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矿井联合试运转报告修改版.doc_第1页
龙泉矿井联合试运转报告修改版.doc_第2页
龙泉矿井联合试运转报告修改版.doc_第3页
龙泉矿井联合试运转报告修改版.doc_第4页
龙泉矿井联合试运转报告修改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龙泉矿井安全设施和主要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情况报告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龙泉煤矿二一三年七月十六日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龙泉矿井安全设施和主要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情况报告龙泉煤矿隶属于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井田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娄烦县境内,行政区划属娄烦县龙泉乡管辖。井田四周均为人为边界,呈不规则的多边形,井田南北宽约5km,东西长约7km,井田面积35。2379km2。龙泉矿井工业场地选定在井田北部龙泉乡西南、龙泉川南岸阶地,距娄烦县城约10km.根据发改能源【2008】172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山西岚县矿区龙泉煤矿项目核准的批复

2、、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划字2005004号划定矿区范围批复,龙泉矿井的建设规模为5。0Mt/a。截止2013年7月底,龙泉煤矿矿建工程各大系统已基本完成,具备联合试运转条件.一、 矿井概况(一)井田位置与交通龙泉井田(以下简称井田)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娄烦县境内,新舍科上龙泉下静游村一带,行政区划属娄烦县龙泉乡管辖。地理坐标:北纬38°085038°1153,东经111°4504111°5058。井田位于娄烦县城北10km处,忻州静乐娄烦古交-太原公路从井田的东边界外经过,在忻州、太原两地分别与同蒲线、石太线铁路相接。井田煤炭外运初期以公路为主,后期与太(原)古

3、(交)岚(县)铁路同步建设,修建一条与下花园车站接轨的10km长的矿区铁路专用线.井田内各村庄之间有县、乡级公路相通,交通便利。(二)矿井灾害因素及安全开采条件1、本矿井主要灾害因素有顶板事故、提升运输、电气事故、矿井煤尘、瓦斯、矿井火灾、矿井水害等.2、井田境界及储量2008年3月26日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矿函200824号“关于龙泉矿区划定矿区范围预留期延续的复函”,同意将龙泉井田(国土资矿划字2005004号)及龙泉井田扩大区(国土资矿划字2006088号)矿区范围合并,同意将合并后的龙泉井田矿区范围预留期限延续至2009年3月31日.合并后的龙泉井田矿区范围坐标详见表1-11。表11-1

4、 合并后的龙泉井田矿区范围坐标拐点号X坐标Y坐标1X=4229900.00Y=19569500.002X=4227650。00Y=19566300。003X=4227000.00Y=19566300.004X=4226740。00Y=19565815.005X=4225355。00Y=19567120。006X=4224740。00Y=19567400.007X=4224740。00Y=19568310。008X=4224200。00Y=19568310。009X=4224200.00Y=19571240.0010X=4224850.00Y=19572335。0011X=4225355.00Y

5、=19572040.0012X=4225355。00Y=19572500.0013X=4224760.00Y=19572975。0014X=4229900.00Y=19574400.00开采深度:1100m标高至300m标高。全井田四周均为人为边界,井田大致呈四边形,南北宽约5km、东西长约7km,面积35.2379km2。矿井工业资源储量581.6 Mt,矿井设计储量为495。81Mt,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338.71Mt。3、 矿井开拓采用斜、立井联合开拓。矿井开采初期,在工业场地布置主、副斜井和副立井,在工业场地东南约1km处布置风井场地,在风井场地布置一个回风立井。其中主斜井装备一台16

6、00mm大倾角钢绳芯胶带输送机和架空乘人装置承担井区煤炭提升和部分人员升降,设检修道,铺设台阶,并兼作矿井安全出口和进风井.副斜井铺设台阶、扶手,装备一台单绳缠绕式JK4×2。5/31.5E型单滚筒提升机,其滚筒直径4000mm,最大提升速度3.2m/s,最大静张力320kN,担负提升、下放大型材料、设备,并兼作矿井安全出口和进风井。副立井装备JKMD3.25×4()E落地式多绳摩擦提升机,一个适用于WCQ3A型无轨胶轮车的罐笼及一个1t矿车单层双车四绳钢罐道窄罐笼,担负升降人员、提升矸石、下放小型材料和设备,兼进风井,担负人员(50人)、材料、矸石及小型设备的提升兼进风。

7、回风立井为专用回风井,承担井区回风任务,装备梯子间兼作安全出口.以副立井车场水平+786m作为矿井上组煤的开采水平,以一个水平开采全井田内4号煤层。主、副斜井井筒落底后,在井田中部沿南北方向布置大巷,利用南北大巷,开采一、二采区的煤炭.在距南北大巷北端455m处,沿工业场地煤柱线布置一组上山,开采三采区的煤炭。在南北大巷北端,布置一组东西大巷,开采四采区和六采区的煤炭。在F9断层南端,平行F9断层布置一组下山,开采五采区的煤炭。沿4号煤层底板布置南北胶带大巷(上、下山)和辅运大巷(上、下山),沿4号煤层顶板布置两条专用回风大巷(上、下山),共四条大巷。全井田4号煤层划分为六个采区,均采用走向条

8、带开采。4、 井田地质构造本井田位于吕梁山脉芦芽山南部的丘陵区,属典型黄土梁峁地貌。地势总体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最低点位于井田东部边界处,标高1120m,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南部边界处,标高1362m,最大相对高差242m。本井田基本为全掩盖区,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及钻孔资料,地层总体走向为北西,倾向北东,倾角小于15°,结合4201工作面新揭露的地质情况,井田在此基础上发育有一条向斜和一条背斜及33条断层,最大落差18m;共发现7个陷落柱,最大长轴258m.褶曲一般为幅度不大,两翼平缓、开阔的背、向斜,背斜倾角10°左右,从井田的东南边界外延伸到井田内,延伸长度2。5km;

9、向斜倾角5°左右,从256号孔北发育,向南西延伸出井田边界外,井田内延伸长度2.2km。地层总体走向为北西,倾向北东,倾角小于15°。井田内未见岩浆岩。综上所述,井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类,其构造对井田煤层、煤质、水文地质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影响不大.5、煤层及其顶、底板井田内可采煤层为4、7、9号,据钻孔揭露和矿井调查,4号顶底板情况如下:4号煤层(俗称丈八煤):位于太原组顶部,厚1。708.20m,平均6。47m,是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之一。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含3层夹矸,最多达8层,夹矸一般为泥岩或炭质泥岩,厚度变化总的趋势是,井田的东南部薄,厚度在6m以下,其它地段均

10、在6m以上,仅在西南部的61、252、254号3个孔小于6m,厚度在4。945.88m,该层在井田西北部分叉,分叉后主煤层厚度一般在1。522。60m之间。4号煤层的顶板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局部为中细粒砂岩,岩性较硬,属中难冒落;底板为砂质泥岩及中细粒砂岩,稳定程度属稳定,遇水不易膨胀.顶底板岩性多为砂质泥岩或泥岩。属全井田可采的稳定煤层。6、 矿井水文地质井田东部的汾河为黄河水系。汾河源于宁武县管涔山,由东寨经静乐向南,在本井田外东南(2km左右)注入汾河水库。井田内较大的河谷为岚河,在井田东部流过。岚河源于岚县白龙山,经岚城、东村折而流向东南,在下静游汇入汾河.全长56.7km。井田内龙泉

11、川为岚河支流,在井田中北部由西边界流入,汇入岚河,该河谷全长28km,流域面积约167km2,其上游可见细小泉水,流经奥陶系地段便渗入地下。井田内以第三、四系泉水为主,汇成小溪后在井田内汇入岚河。井田含水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砂砾石层孔隙含水层、第三系砾石层孔隙含水层、上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太原组含石灰岩溶蚀裂隙水层和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含水层,其中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含水层为本井田主要含水层,由厚层石灰岩、白云质灰岩、豹皮灰岩及薄层钙质泥岩组成。岩溶发育程度因岩性、构造裂隙的不同而有极大差异。富水性受岩溶发育程度及水文地质条件控制,一般来说,构造裂隙发育段,岩溶率增高,富

12、水性增大。据LB3、LB4号孔峰峰组与上马家沟组混合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1-0。18L/s。m,渗透系数为0.017-0.26m/d,水位标高1125。381147。08m,富水性弱到中等。综上所述,井田的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属二类一型和三类二型,即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裂隙充水矿床和岩溶充水矿床。上组煤矿床为二类一型,下组煤矿床为三类二型。开采上组煤时矿井正常涌水量180m³/h,最大涌水量300m³/h。7、 矿井瓦斯2012年矿井进行了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瓦斯绝对涌出量10。29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6.27m3/min,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瓦发2

13、013392号文关于晋煤集团2012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批复龙泉矿井为高瓦斯矿井。8、煤尘爆炸性及煤的自燃倾向性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2011年对龙泉煤矿4号煤层出具的检验报告,所检煤层的煤尘爆炸性为有爆炸性煤层。井田4、7号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类,属自燃;9号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类,属容易自燃。9、地温、地压本次补勘在LB1、LB2、LB3、LB4、LB6、LB8号孔中均进行了简易井温测量,经计算地温梯度为0。591.62/100m,平均1。07/100m,属地温正常区.地质报告:“未提及本矿井煤层有冲击地压."设计暂不考虑。二、联合试运转方案二

14、一三年七月底,龙泉矿井矿建工程各大系统基本形成,为保证联合试运转期间安全情况和各系统正常运行,特制定本方案。(一)成立联合试运转领导组为保证联合试运转期间安全情况和各系统正常运行,成立联合试运转领导组,负责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间的组织管理,并检测各系统能力及安全状况.组 长:矿长 书记副组长:总工程师 生产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通风副矿长领导组下设综合协调组、采掘工作组、通风工作组、机电工作组、辅助运输工作组、地测工作组、安全监督检查组、劳动用工监督工作组,共八个工作组。1、综合协调组组长:生产副矿长副组长:调度室主任成 员:调度室人员2、采掘工作组组长:生产副矿长 总工程师 副组长:生

15、产技术部部长成 员:生产技术部相关业务人员 各基层队组队长3、通风工作组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通风副总 通风区区长成 员:通风区人员4、机电工作组组长:机电副矿长 副组长:机电副总工程师机电部部长成员:机电部人员及各基层单位机电负责人5、辅助运输工作组组长:生产副矿长副组长:胶轮车队队长成员:胶轮车队人员及各项目部运输负责人6、地测工作组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地测部部长成 员:地测部业务人员7、安全监督检查组组长:安全副矿长副组长:安监处副处长成 员:安监处人员及各单位安全负责人8、劳动用工监督工作组组长:生产副矿长副组长:人事部部长成 员:人事部人员(二)各工作组职责1、各工作组必须严格遵守

16、国家、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安全专篇要求,坚决按照“科学、合理、正规、有序”的原则开展工作.2、联合试运转前由采掘工作组要按照劳动组织等实际情况,编制生产作业计划。3、各工作组必须日常收集联合试运转期间的相关资料、数据,并定期向联合试运转领导组汇报情况,便于科学决策、合理安排,确保安全高效试运转。4、各基层队组要依照煤矿安全规程及生产作业计划,制定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并按照规程措施审批程序审批、下发,安全监督检查组、劳动用工监督工作组要做好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5、联合试运转两个月后,各工作组要提交联合试运转情况报告,由采掘工作组汇总上报领导组,由领导组全体成员审核后,形成安全设施和主要生产系统联合

17、试运转情况报告。(三)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1、联合试运转系统包括矿井采掘、运输、通风、抽放、防突、供电、给排水、提升、压风、监测监控、通讯、井下人员管理等各系统。2、联合试运转的范围联合试运转的范围即龙泉矿井首采工作面和相应的机掘、炮掘工作面的井上、下所有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了解和掌握其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3、联合试运转的期限联合试运转经验收批准后,运转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之内(30天180天),从2013年 9月1日到2012年3月31日.三、各系统运行情况(一)开拓开采系统根据井田开拓布置、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以及工作面装备水平和通风条件,矿井初期以一个采区实现矿井

18、设计生产能力。为了节省初期井巷工程量,减少初期投资和建设工期,尽快回收资金,设计将首采区布置在井底车场附近的大巷东翼,即二采区,初期开采上部4号煤层,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和一个备用回采面。二采区走向长约3。56km,倾斜宽约1.34km,面积约4。8km2.采区接替原则上采用前进式,根据推荐的井田开拓方案,井田划分六个采区。首采区布置井底车场北侧的二采区,采区接替顺序二采区一采区三采区四采区五采区六采区。目前二采区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和一个掘进工作面.二采区首采工作面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4201首采工作面采用五巷布置,三进两回U型通风方式,同时留设两条顺槽服务接替工作面。工

19、作面长度251.6m,可采长度2061.15m(停采线未定,可采长度待定).综采设备采用引进久益7LS6C型采煤机和郑煤机支架以及山西煤机的刮板运输机,工作面采用ZF10000/22/43液压支架,端头支架选用ZT20000/28/45;过渡液压支架ZFG13000/28/43。井下大巷、工作面顺槽分别采用炮掘或综掘工艺掘进,综掘工艺主要为S200M型综掘机等国产设备,均采用0。8米皮带输送机完成出煤.联合试运行以来,采掘工作面生产有序,各工序衔接合理、劳动组织有效,回采工作面产量和掘进工作面进尺均可以达到计划要求,但是首采工作面停采线目前还没定下来。(二)通风系统及安全措施1、通风系统龙泉煤

20、矿通风系统完整、独立、可靠,共四个井筒,其中三个井筒进风(主斜井、副斜井、副立井)、一个井筒回风(回风立井)。矿井采用机械抽出式的通风方法、中央并列式的通风系统。回风立井选用FBCDZ -NO36型、动叶可调轴流式通风机2台,1台工作,1台备用,配备YBF 800M210型(710×2kW、595r/min、10KV)电动机。矿井总进风量为14222m3/ min,回风量为14820m3/ min,矿井采用调整风机风叶角度的方式进行反风。主要通风机进行了性能测试。采煤工作面采用两进两回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多巷平行掘进,平均每隔100米贯通一横川,不断引进全风压通风,独头巷道采用局部通

21、风机供风。采区变电所、采区水仓、采区水泵房有专门的回风通道直接与主要回风巷相连通,采用独立通风.2、 主要通风机运行参数、运行状况及通风情况龙泉矿井暂时未进行反风演习,反风演习预定于8月份开展。联合试运转中,回风立井主要通风机风叶运转角度6°。矿井风流路线是由主斜井、副斜井、副立井进风,经过北辅运大巷、北胶带大巷,进入4201胶带顺槽、4201进风顺槽,经过用风地点后,污风回到4201辅运顺槽及4201回风顺槽,通过回风立井抽排至地面。3、通风设施(1) 在4201绕道、北一回风大巷60米和300米处各设置了两道联锁自动平衡风门,4201辅运顺槽和回风顺槽联络巷设置调节挡风墙,回采时

22、控制风流。(2)在北一回风大巷与4201胶带顺槽交叉处设置一道风桥。(3)通风巷道中暂时未设测风站。(4)在回风立井井口设有防爆盖。(5)采区进、回风巷未安装防火门。4、矿井通风系统的抗灾能力分析(1)矿井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使井下风流处于负压状态,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机时,井下的风流压力提高,可减少瓦斯涌出量,对安全十分有利,漏风量少,通风设施和管理简单,可保证井下各种用风地点正常通风,而且对抵御灾害具有很大的优越性.(2)矿井主要通风机运行可靠,安全出口4个,发生灾害时人员可由主斜井、副斜井、副立井和回风立井撤至地面。(3)井下通风设施齐全,系统简单,可有效控制各用风地点风量,避免短路漏

23、风。(4)矿井采掘工作面、爆破材料库(未开工,先利用地面火药库进行全矿火工品管理)、采区变电所等地点均采用独立通风,其进风和回风均不经过采空区或冒顶区,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5)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均采用“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保证了掘进工作面连续供风。(6)主要通风机排风量可通过风机叶片角度的调整按需调节。综上所述,联合试运转期间,井下风流按规定路线流动,矿井总风量及各巷道风量、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通风系统合理可靠,具有较强的抗灾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安全生产要求,但是还需要在通风巷道设置测风站和在采区进、回风巷道安装防火门,对通风设施进一步完善。(三)粉尘灾害防治系统矿

24、井采取了喷雾洒水、定期冲洗、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地面储煤场在其四周建有挡风抑尘网和喷淋洒水装置。地面排矸场设置在工业场地以外,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根据矿井煤层煤样检验报告,4号煤层的煤尘具有爆炸性。矿井采取了综合防尘措施,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管路系统。地面设置2个容量共计800m3的静压水池,井下敷设防尘水管。在4201胶带顺槽每隔50m设有一个三通阀门,其它巷道每隔100m设有一个三通阀门.试运转期间,防尘洒水系统完善,能够满足井下防尘、消防洒水要求,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主要采取了通风除尘、喷雾洒水、隔爆设施、个体防护等措施,防尘效果良好,目前还有煤层注水和粉尘监测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完善

25、。(四)防灭火系统矿井4号煤为类自燃煤层,主要采取黄泥灌浆、喷洒阻化剂措施来预防采空区煤层自燃。在矿井生产过程中,根据工作面的实际回采情况,加强防火监测工作。另外,井上设有消防材料库,储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井下消防材料库正在建设,预计2013年12月份完成。地面机电设备库、井下机电硐室、井下主排水泵房、采掘工作面配电点、胶带输送机机头等处设有消防灭火器材和工具。目前井下消防材料库正在施工建设,预计2013年12月份完工;黄泥灌浆系统工程暂时未开工(房子未盖好),安装工期预计十五天完成.(五)瓦斯抽采系统龙泉煤矿4#煤层的瓦斯储量为1879。78M m3,瓦斯可抽量为563。93Mm3,抽放率3

26、0。瓦斯抽放泵站安装4台2BEP52型水环式真空泵,其中2台250kw为低负压水环式真空泵,2台400kw为高负压水环式真空泵,瓦斯泵站抽采规模为490 m3/min,布置有高、低负压抽采系统,其中高负压系统抽采规模为280m3/min,低负压系统抽采规模为210m3/min,二运二备。泵站内瓦斯抽放泵工作正常,目前累计抽出瓦斯总量228370m³。泵站内正、负压自动放水器、防爆和防回火装置、防回水和防回气装置、计量检测装置及避雷装置已完成安装.泵站建立KJ692监控系统,装备瓦斯传感器、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地面主管布置两趟螺旋焊接钢管,规格为660和508 mm;回风井主管布置

27、两趟螺旋焊接钢管,规格为660和508 mm;支管布置螺旋焊接钢管,规格为323。9mm和377mm。瓦斯治理主要采用井下顺层长钻孔区域抽采为主,本煤层钻孔、采空区抽采为辅的瓦斯抽采方法。试运行期间,通过对采掘工作面的瓦斯进行抽放,效果明显。风量、风速及瓦斯浓度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风流稳定,抽放指标达到规定要求,能够满足安全需要。(六)防治水系统龙泉矿制定了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年度防治水计划、雨季三防措施、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管理制度和责任制。矿井井下均建有完善的防排水系统。本矿井在副立井井底建井下主排水泵房和水仓,在大巷末端建二采区排水泵房和水仓。井下采区涌水经大巷水沟汇流进入采

28、区水仓,由采区排水泵房水泵排至井底水仓,采掘巷道涌水量经水泵排入采区水仓或井底水仓,井底水仓涌水经主斜井排至矿井工业场地的井下水处理站。井底水仓装备有MD45060×8,n=1480r/min型离心水泵五台,额定排水量450 m³/h,额定扬程480m,配套YB,8极,10kV,1000kW型矿用隔爆电动机,吸水管选用377×10无缝钢管,沿主斜井敷设三趟排水管路,325×14和325×10两种无缝钢管分段敷设。采区水仓装备有MD28043×4,n=1480r/min型离心水泵三台,额定排水量280 m³/h,额定扬程172

29、m,配套YB,4极,10kV,220kW矿用隔爆电动机,吸水管选用325×10无缝钢管,排水管选用273×8无缝钢管两趟来满足矿井排水的需要。另配备强排水系统,强排水系统装备有BQ550-680/8-1688/WS,n=1480r/min潜水泵2台,额定排水量550m³/h,额定扬程680m,10kV,1600kW型矿用隔爆电动机,排水管选用325×10无缝钢管两趟来满足矿井排水的需要。正常涌水时期,三台泵均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两趟管一趟工作,一趟备用。当矿井突水时,可启用两台强排水潜水泵、两趟排水管路(均为一泵一管)共同工作,抗灾强排水,直

30、接从采区水仓经过辅运石门通过副立井直排到地面。工业场地设有处理能力为500m3/h的井下水处理站一座。处理后的井下排水水质达到井下消防洒水和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水质标准。井下水回用后的剩余部分储存于蓄水池,经提升后用于灌溉核桃园。采掘工作面都配备有ZYJ系列探放水钻机,施工过程中严格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均符合防治水规定。(七)运输提升系统1、矿井主运系统矿井主运系统由主斜井胶带输送机和北胶带大巷胶带输送机组成,两部胶带输送机于2012年5月正式投运。主斜井提升采用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担负矿井原煤的提升任务,主斜井带式输送机机长1120。866m (斜长),带宽

31、 1600mm,运输能力1800t/h,带速4。5m/s,电机功率3×1400kW,驱动方式为三电机驱动, 电机+减速器,高压变频软起动方式。 西门子高压变频软启动装置,6kV电压;减速器:型号ML3PSF140,德国SEW产品,速比i=31。5,额定输出功率3255kW,带风冷却油站系统(即稀油站),泵站及风扇电机电压380V。皮带机安装有完善的制动装置和控制保护系统,保护项目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投运以来皮带输送机及保护系统均运行良好。北胶大巷带式输送机机长1609.48m(斜长),带宽1600 mm,运输能力3000t/h,带速4.5m/s,电机功率3×1600kW.

32、电机采用变频软起动方式,减速器平行轴布置,集中自动控制。电动机选用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变频防爆产品,功率为1600kw,3台,型号为YBPT710M4,电压为6KV;联轴器采用美国福克生产的蛇形弹簧联轴器;减速器采用德国FLENDER公司生产的H3SH22+TC+防爆油站.皮带机安装有完善的制动装置和控制保护系统,保护项目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投运以来皮带输送机及保护系统均运行良好。2、副斜井绞车提升系统副斜井担负大型设备及部分材料的提升,其主要技术参数为:提升斜长1143m,提升倾角22º,装备1台单绳缠绕式JK-4×2.5/31。5E型单滚筒提升机,其滚筒直径4000

33、mm,最大提升速度3。2m/s,最大静张力320kN,设有牌坊式深度指示器,配有1台 鼠笼变频电动机拖动,功率1250kW,额定电压1140V,由110kV变电所配出2趟10kV电源供电。减速器为XL45T型号、速比为31。5.提升钢丝绳型号为486V×37S+NF,绳径48。0mm。天轮直径3500mm.绞车电控采徐州中矿大传动与自动化有限公司生产的全数字电控产品,矿车有保险绳。井筒装备有防跑车装置,车场有阻车器。3、辅助运输副斜井主要担负井下大型设备、长大物料等提升任务,采用900mm轨距系列矿车及特制车辆提升运输.副斜井井底车场中设有换装站,大型设备、长大物料在换装站换装到无轨

34、胶轮车后经辅助运输大巷运至各工作面使用地点。副立井承担井下中小型设备、材料及一线采掘人员输送任务,副立井目前正在改绞,预计2013年9月底前完成改绞任务,采用有轨和无轨化运输系统,实现了由地面至井下的直达式运输。矿井管理及辅助生产人员在主斜井乘坐架空乘人器上、下井,在井底车场换乘站换乘胶轮人车,由其送达各工作地点.试运转期间,提升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齐全可靠,副斜井井筒设有可靠的防跑车装置和跑车防护装置,安全设施满足运行需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副立井改绞工程井筒正常段安装、下井口框架梁窝、安装吊架、井底非标段及设备安装、罐道及管路安装和拆除井口固定盘工程已完工。目前正在施工永久锁

35、口,锁口预计2013年7月20日之前完成,锁口施工完以后继续进行改绞,预计到2013年9月底完成改绞,土建部接手,施工副立井井口房。(八)供配电系统1、供电电源龙泉矿110kV变电站一回电源引自220kV岚县变电站,导线为LGJ240/40,载流量为650A;另一回电源引自车道坡110kV变电站,导线为LGJ240/40,载流量为650A。两回110kV电源线路分列运行。两回电源线路任一回路故障,另一回能担负龙泉矿井全部负荷.2、矿井变压器容量矿井110KV变电站主变容量2×40000KVA,一用一备.为工业场地供电的有工业场地10kV变电所。工业场地10kV站主变压器型号为SCB1

36、11250/10 1250kVA 10±2×2.5/0。4kV 环氧树脂浇注干式变压器;为主风机及瓦斯抽放站供电的有风井场地10kV变电所,风井场地10kV变电所主变型号为:SCB11315/10 315kVA 10±2×2。5%/0。4kV 环氧树脂浇注干式变压器,户内安装,配套IP20柜体。3、井下变电所井下共设有2个变电所,由地面110kV变电所引两趟10kV电源直接下井至中央变电所,通过井下中央变电所变电所向井下各用电地点供电;在4201、4202分别设有两个临时变电所。目前采区变电所供电系统还没有完善。联合试运转期间,变电所各种保护齐全,动作灵

37、敏可靠,并备有直流电源,保证在事故状态下进行分、合闸操作,可以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各种电器设备管理良好,未出现失爆、误动作等故障,供电系统基本可靠。采区变电所现已掘进到位,等待北辅运大巷到位后,下料准备浇筑,具体工期待定。(9)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龙泉煤矿配备一套KJ95N型煤矿综合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式结构,实现各分站于交换机之间的通讯,系统由主、备机、服务器、交换机、光端机、分站、传感器和信号传输线缆等组成.可对瓦斯、一氧化碳、风速、温度、烟雾等参数及井下主要风门的开闭、局部通风机的开停、主要馈电开关的运行情况进行连续监测,对采掘工作面实现瓦斯、风电闭锁。安全监控系

38、统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求.(10) 通讯系统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生产调度、行政调度及通信设施,完全可以满足矿井的需要。地面行政通信采用安装在调度指挥中心机房的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完成内部话务与数据交换,系统容量1500门。行政电话号码由集团通信分公司统一进行管理。井下调度通信系统使用上海山源电子电气有限公司的KTJ115本安型程控调度机,在主斜井机房安装调度主机一台。在副斜井井底车场、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井下胶带输送机机头和各转载点、综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采区变电所、煤仓、架空乘人装置头、尾部、采区水平制高点等地点均安设有调度电话,各电话机均可直接与调度室联系。井上下通讯系统的设置符合煤矿安全规

39、程的要求,能满足生产调度的需要。(11) 压风系统龙泉矿在地面建有1座空压机房,向井下供压风,装备新华优力(北京)科贸有限公司空压机,型号为DSR340A一台,风量42.5m³/min,电机功率110kW;DSR-150A,20。8m³/min两台,风量为40m³/min,电机功率为250kW。压风系统管路布置情况:压风管路由地面空压机房至副斜井下井,下井后沿副斜井井筒敷设159*4.5管路一趟至副斜井井底,从副斜井井底沿途敷设至换装站至北辅运大巷。北辅运大巷全线为159*4。5压风管路,其中经由4201绕道进入4201辅运顺槽和4201回风顺槽各一趟89*4压风

40、管路;经由4202绕道进入4202辅运顺槽和4201胶带顺槽各一趟894压风管路。压风系统压力能满足生产过程中最大用压风需要。龙泉煤矿永久压风系统暂时未启用,目前使用的是中煤四处的临时压风系统,共有三台40L型压风机,风量40m³/min,电机功率250kW.(十二)井下人员管理系统本矿配置一套KJ69J型井下人员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工业以太网技术和CAN总线结构,对进入井下综采面、掘进面等巷道的地方布置监测设备,及时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监测。井下人员管理系统能过满足安全生产需求。(十三)紧急避险系统在井下北辅运大巷设置的永久避难硐室现已浇筑完成,其他紧急避险系统工程将在龙泉煤矿正式投

41、产前施工完毕,达到标准。(十四)顶板管理为加强顶板管理,龙泉煤矿制定了专门的顶板管理制度,采掘作业规程制定有严格的顶板管理措施,坚持使用临时超前支护,严禁空顶作业.采掘工作面巷道均设有顶板离层仪。回采工作面采用工作阻力分别为10000KN、13000KN和20000KN的液压支架维护顶板,岩巷掘进采用17。870001型锚索加高强螺纹钢锚杆和钢筋网并喷浆的锚喷支护方式,煤巷掘进巷道采用17.8-70001型锚索加高强螺纹钢锚杆、钢筋托梁、W型钢带和菱形金属网的锚网索联合支护方式.4201工作面各顺槽布置了KJ216顶板在线监测系统,两侧巷道及留巷巷道均布置有测点,对巷道受压及位移进行监测.可以实现地面在线监测,厂家为山东尤洛卡矿业安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该系统有以下功能:1、 井上计算机动态显示监测参数、报警。2、 井下现场显示数据和报警。3、 监测数据自动记录存储。4、 连续监测曲线显示、分析。5、 历史数据查询和报表输出。6、 综合分析及顶板安全评估分析。 目前井下各顺槽顶板离层传感器安装和使用情况:1、4201回风顺槽已安装完成,安装了27组,传感器监测不正常(顺槽综保供电拆除,无法供电,需联系项目部解决供电问题)。2、4201辅运顺槽已安装完成,,安装了31组,传感器监测不正常(顺槽综保供电拆除,无法供电,需联系项目部解决供电问题)。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