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世纪之交的中国生态环境史 自地球诞生以来就有了全球环境的变化,这一变化可大致归因于各种物理、化学以及后来才出现的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人类出现之后,各种 自然 的与人为的因素共同塑造和改变着生态环境,后者逐渐成为 影响 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而且这种影响力在 现代 社会 愈益显现。在生态环境自身演变的 历史 上,人类既有可能是幸运儿,也有可能是受害者。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因子,人类在利用、改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同时反馈于人类既有可能报答、施惠于万物之灵,也会对灾难的始作俑者施以报复。为了更好地认识当今的环境状况则需要追溯其 发展 变
2、化的历史,而人类社会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因此,无论是基于现实的还是历史的,生态环境史都有理由成为重要的 研究 部分。 一、 全球视野下的生态环境研究进程 若干年来,伴随着 工业 化与 经济 增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消费需求亦得到很大满足,但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如森林植被锐减、不少物种灭绝、淡水资源短缺、绿野变为沙漠、环境趋
3、于恶化。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社会现实,不是局部事件而是全球共同面临的 问题 ,只是存在区域差异而已。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成为人类力图与环境合谐相处、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抉择,也应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理念与责任。20世纪后期与本世纪初,环境问题曰益受到人们关注、生态环境史研究方兴未艾。这一局面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现实与历史背景。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这一理念的形成经过了数十年时间,其中既有民间的推动,也有政府的参与。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该书通过对污染物迁移、变化特别是滥用杀虫剂后果的描写,向人们阐述了海洋、天空、河流、土壤、动物
4、、植物和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该书指出,“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一直是生物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污染这一罪恶的链环在不断地传递转移,环境污染及其恶果实际是人类自己创造的恶魔。该书唤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逐渐重视,以致有人认为其出版标志着“生态学 时代 ”的开始。1972年,罗马俱乐部公布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该报告由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丹尼斯·梅多斯领导的研究小组完成, 分析 世界人口、工业发展、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五种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以当时的人口与工业增长发展下去,世界将面临“崩溃”,解决问题的 方法 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虽然该报告对未来的估算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消极悲观,但所
5、提出的经济增长带来环境污染却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与讨论,从而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重视。1981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brown)出版建立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必须从速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sustainable society)。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给出了如下定义,“人类有能力使发展持续下去,也能保证使之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不危及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该报告强调,一个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必须立足于使环境资源库得以持续和发展的政策”。这_(美)
6、卡逊(rachel carson)著,吕瑞兰译:寂静的春天, 科学 出版社1979年,第67页及译者的话。并 参考 弗兰克·格雷厄姆(jr frank graham)著,罗进德、薛励廉译:寂静春天续篇,科学技术 文献 出版社,1988年。(美)d 梅多斯(dennis l meadows)等著,于树生等译:增长的极限,商务印书馆1984年。另一翻译本为李宝恒译: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与此悲观论相对应的则是乐观论,如西蒙:没有极限的增长(julian l si
7、mon著,黄江南、朱嘉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起草,国家环保局外事办公室译: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第12页,第2324页。张志强等: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趋向,地球科学进展999年第6期。 一精神为此后的联合国大会所遵循(参下文),可持续发展也逐渐成为媒体频繁使用、如今 中国 大众亦接受的词汇之一。保护环境、加强生态环境研究也是各国政府的责任与义务。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通过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文件。受秘书长委托,由巴巴拉·沃德和雷内·杜博斯执笔,在58个国家152位成员组成的通讯顾问
8、委员会协助下提交了只有一个地球报告,从社会、经济和 政治 方面探讨全球环境的前途问题,唤起各国政府对环境特别是环境污染的注意。1980年3月5曰,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91983年第38届联大通过决议,成立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简称 wced),次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gro harlem brundtland)出任该
9、委员会主席,并以“持续发展”为纲领,制定“全球的变革日程”。1987年,第42届联大通过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提出到2000年乃至以后实现持续发展的长期环境对策”。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和发展大会,把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树立环境与发展相互协调的观点与解决途径,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_巴巴拉·沃德(babaraward)和雷内·杜博斯(rene dubos)主编,国外公害资料编译组译: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1976年。张坤民:
10、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415页。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编,国家环保局外事办公室译:我们共同的未来·前言。 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文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协议。中国政府签署了协议,并在会后提出了环境与发展10大对策,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行动纲领。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国家环保局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环保工作,特制定了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环境与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对世界、对人类负责的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生态环境(史)研究受到全球变化
11、研究的直接推动。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世界各国、不同地区均不同程度地被卷入其中:地球作为人类的共同家园,任何国家与地区均成为全球变化的一员。全球变化研究是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跨学科、综合性、规模宏大的国际合作研究活动,涉及自然与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该研究主要有: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变化中的人类因素计划(hdp或hdgec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1980年开始实施,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和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共同组织,主要研究气候系统中物理方面的问题,并探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1991年正式实施,由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
12、组织研究,主要分析控制地球系统及其演化的物理、化学与生物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全球变化的人类因素计划由国际高级研究机构联合会(ifias)、国际社会科学联合会(iss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共同制_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前言,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 定、组织,是在社会科学界模仿自然科学界的大规模集体合作精神,更好地了解导致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原因。1990年国际社会科学联合会第18界大会通过了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类因素计划研究纲要,指出该研究必须同时考虑人类活动对全球环境变化的作用及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这两方面 内容
13、 。可以看出,上述这些研究计划各有侧重点,但在关注生态环境变迁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方面却具有一致性。中国科学家积极介入全球变化研究计划, 由中国的全球变化国家委员会(cnc-igbp)组织协调。中国科学家正式立项研究全球变化问题始于1985年,并于1995年10在北京承办了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科学咨询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生态与生态环境史研究也是中国学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革新、交流、学科整合的产物。应该承认,在中国的历史地 理学 、气候学等领域,数十年来几代人已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这些成果构成了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在本士的学术基础。上世纪后期以来,生态环境史在海外特别是美
14、国逐渐兴起(参下文),对大陆的生态环境史研究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近10余年来,大陆学术界的问题意识、学术视野也逐渐发生转移。在史学界,由帝王将相转向芸芸众生、由自上而下转向自下而上、由事件史考察转向长时段分析、由重视人与人的关_ 孙成权、张志强: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综览,地球科学进展1994年第3期。1990年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正式加盟后,(hdp或hdgecp)计划遂更名为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影响国际研究计划
15、60;(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s program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简称ihdp)。 孙成权、陈晔:中国的全球变化研究项目述评,地球科学进展1995年第1期。孙成权: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科学咨询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简介,地球科学进展1996年第3期。 系到同时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生态环境的曰益重视也不局限于史学领域,其他学科也加强了该领域的开拓,出现了所谓的生态文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等等
16、,而自然科学界对生态环境及其演变史的考察自不待言,并逐渐将研究重心放在人类历史时期之内并重视分析人为因素的作用与影响。在学科门类逐渐细分化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同学科的渗透与融合。在此形势下,大陆学术界明显加强了生态与生态环境史研究,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展开广泛探讨,开展国际合作,进行学科整合,试图打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畛域之分、发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与有机联系,更深刻、全面地揭示人类社会及其生存环境的演变 规律 ,生态环境史已成为学术前沿与新的学术增长点。近年来大陆学术界所发表的一系列论著中(包括部分译作),有的虽未贯以生态史或环境史之名,但却涉及历史上的生态环境,这里择要勾
17、勒分析如下:法国年鉴学派对中国影响较大,如费尔南·布罗代尔著、唐家龙等译:菲力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与地中海世界(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一部分用500余页的篇幅来分析“环境的作用”。近年来也有相关的专题综述,如张岂之: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思考,史学集刊2001年第3期:张国旺:近年来中国环境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3期。但前者主要是从生态 哲学 的角度进行分析,后者基本上是对部分论著的叙述。这里试从主要观点、问题意识与研究思路出发,对重要的学术积累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勾勒与分析。一、
18、0; 关于生态环境史的概念、 理论 及方法 迄今为止,生态环境史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各种论著所使用的名称也不一致,如环境史、生态史、历史生态学、生态环境史等等,理论与方法研究相对薄弱。 一些研究者重点考察环境史在国外特别是美国的兴起与学术渊源。例如,包茂宏从全球视野对环境史的兴起、发展、理论、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认为:“环境史的概念仍在发展变化中,其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环境史是以建立在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基础上的当代环境主义为指导,利用跨学科的方法,研究历史上
19、人类及其社会与环境之相互作用的关系”:他认为中国的环境史研究应分三步走,一是有选择地 学习 和引介国外的理论成果和方法,二是实证研究中国的人与环境关系变迁史,三是从全球视野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形成中国的环境史学派。侯文蕙多年来翻译了一系列相关著作。另一些研究者则追溯、 总结 其在中国本土的发展轨迹。例如,王子今以秦汉生态史研究为中心,对20世纪中国生态史研究取得的进步及其意义进行分析;认为生态史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对生态条件本身历史的研究,另一个是生态条件对社会历史之影响的研究,涉及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作者指出,今后要继续深化理论建设和跨学科研究。关于环境史的性质,一种认为属于
20、历史学范畴,是历史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梅雪芹提出,“20世纪晚期在西方史学界兴起的环境史,属于历史学科而非其他学科的范畴”;但“作_包茂宏: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如美国著名环境史专家唐纳德·沃斯特(d·worster)的著作: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尘暴:1930年代美国南部大草原,三联书店2003年。等等王子今:中国生态史学的进步及其意义以秦汉生态史研究为中心的考察,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 为一门学科,环境史不同于以往历史研究和历史编纂模式的根本之处在于,它是从人与
21、自然互动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可分别以“人类文明”、“空间地域”、“生态适应”、“环境质量”等关键要素将其与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相区别;中国的环境史研究和学科建设,要以辨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理论和指导思想,充分借鉴西方环境史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从人与自然互动的角度探讨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整个人类文明史,形成马克思主义环境史学研究范式;今后应重点研究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思想。另一种认为,环境史是一种新视角,研究内容更加广泛、全面。包茂宏引述唐纳德·沃斯特的话说,环境史并非新的分支学科,而是对历史及其核心问题的广泛的、新的再想像,它比以往的历史具有更宽阔的视野,
22、即把整个社会和全部人类活动放在自然和自然过程中来观察。还有一种认为,环境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景爱认为,“环境史研究是历史研究的一部分”,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研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史,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历史过程,主要涉及自然环境的初始状态、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新途径;运用多学科知识,掌握多种研究手段,进行野外考察是基本研究方法。侯文蕙认为是交叉学科。环境史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才兴起的一个“新兴学科”,是一门融生态学、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人类学、考古学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
23、,带有很强的综合性”;_梅雪芹:马克思主义环境史学论纲,史学月刊2004年第3期。包茂宏:唐纳德·沃斯特和美国的环境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 环境史的研究对象不仅是人,还包括自然,所重点展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一些研究者根据自己所长与研究体会提出相应的研究视角。行龙主张从社会史的视野,利用跨学科的方法和布罗代尔的“长时段”理论进行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史研究。夏明方主张从人口、资源、环境与灾害等生态系统,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变动过程来分析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余新忠主张从疫病社会史或疫病医疗社会史视角,不仅研究疫病史、医疗本身,而且从此入手,研
24、究人类历史上的生存境况与社会变迁的轨迹。围绕着传统人地关系理论展开的分析亦有不少成果问世。当今国内外大多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但传统中国却存在人与自然合谐的观念。吴承明从历史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指出该学说认为自然界是整体合谐的,人类社会是同一有序的,天人之间可通,消极可以转变为积极,强调“天人合一”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意义。李根蟠认为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论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三才”(天、地、人)理论比“天人合一”更能揭示这一关系,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有机统一自然观,主张从“天人关系” 这一视角、从多学 景爱:环境史:定义、内容与方法;侯文蕙:
25、(尘暴)及其对环境史研究的贡献,均载史学月刊2004年第3期。行龙:开展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史研究,山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夏明方:自然灾害、环境危机与中国现代化研究的新视野,余新忠:疫病社会史研究:现实与史学发展的共同要求,均载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吴承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2期。 科整合来揭示历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鲁西奇评析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地相关论以及或然论等人地关系学说,指出在思考人地问题时要重视“区域”观念的方法论意义与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出以典型的“区域链”及“流域链”来考察区域人地关系的演进过程,总结出人地关系的演化
26、模式。王铮等分别从人口地理分布、区域经济与中国经济格局、政治疆域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明显影响,他们认为,人地关系形成一个链,而资源利用是其中的中心环节,人是以群体特征来响应环境如气候变化的,人地关系充满了不确定性,是受到社会经济与环境变化的多重影响,气候变化虽是一个强大因子,但它却不能产生确定性的影响。从文明观与认识论的高度,有学者认为环境史既非环境决定论,亦非人类中心主义观,而是一种生态中心主义观,这在国外学者中比较突出。在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的讨论热潮中,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哲学界、(生态)伦理学界也展开了关于“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走入还是走
27、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大讨论。大多数学者从价值观的角度,将人类置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中心位置;不少人认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可持续 李根蟠:“天人合一”与“三才”理论为什么要讨论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3期。 鲁西奇:人地关系理论与历史地理研究
28、,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2期。 王铮、张丕远、周清波: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兼论人地关系,地理学报1997年第4期。 包茂宏前揭文;刘耳:当代西方环境哲学述评,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发展的环境伦理学基础;也有人赞同生态中心主义。总之,大
29、陆学术界在生态环境史的概念、性质、主要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存在不少分歧,实际海外也是如此,唐纳德·沃斯特曾说到,“在环境史领域,有多少学者就有多少环境史的定义”。但其中也有共同点:一是,均承认环境史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研究意义;二是,均强调环境史要研究历史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三是,均主张采取跨学科研究。覃明兴:人类中心主义研究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6期;杨淑华:人类中心主义问题研究综述,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6期;陈伟华、杨曦:世界观的转变: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第4期。包茂宏:唐纳德·沃斯特和美国的环境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
30、2003年第4期。三、 历史 气候变化及相关 问题 1 一、 历史气候变化及相关问题 气候是 自然 环境要素之一。气候变化既是生态环境变迁的表现,也是引发环境变化的主要因子。历史气候在我国的 研究 起步较早,上世纪2030年代,蒙文通、竺可桢、徐中舒、胡厚宣、王树民等人已发表了若干学术论文。70年代竺可桢发表 中国 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以下简称竺文),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历史气候研究。竺
31、文认为:仰韶和殷墟 时代 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高于当代2;周朝早期寒冷,春秋时期变暖,这一温和气候一直持续至西汉;东汉趋于寒冷,并延续至南北朝;隋唐至11世纪初气候温暖;12世纪初气候转寒并延至14世纪,其中13世纪初、中期存在短暂温暖;15至19世纪气候寒冷,其中17与19世纪更为寒冷;近5 000年来最低温度出现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1200和1700年,气温摆动范围12;在400至800年期间内,可以分出50至100年为周期的小循环。 近年来,历史 文献 记载、物候、沉积、树木年轮、积雪冰川、动植物分布、地衣测
32、量、孢粉 分析 等资料 方法 得到广泛 应用 ,研究成果逐渐增多,研究进一步深化,并有相关研究著作出版问世。 竺可桢关于中国近5 000年来气候冷暖变化的分析依据与具体观点得到补充、修改与完善,某些观点尚处于商榷之中。王绍武研究公元1380年以来的气候,发现华北第一个冷谷消失,揭示了小冰期气候在中国的区域差异。于希贤研究认为,17世纪冷期的出现时间,比竺文的结论约早半个世纪,其变化幅度亦较竺文所说的12大得多;依据云南仓山山顶冰雪积融,并参照各个时期的物候状况,于氏指出,仓山雪所反映的云南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在总体趋势上与已有结论相似,但在具体冷暖幅度、出现时间上则呈现出区域
33、性特点。牟重行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再考证一书围绕着竺文展开,作者在尊重、肯定竺可桢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原载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此据氏著:竺可桢文集, 科学 出版社1979年,第475498页。 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山东 科技 出版社1996年;文焕然、文榕生: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科学出版社1996年。 王绍武:公元1380年以来我国华北气温序列的重建,中国科学b辑1990年第5期。 于希贤:近四千来中国地理环境几次突发变异及其后果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 理论 丛1995年第2期;于希贤:仓山
34、雪与历史气候冷期变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2期(初稿完成于1978年)。 学术贡献与基本观点的基础上,以翔实的资料与细致分析,就竺文的某些资料、观点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张德二详细地论证了中国存在中世纪温暖期。满志敏提出了另一个历史气候变迁序列,即仰韶温暖期、西周至西汉降温期、魏晋至五代寒冷期、北宋至元中叶温暖期、元后期至清末寒冷期;竺文认为公元6001000年是温暖期即所谓的隋唐温暖期,学界亦有人通过物候等继续予以论证,满志敏指出,梅、橘、驯象等均不足以成为唐代气候温暖的指标,而有大量资料证明,8世纪中期气候由暖转冷,其寒冷程度甚至可以与明清时期的
35、“小冰期”相比;满氏关于西周至西汉降温期、唐代存在寒冷期和中世纪温暖期的看法,与传统观点有较大差距。不过王子今辨析说,以秦汉山川祭祀制度的史料为依据而断定“当时淮河每年冻结”、“气候比 现代 寒冷”,难免有证据不足之嫌、缺乏说服力,竺文关于秦至西汉气候“继续温和”、东汉“趋于寒冷”等观点仍值得肯定陈业新从农事、物候、干湿三个方面对汉代的气候状况进行历史学分析,并就某些生物分布指标是否适用提出自己的看法;陈氏认为,汉代气温与现在无大差异,西汉略冷而东汉稍暖,东汉末年急骤转冷;两汉 牟重行: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再考证
36、,气象出版社1996年。 张德二:我国“中世纪温暖期”气候的初步推断,第四纪研究1993年第1期。 满志敏:唐代气候冷暖分期及各期气候冷暖特征的研究,历史地理第8辑;黄淮海平原北宋至元中叶的气候冷暖状况,历史地理第11辑;关于唐代气候冷暖问题的讨论,第四纪研究1998年第1期;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 教育 出版社1993年,第152页;满志敏、张修桂:中国东部中世纪温暖期的历史证据和基本特征的初步研究,张兰生主编:中国生存环境历史演变 规律
37、研究,海洋出版社1993年,第95103页。 时期干湿相间。唐代前后的气候状况及其变化在学术界的分歧较大。吴宏歧、党安荣从唐长安驯象的史实入手,认为气候的转冷应大致在8世纪末期而非中期,此后至五代这一时段气候的转冷只是温暖期之中的气候波动,传统的隋唐温暖期的划分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后来两人又依据物候、动物分布、孢粉、雪线和海平面等相关资料,再次基本肯定隋唐温暖期这一说法,并将其起讫年限修正为公元5501050年,其中公元800950年气候相对寒冷。蓝勇认为,8世纪中叶的气候确实有一个由暖转冷的过程,但从当前总的研究看,唐代温暖期的论证似乎更加充分。费杰、侯甬坚基
38、于历史文献记录,认为唐代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并不表现为一个稳定的暖期,公元799年前后存在一次百年尺度的气候转寒,以此为界,可划分为相对温暖且较稳定的阶段(公元620799年)和相对寒冷且波动频繁的阶段(公元800960年)。尽管学术界在战国至汉代和隋唐时期的冷暖问题、中世纪是否存在温暖期、温度变化的幅度与速率、历史气候的变化周期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竺文关于历史气候 王子今:关于秦汉时期淮河冬季封冻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4期;陈业新: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吴宏歧、党安荣:唐代长安的驯象及其反映的气候状况,中国历史
39、地理论丛1996年第4期;吴宏歧、党安荣:隋唐时期气候冷暖特征与气候波动,第四纪研究1998年第1期。 蓝勇: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l期。 费杰、侯甬坚:基于黄土高原南部历史文献记录的唐代气候冷暖波动特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4期。 变化的基本轮廓,特别是关于冷期的判断,是基本正确、基本准确的。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进一步具体化,区域缩小、分辨率提高、分析手段多样,区域性、时段性气候变迁研究得到明显深化。例如,王绍武等重建了中国东北等10个区近4001 000年的10年平均气温序
40、列,并分析区域相关性与差异;公元18801996年的年平均气温序列及其变化速率、35个站点的四季降水量序列及降水量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朱士光等通过对关中地区考古发掘、孢粉分析、史籍文献等资料的整理、利用,建立该地区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序列,即全新世早期寒冷、全新世中期暖温、西周冷干、春秋至西汉前期暖湿、西汉后期至北朝冷干、隋和唐前中期暖润、唐后期至北宋凉干、金前期暖干、金后期至元凉干、明清冷干等10个气候变化时段。邓辉利用文献中的有关早、涝、冻灾记录,对公元9281109年燕北地区的历史记录进行复原,指出辽代该地区的干湿变化过程是,早期以干为主,中、晚期则以湿为主,1080年前后为气候剧烈下降时期
41、,比黄淮地区的变化要提前30年。李平日和曾昭璇则利用史籍资料和香港近百年的气温记录,考察珠江三角洲 葛全胜、方修琦、郑景云:中国历史时期温度变化特征的新认识纪念竺可桢中国过去五千年温度变化(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引者注)初步研究发表30周年,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4期。 王绍武、叶瑾琳、龚道溢:中国小冰期的气候,第四纪研究1998年第1期;王绍武等:近百年中国年气温序列的建立,应用气象学报1998年第4期;叶瑾琳等:近百年中国四季降水量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应用气象学报1998年增刊。 朱士光、王元林、呼林安: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
42、究1998年第l期。 邓辉:论燕北地区辽代的气候特点,第四纪研究1998年第1期。 14881893年小冰期和气候进入现代暖期的气候变化。何业恒对20种热带、南亚热带动植物的分布和兴衰演变进行分析,探讨了5 000年来华南地区的气候冷暖和环境变迁。葛全胜等重建了分辨率10至30年的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距平变化序列,分析了冷暖变化幅度与阶段性。 近年来,区域性某阶段的历史气候变迁研究成果很多,研究更加深入,这里仅以秦岭及其邻近地区为例作一说明。在初春气温方面,刘洪滨、邵雪梅采用秦岭冷杉年轮宽度重建镇安公元1755年以来的初春温度序列,
43、并指出,当地初春温度在1798年前后发生了一次较大幅度的降温,前后温差近30,1850年前后再次出现降温趋势,1884年前后出现明显的升温;利用秦岭树木年轮重建佛坪公元1789年以来14月份平均温度,并分析了其变化特征,其中1896年前后出现气温突变;两人还利用树轮重建秦岭地区历史时期初春温度变化序列,考察了冷暖变化在秦岭中东部的差异,结果显示17731804年初春温度相对较高,18051892年则相对较低且持续时间最长,秦岭地区西部初春季节变冷与增暖的幅度均大于秦岭的中东部地区。在干湿程度方面,刘洪滨等利用华山松树轮宽度差值重建了关中 李平日、曾昭璇:珠江三角洲五百年来
44、的气候与环境变迁,第四纪研究1998年1期。 何业恒:近五千年来华南气候冷暖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期。 葛全胜等: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第四纪研究2000年第2期;葛全胜等:过去2 000年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序列重建与初步分析,地学前缘2002年第1期。 刘洪滨、邵雪梅:采用秦岭冷杉年轮宽度重建陕西镇安1755年以来的初春温度,气象学报2000年第2期;刘洪滨、邵雪梅:秦岭南坡佛坪1789年以来i4月平均温度重建,应用气象学报2003年第2期:刘洪滨、邵雪梅:利用树轮重建秦岭地区历史时期初春温度变化,地 理学 报200
45、3年第6期。 及周边地区公元1500年以来初夏干燥指数序列,指出15021511年、15701580年、18071814年该地区初夏存在三次较为严重的干旱。在冬季气温方面,郑景云等建立了西安、汉中地区1736-1910年的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指出尽管两地平均气温变化趋势类似,但汉中“整个序列的波动幅度更大一些”。这些细致、系统的考察分析,不仅大大地深化了区域气候史研究,而且为探讨该地区生态环境与 社会 经济 变迁创造了条件。 刘洪滨、邵雪梅、黄磊:中国陕西关中及周边地区近500年来初夏干燥指数序列的重建,第四纪研究2002年第3期。
46、60;郑景云等:17361999年西安与汉中地区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重建,地理研究2003年第3期。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相关性。气候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近年来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简称enso)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兴趣。enso是指 影响 全球的大气与海洋循环变化的一种异常现象,简单地说是强烈的海气相互作用事件。龚道溢、王绍武分析公元1880年以来我国东部四季降水与enso事件之间的关系,认为近百年来,enso与35个站点的平均降水量没有关系;与一些地区秋、冬季节降水量关系显著,厄尔尼诺年江南降水偏多,北方偏少,反厄尔尼诺年
47、(即拉尼娜年)则相反;与夏季降水量的关系不如秋冬明显,厄尔尼诺年黄河以北有干旱趋势;与春季降水量基本无关。在气温变化方面,enso对温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年际尺度上,对于气温的长期趋势与年代际变化率的影响并不大, 厄尔尼诺(el nino)是指中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表层的异常增温变暖;与此相应,若降温变冷则为拉尼娜(la nina)现象或称反厄尔尼诺现象。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是指热带东太平洋与印度洋地区气压场反相。 若要研究后一问题,还需分析人类活动、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太阳黑子、火山等因子。20世纪气候变暖是气候的
48、自然变化还是因为人类活动的影响,他们认为后者是主要原因,至少是主要原因之一。张德二等分析了公元1500年以来厄尔尼诺事件与我国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指出,厄尔尼诺年全国大范围降水偏少,多雨地带在东北、黄淮与广东沿海,而干旱少雨带在内蒙甘肃与长江中下游一带,此后的第一个非厄尔尼诺年则降水分布特征正好相反;厄尔尼诺年降水在不同百年尺度的变化是,黄河、长江流域的多雨、少雨带在南北位置与范围方面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联系到历史上的具体旱涝灾害,如光绪三年我国北方干旱严重,满志敏认为是由于东亚季风减弱引发季风雨带的推进过程与降水特征发生变化,而后者正是由当时的enso现象引起的;气温冷暖波动也会导致海平
49、面升降变化,如11至13世纪晚期华东海平面上升即与气候温暖存在对应关系。在植物分布方面,以柑橘为例,其北界大幅南北迁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冷暖变化,其中南北朝后期、元朝前期与明朝后期的种植北界比现代还要靠北。天文现象、地质灾害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刘洪滨、吴祥龚道溢、王绍武:enso对中国四季降水的影响,自然灾害学报1998年第4期;龚道溢、王绍武:近百年enso对全球陆地及中国降水的影响,科学通报1999年第3期;龚道溢、王绍武:近百年全球温度变化中的enso分量,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第5期;王绍武、龚道溢:对气候变暖问题争议的分析,地理研究2001年第2期。张德二、薛朝晖:公元1500年以
50、来el nino事件与中国降水分布型的关系,应用气象学报1994年第2期。滿志敏:光绪三年北方大旱的气候背景,复旦学报2000年第6期;中世纪温暖期我国华东沿海海平面上升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四纪研究1999年第l期;历史时期柑橘种植北界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复旦学报1999年第5期。 定分析了黄河19221932年枯水期,认为这与太阳黑子与enso现象有关;于希贤探讨了长期气候变化周期与地震活动周期的相关性。1988年成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01年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20世纪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6左右,冰盖、冰川减少,海平面升高,而且这种趋势还会
51、继续;“正如现代气候模式预测的那样,过去100年的变暖很可能是气候自身的变化,过去1000年气候数据的重建亦指出,这种变化可能完全由自然因素引起”,而“过去50年观测到的全球性气候变暖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气候变化对自然与人类社会系统产生了一系列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农牧过渡带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影响。史念海指出,司马迁规划的碣石及龙门农牧分界线是适合生态环境的,过分超越这一界线就会破坏生态平衡;他特别考察了这一农牧分界线及其至隋唐时期的伸缩变化,半农半牧地区的农业与畜牧业(养马业)生产及其兴衰,关中漕粮供应地的转移等等,认为农牧地区的变化促成了唐朝由盛转衰。这一研究理路更多地反映了人类对
52、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及其后果。另一种,则是主要揭示人类活动受到自然环境变迁的限制与影响。邹逸麟认为,15世纪初我国北部气候转寒,农耕无法维持卫所及其家属刘洪滨、吴祥定:黄河中游19221932年枯水段时空尺度分析,陕西气象1996年第6期。于希贤: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周期性与中国地震活动期问题的探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4期。孙成权、高峰、曲建升:全球气候变化的新认识ipcc第三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概览,自然杂志2002年第2期。史念海: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在黄土高原上的推移及其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l期;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演变及其影响(上、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
53、年第2期、第3期连载。 的生存,所以才南迁至长城以内,可见这一内迁除了学术界以前所认为的 政治 原因外,还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到18世纪前期,北方气候一度转暖,农牧过渡带北移,出现康乾时代农业经济的盛世;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气候又有一段短暂的转暖期,又出现了光绪年间开垦蒙地。由此可见,农牧过渡带的南北摆动幅度在根本上取决于自然环境如气候所允许的程度。在同一气候或气候演变条件下,会存在不同的生产形态,会出现不同的政权形式,会出现统一或分裂的政治格局,因而对自然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及如何产生影响还必须进行具体分析。满志敏等选取4个历史事例,即北魏平城迁都、元朝中叶岭北地区移民、1
54、2世纪初科尔沁沙地演变、明初无良哈三卫南迁,分析气候变化对农牧过渡带的影响与相应的社会变化,指出这一变化是通过社会系统发生作用的,不同的社会系统及政权格局会产生不同的后果。这实际是揭示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产生作用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后果存在或然性,未必是一致的或统一的,最终结果还取决于政权体系及其外部环境。不过也有个别文章非常强调气候变化对政权更迭等近乎一致性的影响。例如王会昌认为,“纵观2 000多年的(中国引者)历史,历代王朝的兴衰和游牧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的变化等,都与气候上冷暖干湿的波动变化之间呈现出大体同步的相关或共振关系,而且不只局限于一朝一代或某一特定时段”;尽管作者同时指出:历史 发展 包括王朝更迭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南进北撤等是“多种因素”影响作用的结果,气候变化只是“诱发因素”,只能决定其方 邹逸麟: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复旦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