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版画》教学大纲_第1页
《木刻版画》教学大纲_第2页
《木刻版画》教学大纲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木刻版画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812105302 课程名称:木刻版画学时/学分:64/4关联课程:先修课程(素描、颜色、综合材料版画)后习课程(铜版画创作与争辩一、毕业创作) 适用专业:美术学专业开课教研室:美术学教研室课程类别与性质:专业课程、必修一、课时安排与考核权重依据学校的整体要求,基于对教学目标及基本学问、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的分析,本课程的内容依据高等学校美术学专业训练的培育目标以及毕业生基本要求和培育方案,选定木刻版画的创作方法、构图要求、艺术规律、步骤示范、名作观赏、创作实践等 9 部分内容,共 64 学时,4 学分。要求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围绕课内教与学、课外导与做等环节,推动考评方

2、式改革,重视过程性评价,突出基于力量的非标准化答案考试。基于该教学考核评价思路,本课程主要以课堂习作、课堂提问、结课木刻版画作业等方式对同学进行考核评价,其中课堂习作、课堂笔记、课堂提问、课后复习等过程性评价占评价权重的70%,结课作业占评价权重的 30%。课时安排与考核权重一览表序号章节课时数考核权重及评价方法1概论2无考核权重2理论讲解65%课堂提问3示范作画步骤及名作赏析85%作业示范、课堂笔记4实践创作人物一815%课堂习作195实践创作人物二815%结课作业6实践创作风景一815%课堂习作7实践创作风景二815%结课习作8实践创作风景人物组合一815%结课习作9实践创作风景人物组合二

3、815%结课习作二、课程资源库1.参考书:1黑崎彰.世界版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年 8 月.2周芜著.中国版画史图录.上海美术出版社. 1988 年.3任熊 .任熊版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 年 8 月.4张天星.版画艺术.苏州高校出版社. 2006 年 10 月.5李永永.版画创作.重庆出版社. 2013 年 7 月. 2.期刊:1李秋实.清末民初“风俗版画”争辩.西安美院.2017 年.5 月.2张旭.黑白木刻版画艺术语言的应用争辩.广西师范高校.2017 年 4 月.3张芳.木刻版画创作中中国传统绘画元素运用初探.艺海.2018 年 7 月.4王远峰.延安时期木刻创

4、作的艺术形式探究.延安高校学报.2018 年.5张智鄂木版画印痕与肌理的多材料呈现.湖北美院.2017 年 5 月.6杨悦.黑白的艺术情怀文学作品插画创作感想.美术争辩.2007 年.7郭丽娜.山西抗日依据地木刻版画创作特征初探山东高校.2017 年 5 月.8代大权.王琦:美术的一面大旗旗下的一名士兵.美术.2007 年 2 月.9韩晶.黑白木刻中的中国艺术精神.戏剧之家.2018 年 9 月.10 王洪章.鲁迅与木刻版画艺术.文艺争鸣 .2018 年 6 月. 3.网络资源:1艺术中国网站 2雅昌艺术网网站 3写生中国网站 4观澜版画 5网页素材网站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内容主

5、要包括讲授版画的创作学问,重点讲授木刻版画的创作制作。通过学习使同学了解木刻版画艺术创作的工具、材料、特点和制版原理,娴熟把握木刻版画的学问和技能,具有观赏版画与独立创作版画的学问和力量。通过教授木刻版画创作与争辩版画的设计,使同学实现审美观念的转移,以及对木刻版画综合技法的娴熟运用程度,达到对木刻版画创作学问、技法和艺术特性的全面理解和把握,并贯穿于艺术实践中。第 1-2 学时概论1. 课前预备:生疏课程内容以及相关材料,提前让同学们预备好相关材料和工具。并阅读参考相关文献,不仅从学问角度备课,更要从整体角度将该课程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来支配教学,同时紧跟上时代,与时俱进。1.1 课程属性与教

6、学目标分析:木刻版画是美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同学把握木刻版画作品的创作方式和方法,为将来毕业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把握木刻版画创作的的理论,训练同学的对美的感受力量,使同学能够运用技法、肌理等版画语言和版画技巧表现物体的形体、空间、质感、量感的变化关系,提高同学创作木刻版画作品的创新力量,同时使同学的审美层次得到提高,艺术视野不断开阔。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同学了解木刻版画创作的留意事项及特点,生疏木刻版画的基本创作手法,理解创作木刻版画的作画步骤,把握创作木刻版画的基本技能,使同学具备创作和争辩的力量。1.2 学习对象分析:(1) 同学经过前几年的理论和技法的学习,学问

7、和技能表现都有了肯定的基础,这个阶段更侧重于木刻版画创作与争辩的把握以及寻求实践的机会,以及加强该方面的创新意识的培育。(2) 在认知力量方面,同学思维活动依靠具体的事物和阅历的支持,缺乏抽象性,但易于接受新学问并擅长发问,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因此要引导同学如何快速精确利用网络资源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3) 同学学习的动机主要取决于对课程内容感爱好的程度以及对老师的宠爱程度,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首先要有激情,其次要在精确把握课程学问点的同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适当插入任务模块,引入实际成功创作案例,通过课程彰显自身业务素养并对同学进行乐观的引导。1.3 教学方案设计:本课程将全面讲解木刻版画创作的

8、绘画过程。以木刻版画为内容,从木刻版画进展过程及其作品分析入手,使同学了解木刻版画学问与技能。由于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课程,在课堂中可对理论讲解内容精简化,条理化。教学上以同学为中心,理论、示范、练习、指导应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示范、作品观赏、操作训练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时间,使同学在把握理论学问的同时,能把握木刻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在手段上接受电子教案、多媒体幻灯片等现代训练技术和课堂示范相结合的手段。2. 课内教学教学过程中以理论讲授为基础,加强同学的理论与技术力量,通过大量的作业练习和讲评,使同学对课程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突出评

9、价作业,在此过程中很简洁发觉同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2.1 教学内容:本课程共 64 学时,理论学时 6,实践学时 58,课程内容如下: 第 1-2 学时:概论,共需理论学时 2 课时,考核权重 0%。第 3-8 学时:叙述木刻版画的进展历程及版画的基础理论学问,共需 6 课时, 理论学时 4 课时,实践学时 2 课时,考核权重 5%。第 9-16 学时:示范讲解木刻版画步骤及名作赏析,共需 8 课时,理论学时2 课时,实践学时 6 课时,考核权重 5%。第 17-24 学时:实践创作人物一及作业评讲,共需 8 课时,实践学时 8 课时, 考核权重 15%。第 25-32 学时:实践创作人物二创

10、作及作业评讲,共需8 课时,实践学时 8课时,考核权重 15%。第 33-40 学时:实践创作风景一及作业评讲,共需 8 课时,实践学时 8 课时, 考核权重 15%。第 41-48 学时:实践创作风景二创作及作业评讲,共需8 课时,实践学时 8 课时,考核权重 15%。第 49-56 学时:实践创作风景人物组合一及作业评讲,共需 8 课时,实践学时 8 课时,考核权重 15%。第 57-64 学时:实践创作风景人物组合二及作业评讲,共需 8 课时,实践学时 8 课时,考核权重 15%。与本课程相关联的前修课程包括铜版一、干刻、黑白木刻等,后习课程包括铜版画创作与争辩二。前修课程和后习课程的良

11、好把握,可以使同学对木刻版画一的创作实践力量有更好的提升。通过学习,要求同学生疏木刻版画创作的规律,了解木刻版画创作和争辩的基本方法,生疏木刻版画创作的脉络。把握木刻版画的腐蚀综合技法,木刻版画的变化进展规律。生疏木刻版画创作的材料与技法,把握版画创作的作画步骤。坚持严格的治学态度,在木刻版画创作上保持造型的严谨,深刻体会版画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绘画语言要从自然中提取,渐渐提炼和归纳出绘画者自身的版画语境。本课程的重点应在科学性、规律性思维为前提的状况下,要求同学对木刻版画的创作有整体把握和归纳、把握力量。要求同学把物体的形与色结合妥当,色调既统一又有变化,局部要听从整体,体现扎实的造型力量。每

12、个章节会供应相应的课程资源,供同学进行课后巩固。同时通过课堂提问, 习作等方式进行相应的章节考核。2.2 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方法、示范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争辩式教学方法。2.3 课内小结:本门课程主要讲木刻版画创作的步骤、材料和工具,作为一个版画创作者所必备的基础学问和技能,让同学从单一版画技法的学习或理论的学习中走向创作,转化为多元化的实际应用。教学中精选中外经典版画名作进行赏析,穿插讲解相关理论。3. 课后巩固与拓展(1) 需要巩固与拓展的学习内容:参考资料:李仲.木刻版画.西南师范高校出版社. 2007 年 4 月.(2) 提前预习学习内容:各种工具的用法。参考资料:黑崎彰.世

13、界版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年 8 月.明确提出下次课前需要前置预习的关键学问点,包括木刻版画的产生与进展, 中国木刻版画创作的代表画家及作品概况。4. 单元(章)考核与评价本小节为课程概述,是课程讲授的导入部分,课堂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并辅以课堂争辩、提问,尽快使同学对本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不占考核权重。第 3-8 学时第一章理论技法讲解第一节木刻版画创作工具材料 其次节木刻版画综合表现技法1. 课前预备木刻版画课程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明确课程地位和课程属性,查阅相关资料, 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深化透彻的理解木刻版画创作课程的教学内容, 设计科学的教学手段。将课内教学与

14、课外导学进行有机融合,明确课外拓展内容和考核方式,培育同学自主学习和课外学问拓展力量。认真备课,提前预备教学进度表、教学大纲、教案或多媒体课件等相关材料,同学需要预备康颂版画纸、锌版、刻针、滚筒、松节油、铲子、油墨、抹布、软蜡、勾线笔等。1.1 课外学习评价: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木刻版画创作和争辩的现阶段争辩方式方法提问检查,对于要求课前预习的内容,以课堂提问和争辩的方式进行检查。1.2 教学方案设计:(1) 简要回忆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2) 本次课程的重点和的难点:木刻版画创作材料的选择。(3) 教学手段主要是借助 ppt 和讲义完成教学内容。(4) 明确教学目标和考核重点。(5) 要

15、求同学课下完成指定的绘画工具材料的预备工作和对比实践。2. 课内教学:2.1 课堂导入:由名人佳作的课堂提问分析导入其绘画工具与材料的运用。2.2 教学内容:首先简要回忆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然后以图片和讲义相结合的方式导入本次课程内容,并明确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第一节 木刻版画创作工具材料(1) 刻针、板材(2) 木刻版版画的防腐制版 其次节木刻版画创作综合表现技法(1) 木刻版版面的防腐蚀涂层的制作(2) 能做好大幅作品完整的腐蚀版面2.3 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方法、示范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争辩式教学方法。2.4 课内小结:围绕本次课程介绍的工具和材料与名人创作佳作的画作分析,启发同学

16、开拓新的材料来顺应社会的进展体现科技的进步,充分发挥同学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要求同学复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3. 课后巩固与拓展(1)需要巩固的学习内容:黑崎彰.世界版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年 8 月.(2) 需要拓展的学习内容:李永永.版画创作.重庆出版社. 20013 年 7 月课下练习中需生疏各种工具的具体用法和相关技法。对作品进行技法使用的分析,并与后期的绘画技法内容结合,通过课下的作业练习来检验对工具的娴熟程度及对技法的运用娴熟度。4. 单元(章)考核与评价考核方式评价权重备注课堂争辩2%要求同学课堂内完成要求同学课后结合课堂内容与课外读书完材料预备3%成,时间为 2 天内。

17、合计5%第 9-16 学时其次章示范作画步骤及名作赏析第一节木刻版画创作的作画步骤其次节木刻版画创作的名作赏析1.课前预备(1) 依据教学大纲,查阅资料认真备课,完善教案和示范所需材料、工具;(2) 预定教学流程及教学手段和方法;(3) 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拟接受的案例的建设背景及过程资料;(4) 预备本次课程教学中用到的名作赏析;(5) 加强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建设。1.1 课外学习评价: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如:对同学的创作木刻版画了解的状况进行提问检查;对于要求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以技能演示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1.2 教学方案设计:(1) 简要回忆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2) 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8、:木刻版画争辩的方式方法。(3) 教学手段主要是示范讲授。(4) 明确教学目标和考核要点。(5) 要求同学课下完成指定的读物内容。2.课内教学2.1 课堂导入:首先简要回忆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并进行课堂提问,并检查同学的预习状况,由此导入本次教学新内容,并明确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2.2 教学内容:(1) 名家的木刻版画创作代表作品分析争辩。(2) 木刻版画创作的刻制及印制步骤示范。通过本学时学习,讲解木刻版画创作选材的分类、构图规章、拷贝步骤和名作赏析等相关内容开放。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同学把握木刻版画创作的基本技法学问。教学难点是同学对于木刻版画创作的技法的娴熟运用。教学应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19、,树立同学的学习自信,培育同学的自学力量。2.3 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方法、示范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争辩式教学方法。2.4 课内小结:总体回忆本章节的授课内容,明确要求同学识记木刻版画创作制作步骤。提出本次课的考察重点是在写生示范教学中理解基本构图原理和美的形式法则,明确考核方式为课堂提问,同时反思本次课堂的组织治理上有无缺憾的地方。最终要求同学复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3. 课后巩固与拓展明确提出下次课前需要前置预习的关键学问点,包括木刻版画新的腐蚀技法的探究转化和留意事项。(1) 课后巩固复习与拓展内容:木刻版画创作的相关学问。参考资料:黑崎彰.世界版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20、年 8 月.(2) 提前预习学习内容:木刻版画创作的语境。参考资料:熊丹.木刻版画语言探究传统技法与现代意识的碰撞.海南高校.2018 年 5 月.4. 单元(章)考核与评价本章内容的考核以课堂提问、笔记、课后习作为主,占评价权重为 10%。考核方式与权重比例列表考核方式评价权重备注课堂提问1%要求同学课堂内完成课堂笔记1%要求同学课课堂内完成课后习作3%要求同学课后结合课堂内容与课外读书完成,时间为 2 天内。合计5%第 17-24 学时第三章 实践创作人物一第一节人物刻制其次节特别纸张转印发1. 课前预备1.1 课外学习评价:实践操作(预备范画、纸张、油墨、刮刀、松节油、裁纸刀、抹布等)依

21、据教学大纲,认真备课,完善教案;预定教学流程及教学手段和方法;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拟接受的案例的建设背景及过程资料;预备本次课程教学中用到的画册、衬布等教具,认真备课,提前预备教学进度表、教学大纲、教案和多媒体课件等相关材料。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如:对同学木刻版画创作与争辩的深化了解和作业1.2 教学方案设计:状况进行提问检查;对于要求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以技能演示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1) 简要回忆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2) 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木刻版画创作人物刻画。(3) 教学手段主要是示范讲授。(4) 明确教学目标和考核要点。(5) 要求同学课下完成指定的读物内容。2.课内教学2.1 课

22、堂导入:由老师示范导入木刻版画人物的制作。2.2 教学内容:(1) 刻制人物(2)纸张转印2.3 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方法、示范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争辩式教学方法。2.4 课内小结:通过本章学习,使同学把握人物木刻版画创作的方法和印制要求,重点把握木刻版画印制中画面的洁净;难点是木刻版画制作的创新,从而对木刻版画有一个更清楚的生疏。3. 课后巩固与拓展(1)贯课后巩固复习内容:木刻版画人物创作的相关学问。参考资料:李永永.版画创作.重庆出版社.(2) 课后拓展学习内容:木刻版画创作的前言。参考资料:黑崎彰.世界版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年 8 月.4. 单元(章)考核与评价考

23、核方式评价权重备注课堂提问、笔记3%要求同学课堂内完成课堂作业6%要求同学课课堂内完成课后习作6%要求同学课后结合课堂内容与课外读书完成,时间为 2 天内。合计15%第 25-32 学时第四章实践创作人物二第一节人物刻制的综合运用其次节人物构图布局1.课前预备1.1 课外学习评价: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对人物木刻版画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进行比对,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以课堂提问和争辩的方式进行检查。对木刻版画创作作品的课后习作进行检查、评讲。1.2 教学方案设计:实践操作(范画、纸张、油墨、滚筒、松节油、裁纸刀、抹布等)依据教学大纲,认真备课,完善教案;预定教学流程及教学手段和方法;收集本

24、次教学活动中拟接受的案例的建设背景及过程资料;预备本次课程教学中用到的范画、书籍等教具。(1) 简要回忆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2) 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木刻版画创作人物作品的异同。(3) 教学手段主要是示范讲授。(4) 明确教学目标和考核要点。(5) 要求同学课下完成指定的读物内容。2.课内教学2.1 课堂导入:由老师示范导入人物木刻版画的制作表现。2.2 教学内容:第一节人物刻制的综合运用(1)人物印制(2)特别纸张印痕美其次节构图布局2.3 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方法、示范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争辩式教学方法。2.4 课内小结:通过本章学习,使同学进一步把握人物木刻版画创作的方法和印

25、制要求,重点把握木刻版画腐蚀线的有效变化;难点是木刻版画制作的创新、生疏。3.课后巩固与拓展(1)贯课后巩固复习内容:木刻版画的创作。参考资料:李永永.版画创作.重庆出版社.(2)课后拓展学习内容:木刻版画的分类相关学问。参考资料:黑崎彰.世界版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年 8 月. 4.单元(章)考核与评价考核方式课堂作业评价权重10%备注要求同学课课堂内完成要求同学课后结合课堂内容与课外读书完课后习作10%成,时间为 3 天内。合计20%第 33-40 学时第五章实践创作风景一第一节风景刻制其次节特别纸张转印发1. 课前预备1.1 课外学习评价:实践操作(预备范画、纸张、油墨、滚筒

26、、松节油、裁纸刀、抹布等)依据教学大纲,认真备课,完善教案;预定教学流程及教学手段和方法;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拟接受的案例的建设背景及过程资料;预备本次课程教学中用到的画册、衬布等教具,认真备课,提前预备教学进度表、教学大纲、教案和多媒体课件等相关材料。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如:对同学的木刻版画创作风景的深化了解和作业1.2 教学方案设计:状况进行提问检查;对于要求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以技能演示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1) 简要回忆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2) 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木刻版画创作风景的构图。(3) 教学手段主要是示范讲授。(4) 明确教学目标和考核要点。(5) 要求同学课下完成指定的读

27、物内容。2.课内教学2.1 课堂导入:由老师示范导入木刻版画风景的制作。2.2 教学内容:(1)刻制风景(2)各种纸张转印2.3 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方法、示范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争辩式教学方法。2.4 课内小结:通过本章学习,使同学了解木刻版画风景的刻制和印制,要了解木刻版画风景的刻制及其演化,重点把握木刻版画风景印制中的印痕美;难点是木刻版画风景制作的创新,从而对木刻版画风景创作有一个更清楚的生疏。3. 课后巩固与拓展(1) 贯课后巩固复习内容:木刻版画创作风景素材的收集。参考资料:李永永.版画创作.重庆出版社.(2) 课后拓展学习内容:木刻版画创作风景作品的比对。参考资料:张天星

28、.版画艺术.苏州高校出版社. 2006 年 10 月.4. 单元(章)考核与评价考核方式评价权重备注课堂提问3%要求同学课堂内完成课堂作业6%要求同学课课堂内完成课后习作6%要求同学课后结合课堂内容与课外读书完成,时间为 2 天内。合计15%第 41-48 学时第六章实践创作风景二第一节风景刻制的综合运用其次节风景构图布局2.课前预备1.1 课外学习评价: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对风景木刻版画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进行比对,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以课堂提问和争辩的方式进行检查。对木刻版画创作风景作品的课后习作进行检查、评讲。1.2 教学方案设计:实践操作(范画、纸张、油墨、滚筒、松节油、裁纸刀

29、、抹布等)依据教学大纲,认真备课,完善教案;预定教学流程及教学手段和方法;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拟接受的案例的建设背景及过程资料;预备本次课程教学中用到的范画、书籍等教具。(1) 简要回忆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2) 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木刻版画创作与风景的争辩。(3) 教学手段主要是示范讲授。(4) 明确教学目标和考核要点。(5) 要求同学课下完成指定的读物内容。2.课内教学2.1 课堂导入:由老师示范导入风景木刻版画的制作。2.2 教学内容:第一节风景刻制的综合运用(1)风景印制(2)特别纸张印痕美其次节构图布局2.3 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方法、示范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争辩式教学方法。

30、2.4 课内小结:通过本章学习,使同学了解木刻版画风景的刻制和表现方法,重点把握木刻版画风景印制中的虚实和空间感;难点是木刻版画风景制作的创新。3.课后巩固与拓展(1)贯课后巩固复习内容:木刻版画的创作方法。参考资料:李永永.版画创作.重庆出版社.(2) 课后拓展学习内容:木刻版画创作的草稿整理。参考资料:黑崎彰.世界版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年 8 月. 4.单元(章)考核与评价考核方式课堂作业评价权重10%备注要求同学课课堂内完成要求同学课后结合课堂内容与课外读书完课后习作10%成,时间为 3 天内。合计20%第 49-56 学时第七章实践创作人物与风景一第一节人物与风景构图其次

31、节人物与风景创作3.课前预备实践操作(范画、纸张、油墨、滚筒、松节油、裁纸刀、抹布等)依据教学大纲,认真备课,完善教案;预定教学流程及教学手段和方法;收集本次教学活1.1 课外学习评价: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对人物与风景组合木刻版画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进行收集,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以课堂提问和争辩的方式进行检查。对木刻版画创作风景作品的课后习作进行检查、评讲。1.2 教学方案设计:动中拟接受的案例的建设背景及过程资料;预备本次课程教学中用到的范画、书籍等教具。(1) 简要回忆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2) 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二者有效的结合。(3) 教学手段主要是示范讲授。(4) 明确教学

32、目标和考核要点。(5) 要求同学课下完成指定的读物内容。2.课内教学2.1 课堂导入:由老师示范导入人物与风景创作木刻版画的制作表现。2.2 教学内容:第一节人物与风景构图其次节人物与风景创作(1)人物与风景印制(2)人物与风景特别纸张印痕美2.3 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方法、示范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争辩式教学方法。2.4 课内小结:通过本章学习,使同学了解风景与人物木刻版画组合的刻制和印制,重点掌握木刻版画组合印制中的力度把握;难点是木刻版画组合制作的创新,从而对木刻版画组合有一个更清楚的生疏。3. 课后巩固与拓展(1) 贯课后巩固复习内容:木刻版画创作的综合技法的运用。参考资料:李永永.版画创作.重庆出版社.(2) 课后拓展学习内容:木刻版画创作与其他学科的差异性。参考资料:黑崎彰.世界版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