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歌唱发声的呼吸和共鸣_第1页
浅议歌唱发声的呼吸和共鸣_第2页
浅议歌唱发声的呼吸和共鸣_第3页
浅议歌唱发声的呼吸和共鸣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议歌唱发声的呼吸和共鸣    杨安青摘要:学习唱歌的要领,归根到底是要掌握好发音的气息和共鸣的关系,呼吸技巧是决定歌唱音色的重要因素。学习唱歌要从控制训练呼吸开始学起,掌握好共鸣的声学原理,解决好共鸣“三要素”的辩证关系,才能唱出好的声音。所以解决好气息与声带的平衡控制关系,是学习唱歌的基本任务。本文简述唱歌发声的呼吸与共鸣关系,供初学唱歌的音乐爱好者参考。关键词:发声方法;呼吸技巧;气息训练;声音共鸣歌唱者能够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音色的共鸣起着关键的作用。共鸣是一种物理现象,是气息与声带相互配合产生的声波共振。人和动物的发声都能产生共鸣效果,

2、共鸣决定着声音的传播力、穿透力、和声音悦感。声音共鸣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掌握共鸣的声学原理,解决好共鸣“三要素”的辩证关系,才能唱出好的声音。所以解决好气息与声带的平衡控制关系,是学习唱歌的基本任务,也是初学唱歌的重点与难点。一、声音共鸣的“三要素”对于在舞台上表演歌唱、戏曲、曲艺的演员来说,声音必须要有穿透力,才能使剧场的所有观众都能听到,音色还要好听,这样才能获得观众的喜爱。这就要求演员们必须下功夫研究与学习声音的共鸣方法,长期坚持共鸣发声训练。老一辈艺术家们在实践中继承和积累了很多的发声训练的经验和规律,为我们学习唱歌提供了帮助。沈湘教授总结出了形成共鸣的三个必须条件:一是有产生共鸣的空

3、间,二是空间内有发音体(发声源),三共鸣空间里有足够的空气传播声音共振,简称为发声的“共鸣三要素”。只有将气息、发声、共鸣三者的协调到平衡,统一、适度的状态,才能发出好的声音。歌唱演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声带状态也会发生变化,歌唱的感觉就会不同。因此,歌唱演员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寻找新的发声、共鸣的平衡点,不断调整唱歌的感觉。学习、研究、训练发声方法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功,演唱不止、训练不止。二、人体的共鸣器官及不同腔体的共鸣状态人体的发声器官有动力区和声源区,动力区包括:肺叶、胸腹隔膜、气管、腹肌、胸肌、肋间肌等;声源区:包括声带和喉头。肺部吸气时给身体血液提供氧气,呼气时气流冲击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4、源。人体的共鸣器官包括:胸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等,容积由大到小,位置由下到上竖式排列。腔体间既能彼此互通,又能由管道阻隔。不同的腔体之间相互配合就能产生高、低不同的声音频率,不同的腔体也能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胸腔共鸣状态又称“大气管共鸣”,是产生低音的主要共鸣腔体,同时也在整体共鸣里发挥着基础共鸣的重要作用。沈湘教授说:“打开胸腔才能获得丰满的共鸣音响效果,要把上胸部当作共鸣腔体来用,而不是作为呼吸器官来用”。喉部共鸣状态:喉咙是声音发出的必经之路,是喉咽腔通向口咽腔的重要门户,声带位于喉部中间,保持喉部管道通畅才能为共鸣打开通路。歌唱要领就是:打开喉咙、保持通畅,在声门处控制声带开启大

5、小及松紧程度。咽腔共鸣状态:咽腔位于口腔后部(包括鼻咽腔、口咽腔、喉咽腔),是连接口腔、鼻腔与胸腔的腔体,起到丰富共鸣、美化声音的作用。在意大利美声唱法中,主张把咽腔作为主要腔体来用。口腔共鸣状态:演唱时打开上口盖,在口腔里形成一个喇叭口形状的共鸣腔。进行中低音演唱时,口腔共鸣可以形成明亮、圆润的声音;随着高音不断上升,口腔共鸣逐渐减弱,头腔共鸣逐步加强。舌头位于口腔的底部,舌面位置及松紧状态调整着“字正”与“腔圆”音准效果。鼻腔与头腔的共鸣状态:鼻腔共鸣与头腔共鸣二者密不可分。在演唱高音区时,要在鼻腔共鸣的基础上使窦口打开,产生头腔共鸣,获得明亮、稳定、有穿透力的高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高音要

6、“打开头腔、集中音色”的正确感觉。三、声音共鸣的训练方法(一)呼吸训练:产生共鸣不仅需要发音的腔体,也需要腔体里的空气,深呼吸与共鸣状态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沈湘教授说:用深呼吸的感觉把腔体打开等在那里唱。没有深呼吸就没有高位置,声音越高说明气就越通。从最高的共鸣位置到最低的呼吸支持需要“一米长”的距离,保持“深呼吸”与共鸣“高位置”的良好发声状态。发声训练要求胸腹之间的气体和上面各种腔体之间的气息要想通,只有上下通气、里外通气、以气带声,才能控制好的共鸣音色。高音唱不上去,說明气息用的不深,所以加强呼吸训练是掌握发声共鸣的基础。(二)发音位置训练:沈湘教授说,发生共鸣的基础在胸腔,只有把声音落下

7、来,胸口以下感觉越空、越放松,气息就越通,共鸣的音响效果就越好。正确的发音位置应该在胸口的第二颗纽扣的位置,发声训练时要张开嘴,让气流贴着咽璧向下吸着唱。保持腹部上提的呼气感觉与胸肋肌肉扩张吸气的力量形成对抗,反复训练“贴着咽璧吸着唱”,让声音落在胸口上,气息就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三)练习哼鸣:沈湘教授非常重视哼鸣的练习方法,能使学生很快找到共鸣腔体打开后的共鸣音响效果,他说:能哼多高,就能唱多高。练习哼鸣有两种方法:一种开口哼鸣,让声音进入鼻咽腔,然后轻轻哼唱。另一种是闭口哼鸣,双唇闭拢,贴着咽璧吸着哼。结语优美的歌声依靠科学的发声方法,只有掌握好气息运用、发音原理、共鸣控制这三大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使之达到一个自然、平衡、科学的发声状态,才能熟练驾驭歌唱的技巧。黄河之声2020年12期黄河之声的其它文章浅析民族歌剧沂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