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生之机趣 日 历课时:2课时 主备人:潘得春 审核人:刘晓萍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字词,了解作者相关常识。 2品析积累文中富有哲理的优美句子。3. 学习平实语言中饱含着丰富的感情和“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学习重点:品析积累文中富有哲理的优美句子,领悟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学习难点:理解品味格言式的优美语言。学习过程:第 一 课 时课前尝试:1了解作者:冯骥才(1942)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一九四二年生于天津。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学长,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2.检查课前预习成果。听写课前抄写的6个词语,并有选择地让学生口头造句。如:
2、刻骨铭心、黯淡无光。3在文中勾画出生字和重点词语,并注音。同时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了无( ) 黯淡( ) 侥幸( ) 魅力( ) 废墟( ) 镶嵌( )倒行逆施: _ _ 刻骨铭心: 了无: _ 侥幸: _ _4朗读文章,感知文章深意。既然同学们知道本文不只是写日历,而是有更深层的意思,是时间与生命。就请大家再次专心致志地朗读文章一遍,再次感知文章的深意。再读文章,理清脉络。本文怎么从日历谈到时间与生命呢?这个过程有些曲折。我们一道沿着作者的思路,从“日历”出发向“时间”“生命”攀登,理清脉络,就能更加理解文章深意。跳读课文,选择自己感触深的句子反复品读,谈谈你的感触。(至少写一句,其它的可在
3、书上标注)我感触深的句子是: 我的感触是: 作业布置: A (必做):1.抄写生字及词语、解词(各两遍) B (选做):写一篇读后感第 二 课 时学习目标:完成课文理解阅读:学习过程:合作探究:1.本文的标题是“日历”,但文章显然不仅仅是写日历,那么文章究竟是写什么?想告诉人们什么? 2.以“日历”为题,后半部分为什么着重写“记忆”?请根据文章简要分析。 3时间是抽象的,文章如何把它变得看得见、摸得着的? 4篇末对“喜欢用日历,而不用月历”所做的回答,最关键的句子是什么?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 拓展延伸:1.下面是惜时对联中的句子,请你将它们组合成四副对联。 黑发不知勤学早 无情岁月增中减 白首
4、方悔读书迟 茫原荒夜闻鸡舞 书山勇上捧晨星 有味诗书苦后甜 学海勤游穿夜幕 文山书海囊萤读2.“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 训练巩固:1语言赏析(理解句子含义)。()“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有魅力的字眼。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赏析: ()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赏析: 2.课外练笔:文中作者说“人的一生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也思考“要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充实这空间。联系实际想想,在生活中你已经或者打算拿什么把自己的日子填满?请写出一段话表述出来。(不少于字)作业布置: A (必做):完
5、成课外练笔。B (选做):同步练习 蚂 蚁课时:1课时 主备人: 潘得春 参备教师:刘晓萍 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字词,了解作者相关常识。 2理解并学习文中对蚂蚁传神生动的描写。3借助文章,加深对生存、生命的认识。2 / 6学习重点:理解并学习文中对蚂蚁传神生动的描写。学习难点:针对感悟式的写法和对动物的生动描写,通过写作深化认识,学会运用。学习过程:课前尝试:1了解作者。南帆,本名张帆,当代学者。南帆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目前已出版了理解与感悟冲突的文学阐释的空间文学的维度等多种学术著作。 2在文中勾画出生字和重点词语,并注音。同时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怜悯( ) 主宰( ) 蹒跚(
6、 ) 戳破( ) 面包屑( )畏畏缩缩: 左顾右盼: 义无反顾: 居高临下: 3认真朗读文章三遍以上,并标画出描写蚂蚁的生动词语。4请在原文中选择一些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写下自己的认识。这是一只()、()、()、()、()、()的蚂蚁,从它的身上,我读懂了 合作探究: 朗读1、2、3、5四个自然段,想想这是只怎样的蚂蚁? 请同学们标出表现蚂蚁“胆小”和“自足”的相关语句。再读读,想想作者为什么能把蚂蚁写得如此传神呢?请选择你认为最传神生动的词句,说说你的感受(词句品味)。 3. 文中运用了一系列拟人化的词语来写蚂蚁是为了赞扬蚂蚁吗?目的是什么? 4文章又说蚂蚁的“幸福是渺小的”?为
7、什么? 5文章末尾说“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感慨”能换成“感动”吗,为什么?作业布置: A (必做):抄写生字词两遍。B (选做): 根据平时的观察,选择你熟悉的一种动物,写一则生动的片段(200字左右) 。要点:细心观察,对象人格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每 天 诞 生 一 次课时:1课时 主备人: 潘得春 参备教师:刘晓萍 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作者关于生命和时间的基本观点。2. 学习文章对生命的感悟,体会高贵的人生精神。学习重点:能够从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事情入手,深入思考有所发现,并能加以合理形象的表述。学习难点:体会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手法和风格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生之机趣的写法。学习
8、过程:课前尝试:1了解作者。周涛:当代作家,新边塞诗派主要代表之一。生于1946年3月,祖籍山西。出版诗集、散文集四十部。曾荣获第二届、第三届、第七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全国诗集、散文集奖,鲁迅文学奖及多种奖项。 2在文中勾画出生字和重点词语,并注音。同时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充溢( ) 恩赐( ) 不啻( ) 喋喋( ) 絮叨( ) 凝然( ) 抖擞( ) 譬如( )莫名其妙: 酣畅淋漓: 喋喋不休: 沧桑: 齿序年轮: 3在本文中“诞生”的含义和表现是什么? 4找出文中描述“醒来”之后感受的句子。 5找出文中描述自己感悟的句子。 合作探究:1.早晨是每个人都熟悉的现象,但在作者的笔下却显得
9、生动、新鲜,为什么? 2.上节课学过的日历和本文都阐述了对生命的感悟,那么,他们的感悟一样吗?根据你的理解,请简要谈谈。作业布置:A (必做):1.抄写生字及词语、解词(各两遍) 2.完成第二课时预习作业B (选做):写一篇读后感列宁格勒的树课时:1课时 主备人: 潘得春 参备教师:刘晓萍 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习本文的表达方式及其产生的表达效果。 3领悟列宁格勒的人们在坚苦卓绝的环境中所具有的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在叙述中采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群体的崇高品质。学习难点:体会列宁格勒人民的人性光芒与人格的高贵。学习过程:课前尝试
10、:1时代背景: 60多年前,德国法西斯出动70万大军、1200架飞机、1500辆坦克和12000门火炮妄图一举拿下这座城市,却受到苏联军民英勇顽强的抵抗,德军迅速占领列宁格勒的企图化为泡影。于是,希特勒下令严密封锁该城,企图以断水、断粮等手段征服列宁格勒,从而开始了长达900天的围困期。面对险恶的处境,300多万英雄的列宁格勒军民没有屈服,他们顽强抵抗,依靠在拉多加湖上开辟的“生命之路”,传奇般地战胜了饥饿的威胁,挫败了德军的罪恶计划。 列宁格勒保卫战紧紧拖住并消灭了德军大量有生力量,为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战役的辉煌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残酷的战争也使列宁格勒人民
11、付出了巨大代价。据材料记载,列宁格勒在围困期因饥寒交迫致死的人多达64万人,死于德军炮火空袭的有2.1万余人。2在文中勾画出生字和重点词语,并注音。同时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踉跄( )冻馁( ) 战云密布: 魔剑高悬 : 座无虚席 :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合作探究:1说说最使你感动的语句有哪些,找出来细细读一读,品一品, 2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写了悲惨的一幕,但作者没有对这一情节进行过多地描写、渲染,只是用平静的笔触进行了简洁地叙述,只交代了三个必要的细节,是哪三个细节呢? 作者在文中追求的不是煽情,而是以叙述来说明问题,我们同样被打动了。看来,打动人心不光靠描写、渲染的手
12、法,叙述同样能产生感动的效果。3作者一边进行冷静地叙述,一边又在叙述中进行对比,请说说对比表现在哪些方面? 4作者在对比的基础上,又采用了议论、抒情的手法加以补充,请同学们找出这样的句子。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训练巩固:1能用日历里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他们是如何度过每一天的吗? 2900多个日日夜夜啊,人们生活在饥寒交迫中,即使一个又一个离家失所的人冻死在街头,人们也没有砍伐一棵树来取暖,人们何以把树看得比人的生命更重要呢? 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结合每天诞生一次的内容,想象一下,列宁格勒的人们从烟雾里透出的曙光中醒来时,看到这片绿,他们会想些什么? 2老山兰的故事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们的钢铁战士血洒南疆,誓守国土,在炮火硝烟中,日夜陪伴我们战士的,就是绿色的兰花,战士们取名“老山兰”,他们把从阵地上采撷来的兰花栽在废弃的空罐头盆里或栽在阵地前沿的土里,甚至栽在了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阳数显精密真空干燥箱
- 2024年6月广告语征集
- 方格梁施工方案
- 2025年城市居民燃气工程实施合同书(合同样本)
- 保健食品职业采购员培训
- 陕西省南郑县2024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 算法对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 年产3万吨果蔬净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操作步骤介绍:如何做得更美观
- 《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2025-2030年中国加湿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中医情志调适在儿童的实践与应用
- 农产品电商农村电商供应链手册
-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 肯氏分类课件
- 2025年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再别康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七套)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3第3课时Fuelup
- 国家保密知识培训课件
-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历史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