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太原TD网络GT分流实施报告1 分流总体方案1.1 “GT分流”项目流程介绍1.2 试点区域选择试点区域为TD RNC1,覆盖区域主要是密集城区。区域内有商务酒店(梅山饭店)、商业街、商场、高层住宅楼、医院(儿童医院、肿瘤医院)、学校(冶金学校、府西中学)、赛马场等。GT网络站点资源接近,但资源利用率差距显著,TD分流G网压力具备基础条件。RNC1区域地理位置网络 资源利用率 宏站站点(900M) 室分站点 GSM 60 93 179 TD 8 75 118 2 分流前评估2.1 “GT分流”相关概念简介分流比例评估的数据来源:通过移动公司获取到取指定时间内的全部“T/G计费系统话单”相关数据
2、(通常建议至少取1周,即1个话务周期)。TD终端产生的业务量:基于“T/G计费系统话单”话单,根据终端数据库中的IMEI信息,统计由使用TD终端的用户产生的业务量;TD网络承载的业务量:基于“T/G计费系统话单”话单,统计由TD小区承载的业务量; 回流GSM的业务量:基于“T/G计费系统话单”话单,统计TD终端用户产生、由GSM小区承载的业务量;以语音业务举例:TD CS语音分流比例 = TD网络承载的语音总时长 / TD终端产生的语音总时长。2.2 “GT分流”评价指标简介TD CS分流比例、TD PS分流比例、TD用户在网率:评估TD网络的分流能力;TD业务渗透率、TD用户渗透率:评估TD
3、网络的业务承载效果; 分类指标名称计算方法数据源太原现网统计苏州现网统计含义关键指标TD CS分流比例T网承载的语言时长/TD用户发生的语音时长BOSS话单NULL60.37%评估TD网络的分流能力。由于用户在GSM和TD上的业务模型基本相同,能够最合理体现分流比例辅助指标TD PS分流比例TD用户在T网发生的数据流量/TD用户总数据流量BOSS话单NULL89.71%由于数据模型各地不一,数据卡存量对分流比例影响较大,建议PS分流比例作为辅助指标TD业务渗透率TD语音用户渗透率=TD网承载的话务量/(GSM+TD)总话务量RNC/BSC话统2.91%2.24%评估,TD业务承载比是综合TD渗
4、透率和TD分流比例的综合体现TD数据业务承载比=TD网承载的数据流量/(TD+GSM)总数据流量RNC/BSC话统30.83%40.67%TD用户渗透率TD用户在网率=TD终端放号数/(GSM+TD)终端放号数经分数据7.80%5%评估TD放号数与TD整体放号数的比例,体现TD用户发展水平3 分流实施步骤3.1 分流思路太原GT分流思路:互操作、功率、用户感知提升三步走;在RNC1进行GT分流试点,从互操作参数策略、PCCPCH功率增强策略和客户感知提升三个方面全面探索GT分流解决方案。3.2 功率提升计划3.2.1 RNC1试点所有宏站单码道功率提升至330单码道功率由原网的300提升至33
5、0,而双码道功率为单码道功率加30,所以双码道功率随之从原来的330提升至360,针对一些特殊场景,单码道功率可以提升至340,对应双码道功率可以提升至370。RNC1主要覆盖迎泽大街以北,北大街以南,为太原覆盖最好的区域共118个室分站点,74个宏站站点。对不影响道路测试的小区进行功率的提升,在测试过程中若发现部分高站引起的功率提升造成越区覆盖的问题,会将功率参数回退,其余站点引起问题的主要进行RF调整,若RF调整无效的回退功率参数。(74个宏站站点全部进行统一330的提升)。3.3 23G实施计划3.3.1 制定场景进行23G参数布局n 将RNC1区分为室分小区、优秀覆盖小区、正常覆盖小区
6、、弱覆盖小区四类;主要通过外场覆盖测试结果进行区分对这几类场景分别进行23g参数,针对不同覆盖场景输出差异化的参数设置策略,使TD网络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尽量多的吸收话务小区属性室分小区优秀覆盖小区正常覆盖小区弱覆盖小区判定标准使用室分系统覆盖的小区PCCPCH RSCP-85dBm的比例小于10%PCCPCH RSCP小于-85dBm的比例为10%,20%PCCPCH RSCP-85dBm的比例大于20%RNC1统计小区个数1181717515参数中文名称参数英文名称优秀覆盖正常覆盖弱覆盖室分小区最小接收电平QRXLEVMIN-103-103-103-103空闲模式小区重选异系统切换测量门
7、限IDLESSEARCHRAT6666CS业务使用频率RSCP质量门限USEDFREQCSTHDRSCP-93-93-91-91CS业务异系统切换判决门限TARGETRATCSTHD39312525H业务使用频率RSCP质量门限USEDFREQHTHDRSCP-98-98-98-98H业务异系统切换PS判决门限TARGETRATHTHD39333030PS非H业务使用频率RSCP质量门限USEDFREQR99PSTHDRSCP-98-98-98-98PS非H业务异系统切换PS判决门限TARGETRATR99PSTHD39333030重选延迟时间TRESELECTIONS2222CS业务3A事件
8、迟滞HYSTFOR3A4444H业务3A事件迟滞HYSTHSPAFOR3A4444GSM侧TDD系统间重选门限GSM TDD Offset6666GSM侧启动异系统测量门限GSM Qsearch_I7777n 经过外场对RNC1的覆盖类型进行区分并参数统一布局后,通过后台MR对每类场景进行评估及修正,外场进行不同场景的专项测试优化,已达到最总场景及测试需求。n 对于室分小区、覆盖优秀小区和正常覆盖小区参数设置可以相对激进,保证话务吸收 n 对于弱覆盖小区参数设置相对保守,保证用户体验 。3.4 具体实施措施3.4.1 PCCPCH功率调整通过外场验证提升PCCPCH功率, 8月22日调整RNC
9、1的PCCPCH功率小区163个,调整后RNC1只有一个宏站的功率为为310(新站暂未入网),其余全部调整为330。3.4.2 RNC1配置GT分流互操作参数经过外场对RNC101的覆盖类型进行区分,按照按照苏州经验,将RNC1区分为优秀覆盖小区、正常覆盖小区、弱覆盖小区等场景分别设置23G优化参数。23G优化参数分为空闲态的重选部分和连接态下的切换参数。为了用户更多吸收话务,使得用户在TD覆盖的区域尽量占用TD网络,依据苏州经验以及太原外场测试情况进行设置,8月26日修改。² 太原系统间重选参数配置情况:覆盖情况最小接收电平迟滞1重选延迟时间空闲模式小区重选异系统切换测量门限正常-
10、103226优秀-103226弱-103226² 太原系统间切换参数配置情况:覆盖情况 CS业务异系统切换判决门限 H业务异系统切换PS判决门限 PS非H业务异系统切换PS判决门限CS业务3A事件迟滞PS非H业务3A事件迟滞H业务3A事件迟滞 CS业务使用频率RSCP质量门限H业务使用频率RSCP质量门限 PS非H业务使用频率RSCP质量门限正常313333444-93-98-98优秀393939444-93-98-98弱253030444-91-98-98以RNC101为试点,选取RNC101所有宏站小区进行统一参数配置,设置完成之后,外场对调整GT分流区域进行拉网测试,确保设置后
11、不影响网络正常。3.4.3 特殊场景互操作参数修改策略以上互操作参数是根据覆盖场景进行分类的,对于特殊场景会根据实际的测试数据针对性的调整切换和重选门限。4 分流实施效果4.1 功率提升后效果8月21日实施PCCPCH功率增强后,TD业务量显著提升:语音话务量增长26.38%,PS数据业务量增长8.69% 4.2 参数调整后效果8月26日23G参数调整后从话务量上来看,G/T分流实施后RNC1话务量增加约485 ERl,增量约16%,数据流量增加约20GB,增量约20%数据; 4.3 G/T分流实施后系统切换次数(用户感知)实施GT分流措施后,RNC1区域覆盖明显改善,TD网络每次呼叫发生异系
12、统切换概率明显降低,发生概率降低50 语音呼叫23G切换比数据呼叫23G切换比备注2011-08-156.254.3语音平均每8.7呼叫发生23G切换一次2011-08-167.555.12011-08-178.457.02011-08-188.059.42011-08-1910.064.42011-08-2010.264.12011-08-2114.184.7提升功率2011-08-2215.5119.5语音平均每15次呼叫发生23G切换一次2011-08-2315.6185.12011-08-2415.9220.02011-08-2515.3191.72011-08-2614.9164.9
13、降低门限2011-08-2715.4155.6语音平均每15次呼叫发生23G切换一次2011-08-2815.7166.42011-08-2915.6146.72011-08-3014.7143.22011-08-3114.4153.84.4 G/T分流后现场测试效果4.4.1 TD-SCDMA网络PCCPCH RSCP与C/I分布图对比调整前PCCPCH RSCP分布图如下: 调整后PCCPCH RSCP分布图如下:调整前PCCPCH C/I分布图如下:调整后PCCPCH C/I分布图如下:4.4.2 路测数据结果统计分流前后覆盖率提升0.5%,T网占比提升0.7%DT关键指标 分流前分流后
14、趋势 PCCPCH覆盖率 99.25%99.73% TD网占比99.03%99.71% 4.5 G/T分流后KPI指标情况4.5.1 话务量&数据流量话务量&数据流量终端8月份10月份终端厂商终端型号终端类型终端个数终端流量Mbits终端个数终端流量Mbits华为ET128-2数据卡35728113192762490559华为ET127数据卡60417782104891435930华为ASB T920数据卡4361069090311645274中兴通讯MU350数据卡6517183152128569UT斯达康DU10数据卡17366561224612华为ET6282数据卡824
15、495412029海信HS-TC68数据卡6158945411联想移动Lenovo TD210数据卡53390065990联芯科技LC5733数据卡45062大唐电信AirCard 901数据卡3458663241中兴通讯MU318数据卡24336武汉博瑞邦科技有限公司BD1000数据卡223891664海信HS-TC69数据卡153511762MR数据分析数据卡流量数量降低情况(8月20日22日,10月12日14日)4.5.2 系统间切换成功率系统间切换成功率4.5.3 CS&PS接通率CS&PS接通率4.5.4 话音业务掉话率&PS域无线掉线率话音业务掉话率&
16、;PS域无线掉线率5 KPI提升手段5.1 弱覆盖优化手段5.1.1 多维度覆盖优化随着移动用户、话务及数据量的上涨,TD面临着如何才能更好解决G网话务和数据分流的问题。本次太原市华为TD专项主要从深度覆盖角度出发,利用覆盖评估方法定位现网弱覆盖区域,为GT网络的协同发展打好覆盖的基础。本专项涉及的覆盖评估手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基于路测数据的覆盖评估、基于话统数据的覆盖评估、基于PCHR数据的覆盖评估、基于MR数据的覆盖评估。n 基于路测数据的覆盖评估根据现网工参,识别出的弱覆盖区域对应的小区,排除站点故障、RF可优化等区域后剩余的弱覆盖小区.n 基于话统数据的覆盖评估通过PRS工具获取,对于
17、重选、切换TOP小区,取其交集,然后结合小区KPI表现,判定出弱覆盖小区。n 基于PCHR数据的覆盖评估PCHR数据中RRC接入电平值是弱覆盖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提取太原华为后台一周PCHR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每次RRC接入时电平,从用户面获取全网接入电平反映的弱覆盖区域。CELLID站点路测话统PCHR32039东浦村_3YYY20751太原印刷_1YNY29043南沙河_3YNY28961营盘派出所_1YNY51671圣亚配货TDNYYCELLID站点测试及优化过程优化效果20751太原印刷-1小区内存弱区域,目前已无优化空间,弱覆盖区域23G互操作正常,附近有待开四期站点(万达广场
18、酒吧街)待四期新站开启后跟进优化28961营盘派出所-1小区内存弱覆盖区域,调整营盘派出所-1小区和省日报社_2小区的PCCPCH发射功率,由270调整为330,弱覆盖现象改善明显但仍存弱覆盖现象小区覆盖提升明显,仍为弱覆盖区域23G互操作正常29043南沙河-3小区内存弱覆盖区域,修改省日报社_2小区3A本系统门限,由-91dBm改为-89dBm,3A异系统门限由-70dBm改为-80dBm,3A切换时延由1280改为640,修改南沙河_3小区3A切换时延由1280改为640,修改染料厂_1小区3A切换时延由1280改为640,(TARGETRATCSTHD=30, USEDFREQCSTH
19、DRSCP=-89,TIMETOTRIG3A=D640)弱覆盖区域,已经做23G优化调整32039东浦村-3小区位于TD网络边缘,配置东浦村-33ACS异系统门限为-85dbm,3ACS时间迟滞为320。经优化后小区边缘23G互操作正常51671圣亚配货TD-1小区内存弱覆盖区域,调整圣亚配货TD-1小区的PCCPCH发射功率由270为300,小区3A本系统门限由-90dBm改为-85dBm,3A异系统门限由-70dBm改为-80dBm,3A切换时延由1280改为640,(TARGETRATCSTHD=30, USEDFREQCSTHDRSCP=-85,TIMETOTRIG3A=D640)小区
20、覆盖提升明显,仍存弱覆盖区域23G互操作正常5.1.2 根据手机接入电平对覆盖场景验证通过PCHR(呼叫历史记录)数据对手机接入电平进行统计(后台统计即可,不需要现场测试),根据手机通话时候的接入电平统计,对前期4个场景(室分小区、优秀覆盖小区、正常覆盖小区、弱覆盖小区)进行验证细分,根据需要调整分流实施时的互操作参数;针对特殊场景(例如:电梯场景、高层居民区、高层写字楼等等),结合接入电平统计估算覆盖情况,再调整优化相应参数,使参数更接近更符合实际统计情况。5.2 VQI语音质量评估主动发现现网问题5.2.1 VQI原理分析n 传统MOS分测试方式复杂,无法反映全网实况n 业界创新的评估技术
21、VQI:全民路测n VQI和MOS关系:VQI100×MOS,变化趋势一致5.2.2 VQI优化结果汇报n 开通规模: RNC1,含334个小区,日均CS话务量为3478Erl左右,PS流量为117.59GB左右 n 开通效果:利用小区级VQI如何快速发现网络问题,并优化解决 目前已有商用版本,建议太原全网推广5.3 基于链路质量切换,提升弱场用户质量n 原理 ü 该特性可以在上行干扰所导致链路质量恶化的场景中,采用基于上行链路质量的切换算法在系统间及时将用户切换到2G系统或在系统内为用户进行资源重配,从而降低用户掉话的概率,改善用户感知 n 太原现网问题 ü 针
22、对太原现网RNC1掉话原因进行分析,无线接口进程失败引发的掉话大约占总掉话的67%,UE无响应引发的掉话大约占总掉话的29% ,采用基于上行链路质量切换可以减少由上行失步引发的掉话。 n 作用 ü 挽救链路质量恶化可能导致的掉话,改善KPI,提升用户感知 ü 弱覆盖下,可以挽救一部分由于GT分流造成的掉话(改善PCCPCH功率增强后的语音掉话率) 5.3.1 RNC1应用基于链路质量的切换n 用户感知提升:异系统切换(上报6A和3C进行异系统切换)切换发生前,UE发射功率出现了抬升,且上行BLER陡然抬升,此时发现覆盖电平有下降趋势,说明是干扰因素而是覆盖变弱导致了链路质量
23、恶化,在这种情况下,链路质量切换算法会通过系统间切换动作挽救用户掉话风险,保证了用户感知。图1 基于链路质量异系统切换前链路质量趋势 图2 基于链路质量异系统切换前覆盖与上行干扰趋势 n 用户感知提升:系统内切换(小区内选择目标时隙的条件:目标时隙的UL ISCP需要小于当前时隙,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时隙,则不进行小区内切换动作;) UE驻留TS2时,由于同频干扰导致其发射功率抬升,TS2的ISCP也出现了抬升,但TS1的ISCP保持正常,可进行小区内切换,既可挽救潜在的掉话,也可抑制UE发射功率和上行干扰的继续抬升,避免用户感知的恶化。 5.3.2 优化后指标对比:5.4 基于用户感知提升(A
24、UE算法)原理介绍:AUE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修改PS BE业务的信道编码参数,减少编码增益,在占用同等码道资源的前提下,来达到提升PS BE业务速率的目的,增加上行最大速率,提升用户感知(太原华为区域全网的室分小区已开启)现场测试结果算法实施后效果对比5.5 多小区联合检测5.5.1 基本原理 多小区联合检测(MCJD: Multiple Cell Joint Detection)是针对TD系统内干扰而设计的同频干扰消除算法。当TD用户数超过一定负荷后,为了平衡强干扰带来的性能下降,小区间可能会发生功率的相互攀升,造成网络性能的损失和终端发射功率的浪费。所以小区边界用户虽少,但是影响巨大,改
25、善小区边界用户的性能对提高切换成功率有决定性作用,考虑到TD系统的特点,可以对多小区的同频用户进行干扰消除 n 解决问题:该算法可以对多小区的同频用户进行干扰消除,从而可以降低干扰,改善KPI。5.5.2 试点规模: RNC1,含334个小区,日均CS话务量为3478Erl左右,PS流量为117.59GB左右 5.5.3 试点效果:n 从算法开启前后统计数据看,MCJD开启对抑制网内干扰效果较为明显,同时对CS掉话、CS域接通率以及PS域接通率有明显的改善。 开启MCJD前 TS1(dBm) 出现的采样点百分比TS2(dBm) 出现的采样点百分比>-70 23 0.39% >-70
26、 64 1.08% (-70,-80) 92 1.56% (-70,-80) 226 3.82% (-80,-90) 340 5.75% (-80,-90) 708 11.98% (-90,-95) 357 6.04% (-90,-95) 716 12.11% <-95 5100 86.27% <-95 4198 71.01% 开启MCJD后 TS1(dBm) 出现的采样点百分比TS2(dBm) 出现的采样点百分比>-70 9 0.15% >-70 11 0.18% (-70,-80) 53 0.88% (-70,-80) 126 3.10% (-80,-90) 143
27、 3.38% (-80,-90) 405 7.74% (-90,-95) 242 5.03% (-90,-95) 459 9.64% <-95 5561 90.56% <-95 5007 79.34% 从干扰值分段来看,MCJD算法开启后网内干扰下降明显,对于TS1来说,高于95dBm的比例下降4.3%;对于TS2来说,高于95dBm的比例下降9.3%。5.5.4 优化后指标对比5.6 新算法优化效果总结特性名称类别现网测试时间/地点开通效果建议 语音质量评估(VQI)网络质量提升2011年8月 RNC1提供小区级和用户级VQI,为语音质量评估和优化提供高效手段目前已有商用版本,建
28、议太原全网推广基于链路质量切换网络质量提升2011年8月 RNC1挽救上行链路质量恶化可能导致的掉话,提升KPI(CS掉话率降低20%),改善用户感知建议验证后在太原全网推广使用基于用户上行速率增强AUE算法网络性能提升2011年8月 RNC1室外多小区多用户场景:边缘用户业务感知提升显著,速率提升150%400%,总吞吐量提升7%太原已全网室分开启多小区联合检测降干扰2011年8月 RNC1降低网络干扰;KPI提升(CS掉话率降低13%,PS掉线率降低5%);业务感知提升建议太原全网开启6 分流后评估6.1 网络覆盖感知评估网络覆盖感知评估,提取分流前及分流后各一天的全网PCHR数据进行分析
29、。Ø 用户起呼电平分析用户起呼电平在分流后起呼的次数明显高于分流前的次数,用户起呼电平分布变化不大。Ø 弱覆盖小区数量分析弱场起呼起呼电平低于-90dbm所占的比例,分流前为3.19%,分流后为5.6%。6.2 接入性能评估Ø 业务建立时延分析业务建立时延变化,RAB请求时间和RAB请求完成时间间隔。建立时延主要集中在1至2秒内,3秒以上的RAB建立次数较少。6.3 业务保持性能评估Ø 每RAB掉话/掉线次数分析掉话、掉线次数比上RAB建立成功次数。分流前为0.14%和0.11%,分流后为0.12%和0.15%。Ø 每RAB系统间切换次数分析CS域系统间切换次数/RAB建立成功次数,分流前为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金属包装材料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商铺租售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epc勘察设计合同范本
- 个人门店雇佣个人合同范本
- 2025年摩托车纳朔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冷库拆除施工合同范本
- 专修报废汽车合同范本
- 幼儿园资助幼儿计划
- 灌浆堵漏施工方案
- 科技产业在社交媒体中的互动与效果评估
- 自动驾驶数据安全白皮书
- 工期定额-民用建筑
- 黄土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危害性评估
- 交际德语教程第二版A1Studio[2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最新修改 班组安全管理建设--5831模式通用课件
- 气割、电气焊作业的应急救援预案
- 2018年柴油机大修工程量单
- 超级精美PPT模版美国经典ppt模板(通用珍藏版2)
- 中医内科方歌-八
- 气动控制阀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详解
- 梯形练字格A4纸打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