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 年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设计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 1. 会认“灰”, “迎”, “阿” “姨” “追” “顶” “披” “鼓”等 8 个生字,会写“有” “在” “什” “么” “变”“条”等6个字,会用“已经”练习说话。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懂得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体型变化。 3.会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课前准备: 生字卡,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激发学习情绪。自学课文,结合检
2、察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试读课文,理清层次,分段。泛读课文,教学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讲读课文,朗读全文。简要复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 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2. (出示寻人启示)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一年级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小蝌蚪找妈妈)二、引导看图1图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学生试说: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3、)2.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教师相机板书:鲤鱼乌龟三、自学课文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有什么变化?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1学习生字新词。(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3)教师重点指导: 2.检察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多媒体出示生字】 hu灰:指认什么是灰色,再让学生发散说说还知道什么颜色 y ng 迎:先让学生理解走之底的意思是需要用到脚的,理解什么是迎,让学生表演 zhu追:让学
4、生表演 y 阿姨:连词教学 d ng 顶:丁 +页=顶,组词(如:头顶,顶着) g鼓: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鼓吗,让学生看插图了解鼓的特征。什么:连词,组句(如:我什么也没有看到)变:组词(如:变化,变亮,变脸)条:初步让学生认识条为量词,说鱼时可以用“一条鱼”来说鲤( l )鱼 : 让学生看插图,认识鲤鱼的模样。 gu乌龟:提示学生注意“龟”的下半部是“”不是“电”, “ l”一笔上面不出头。 d n 蹲:可指名一学生做“蹲”的姿势;发音强调韵母是un;教学字形时,提示学生注意“蹲”的右上部“酋”里面的一短横不能丢。 p披:让学生联词。 (例:披上大衣、大地披上绿色的新装。) b碧绿:让学生组词
5、造句。(例:春天,树子披上了碧绿的衣裳。) sh ng 衣裳: “裳”指导学生发轻声,后鼻音。学得真好!那我们把上面的生字齐声读一遍。(生读)我们读生字读得不错,大家看看老师手中的生字卡,现在老师让大家开小火车念,大家可要集中注意力了,其他同学要负责监督看谁读错了,你们愿意试试吗?(生:愿意。 。 。 。 。 )五、齐读课文,整体感知你们掌握的可真不错,那同学们齐声朗读我们的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写了几个自然段,标出这些自然段。并思考问题: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而它自己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最后小蝌蚪在哪里找到了它的妈妈?他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六、理清层次,分段朗读。 1. 你
6、们课文读完了,你们找出答案了吗?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生:6 个) 2. 那看看大屏幕,老师刚刚提出的问题你们解决了吗,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呀?(生:鲤鱼妈妈、乌龟) 3. 那它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生:他先是长出了两条后腿,再长出了两条前腿,然后尾巴变短了,最后变成了一只青蛙)同学们,你们读了课文,也回答了老师出的问题,那你们可以回答老师这篇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学生归纳) 4. 其实大家看我们的课文,第一段写的是什么?(生:池塘有一群小蝌蚪、介绍小蝌蚪、小蝌蚪的样子)对。第一段我们讲了小蝌蚪样子,这是在讲小蝌蚪找妈妈之前的事,对不对?(生:对)那我们课文的第二段与第三
7、段讲的是什么呢?(生: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鲤鱼妈妈和乌龟)那最后几段呢?(生:小蝌蚪找到了它们的妈妈。并和它们一起去捉害虫) 5.同学们说的真好,下面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看好后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到哪儿,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图上有关的地方。(老师范读全文。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 6.学习第一部分(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1)同学们我们开始学习第一自然段,大家先齐读第一自然段。(生读)师:读得真不错。你们谁来告诉我,小蝌蚪是怎么样的?你来说,我来画好吗? 生: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师:是这样吗? 生:不对,尾巴太短了。师:噢
8、,那就这样吧,可以了吗? 生:可以了。师:奇怪了,书上为什么不说“长尾巴”,而要多加一个“长”字,变成“长长的尾巴”?生:因为长长的尾巴比长尾巴感觉还要长一点,更加生动一些。师:对,这样写会使原来的句子显得更加生动,那你们能举一反三吗?师:大脑袋生:大大的脑袋师:宽嘴巴生:宽宽的嘴巴师:黑身子生:黑黑的身子师: 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怎么样是“甩着”,你们来做做看。 (让学生做手势)生:做动作师:你们看这个生字(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甩)你们做的动作和字很像的,瞧,这竖弯钩多像一条尾巴! 我 们的中国字多有趣。写一遍好吗? 生:写甩师:恩!你们学得可真好!你们看,(多媒体)池塘里有多少蝌蚪?生:一
9、只师:现在呢?生:十二只 ! 对,这里有好多好多小蝌蚪,数也数不清,我们可以用个什么词呢? 生:一群 ! 真能干!课文上说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告诉我们小蝌蚪很开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谁能说一句?(引导学生运用“快活地”一词,出示:“快活地”的句式)大家再齐读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与第一自然段,并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小蝌蚪。我们知道,我们都有自己的妈妈,小蝌蚪也不例外,可是,我们这篇课文里的小蝌蚪找不到他们的妈妈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朋友们,结合你们昨天学到的知识,可以告诉我我们的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吗?生
10、: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师: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它的妈妈是谁吗?生:青蛙。师:对,看来你们的课外知识积累的很好,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小蝌蚪与青蛙,青蛙长着大大的脑袋吗?生:没有。师:青蛙长着黑灰色的身子吗?生: 没有。师:青蛙甩着长长的尾巴吗?生:没有。师:他们俩长得可真不像,难怪小蝌蚪不认识他的妈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看看小蝌蚪是怎么找到他的妈妈的。二、学习第二部分 1 、学习第二自然段同学们让我们大声的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生读)同学们,你们读了这篇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你们看,小蝌蚪在池塘里游哇游,过了几天,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生
11、:长出了两条后腿)。师:对,长出了两条后腿(多媒体出示)1. 那同学们你们仔细看看第二自然段,想想,小蝌蚪找谁打听妈妈了?(生:鲤鱼妈妈)2. 对,小蝌蚪游呀游呀,它们遇见了鲤鱼妈妈。它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生: 想起自己的妈妈。 ) 3. 对,他们想到自己的妈妈,小朋友们,你们能体会这时小蝌蚪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吗?(生:思念、难过)4. 那,哪个小朋友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疑问号,把小蝌蚪想妈妈的那种思念难过的心情表达出来?(例句:谁是我的妈妈呢?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 5. 说的真好,那你们结合小蝌蚪现在的心情,我们再来自由朗读
12、第二自然段。(生读) 6. 现在我来当鲤鱼妈妈,再请两个小朋友做小蝌蚪,你们来向我打听你们的妈妈。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试一试?表演的时注意小蝌蚪在看见鲤鱼妈妈时用了个什么动词?(迎)7. 同学们觉得他们表演得好吗?(同学们,你们刚刚看了两位同学的表演,再看看我们课文的插图,你觉得“迎”是什么意思?(引出“迎”的意思:面对面的走到一起)师:我们一起再来把这一段读一遍。(生齐读)师:同学们,我们从鲤鱼阿姨那里知道了青蛙长什么样(生:四条腿,宽嘴巴)(板书:四条腿。宽嘴巴)2. 学习第三自然段(1)哦,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知道了它妈妈原来有四条腿,宽嘴巴,于是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生:又长出了两条前
13、腿。)师:哦,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多媒体出示)(2)小蝌蚪先长出的是后腿,后长出的是前腿。小蝌蚪游哇游,他们遇见了谁呀?(生:乌龟)(3)这时小蝌蚪与乌龟发生了什么事啊?用课本上的语言告诉我。( 生: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 ”) (4)指导朗读。(5)这一段了的“追”是什么意思啊?同学们结合我们课文里的插图理解。“追”和“迎”有什么区别?(6)你们想,小蝌蚪怎么会把乌龟当着妈妈的?(7)那乌龟是他们的妈妈吗?为什么呢?(8)师总结:小蝌蚪的妈妈是四条腿、阔嘴巴,但不等于四条腿阔嘴巴的就是青蛙。所以乌龟并不是小蝌蚪的妈妈。(9)那乌龟说小蝌蚪的妈妈
14、是什么样的?(10)那同学们再把这两段齐读一遍。 2.学习第三部分。(1) 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本篇课文的第三部分,他们对应的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啊?(2) 那同学们大声的自由朗读这三个自然段。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去找妈妈, 它游哇游, 过了几天, 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多媒体出示)(3)小蝌蚪遇见了一只大青蛙,小蝌蚪这次怎么把青蛙认定是自己的妈妈的?(生:因为它有四条腿,宽嘴巴,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服)(4)同学们,你们想想,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例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
15、到你啊!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5)你们说得都很好,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小朋友读青蛙的话。谁来试一试?(生:分角色朗读。)同学们你们看课文,你们可以用课文中的语句告诉我青蛙的样子吗?(生: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 (板书)(6)这个句子可真美啊!如果我们换一个说法: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这两段话意思差不多,你们说,哪一段写得好?(生:课文上写得好,觉得青蛙很美很可爱。 )(7)这些是写青蛙身上颜色的词,你们
16、再看,写青蛙的动作也是很有讲究的,同学们找找用了哪些词?(生:蹲披露鼓)(板书:蹲披露鼓)(8)这些表示青蛙动作的词,都用得很好。但如果把“鼓着一对大眼睛”换成“瞪着一对大眼睛”,怎么样?(生:意思就不一样了)师:对,意思就和之前的句子不一样了。我们课文可把青蛙写得真美真可爱啊,你们喜欢这样的青蛙吗?(生:喜欢)(9)那你们带着对青蛙喜欢的心情再齐读这一段话。(指导朗读)(10)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发生了什怎么的变化呢?(多媒体)(11)你们可以把小蝌蚪尾巴不见了的这一段读一遍吗?( 12)已经是什么意思?自己结合课文想一想。(13)小蝌蚪和妈妈一起捉虫了,同学们看看图,再自己读读课文
17、三、收尾,总结 1. 同学们我们这篇课文可算是学完了。你们再一起朗读一下全文。 2. 同学们看看我们黑板上描写青蛙的语句,把我们的青蛙写得可真美!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多媒体)3. 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又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谁能简单地说说?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2. 我是什么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 识字 13 个,写字9 个。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联系上下文,理解水的不同形态变化及性情。4、 相关资料:教师准备:图片、字卡、实物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水的资料。课时安排: 3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13 个生字,有感情的朗
18、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教学过程一、实验引入1、 课前教师将盛有冰块与水的碗放进小盒,副食学生猜测。2、 学生触摸后谈感觉。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魔盒的碗里有水有冰,它们会发生变化吗?读读课文就知道了。2、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生词多读几遍。3、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同桌不会的互相教一教;然后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记一记生字。4、汇报记忆生字情况。 “灾” “晶” “毁” “冷、冰、冲”5、 (出示生字生词卡片)指名读,其他同学跟着读。三、精读课文,理解朗读1、你最喜欢水的哪种变化,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2、教师相机指导朗读(1) 课文中的我穿着白衣服、黑衣服、红袍子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2) 我的变化
19、奇特吗?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3) 我是怎么变成雨、雹子、雪花的?你能做做“落”“打” “飘”的动作吗?(4) 教师引读:夏天的早晨,我在- 秋天的早晨,我在- 3、 看完了我的变化,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一块儿读读课文,也可以加上动作。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我是水孩子,我会变成什么?二、阅读理解1、 引读课文:我的家在什么地方?我温和时做过哪些好事?暴躁时干过哪些坏事?2、 联系上下文思考:我的家还在哪儿?我的温和、暴躁表现还在什么地方?在生活中,我还能做哪些好事?又做过哪些坏事?3、 了解水的性情后,你能读好课文吗?三、拓展性学习1、 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讨论、交流。2、 现代生活中,人
20、们想出了哪些办法,只让水做好事,不让它做坏事?3、 学生合作,小组调查研究,研究水的家:看年无们身边有哪些保护或破坏水资源的现象?把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教学反思:3. 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读12 个生词,借助拼音读准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利用自制乖乖猫卡片奖励学生。 2 、利用课件片段与插图学文明理。 3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与讨论中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二、教学重点1、知道植物种子的传播有自己不同的方法。
21、2、识字认读词语,积累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式。2、让学生知道丰富的知识要通过仔细观察与认真学习才能学到。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2、讨论法3、朗读法六、 教学准备: 趣味卡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诱发兴趣。、观看有关植物的影片,把学生带到植物的世界中去。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放课件)、谈话:多美的景色呀!春去秋来,植物在我们自然界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装点着我们的生活。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歌植物妈妈有办法
22、,我们就会有所启发。(师板书课题,生书空并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范读。 (配动画)2、请你和同桌一起认真的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错的地方,把课文读通顺、流利。要求:(1)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拼音多读几次。(2)儿歌共有几小节,标出序号。3、检查认读字词:(1)个别读,师问:你认识了哪些字?怎样记住?(2)请小老师带读,师问:你教同学学会了哪些字?(3)师随意点击学生个别读词语。(3)去掉拼音读。(4)抢读赛。4、再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喜欢的段多读几遍。5、思考: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妈?他们各自用什么办法来传播种子?学生边听边画出末。6、汇报学习情况。
23、(三)学习第一小节。师:同学们,课文中第一小节提出了一个问题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你们找到了吗?谁找到了读给大家听。 ( 指名读第一小节)1、自荐读第一节(评读):(1)谁能用一个词来换掉“啥办法”中的“啥”字?(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疑问的语气。指名读,齐读。过渡:是呀!植物没有手脚,靠的什么办法来传播种子呢?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植物?他们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那么你喜欢哪种植物的方法?(四)阅读感悟第2、3、 4、5 小节。1、回答问题相机理解、感悟、指导朗读、小节。(1)蒲公英师:既然你喜欢这一小节,那么你能不能带着对它的喜爱把这一小节读给大家听呢?a、理
24、解“降落伞” 。师:同学们, 你们知道降落伞吗?谁能说一说他是什么样的?看看老师准备的图片(出示降落伞的图片)谁能说一说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也就是说降低了危险,可以让人安全着陆。可见蒲公英妈妈多么爱自己的娃娃呀! b、理解“纷纷” “四海为家”读后两句。师:那你们见过蒲公英以及它的果实吗?它是什么样的?(生回答)(评价:你可真是个细心观察的好孩子。)我们有些小朋友还没有看到过蒲公英,所以我带来了一组图片,让大家一饱眼福。看课件教师边引导:看它的果实还真是毛茸茸、圆乎乎、轻飘飘的,多可爱呀!他们的种子就藏在这毛毛里。当微风吹过的时候,这些种子就会怎么样?(生答:飞走了)是怎么样飞走的?(生答
25、:一个接着一个)用诗歌中的一个词是纷纷。还有见过哪些景物是纷纷落下的?(落叶、雪花)分别用“纷纷”说一句话。 (评价:同学们我们平时就应该象这两位同学学习。不仅要学会学习知识,还要学会运用知识。 )大家想一想:风儿会把它们带到哪里?还会走到哪?(森林、小河边、田野、菜园)他们走到哪里就会在哪里安家,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四海为家。c、练读 . 指名读 , 齐读师:同学看,小蒲公英撑着妈妈为他们准备的降落伞在蓝蓝的天空里自由的飞呀飞呀,他们是多么的自豪啊,因为他们长大了,终于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了。就让我们把自己当做小蒲公英,读出他欢快自豪的心情。注意“微风”与“纷纷”读的要轻一些,柔一些体现
26、种子轻柔,自豪、愉快的感觉。(评价一下或再指点一下)(2)苍耳。过渡:还有谁喜欢其它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那么就请你带着喜爱之情把这一小节读一读。其它同学可以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相机交流“全身武装”、 “凯甲”以及“山洼” )a、理解“铠甲”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文中的含义,老师也找来了苍耳的图片,大家看一看同桌互相说一说它的样子。(生回答)对!壳很硬. 课文中的哪个词告诉了我们它的外壳很硬?(铠甲)以前指的是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衣服。 苍耳穿上这样一件凯甲,对它有什么帮助呢?小刺有什么作用呀?b、指导朗读。苍耳妈妈真了不起,多么巧妙的方法呀,不仅可以保护孩子,还能使孩子们挂在动物的身上四处
27、安家。谁还能带着这种喜爱的心情读一读这第3 小节。c、请喜欢苍耳妈妈的小朋友一起来读读吧!(3)豌豆过渡:谁喜欢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请你读一读。a、理解“啪的一声” :孩子们你们觉得豌豆妈妈的办法怎么样?(很有趣)太阳晒后就会炸开。会发出什么声音?快从文中找出来,指一指。“啪”是个拟声词,表示当时发出的声音。我们读的时候应该干脆,快速一些,把这句话读读试试。b、指导朗读:豌豆宝宝们离开妈妈时心情怎么样?从哪看出来的?(蹦着跳着)那就请你读出豌豆宝宝那种欢快的心情?(评价)c、齐读:我也很喜欢这位妈妈,因为他让自己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跟我有同样感受的同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五)总结全文,拓展
28、延伸。 1、总结全文:同学们,文中向我们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不同方法,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你是怎么知道的?(提问个别同学)不知道的同学你为什么不知道呀?答案就在书中第5 小节,谁愿意把它读出来?(1)读一读最后一小节。( 2)引导:找到答案了吗?为什么不知道?(学生回答)那么我们平时应该做什么样的孩子才能得到许多的知识?(板书:仔细观察)(3)指导朗读:谁都想做仔细观察的好孩子,那就请小朋友们大声的把这最后一小节一起来读一读吧。( 4)背诵课文:在学习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大家对这篇课文的喜爱,相信你们已经能够把整篇课文背诵下来了是吗?我们一起来看着无声动画试一
29、试吧。(放无声动画,结合板书与动画辅助背诵)(六)总结并布置作业。同学们,细心观察是获取知识,增长知识的源泉,平时我们不论身在何处都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你会得到很多惊喜,有很大的收获。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留的作业是把你观察或从书籍、网络里查阅到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并编成小诗歌,写下来并说给小伙伴们听,有可能你将来就是一名植物学家哟!(七)板书设计:3. 植物妈妈有办法蒲公英(图)风儿吹苍耳(图)动物带仔细观察豌豆(图) 太阳晒语文园地一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 时候, 、, 在,在, 在, 在, 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2、规范学生生字的
30、书写。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制作生字词卡片。 (学生)课时分配: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识字加油站。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3、识字游戏“开火车” 。二、字词句运用。1、读一读:迎上去穿衣裳甩甩头追上
31、去披红袍摇摇头2、在小组内演一演。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4、句子练习。(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 , 时候, 、, 在, 在, 在, 在, ”来说一句话。(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三、书写提示。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4、进行全班评比。第二课时一、谈话揭题,齐读课题。播放课件,板书课题,学习“花”。二、初读诗文感知大意1、教师范读古诗。2 、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得通顺、流利!3、指名读诗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
32、的字音。4 、教师与学生配合读诗,指导学生读准每个字音、停顿、节奏!5、认识二类字6、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三、细读古诗,进入诗境。1、人们都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你从古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2、学习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通过诵读这两句诗,体会一下梅花不怕冷的品格。3、学习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一朵朵梅花被雪压住了,诗人王安石是怎样发现它们的?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谁愿意来读读这两行诗?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两句诗要告诉我们什么?通过朗读体会梅花的洁白和幽香。4、同学们,你们喜欢梅花吗?为什么?让我们读出对梅花的喜爱!5、师配乐读;请你们闭上眼
33、睛,认真听老师读诗,想象画面。6、生配乐读: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朗读,再次把我们带到那个梅花开放的地方?7、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读诗的吗?(摇头晃脑地读)我们一起站起来,学一学古人,用你的表情,用你的动作来表演这首古诗。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快乐读书吧第三课时一、我爱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1、读一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绕口令)天空飘着一片霞,水上游来一群鸭。霞是五彩霞,鸭是麻花鸭。麻花鸭游进五彩霞,五彩霞网住麻花鸭。乐坏了鸭,拍碎了霞,分不清是鸭还是霞。2、小组内赛一赛:看谁能最先背下来。二、快乐读书吧。1、读读材料。2、给孩子一本书,让孩子找找书名和作者。3、小组同学交流读书的好处。4
34、、小组同学交流书从哪里来。5、讨论如何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场景歌年级二班级人数时间年 月 日学科语文课题第二单元识字 1.场景歌执教人教学内容:(. 场景歌生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的书写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过程与方法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达到“情由景生”的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的书写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难点: 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的书写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教法: 读、思、说滚动推进。学法: 自主、合作
35、、探究。课型课时: 新授课1课时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二、 学 习 生字三、书写生字四、课堂小结1.课件出示,海鸥、海边、船、牧场、稻田、小溪的照片。师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1.课件出示,学生“开火车”认读。2.指名学生认读生字。3学生识知字形。1.教师范写生字。2.学生书写生字。3.通过查工具书。找生字解释,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4.通过用词语说话或词语搭配引导学生运用新词。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学生看屏幕回答问题学生读生字学生书写生字。学生用生字造句。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并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让学生在自学生字,词语的基
36、础上将课文读正确通顺。作业设计板书设计1.场景歌鸥: 鸟类一科毡:毡子;毡包;舰:军舰;舰队;秧:秧苗;秧田;帆:帆船;帆樯;稻:稻田;稻草;炊:炊事;炊烟;塘:池塘;鱼塘;教学反思年级二班级人数时间年 月 日学科语文课题第二单元识字 1.场景歌执教人教学内容:(1. 场景歌课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背诵课文。教法: 读、思、说滚动推进。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课型课时: 新授课
37、1课时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三、 学 习 课文三、课堂小结1.听写生字。2.指名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 学生自己质疑, 先小嘴间讨论, 解决,不懂的再全班交流。(2)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3)你以前学过那些量词?2、师生共议小结。3、出示课件中量词“只、片、艘、条、座、缕、顶、块、方、道、孔、丛、所、面、把、群、阵”学完这篇课文,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快总结一下。学生听写生字,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学生交流。学生朗读量词,并照样子说一说。让学生结合第一课时的学习,从整体上对量词有一个总印象让学生在自由朗读中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8、。通过综合性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量词的了解。作业设计板书设计2、场景歌一只()一条()一片()一片()一艘()一缕()教学反思识字 2 树之歌教学目标:1.会认识 15 个新字,会写10 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教学重难点:1. 会认识 15 个新字,会写10 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1. 教师谈话。2. 板书课题。二、初学儿歌,学习检查生字。1. 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2. 指名读儿歌,相机帮助正音。3. 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
39、。4.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梧桐掌枫松柏装桦耐守疆银杉化桂5 读一读,记一记泡桐白桦云杉翠柏桂花枫叶松子白果6. 指导书写。(1)仔细观察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2) “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指名读树之歌三、再读儿歌,理解意思。1. 全班齐读儿歌。2. 你读懂了什么呢?3. 结合课件,边读句子边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树木。4. 指导背诵。四、课后理解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句意: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因此,这句话寓意着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
40、培育,才能得以接续、繁衍、传承。古人云:江山代有后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样人类才能永续繁衍、生生不息。2.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意思是: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3.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意思是:就是人要立志,没有志向的人是不会成功的。五、课后作业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儿歌讲了几种树木,用“”画出。“梧桐树叶像手掌”,用“手掌”比喻梧桐的()?“松柏四季披绿装”,用“绿装”来比喻松柏的()?识字 3 拍手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正确认读“牢、记”等 13 个生字
41、;正确书写“保、护”等 8 个字。2. 正确认读“牢记、孔雀、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拍手、保护、动物”等词语。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4. 了解“隹zhu、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 通过引导, 讲解, 鼓励, 启动, 合作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牢、记”等 13 个生字; 正确书写 “保、护”等 8 个字。正确认读“牢记、孔雀、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拍手、保护、动物”等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3. 了解“隹zhu、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交流动物知识,增强关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42、教学重点:识记与动物有关的生字;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熟读课文,能做拍手游戏。教学难点: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生词卡片教学方法: 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讨论学习教学过程:(一)展示图片,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课件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认识其中的哪些动物,告诉学生这些动物就藏在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2. 揭示课题,板书“拍手歌”,学生齐读。3. 认识“拍手歌” 。回忆二年级学过的拍手歌。课件展示,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拍手应和。教师简介:拍手歌就是拍着手诵读的儿歌。(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43、 学生听录音,感受读课文的节奏,数一数课文有几个小节。2. 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 同桌互读,纠正字音。(三)细读课文,借图识记1. 画一画,找一找。引导学生自己画一画、找一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动物,然后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第一组词语: “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百灵、老虎、熊猫”。认读后重点指导认识“隹”。先让学生观察“雀、鹰、雁”字形的相同之处,然后演示“隹”的字形演变过程(详见“教学资源”) ,让学生知道带有“隹”的字与鸟类有关。最后拓展识字,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部首是“鸟”或“隹”的字。2. 读一读,选一选。这一环节主要学习第二组词语
44、:“牢记、保护、伙伴” 。教师可以出示如下练习:牢记保护 伙伴我们要()大自然中的动物。动物是我们的好() 。学过的生字大家一定要() 。练习之后再出示“记、己”进行对比,出示“保、伙、伴”三个字,练习组词和用词语说句子,看谁用得准确。3. “开火车”认读,巩固识记。用卡片出示要求会认和会写的两类字,采用开火车、同桌互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加以巩固。再认字的时候,将生字放在词语里,再把词语放到课文的句子里,再结合着理解句子、结合句子内容说话,将字词句运用整合起来。4. 自由读文,巩固生字。(四)拍手游戏,品读课文1. 学生自己拍手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的节奏。2. 同桌拍手互读。3. 全班拍手对
45、读;教师引读。如教师读“你拍一,我拍一”,学生读“保护动物要牢记” ,体会诗歌的节奏。(五)整体把握,练习说话1.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第 1 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讲了什么道理。2. 学生思考后交流。3. 让学生抓住文中动物的特点练习说话,交流对动物的了解,升华情感。( 1)先说说自己对课文中动物的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说。( 2)让学生模仿例句,用一句或几句话夸夸它们。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动物的特点来(详见“教学建议”) 。(六)书写“保、伙、伴”1. 观察偏旁,归类书写。出示生字卡片“保、伙、伴”,观察比较,说说写好单人旁需要注意些什么。2. 观察部件,交流提醒。引导
46、学生观察生字部件中的笔画,说说书写时要特别注意哪些笔画或部件。3. 教师范写,学生练习。4. 师生赏评,练习改进。(七)拓展小结1. 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动物朋友,也了解了它们的生活特点。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共同拥有美丽的大自然。2. 拓展延伸: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内容的拍手歌,准备在后面的学习中交流。(八)布置作业:1. 熟读课文。2. 把今天学过的内容讲给家人听。板书设计拍手歌我们要爱护动物。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共同拥有美丽的大自然。识字 4 田家四季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借助拼音读准“春、夏、
47、秋、冬、”4 个生字的字音。2、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这 4 个字组词。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4、能在田字格中描写“春,秋,冬” 。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诵读儿歌、改编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学习“春、夏、秋、冬” 4 个生字,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教学难点:1、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教学过程:一、欣赏音乐,激发情感1、播放歌曲 四季歌。 激发情感: 小朋友, 刚才的那首歌好听吗?想不想知道那首歌
48、的名称呢?那首歌就叫四季歌 ,那是日本的一首民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儿歌,它的名字也叫四季歌,谁来拼一拼课题?指名读、齐读。二、学习字词,诵读儿歌1、小朋友,一年有四个季节,你知道是哪四个季节吗?出示: “春、夏、秋、冬”四个生字师:在这四个字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能告诉我们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吗?学生交流自学的生字。(春:日子底;夏:从上到下写;夏天给你的感觉是什么?秋:拼一拼,记字形:禾加火;冬:下面两点要上下对齐。 ) 2 叫号游戏。(巩固四个生字)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叫号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了,来,请出小老师!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是春天,春天过去了,什么来到
49、了?(夏天)夏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秋天)秋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冬天)冬天过去了,又是第二年的春天来到了。就这样,四季在轮回。 3. 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1)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现在我们该把“春夏 秋 冬”这四个字宝宝送回到课文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儿歌里讲了四季中的哪几样景物?你能不能边听边把它们圈出来?生听课文录音。师:儿歌里每个季节都提到了一样景物,你听到的是什么呢?根据生答板书:花儿、蝉儿、枫叶、雪花三、朗读儿歌,理解内容:(一)读准字音1. 跟录音读课文。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些景物都找出来了。下面让我们跟着录音读读课文吧。小朋友读得轻些,注意听清楚
50、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2. 指名读。师:读得真不错。3. 比赛读。(2 小组)(二)理解儿歌:1、师:小朋友,你们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你最喜欢哪个,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2、春天花儿笑。 (板书:笑)师:笑的反义词是什么?“花儿笑”是什么意思呢?(“笑”字形象生动,把花儿当人来写,在“笑”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温暖。)3、夏天蝉儿叫。(板书:叫)师:蝉儿的叫声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一听。蝉儿还有一个名字叫“知了” 。听着蝉儿的叫声,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热。4、秋天枫叶红。 (板书:红)师:红是一种颜色,红色彩明丽,代表着秋天的丰收。5、冬天雪花飘。(板书:飘)师: “飘”字写出了雪花
51、的轻盈。冬天下雪了,我们可以干什么? 6.师生合作读。师:一年四季的景色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老师情不自禁地想来读读课文了,你们愿意和我合作一下吗?(师生配乐读儿歌)这样,你们还能和老师合作吗?四、巩固拓展,看图编儿歌:1、师:小朋友学得真好。下面老师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 1)一年四季,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可以用儿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组织句子回答。( 2)读一读,想一想,什么季节开什么花?( 3)想想下列词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2 、师:小朋友真棒!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儿歌。这是老师学着课文的样,编的一首秋季歌。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编一首冬季歌啊? 3 :师:一年四季
52、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来看看图,说说还有什么景物,好吗?可以说图上的,也可以说图上没有的。但是要求学着课文的样子说,你行吗?(生合作完成一首四季歌)4、请你读一读:5、游戏:拍手歌五、总结: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景色是多么优美,每个季节又有着特殊的景物。我们的大自然可真奇妙!希望我们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能发现周围的美。那么你也一定可以和课文的作者一样,写出大家喜欢的儿歌的。回家去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首属于你自己的季节歌或者四季歌。春季里,春风吹,花开草长蝴蝶飞。麦苗儿秀了,桑叶儿正肥。夏季里,农事忙,才了蚕桑又插秧。早起勤耕作,归来带月光。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黄,身上虽辛
53、苦,心里却安康。冬季里,雪初晴,新做棉衣轻又轻,一年农事了语文园地二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2、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3、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2、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准备字典。 (学生)课时分配:二课时第 1 课时一、读儿歌,导入新课。1、学生读儿歌: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哇跳,够不着。够不着,心不甘,不说
54、自己笨,倒说葡萄酸。2、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有不认识的字我们怎么办呢?3、提示新课:查字典。二、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1、学生自由读查字典四步法,巡视。2、请同学汇报用部首查字法的四个步骤。3、老师把字典放在平台上作示范,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字典中找出“部首检字表”页码上的“部首目录” 、 “检字表”、 “正文”,告诉学生应怎样看正文中的注音及解释,让学生明白,查字典必须按一定步骤进行,才能查到要查的字。4、练习(1)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哪一页。艹()糸()犭()酉()(2) 数一数下面的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葡()紫()狸()笨()酸()5、实践操作: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
55、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6、检查学生完成情况。三、老师小结,布置作业。第 2 课时一、提问引入,激发兴趣。1、孩子们会说对联吗?你都知道哪些对联?2、请部分同学来分享自己了解的对联。3、提示新课,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对联。二、日积月累。1、出示 26 页 3 副对联,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2、教师用课件出示对联中难读的生字。3、认读生字。 (指名读,齐读)4、学生逐句读对联,直到读通顺,读熟为止。5、师指导朗读对联,感受对联所表现的意境。6、生再次试读对联,直到读得流利,有感情。(互读,小组合作读,全班齐读)7、师逐句讲解每副对联的大致意思。8、生带着情感,小组合作试背。9、
56、指名背诵,全班齐背。三、我爱阅读。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十二月花名歌”,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2、老师用课件出示儿歌中难读的生字。3、认读生字。 (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直到读通顺,读熟悉为止。5、学生再次自由读,并用横线勾画出每个月开的花名。6、全班交流汇报。7、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花是什么月份开的?举例说一说。四、老师小结,布置作业。4. 曹冲称象第一课时目标导航1认读本课的13 个生字 , 学写 8 个生字。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 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一)引思
57、导学1、创意导学。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能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看课件)有没有见过称象?(板书:称象)如果叫你称象,该怎么办?然而大约早在1800 年以前的时候,我们聪明的祖先中有一个才7 岁的孩子,就出色地完成了称象的任务。他的名字叫曹冲。他是三国时代魏国国王曹操的儿子。你们想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称象。2、前置性学习检测(1)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2)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知道的曹操和曹冲是什么样的人?(二)感知研学1、自主阅读:(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2)、再指名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3)、再指名分段读课文
58、,注意给生字正音。找出文中的人物。教师相机板书曹操、官员、曹冲2、小组合作学习,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3、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读准字音“柱、秤、沉、止”。(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4、整体感知: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5、理清脉络:课文课文总共有几个段?你认为哪个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为什么?第二课时(三)自学检测1、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生答)教师简介曹操,理解“官员”一词。(2)指导朗读。2、学习第二段(1)看图说说你看到的这头大象。(2)指名读,思考: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找一找文中写大象的句子,理解“身子像
59、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图文结合具体认识象高大。(3)指导再读描写大象的句子,读出象又高又大又重的感觉来?(4)看到这么一头大象,大家心里会想什么?官员们表现怎样?(语句训练,用“一边, 一边”说句话。)(5)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办法称象呢?这些方法行吗?(讨论)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态度怎么样?(理解“直摇头”)(6)、朗读第2、3 段,引导读出疑问、反问的语气。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了办法,引读:他站出来说 , (读第四段曹冲说的话)3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曹冲是怎样称象的,现在请大家看第四段,再读这一段,看看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60、1)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2)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3)用上“先 , 再, 然后, ”这几个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最好的给大家说说。( 4). 以小组为单位按曹冲称象的办法设计一张称象流程图,设计好后到台前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力)4. 按照曹冲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学习最后一段。(四)拓展延伸:1. 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 五) 课后检测1. 作业练习。(1)按课文内容填空。先把大象赶到() ,看船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身上() 。再把大象() ,往船上() ,等到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把船上的石头搬下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军队文职人员(汉语言文学类)考前必练题库-附答案
- 《十二生肖》课件-1
- 《哈利路亚》课件
- 2025届四川省会理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统一考试数学试题
- 物联网应用技术课程介绍
- 2025年安顺b2货运资格证考试题库
- 清明节传统文化知识主题班会12
- 医院医学医疗护理报告模板70
- 腹腔镜术后护理查房
- 商标注册合同范例
- 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试题及答案
- 2025辽宁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公司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合肥热电集团春季招聘3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旅行社安全生产培训
- 电信行业用户欠费催收策略与措施
- 银行资格考试分析与策略试题及答案
- 多式联运风险管理与优化-全面剖析
- 岳楼小学建立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实施方案
- 病人走失应急预案
- 2025年中国铁塔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博士思政面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