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一技之长考试试题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a9aca363-66b5-4c77-ac44-0931ec60eb1c/a9aca363-66b5-4c77-ac44-0931ec60eb1c1.gif)
![中医一技之长考试试题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a9aca363-66b5-4c77-ac44-0931ec60eb1c/a9aca363-66b5-4c77-ac44-0931ec60eb1c2.gif)
![中医一技之长考试试题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a9aca363-66b5-4c77-ac44-0931ec60eb1c/a9aca363-66b5-4c77-ac44-0931ec60eb1c3.gif)
![中医一技之长考试试题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a9aca363-66b5-4c77-ac44-0931ec60eb1c/a9aca363-66b5-4c77-ac44-0931ec60eb1c4.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12 中医基础试题1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是:黄帝经2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 黄帝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3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4 中医精气神学说中 神 的含义是: 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5 中医精气神学说的 精 是:肾中所藏之精6 阴阳学说较准确的说法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7 事物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8 经 : 阴在, 阳之守也 , 阳在外 , 阴之使也 是说明阴阳之间的: 互根互用9 以下哪种情况最易说明阴消阳长的相互转化:物质转化为精神10 根据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的法则 , 治宜: 壮水制火11 病先见持续高
2、热 , 面红目赤 , 后突然见肢厥面白 , 脉微欲绝 , 证属: 重阳必阴12 重阴必阳 、 重阳必阴 属于: 阴阳的转化13 古人提出 , 春夏养阳 , 秋冬养阴 旨在强调: 调养四时阴阳的重要性14 孤阴不生 , 独阳不长 是由于阴阳之间哪种关系失常:互根互用15 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是:调理阴阳16 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 若土气不足 , 则:木乘土 , 水侮土20 肝火犯肺 , 属于: 木侮金21 金气不足 , 反为木气所衰 , 属于: 已之所胜 , 轻而侮之22 见肝之病 , 知肝传脾 是指:木乘土23 按五行生克规律 , 五味入五脏 , 多食甘则伤: 脾24 按五行生克规律 , 五
3、味入五脏 , 多食咸则伤: 肾25 按五行生克规律 , 五味入五脏 , 多食酸则伤: 肝26 按五行生克规律 , 五味入五脏 , 多食苦则伤: 心27 五味中入肝的是: 酸28 五味中入肺的是: 辛29 面色青 , 喜食酸味 , 脉见弦 , 可诊为: 肝病30 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31 脏象学说主要是研究: 脏腑生理、病理与其相互关系32 素问五脏别论称为实而不能满者 是指:六腑33 除外以下那一项 , 均为五脏具有的共同特点:实而不能满34 六腑具有的共有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 , 实而不能满35 命门之火 是指: 肾阳36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 是因为: 心主神志38
4、 肝主疏泄的功能 , 最主要是关系着: 调气机畅39 症见恶寒、发热、鼻塞、咳嗽、气喘、脉浮、其证属: 肺气失宣40 决渎之官 是指: 三焦41 主持诸气 , 总司人体气化的脏是: 三焦42 以下那一项不是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动化水液43 以下那一项不是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藏血44 肝主疏泄的主要作用是:气机调畅45 心和肝的关系主要表达在: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活动46 脾和肾的关系主要表达在:先天和后天的相互资生、促进47 肺和脾的关系主要表达在: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48 心和肾的关系主要表达在:阴阳升降 , 相互既济2 / 12 49 肺和肾的关系主要表达在;水液的代和呼吸运动50 肝和肾
5、的关系主要表达在:精血的相互滋生、转化51 胃的特性之一是: 喜润恶燥主降52 脾有升清的功能 , 其 升清是指: 水谷精微的上升与输布53 对全身各脏腑起着温煦生化作用的主要是:肾阳54 病人因生气后 , 觉胸胁痞满 , 恶心呕吐 , 嗳气不舒 , 其证属: 肝气犯胃55 症见腹部冷痛 , 下利清谷 , 五更泄泻 , 水肿者 , 常为: 脾肾俱病56 脏与脏之间主要表现为气血关系的是:心与肺57 先见大便秘结 , 继发喘咳胸满 , 多为: 大肠病引起肺气不利58 奇恒之府包括; 脉、骨、髓、女子胞59 水谷之海是指: 胃60 水火之宅 是指: 肾61 疾病的发生归结到一点 , 这就是人体:
6、阴阳失调62 中医学概念中的 气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63 气与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生化与运行方面64 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元气65 元气的化生来源于: 肾精66 营气的生理功能是: 构成血液67 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的物质是:水谷精微68 脾胃之气属于: 中气69 运行于脉外而散行于全身的气是:卫气70 激发和调节各个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的气是:元气71 血为气之母 主要是指: 血能养气72 津液的输布主要依靠以下那一组脏腑的综合作用来完成的:肝脾肺肾三焦73 导致津液输布障碍 , 水湿痰饮的最主要因素是:脾的运化功能失健74 你认为痰与饮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哪一点:浓度较
7、大较粘稠者为痰 , 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75 六淫是指: 不正常之六气76 风邪的致病特点是: 其性开泄77 风性善行而数变 的 善行, 是指风邪致病: 病位行无定处78 风为百病之长是指: 六淫多附于风邪侵犯人体79 寒邪的致病特点是: 其性凝滞80 燥邪最易伤: 肺81 寒主收引是指: 使气机收敛 , 经络筋脉挛急82 湿邪致病 , 病程较长 , 缠绵难愈 , 是由于: 湿性粘滞 , 不易祛除83 火邪、暑邪共同的致病特点是:易耗气伤津84 下述哪一点不属淤血致病的临床表现:出血, 紫绀85 气机升降的枢纽是: 脾胃86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升降方面87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
8、血互用方面88 肾为气之根 主要是指肾:纳气以助肺89 扶正法邪同时并用的原则是:扶正不留邪 , 祛邪不伤正90 逆证侯性质而治的治则是:正治法91 以下那一种属于从治法:以补开塞92 以下那一种属于正治法:热者寒之93 塞因塞用适用于: 真虚假实3 / 12 94 寒因寒用适用于: 真热假寒95 通因通用适用于: 瘀血崩漏96 伤寒论中 少阴病下利清谷 , 里寒外热 , 手足厥逆 , 脉微欲绝 , 身反不恶寒 ,其人面色赤通脉四逆汤主之, 属以下那一种治法: 热因热用97 临床病证的虚实 , 主要取决于: 正邪的消长98 疾病发生 , 发展和转归 , 取决于: 正气的强弱99 疾病的各种病理
9、变化 , 均可概括为: 阴阳失调100 实 的病机概念是: 邪气亢盛 , 正气未衰1、 生气之源指的是()脾胃2、 生气之主指的是()肺3、 维持血液不逸出于脉外是气的:固摄作用 。4、 临床出现自汗、多尿,说明气之功能减退的是()固摄作用5、 易于感冒说明气功能减退的是()防御作用6、 主管生长发育是气的()推动作用7、 激发和促进脏腑经络生理机能的是()气的推动与调控作用8、 精气血津液之间相互转化依靠气的()气化过程9、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生理功能是气的()推动与调控作用10、 元气生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是()肾中精气11、 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元气12、 元气运
10、行的道路是()三焦13、 与人体生长发育有关的气是()元气14、 具有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和官窍生理活动的气是()元气15、 胸中之气指的是()宗气16、 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关系到()宗气的生成17、 影响宗气盛衰的脏腑是()肺与脾 。18、 贯注于心肺之脉的气是()宗气19、 上出息道的气是()宗气20、 下注于气街,并下行于足的气是:宗气21、 宗气的分布是()上出息道,下走气街22、 连接“肺主呼吸”和“心主血脉”的中心环节是()宗气的贯通和运行23、 与语言、声音、呼吸强弱有关的气是()宗气24、 膻中又称作()气海25、 观察“虚里”变化,以了解其盛衰的是()宗气26、 由水
11、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的气是()营气。27、 营气的分布特点是()与血同行,环周不休28、 卫气的分布特点是()熏于肓膜,散于胸腹29、 有“悍气”之称的气是()卫气30、 灵枢?本脏 所说“分肉解利, 皮毛润柔, 腠理致密”, 主要取决于 ( )卫气和利31、 与血液生成关系密切的脏腑是:心脾肺肾32、 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液33、 与津液代关系最密切的是()脾肺肾的功能4 / 12 34、 五脏藏神,则肾藏()志35、 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血能载气36、 “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基础是()津能载气37、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津血同源38、 后天的根本
12、之气是指: 宗气39、 人体的精主要藏于: 肾40、 宗气积于胸中,可分为: 营气和卫气41、 头发的荣枯主要与体的哪两种物质有关:精与血42、 治疗血行异常病证要加补气理血药是因为:气能行血43、 津液的功能包括: 滋润作用、濡养作用、化生血液、运输代废料44、 灵枢?经脉说,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之间45、 足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从足走腹46、 手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从胸走手。47、 足三阳经的走向规律是()从头走足48、 手足三阳经交接于() 头49、 手足三阴经交接于() 胸部脏50、 手太阳经分布在() 上肢外侧后缘51、 劳神过度,临床多见的症状是()眩晕耳鸣,性机能减 退5
13、2、 素问?宣明五气论提出久卧则()伤气53、 与痰饮形成关系密切的是()肺脾肾功能障碍54、 痰饮流注于经络,则可见()肢体麻木55、 痰饮停胃,则可见()恶心呕吐56、 痰浊为病,随气上逆尤易()蒙蔽清窍,扰乱心神57、 瘀血所致出血的特点是()夹有血块58、 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刺痛。59、 与结石形成关系不太密切的因素是()气候因素60、 结石的致病特点是()阻滞气机,损伤脉络61、 虚证的概念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62、 以下选项属虚证临床表现的是()二便失禁 。63、 “大实有赢状”的病机是()真实假虚64、 “至虚有盛候”的病机是()真虚假实 。65、 邪气
14、亢盛,结聚于,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形成的病机是()真实假虚66、 正气虚弱,脏腑经络之气不足,推动、激发功能减退所形成的病机是()真虚假实67、 导致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病机变化是()正虚邪恋68、 疾病后期,或遗留某些后遗症的病机是()正虚邪恋69、 阳偏胜的病理状态是()机能亢奋,热量过剩70、 阴偏胜的病理状态是()机能抑制,热量耗伤过多71、 “阳胜则热”的证候性质是()实热证72、 “阴胜则寒”的证候性质是()实寒证。73、 阳气不足,可发于五脏六腑,其最重要的是()肾阳虚74、 阴偏衰的主要病机是()人体阴气不足,机能虚性亢奋。75、 阴气不足,可见于五脏六腑,其最主要的是()肾
15、阴虚76、 阴损与阳是指()阴气亏虚,阳无以化生,阳亦亏虚5 / 12 77、 容易发生阴阳互损的脏是()肾78、 阴阳不相维系,可出现()阴盛格阳,阳盛格阴79、 邪热伏,反见四肢厥冷的病机是()阳盛格阴80、 真热假寒的病机是()阳盛格阴81、 血行加速或迫血妄行的病理变化为()血热82、 血虚病证多见于()心肝83、 多与气滞血瘀发病密切相关的脏腑是()肝84、 临证指南医案说“风”产生的机理是()身中阳气之变动85、 血燥生风的病因是()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86、 阴虚风动的病因是()热病后期,阴津亏损 。87、 “寒从中生”的主要机理是()脾肾阳虚,阴寒盛。88、 “寒从中生”是指()
16、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89、 下述选项不属于火热生的是()火热外袭 。90、正气不足,邪气已退,其形成的病证是()虚证91、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形成的病证是()真实假虚证92、阴盛格阳引起的病理变化是()真寒假热证93、阳盛格阴引起的病理变化是()真热假寒证94、阳偏衰引起的病理变化是()虚寒证95、阳偏胜引起的病理变化是()实热证96、阴偏胜引起的病理变化是()实寒证97、阴偏衰引起的病理变化是()虚热证98、阴阳互损引起的病理变化是()阴阳两虚99、过食生冷引起的病理变化是()阴偏胜100、气脱病变,常见()汗出不止101、气逆病变,常见()面红目赤102、气升举无力形成
17、的病证是()气陷证103、脏腑功能低下或衰退形成的病证是()气虚证 。104、气闭或气脱的病机,主要是指()气的出入异常,或闭阻,或外散105、气陷病机,主要是指(). 气虚无力升举,脏腑位置下垂6 / 12 中医诊断学试题1. 确立辨证论治理论的著作是()伤寒杂病论2. 第一部中医脉诊专著著是()脉经3我国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成书于( )。元代4首创“诊籍”的作者是 ( )。淳于意5 脉经的作者是 ( )。王叔和6 濒湖脉学的作者是 ( )。时珍7. 伤风表证病人常表现为 ( )。发热轻而恶风8患者素体阳虚,不温肌表,故见( )。但寒不热 9 若风热传,正盛邪实,常可见( )。壮热10患者身热
18、不扬,午后热甚,属于( )湿温潮热11外感风邪所致中风表虚证,常见( ). 有汗出12患者蒸蒸汗出,兼壮热口渴者,属( )大汗13患者关节疼痛,沉重不移者,属( )。着痹14消渴患者口渴饮水的特点是( ) 大渴引饮15食少纳呆,兼消瘦,腹胀,便溏者,属( )脾胃气虚16妇女带下黄臭,多因 ( )。湿热下注17大便时干时稀,多见于 ( )肝郁乘脾18以下何项与发热性疾病无关( )。畏寒19患者寒热往来,发无定时,见于( )。半表半里证20患者前额部疼痛,属何经头痛( )。阳明经21患者病中兼见口甜,多因( )。脾胃湿热22患者盗汗的原因多为 ( )阴虚23亡阴患者出汗,多为 ( ) 热汗24自觉
19、怕冷,加衣盖被或近火取暖不能缓解者,恶寒25初病即出现恶寒发热并见,多为( )。外感表证26患者便秘,兼见面色苍白、渴喜热饮者,属( )阴寒结27妇女带下清稀,量多色白,多因( )。脾虚湿注28. 肝阳上亢患者头痛的特点是( ). 胀痛29. 以下各项中,与“渴不多饮”无关的是:阳气虚弱30. 疼痛独见于足跟部,应考虑( )。肾虚精亏31. 患者大便先干后稀,应属( )。脾胃虚弱32痢疾患者的大便特点是 ( )。里急后重,便下脓血33胃脘灼痛,饥不欲食,证属( )。胃阴亏虚34患者困倦易睡,头目昏沉者,多属( ) 痰湿困阻35小便黄赤,伴尿频、尿急、尿痛者,为() 膀胱湿热36. 胸痛,潮热,
20、咯痰带血,盗汗者,属( )。肺阴亏虚37. 患者视物不清,模糊不明者,多属( )。目昏38. 察神,突出地表现于 ( )。目光39. 患者精神不振,健忘嗜睡,声低懒言,倦怠乏力,动作迟缓,属于少神40. 阳热亢盛的患者,其面色常见( )。满面通红41. 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为( )。萎黄42颜面白光 白虚浮,其病因多属 ( )。阳虚43小儿囟门迟闭,骨缝不合,是( )。解颅7 / 12 44漫肿无头,肤色不变,不热少疼者是() 疽45咯痰清稀量多,色白滑而易咯,属() 湿痰46正常人舌体瘦而偏红,常见于( )消瘦人47舌体软弱,屈伸无力者,称( )。痿软舌48咽喉鲜红娇嫩,肿痛不甚,原因是(
21、 )。虚火上炎49按五轮学说,上下眼睑属于( )。肉轮50肝经风热患者易出现 ( )。全目赤肿51观察患者面色的关键,在于区分( )。善色与恶色52. 舌青紫而肿胀,多为 ( )。酒毒攻心53根据灵枢五色面部分属,鼻称为() 明堂54舌质淡胖而嫩,苔白而润,见于( )。阳虚55. 望舌辨虚实,主要观察 ( )。 舌质老嫩56. 以下属于“假神”的症状是( )。突然能食57. 患者形体肥胖,面白少华,精神不振者多为( ) 阳气不足58. 患者暴病,咯吐脓痰如米粥者,多为( )。 肺痈59. 患者出现瞳仁散大,多属( )。肾精耗竭60. 以下诸项中,不属斑的特征之项是( )。摸之碍手61. 若满舌
22、厚苔骤然退出,提示( )。胃气暴绝62. 根据素问刺热面部各区分属脏腑的理论,“颏”部应属 ( )。肾63. 黄苔主热证,若热结于里,则见( )。舌苔焦黄64. 舌苔黄燥,主病为 ( )。实热证65. 小儿睡眠露睛,多由于 ( )。脾胃虚衰66舌质中部生芒刺,常提示()胃肠热盛67. 在客色中,冬天的面色相应应为() 稍黑68. 望小儿食指指纹,指纹淡滞的意义是() 定虚实69. 患者呕吐清水痰涎,伴胸闷苔腻者,多属() 痰饮70. 舌体胖大有齿痕,主病为( )。脾虚湿盛71. 主热人营血或阴虚火旺的舌象是( )。绛舌72. 以下舌象中,除 ( )之外,健康人均可出现。淡白舌73. 观察舌苔辨
23、邪之浅深,主要依据( )。舌苔厚薄74. 患者颈肿眼突,多由于 ( )。肝郁气结痰凝75. 患者舌色淡紫而润,主病为( )。寒凝血瘀76. 面部口眼歪斜,或肌肤不仁,并无其他疾苦者,属() 风中经络77. 患者素体阴虚火旺,复感风寒之邪,可见( )。绛舌,薄白苔78. 患者脱肛,其原因多为 ( )。中气下陷79. 舌质红,苔黄厚,多见于( )。里实热证80. 观察舌苔辨别病邪的性质主要依据是( )。舌苔颜色81. 患者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者,是( ) 声82. 呼吸微弱,气少不足以息,属( )。少气83. 气从胃中逆上,出咽喉而发声短频者称( ) 呃逆84. 患者口气臭秽,多
24、为 ( )。胃实热证85. 喘、哮的区别,关键在于喘是( )。以气息言86. 患者散发烂苹果样气味,常提示为( )。消渴病危重期87. 燥咳的特点应为, () 干咳无痰8 / 12 88,呕势急剧,呕声响亮者,多属( )。胃实热证89太息的产生,多与 ( )有关。 肝郁90正常声音的特点不包括 ( )。亲切和蔼91. 遍身诊脉法“下部下”切脉部位在( ) 太溪穴92,寸口脉分候脏腑,肝胆病变反映于() 左关部93切脉时用较轻指力诊于寸口皮肤上称() 举94脉象“有神”的形态是 ( )。柔和有力95,四季平脉中秋季脉象常稍( ) 浮9656 岁小儿平脉,其脉搏次数一息多为( ) 五六至97脉来细
25、小如线,应指明显是( )。细脉98脉来迟而时止,止无定数者,是( )。结脉99气滞血瘀的病证其脉象常见( )。涩脉100促脉与数脉的鉴别要点是( )。 节律齐否101脉体大小与脉势强弱均相反的一组脉象是( 洪脉、细脉102患者素体痰盛而感受外邪之脉象是( 浮滑103气血两虚患者脉象不易出现( )。涩脉104脉搏出现在寸口背侧者,称为( )。反关脉105以下属于弦脉形态特点的是( )。端直而长106脉来去俱盛,三部举按均有力者属( 实脉107濡脉和弱脉的不同之处是( )。脉位108肝胆病、痛证、痰饮证常见脉象是( 弦脉109寸口诊脉法始见于 ( )。经110迟脉的脉象是脉来迟缓,一息不足( )
26、四至111在脉象指感上与滑脉相反的脉象是( ) 涩脉112按诊时若手心热盛者,多为( )。 伤发热113扪按虚里搏动,可以了解 ( )之强弱。 宗气114病情危急时或两手无脉时,常诊察( )。人迎、趺阳115脉来迟缓,一息不足四至,是( )。迟脉116弦细脉的主病为 ( )。 血虚肝郁117以下诸脉之中不主虚证之脉是( )。结脉118脉象沉而细软,其脉为( )。弱脉119濡脉、缓脉、细脉三者共同主病是( :湿证120相兼脉中,弱脉属于 ( )。三合脉121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依据是( ) 症122中医诊断学中辨证的基本纲领是( )。八纲辨证123. 头痛、恶寒等属于 ( )。症状124. 以下
27、辨证方法中主要不是用于外感病辨证的是( )。气血津液辨证125. 中医辨证的主要要素不包括( )。病症126. 以下症状中,诊断表证最具意义的是( ) 恶寒127. 邪在半表半里的特征性症状是( )。 寒热往来128. 患者先见恶寒发热,现恶寒已罢,反恶热,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表邪人里129. 一般而言,表证是指 ( )。 外邪犯表的病证130. 表证之恶寒,是由于 ( )。外邪束表,卫阳闭郁131. 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 ( )。阴盛格阳9 / 12 132. “至虚有盛候”、 “大实有羸状”均是虚实真假133. 以下症状中与阴虚最无关的是( )。咯痰清稀134. 阴虚患者在渴饮方面的表现是(
28、 )。咽干少饮135. 以下诸症中与里证无关的是( )。恶寒发热136. 以下诸症中与实寒证无关的是( )。腹痛喜按137辨表虚证的主要依据是( )。汗出138因实邪结聚,阻滞经脉,气血不能外达的病理状态是( 真实假虚139下述症状中,阳虚证患者一般不见( ) 脉细苔少140患者发热恶寒,咳嗽咽痛,且四肢欠温,尿清便溏, 证属( )表热里寒141以下各项中与亡阳证无关的是( )。 汗出味咸142阴盛格阳证一般不见 ( )。溲赤143判断表邪是否已人里的主要依据是( ) 是否恶寒144由于脾虚不运,致痰湿停积的证候属因虚致实145. 阴虚火旺与阴盛格阳两证的相似之症是面色红146. 风淫证侯出现
29、项强、肢挛,甚至抽搐,其病机是:风中经络147寒淫病人腹痛,肠鸣,泄泻,其病机多因( ) 寒中于里148暑淫患者恶热,汗出,口渴,神疲,脉虚数,属( ) 阳暑149湿淫患者头重如裹,遍体不舒,四肢懈怠,属于( ) 冒湿150患者因情志致病,心神不安,语无伦次,举止失常,是因( )。喜伤心151以下诸项中不属疫疠致病的特点是( ) 皮肤出疹152. 患者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脉浮缓,其病因是( 风邪153. 以下各项中与火热致病最不相关的是( ) 脉细而弱154. 患者身热恶热,汗多尿黄,口渴,乏力,多属( )。伤暑证155. 火热致病的特点是 ( )。伤津耗液156. 风淫证候的临床表现常不
30、具有( )。半身不遂157. 患者久泄不愈,腹部坠胀,少气倦怠,头晕眼花,舌淡脉弱,证属( 气陷证158. 患者头痛,眩晕,甚至昏厥,证属( )。肝气上逆 159. 某女患者月经经期错乱,经色紫暗,夹有血块,且少腹冷痛,形寒肢冷,舌紫暗, ( )。血寒证160. 某女患者月经量多, 而见气短乏力, 面白无华, 舌淡,脉细弱,证属( )。气随血脱证161. 患者咳嗽咯痰,量多清稀,且气喘,胸闷,辨证是( )。支饮162. 气滞证中出现疼痛,其性质一般为( )。 胀痛163. 临床以出血和气虚共见为辨证要点者,证属( 气不摄血证164. 患者身热夜甚,口渴不多饮,心烦不寐,月经先期,舌质红绛,脉细
31、数,证属血热证165. 患者头目晕沉,胸脘满闷,恶心纳呆,呕吐痰涎,其病机为( )痰湿阻166. 以下诸症中并非痰证表现的是( ) 心悸肢肿167. 下述各项中不属血瘀证的症状是( )。出血鲜红168. 下述诸项中不属血瘀证的原因是( )。阴虚169. 临床常见的气逆证,多与相关的脏腑是( A.肝、肺、胃170. 气滞证的主要症状 ( )。胀闷疼痛171. 某妇女突然崩漏,且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其证为气随血脱172. 患者局部刺痛,拒按,肿块隆起,舌有瘀斑,脉涩,其病因应是瘀血阻10 / 12 173 患者皮下瘀斑,并见气短,倦怠,面白无华,舌淡,脉细,证属( )。气不摄血174.
32、下述症状中并非阴水肿的临床表现是苔白脉浮紧175. 患者神志昏糊,喉中痰鸣,其病因是痰蒙心神176. 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证属( ) 肝气上逆177. 心气虚证的主症是 ( )。心悸178. 某心脉痹阻病人心胸闷痛, 体胖痰多, 身重困倦, 其病因多为 ( ) 痰凝179. 某患者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闷痰鸣,苔腻脉滑,该证属( )痰湿阻肺180. 某患者咳嗽,痰稠色黄,鼻流浊涕,舌尖红,脉浮数,证属( 风热犯肺181脾病虚证的基本证候是( )。脾气虚证182患者便溏,肢困,尿少,浮肿,舌质淡胖,舌苔白滑, 脉沉而迟,证属脾阳虚证183 患者眩晕,耳鸣,头痛目胀,面红目赤,腰膝酸软,头
33、重足轻,脉弦细数,证属肝阳上亢证184 患者眩晕欲仆,头摇肢颤,语言骞涩,手足麻木,步履不正,脉弦有力,证属:肝阳化风证185某女患者阴部灼热瘙痒,带下黄臭,舌苔黄腻,脉滑而数,辨证是( ) 肝经湿热证186患者久婚不育,且发脱齿摇,证属( )。肾精不足187患者尿频而清,余沥不尽,证属( )。肾气不固证188某患者心烦不寐,面红,口舌生疮,尿黄,舌尖红心火亢盛189. 心气虚、心血虚、心阳虚、心阴虚四证的共同特征是:心悸190肾阴虚证和肾阳虚证皆可见到( ) 腰膝酸软191肾不纳气患者咳嗽气喘的特点是( ) 呼多吸少192胃阴虚证患者的呕吐特点是( )。干呕呃逆193肝胆湿热与湿热蕴脾两证的
34、鉴别症是胁肋胀痛194. 下述症状中与心肾不交证关系最密切的是( )。失眠195. 患者形寒肢冷,心悸怔忡,唇甲青紫,尿少浮肿,舌质青紫,舌苔白滑,脉沉数, 证属:心肾阳虚证196. 以下症状中并非膀胱湿热的表现是( )。尿后余沥197. 大便干结,数日一行,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而涩,证属( )。大肠液亏198. 以下诸症中与肝血虚证无关的是( )。颈项强直199. 惊悸失眠,常见于 ( ) 胆郁痰扰证200. 心悸气短与下述 ( )同见,对诊断心阳虚证最有意义。形寒肢冷201. 患者头晕目眩,神疲气短,脘腹坠胀,纳少便溏,舌淡苔薄,脉缓弱,辨证为中气下陷证202. 以胃脘隐痛,饥不欲食为
35、主症者,是( )胃阴虚证203. 以下症状中与肾气不固无关的是( )。尿频灼痛204. 以五更泄泻,粪质清冷,完谷不化为主症者,证属( )。脾肾阳虚证205. 患者脘胁胀闷疼痛,嗳气呃逆,烦躁易怒,嘈杂纳少,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者是( )。肝胃不和证206. 肝阳上亢证的性质是 ( )上实下虚证207. 寒湿困脾与湿热蕴脾均可出现( ) 脘腹痞闷11 / 12 208. 湿热蕴结在肠,其大便可见( )。泻下不爽,粪质腥臭209. 心火移热于小肠的主要特征性表现是( ) 尿赤涩痛210. 患者表情淡漠,喃喃独语,举止失常,多由于( A痰迷心窍211. 阴虚动风的主要症状是 ( ) 足蠕动212. 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共有症是( ) 失眠多梦213. 以下症状中并非燥邪犯肺证表现的是痰黄而稠214. 患者咳嗽气喘,痰稀色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迟缓,证属( ) 寒邪客肺215. 患者心悸,心痛,面色白 光 白,畏寒,舌淡苔白滑,脉弱,证属( )。心阳虚证216. 以下症状中不属肝火上炎表现的是( ) 头重足轻217. 患者胁肋胀痛,纳呆便溏,肠鸣矢气,苔薄白,脉弦,证属( ) 肝脾不调218. 以下症状中,胆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表内乘法题目数学试卷
- 2020幼儿园幼儿膳食工作总结-幼儿园食堂工作总结范文5篇
- 2025年度教育类在线考试系统开发合同
- 2025年度特殊景观植物引种与应用合同
- 2025年度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合同范本
- (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9课宋朝经济的发展听课评课记录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听评课记录
- 现代物流业与科技教育的新机遇
- 物联网时代下的Java嵌入式系统开发探讨
- 2025年度医疗设备养护与故障快速响应合同
- 辅导班合伙人合同范本(2篇)
- 2021年嘉兴市法院书记员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念奴娇赤壁怀古》名量教学实录(特级教师程翔)
- 港股通知识点、港股通开通测评题及答案(全)
- 《直播电商平台运营》-教案全套 第1-8章 直播电商电商营销新风口-案例解析拆解典型直播成功秘诀
- 放射性肺炎诊治
- 即兴口语(姜燕)-课件-即兴口语第七章PPT-中国传媒大学
- 艾默生HipulseUPS操作手册
- 爱心树(绘本)
- NPI管理流程(精)
- 色卡 对照表 PANTONE-CMYK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