工中应采用钢模浇注混凝土,以使CPIII下部基础尺寸标准、统一,外观光滑、美观。第40页/共86页7
32、 CPIII测量仪器设备及软件 CPIII测量仪器设备:全站仪:Leica TCRP1201,3套;Leica TCA1201,2套;电子水准仪:Trimble Dini 03,5套。CPIII数据处理采用中铁二院与西南交通大学开发的CPIII DAS数据处理系统软件7.1 CPIII测量使用的全站仪及棱镜7.1.1 CPIII测量采用的全站仪必须满足以下要求:角度测量精度: 1距离测量精度: 1mm +2ppm带马达驱动、自动照准和数据自动记录功能的现代化全站仪。 观测前须按要求对全站仪及其棱镜进行检校,作业期间仪器须在有效检定期内。边长观测应进行温度、气第41页/共86页压等气象元素改正,
33、温度读数精确至,气压读数精确至。平面观测前,应对全站仪进行以下检验和校正,并出具鉴定材料:1 望远镜光学性能的检验。2 调焦镜运行正确性的检验。3 照准部旋转是否正确的检验。照准部旋转轴正确, 各位置气泡读数较差不应超过一格。4 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正确性的检验。5 照准部旋转时仪器底座稳定性的检验。6 水平轴倾斜误差(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的检验,DJ1型仪器不应超过10。7 视准轴误差(2C,视准轴不与水平轴正交所产生的误差)的检验,DJ1型仪器不应超20。8 竖盘指标差的检验,DJ1型仪器不应超8。9 测距加常数及棱镜常数的检验。第42页/共86页 棱镜采用Leica (徕卡)高精度棱镜
34、,棱镜相位中心稳定。7.1.3 水准仪不低于DS1级,使用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及其配套铟瓦尺。7.2 CPIII数据采集及处理软件 在自由设站CPIII测量中,测量时必须使用与全站仪能自动记录及计算的专用数据处理软件,采用软件必须通过铁道部相关部门正式鉴定。为便于CPIII数据管理及平差验收工作,CPIII数据处理采用中铁二院与西南交通大学开发的CPIII DAS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外业数据采集软件需满足自动照准、自动观测、自动记录要求外,其输出得采集数据格式需与CPIII DAS输入格式兼容。 CPIII DAS数据处理及数据采集详见说明书。第43页/共86页8 CP平面网测量与数据处理
35、8.1 CP平面控制网布设 CP平面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表8.1-1 CP平面网的主要技术要求控制网名称测量方法方向观测中误差距离观测中误差相邻点的相对中误差CP平面网自由测站边角交会1.81.0mm1.0mm CP控制网应采用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法施测。CP平面网应附合于CP、CP控制点上,每600m左右应联测一个CP或CP 控制点,采用固定数据平差。当CPII点位密度和位置不满足CP联测要求时,应按同精度内插方式加密CPII控制点。第44页/共86页 自由测站距CPIII控制点距离为一般应小于120 m左右,最大不超过180m;自由测站距CP或CP控制点的距离不宜大于300m。每个
36、CP点至少应保证有三个自由测站的方向和距离观测量。1 一般情况下采用测站间距为120m的CP平面网型,每个CP控制点被3个自由测站观测;控制网形见下图 测站(自由站点) CP控制点 向CP点进行的测量(方向、角度和距离)第45页/共86页2 因遇施工干扰或观测条件稍差时, CP平面控制网可采用图所示的构网形式,平面观测测站间距应为60m左右,每个CP控制点应有4个方向交会。图8.1-2 测站间距为60m的CP平面网构网形式第46页/共86页 CP控制点测量方法及与上一级控制网的关系:联测高等级控制点CPI、CPII采用的网形优先顺序为:1 当采用在自由设站置镜观测CP、CP 控制点时,应在2个
37、或以上连续的自由测站上观测CP、CP 控制点,如图。图8.1-3 自由测站置镜联测高等级点第47页/共86页图高等级点置镜联测高等级点2 当采用在CP、CP 控制点置镜观测CP点,应在CP、CP 控制点置镜观测三个以上CP控制点,如下图。第48页/共86页 在自由站上测量CP的同时,将靠近线路的全部CP点进行联测,纳入网中。应确保线路两侧200m范围内可视的CP控制点密度达到400m800m,否则应按同精度加密CP控制点。 每个CP测量组中需使用同一种棱镜(包含联测CPII等控制点),并做好棱镜常数等参数的设置工作。8.2 CPIII平面网观测 CP控制网水平方向应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进行观测。
38、当观测方向较多时,也可以采用分组全圆方向观测法。全圆方向观测应满足下表的规定。控制网名称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不同测回同一方向2C互差同一方向归零后方向值较差CP平面网0.5369614696表8.2-1 CP平面网水平方向观测技术要求第49页/共86页 CP平面网距离测量应满足下表的规定。表8.2-2 CP平面网距离观测技术要求控制网名称测回半测回间距离较差测回间距离较差CP平面网31 mm1mm 注:距离测量一测回是全站仪盘左、盘右各测量一次的过程。 当CP平面网外业观测的水平方向和距离的技术要求不满足以上技术要求时,该测站外业观测值应部分或全部重测。第50页/共86页8.2.3 CP
39、平面网可根据施工需要分段测量,分段测量的区段长度不宜小于4km,区段间重复观测不应少于6对CP点,每一独立测段首尾必须封闭。区段接头不应位于车站范围内。CP平面网测段及测段衔接网型如图。图8.2-1 CPIII平面网测段首尾网型示意图第51页/共86页图8.2-2 CPIII平面网重叠测段衔接网型示意图 第52页/共86页8.2.4 在CPIII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法测量中,必须与平差软件兼容的数据采集软件进行自动记录,采集软件必须通过铁道部相关部门正式鉴定。观测数据存储之前,必须对观测数据的质量进行检核。8.2.5 外业记录须在现场测量时记录各测站的实际情况,它是CP测量的重要原始数据,应按要求
40、填写,在每段CP测量结束后装订存档。8.3 CPIII平面网数据处理 CPIII平面控制网平差采用中铁二院与西南交大联合开发的高速铁路通用平差软件Survey Adjust(此软件为CPIII DAS的升级软件,包含了CPIII DAS软件的全部功能,并依据新规范增添了部分功能,根据新规范要求,以前的CPIII DAS软件在本线上已经不适用),并进行CPIII网的外业观测数据与网平差计算的精度检核。第53页/共86页CPIII控制网精度指标如下: 1 CP平面自由网平差后应满足表的规定。表8.3-1 CP平面自由网平差后的主要技术要求控制网名称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CP平面网32 mm2 CP平
41、面网约束平差后的精度,应满足表的规定。表8.3-2 CP平面网平差后的主要技术要求控制网名称与CP、CP联测与CP联测点位中误差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CP平面网4.04mm3.02mm2mm第54页/共86页8.3.2 CP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分段测量,分段测量的测段长度不宜小于4km。测段间应重复观测不少于6对CP点,作为分段重叠观测区域以便进行测段衔接。施工时,CP网两端宜分别预留6对CP点,作为后续CP控制网连接区域。测段之间衔接时,前后测段独立平差重迭点坐标差值应满足3mm。满足该条件后,后一测段CP网平差,应采用本测段联测的CP、CP控制点及重叠段前一区段连续的13对C
42、P点坐标进行约束平差。再次平差后,其他未约束的公共点在两个区段分别平差后的坐标差值应不大于1mm。完成全部平差后,公共点的坐标应采用前一区段CP网的平差结果。坐标差值大于1mm时,应查明原因,确认无误后,公共点的坐标应采用后一区段CP网的平差结果。第55页/共86页坐标换带处CP平面网计算时,应分别采用相邻两个投影带的CP、CP 坐标进行约束平差,并分别提交相邻投影带两套CP平面网的坐标成果。分带投影测段之间衔接时,前后测段独立平差重迭点,通过坐标转换成相同坐标系的坐标差值应满足3mm。满足该条件后,后一测段CP网平差,应采用本测段联测的CP、CP控制点及前测段所有CP点转换坐标成果进行固定约
43、束平差。两套坐标成果都应满足表、表及第条的要求。提供两套坐标的CPIII区段长度不应小于800m。第56页/共86页 CPIII平面数据计算、平差处理采用中铁二院与西南交大联合开发的高速铁路通用平差软件Survey Adjust,在计算报告中要说明软件名称。自由设站点、CP点进行自由网及约束网整体平差。平差计算时,要对各项精度作出评定。平差处理流程及相关要求:1 数据传输及预处理 将外业观测记录的数据传入计算机,进行数据整理、检查半测回归零差、不同测回同一方向2C互差、同一方向归零后方向值较差等规范指标是否满足要求;2 编辑平面和高程已知数据 在平面数据处理前需要编辑好本测段的平面及高程已知点
44、数据,以及本测段的投影面高程、高程异常等数据;第57页/共86页3 生成平差文件 生成平差文件时软件会提示是否进行两化改正,为了保证三网合一的原则,本线全线采用两化改正,故在计算过程中会自动生成两个平差文件,一个为未进行任何改正、一个为进行两化改正后的数据,后续计算均需要采用两化改正后的平差文件进行。4 闭合差检验; 此为CP网专用的闭合差检测功能,检测每一对CP点由不同测站测量后的兼容性,检测后CP点对环闭合环精度不应低于1/3500;5 输出观测手簙 必要时或需要进行数据检查时使用,提交资料中可不进行此项工作;第58页/共86页6 设置平差参数;7 解算概略坐标;8 自由网平差校正;平差前
45、应对联测的已知点进行兼容性及整网的尺度比进行判断,对不兼容的已知点应进行外业复核,并对成果进行修正后使用。9 约束网平差;测站平差报告应标明控制等级、观测仪器、棱镜类型、天气、观测日期和时间、观测者、记录者、检查者等信息,应正确标明观测量的差值和限差指标。10 提交成果提交成果时应提交相应段落的下列文件:外业观测原始数据,外业观测数据检查文件,平面控制点文件,高程控制点文件,平差文件,闭合差检查文件,自由网平差第59页/共86页文件,约束网平差文件,控制网网形图,技术总结报告,成果表,计算表,重合点坐标比较表。成果表格式见表。表8.3-3 CP控制测量成果表线CP控制测量成果表 XX至XX段D
46、KXXX-DKXXX 共 页第 页坐标系 中央子午线经度:度 投影面大地高程:m 高程异常:m X0=0km;Y0=500km点 号工程独立坐标棱镜球顶高程棱镜中心高程里 程位 置X(m)Y(m)H1(m)H2(m)计算者: 复核者: 日期:第60页/共86页表8.3-4 CP平面网平差计算取位控制网名称水平方向观测值()水平距离观测值(mm)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mm)点位中误差(mm)坐标、高程(mm)CP平面网0.10.10.010.010.010.19 CP网高程测量9.1 CPIII高程测量技术要求及控制网布设CPIII控制点水准测量应附合于线路水准基点,按精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施
47、测,水准路线附合长度不得大于3km。CP控制点水准测量按图所示的矩形环单程水准网构网观测。CP水准网与线路水准基点联测时,按精密水准测量要求进行往返观测。第61页/共86页 左边第一个闭合环的四个高差应该由两个测站完成,其他闭合环的三个高差可由一个测站按照后-前-前-后或前-后-后-前的顺序测量。图第62页/共86页 CP高程控制网精密水准测量应满足以下主要技术要求1 精密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表9.1-1 精密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表(mm)水准测量等 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MW限 差线路方向CPIII点对高差之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精密水准2.
48、04.08 8 8 4 LLLL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第63页/共86页2 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要求表9.1-2 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 测 次 数往返较差或闭合差(mm)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精密水准42DS1因瓦往返往返8 L注: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倍。 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第64页/共86页3 精密水准观测应符合以下要求表9.1-3 精密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49、 DS05表示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中误差为。等级水准尺类型水准仪等级视距(m)前后视距差(m)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精密水准因瓦DS1602.04.0下丝读数0.3DS0565第65页/共86页4 CPIII控制点水准测量应对相邻4个CP点如图所示构成的水准闭合环进行环闭合差检核,相邻CP点的水准环闭合差不得大于1mm。9.2 CPIII高程网观测在下列情况下,CP高程网的外业观测值应该部分或全部重测:1 当CP高程网水准测量的测站数据质量超过表的要求时,该测站的数据应该重测;2 当独立闭合环闭合差超限时重新观测该闭合环;3 当CP高程网水准路线的限差超过表的要求时,该水准路线
50、的数据应该重测。4 当根据闭合环闭合差计算的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全中误差超限时,首先应对闭合差较大的闭合路线进行重测,重测后MW仍超限,则整个CP高程网水准测量的数据都应重测。第66页/共86页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及水准尺,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DS1级不应超过15;DS3 级不应超过20;2 水准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对于因瓦水准尺,不应超过,对于双面水准尺,不应超过;3 二等水准测量采用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时,其补偿误差a不应超过。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使用DS05或DS1级仪器应读记至或,使用数字水准仪应读记至。9.3 桥面高程传递当桥面与地面间
51、高差大于3m,线路水准基点高程直接传递到桥面CP控制点上困难时,可采用不量仪器高和棱镜高的中间设站三角高程测量法传递。中间设站第67页/共86页光电测距三角高程传递应进行两组独立观测,两组高差较差不应大于2mm,满足限差要求后,取两组高差平均值作为传递高差。中间设站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就是在没有仪器高和棱镜高量取误差的情况下,求出点A和点B的高差。其测量原理,见下图所示。第68页/共86页图9.3-1 不量仪器高、棱镜高的中间设站三角高程测量原理示意图 也可在同一侧设置观测点,如图。第69页/共86页中间设站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满足表的要求。测量中,前后视必须是同一个棱镜。观测时,棱镜
52、高不变;仪器与棱镜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最大不应超过150m。前、后视距应尽量相等,一般距离差值不宜超过5m。观测时,要准确测量温度、气压值,以便进行边长改正。表9.3-1 中间设站三角高程测量外业观测技术要求垂直角测量距离测量测回数测回间指标差互差 ()测回间较差 ()测回数测回内较差 (mm)测回间较差(mm)45.05.042.02.0第70页/共86页9.4 CPIII高程内业数据处理 CP高程网外业观测成果的质量评定与检核的内容,应该包括:测站数据检核、水准路线数据检核,当CP水准网的环数超过20个时还要进行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全中误差的计算。CP高程网内业平差计算和基础控制资料的
53、选用,应满足下列原则:1 CP高程网水准测量的外业观测数据全部合格后,方可进行内业平差计算。2 CP高程网采用联测的稳定线路水准基点的高程作为起算数据进行固定数据平差计算。表9.4-1 精密水准测量计算取位往(返)测距离总和(km)往(返)测距离中数(km)各测站高差(mm)往(返)测高差总和(mm)往(返)测高差中数(mm)高程(mm)0.010.10.010.010.10.1第71页/共86页 CP高程测量分段方式与CP平面测量分段方式一致,每段长度不宜少于4km,前后段接边时应联测另外一段2对CP点。区段之间衔接时,前后区段独立平差重叠点高程差值应 3mm。满足该条件后,后一区段CP网平
54、差,应采用本区段联测的线路水准基点及重叠段前一区段连续12对CP点高程成果进行约束平差。第72页/共86页10 数据整理及成果提交要求10.1 数据整理要求 CP数据整理包括平面和水准两大部分,数据量非常庞大,所以做好基础的原始数据管理工作很重要,各工区必须按照以下统一的方式进行管理,以备存单、检查、评估提交时使用: 一级文件夹以连续里程命名(注意各段的衔接处,此处里程为本段落所提数据的有效里程不包括衔接段未提交数据的里程); 二级文件夹以标段+工区号命名例如“X标X分部”; 三级文件夹中包括“1、技术总结报告”、“2、CPIII成果表”、“3、CPIII计算表”、“4、CPIII控制网平面水
55、准联测示意图”、“5、CPII与水准点点之记汇总”共五个文件及一个“6、电子文档”的三级文件夹;第73页/共86页 四级文件夹中包括“CPIII数据资料”、“CPII加密(GPS)”、“加密二等水准点”共三个文件夹; 五级文件夹包含在“CPIII数据资料”文件夹下的“平面”“高程”、“CPII加密(GPS)”下的“原始数据”“项目文件”“计算文件”及在“加密二等水准点下的“桥上水准点联测”“桥下水准点联测”“三角高程数据”“整网平差数据”共9个文件夹; 在五级文件夹下的“高程”文件夹下包含“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文件夹及“两次测量比较成果表”文件,在“平面”文件夹下包含“第一次测量”“第二
56、次测量”文件夹及“两次测量比较成果表”文件,在“GPS加密”的“原始文件夹”下为“Renix”格式的原始观测数据及“项目文件”夹下的“TGO/LGO的项目文件”及“计算文件”夹下的“平差计算过程文件”,在“加密二等水准点”项目中包含的“桥上水准联测”“桥下水准联测”第74页/共86页“三角高程数据”“整网平差数据”的原始数据与计算过程及成果文件;详细的资料整理格式见下图:第75页/共86页10.2 成果资料提交1、技术方案设计书;2、平面控制网联测示意图; 3、平面外业观测原始数据和记录手簿;4、平面控制网平差计算手簿;5、平面控制网成果(平面、高程)表;6、水准路线示意图;7、水准外业观测的
57、原始数据文件电子文本8、测段高差统计表、水准路线闭合差统计表;9、仪器检定资料;10、CP标志检查记录;第76页/共86页11、测量技术总结报告。(1)任务依据、技术标准;(2)测量日期、作业方法、人员、设备情况;(3)加密CPII及加密二等水准测量(含桥上下三角高程传递)过程及其精度分析;(4)CPIII测量外业作业过程及内业数据处理方法、软件等(必须包含联测高等级控制点情况);(5)CPIII控制网测量精度统计分析:自由网平差距离及方向改正数统计分析;约束网平差距离及方向改正数统计分析;约束网平差相邻CPIII点相对精度统计分析;自由网和约束网平差后的验后单位权中误差统计分析;水准测量测段
58、间往返测较差、附合水准路线及环高差闭合差、水准路线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统计;(6)需说明的其他问题。12、按文件管理要求整理的磁盘文件。第77页/共86页11 CP网的复测与维护11.1 CP网的复测 CP控制网施测完毕到轨道板精调时有一段时间间隔,由于各种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可能引起CP控制点轻微的变形,因此,在轨道精调作业之前还应该对CP控制网进行复测,复测的技术要求和作业方法均按照初次测量时的标准进行。11.2 CP网的维护 由于CP网布设于桥梁防撞墙和路肩接触网基础上,线下工程的稳定性等原因的影响,为确保CP点的准确、可靠,在使用CP点进行后续轨道安装测量时,每次都要与周围其它点进行校核,特别是要与地面上稳定的CP、CP点进行校核,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同时应加强对永久CP点的维护,为客运专线建成后的养护维修提供控制基准。第78页/共86页11.3 CPIII标志的保护由于CPIII成果为无砟轨道铺设及后期运营、维护的基准,各标段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制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木材行业碳排放权交易合同8篇
- 二零二五版农村电商合作发展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设施灭四害服务合同及环保标准协议4篇
- Preparing for Pregnancy助产专业资源库
- 水电安装工程2025年度工程监理合同2篇
- 2025版民间借贷教育基金担保合同示例3篇
- 2025年度生态环保项目投资担保合同书
- 2025年度离婚财产分割纠纷诉讼保全与执行全程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水利工程内部施工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别墅抵押借款合同范本5篇
-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及进展
- 【大学课件】基于BGP协议的IP黑名单分发系统
- 2025年八省联考高考语文试题真题解读及答案详解课件
-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课件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含答案
- 美的MBS精益管理体系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2024安全员知识考试题(全优)
- 2024年卫生资格(中初级)-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全32册)08
-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