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农村生源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研究 【摘 要】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以受访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总结归纳农村生源大学生适应性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梳理其背后的原因,寻找有效的解决方式:在维护农村生源大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健全助学体系;加强农村生源大学生的综合教育。【关键词】 大学生;农村生源;适应性问题一、研究背景自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我国高校大幅扩招,农村生源的大学生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据美国act的统计发现: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的学习生活情况(
2、特别是新生适应期的情况)对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工作成就及以后的差异分化的贡献率,占了整体的53%。由此可见,适应期阶段学生的状态可能会产生深远而长远的影响。而农村生源大学生由于生长环境和教育理念的差异,更容易在适应期出现不同方面的波动。所以深刻认识农村大学生在适应期的主观感受和心路历程并剖析其中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方案去提高农村生源学生的大学适应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二、理论回顾1、适应心理学家lazarus (1976)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概念迁移到心理学领域,用来指个体通过自我奋斗获得在物理或社会环境中生存机会的过程。从国内的研究来看,夏纪林(2002)认为适应是指个体在与
3、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构筑健康身心的过程,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林崇德(1995) 认为,适应是主体通过丰富或发展心理或者行为以适应客体变化的过程。樊富珉(1997)认为具有较高适应性的个体会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环境的改变,能够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2、学校适应学校适应具有多维度的界定,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但在某些方面都认为学校适应是学生个体和学校环境、学校活动互动的状态和过程(包文婷,2012)。从国外的研究来看,corsini(1994)认为学校适应是在学校这一个特定环境下运用技能来满足自己需要的程度: bicrh(1989)认为学校适应一方面是学业表现,另一方面是学生对学校
4、的情感或态度及其参与学校活动的程度;ladd(1996)认为学校适应就是在学校背景下获得学业成功的狀况。综上观点,学校适应是指在学校环境下,学生个体通过心态和行为的调整来适应动态变化环境的过程,达到和谐、适宜的良好状态,并且能够通过技能的释放和学习实现自我发展。三、研究结果1、存在的问题(1)同辈压力大。同辈压力的西方解释是因害怕被同伴排挤而放弃自我做出顺应别人的选择,但现在更多的含义则是同辈(即与自己年龄、地位、所处环境相似的人)取得的成就所带给自己的心理压力。大学是同龄人高度聚集的场所且异质性强,多种类型的同辈人在互相比较的过程中会产生压力,使得农村生源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自卑感以及难以
5、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在消费水平方面,3位受访者都表示明显可以感觉到与城市生源学生的差距,不论是衣食住行的花销还是消费品的购买上,农村生源的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弹性都偏低。在审美方面,由于小城市环境比较闭塞,能接受到的时尚知识以及审美教育不足,农村生源的大学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搭配和品味往往是有所欠缺的。受访者b:我觉得我没我舍友穿的好看,跟她一起走我觉得有点难堪。(2)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差。在人际交往中,农村生源大学生常常是被动的一方,不擅长主动去结交朋友;在陌生环境中,他们也常常表现出防御性跟封闭性的特质。受访者a:我不太知道怎么去维护一段友情,如果经常出去玩的话我也负担不起。2、原因
6、剖析(1)城乡差异显著。城乡之间必然存在的经济发展差距是引起不同生源的大学生生长环境不同的根本原因,农村生源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都会被该种经济条件下的文化环境所塑造。学者郑杭生认为,城市和农村在文化特质上最显著的区别体现在:一是科层化,二是世俗化,三是理性化。主要表现为:城市中拥有较多的科层组织和规章制度,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加追求实用、实际利益和现实主义,以及人们在处世交往中更多地运用理性原则而不是感情原则,凡事讲究效率和目的,因而也淡化了血缘和人际关系。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农村生源大学生倾向于单纯、朴实重感情,而城市大学生则更加理性和圆滑。(2)教育环境落后。即使素质教育的呼声
7、经久不息,各种教育资源的匮乏和教育理念的不足使得农村地区的学校教育也依然停留在“拿高分,考大学”的层面,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足够重视。片面追求分数和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学生眼界的开阔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尤其体现在对英语的综合运用和才艺方面。而城市学生虽然也难以挣脱应试教育的桎梏,但是文化的包容性和可接触领域的多元性让他们更容易获取不同领域的资源,成长环境也更加有趣和多样。因此,当不同生源大学生发生融合时,农村生源大学生会因为自身条件的落后而感到被排斥感。(3)所处时代的特点和年龄阶段的客观性。当今时代社会结构转型十分激烈,科技发展迅速,网络信息传播加快,新的社会潮流和多元价值观层出不穷。而大学生
8、又是追求标新立异的群体,不仅不肯落后于时代潮流,还渴望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年龄特点下,农村大学生对社会新潮的接受程度和内化能力都显得有些落后,且仍然处在理性思维培养的阶段当中,对人生深层次的认知不足,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不够,个体的心理稳定性与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差。3、针对性建议(1)在维护农村生源大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健全助学体系。高校在农村生源大学生助学体系建设中应推行奖励与助学相辅助的方法,一方面,鼓励农村生源大学生通过学业成绩的优异程度获取奖学金,通过自己的努力缓解生活开支的压力,也减轻农村生源大学生家庭的负担;另一方面,也要发挥助学金作用,在保证个人自尊心的前提下,依据
9、自身条件相应地建立多种助学方式,比如勤工助学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等。(2)加强农村生源大学生的综合教育。入学伊始,学校应当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引导农村生源新生了解熟悉当前全新的环境,比如开办座谈会、视频宣讲会、面对面交流会等,帮助他们了解基础设施、学校文化、课余生活等,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去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其次应当在入学后定期举办交流会,及时发现他们的不适问题并给出有效建议,逐步帮助农村生源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学校应加强挫折教育和抗逆力教育,包括对挫折的承受力和克服力,要让农村生源大学生充分面对现实并认识自我,理性面对不足和压力,提供发展机会,逐步帮助农村生源大学
10、生树立自信心,克服同伴压力。四、总结讨论本文在界定学校适应的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3位受访者的方式获取了直接的主观感受,并结合相关研究文献推理归纳出农村生源大学生入学适应性问题的普遍表现和深层原因,并根据现实情况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且得出了以下结论:1、农村生源大学生出现适应性问题是多方因素共同造成的,其中生长环境、个人能力和同辈压力所产生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2、农村生源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层面、人际交往层面和环境融入层面。3、解决农村生源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实質上是解决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一定的外力帮扶下,学生自身能力(包括抗逆力、心理素质等)的提升才是根本方法。【参考文献】1 麻桑.大学适应的跨文化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2 潘迎.高校农村生源学生的入学适应性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09)85-88.3 张予.试论农村生源学生的大学适应性问题j.山西农经,2015(05)23+28.4 李德芳、陈丽、宁维卫.不同生源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万达商业广场2024年物业综合管理协议版B版
- 论文答辩精要解析
- 2025年度拆迁安置住房租赁及物业管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项目建造师劳动合同范本9篇
- 2025年度产教融合校企产学研合作项目执行框架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餐厅经理劳动合同范本:服务质量提升3篇
- 二零二四年事业单位委托第三方社保代缴与员工绩效奖励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大米产品绿色包装与环保材料应用合同2篇
- 2024饲料行业客户数据共享协议
- 2025年度商业地产项目场地租赁及物业管理合同12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
- 电力电缆故障分析报告
- 中国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介绍
- 2024年浙江首考高考选考技术试卷试题真题(答案详解)
- 《品牌形象设计》课件
- 仓库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1
- 药品的收货与验收培训课件
- GH-T 1388-2022 脱水大蒜标准规范
-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一二册语境记单词清单
- 政府机关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HIV感染者合并慢性肾病的治疗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