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汉语熟语中文化翻译的虚实互化_第1页
试论汉语熟语中文化翻译的虚实互化_第2页
试论汉语熟语中文化翻译的虚实互化_第3页
试论汉语熟语中文化翻译的虚实互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试论汉语熟语中文化翻译的虚实互化    杨玉华【摘要】汉语熟语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寓意丰富。翻译汉语熟语的关键,取决于如何体现中国文化,除了忠实地表达原文汉语熟语的意义外,还应尽可能保持原汉语熟语的形象比喻、丰富想象、修辞效果及其民族色彩。虚实互化的翻译策略是基于英汉语言都具有抽象或具体的表达这一客观属性上的一种技巧,是确保译文“信、达、雅”的有效手法之一。【关键词】汉语熟语 翻译 虚实互化一、汉语熟语的民族文化内涵汉语熟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主要来自名著、寓言故事、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和历史经验,语言凝练而意义深远,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歇后

2、语、格言等,构成了中国人文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语基本上都是四字词,如“刻骨铭心”等;俗语是短小精悍的句子,如“八字没一撇”;谚语多数是复体结构,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歇后语则包括歇面和歇底,歇面充当引子,歇底才是语义的焦点,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些熟语由于历史的积淀、社会的习用,在形式、意义、功能和使用环境上都具有区别于他类语言符号的特点,具有结构的定型风格、形式的名族风格、意义的融合风格等。二、汉语熟语翻译虚实互化的妙意奥泽洛夫曾说:“翻译艺术中存在一个奇妙的辩证法,并为无数实践所证实;接近原著有时反而脱离原著,脱离原著有时却是接近原著”。可见,翻译中抓住原语的实质内涵,摆脱

3、原文表象结构的束缚,防止从“实”到“实”的转换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中西文化以及语言表达形式存在较大差异,有时词语的文化内涵在翻译時难以保全,部分熟语在目的语中能找到理想的对应翻译,但更多的是不同语言文化背景导致一种语言中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无法找到对应的词,使得熟语可译性降低以及不可译性的存在,从而削弱了原语的感染力和文学性。虚实互化就是“虚”与“实”的互相转化,把具体形象的词用抽象、空泛、笼统的方法加以表达为虚;把抽象的表达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打破原语言的结构束缚,摒弃翻译中同步转换的思想乃为实。虚实互化可以消除译文对原文机械的对应和牵强的依附感,可以大大降低双语转换中可译性的限度,消除

4、双语转换的文化隔膜。例如:“他心里装着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怎么能将事情办好呢?”实译:how could he make it with fifteen pros and cons on his mind?其中“fifteen”翻译的太实,汉语中“十五个”是虚数,没有实指的意义,译文太实则不能准确传递出成语的寓意,应虚化。虚译:how could he make it, being so undecided?虚化后“undecided”代替“fifteen pros and cons”更能真实传递出原文中他“心绪不宁”,消除了行文中形成的梗阻(obstruction),增强了文字的可读性。三

5、、汉语熟语翻译的虚实互化策略1.化实为虚若即若离话原语。汉语熟语的文化信息色彩有浓有淡。一般而言,有典故的必然会浓一些,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而早已完成了习语化过程,成了大众语的一部分,其中文化信息所营造的文化氛围就会淡一些,如:“刻骨铭心”。这类汉语熟语在翻译时往往选择舍弃原文的文化信息作虚化处理,因为即使要译出其背后根植的文化,也难为读者所理解所接受,译犹不译。例如:“你别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dont snap and snarl at me when im trying to do my best for you.此例中的歇后语涉及一个中国神话传说中特有的人物。译文中尽管“狗咬

6、吕洞宾”这一文化典故未能在翻译中得到体现,但译文运用了snap和snarl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出狗狂咬乱叫的样子,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原文中歇后语所达到的生动、形象的修辞效果,以虚寓不达之意,以虚补不足之信。又如:某外交场合,中方发言人提到了中国一句俗语“请神容易送神难”,这句话中国人理解起来没有困难,翻译起来难度也并不大。但对方来自巴基斯坦,这就需要考虑宗教因素的影响。如果直译,这里的“神”该怎么译,是译成god还是lama?当然都不合适,需要结合巴基斯坦当地的宗教信仰进行虚化翻译。译为:it might be easier to invite someone to live in rather

7、 than ask him to leave. 此处将“神”虚化为“someone”,虽舍弃了原有的宗教色彩,但原语的精神译出来了,达到了等效传递信息的效果。2.化虚为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汉语熟语的意义有实有虚。“实”是文本本身的意义;“虚”是语境意义,因为熟语既然为熟语,就是无数次出现在比喻的语境中而成熟的。这类熟语在翻译时可取词意引申义化虚为实,比如“班门弄斧”多被译作showing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 译文虽有lu ban这样的文化信息,但有限的行内又能传递多少文化信息?“不要在鲁班面前班门弄斧”其中的“班门弄斧”是虚的,而在“鲁班”门前“弄斧”才是实的,即为典故本身的实意。如果把虚语境中有关鲁班的信息译出,不知该浪费多少口舌和笔墨向读者作解释了。虚实互化虽是翻译中化滞解症的重要手段,但作为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变通手法并非臻善臻美。实际翻译中,为了达到应有的交际效果,熟语中某些特殊的语言色彩或表达效果会因虚实互化而有所丧失,尤其是一些文化信息过于浓重的,如“三顾茅庐”“得陇望蜀”在翻译时会将虚的完全化实,读者也许根本无法领略到典故本身的含义。但我们如能客观的把握熟语翻译中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忠实有效地传递出熟语的真实寓意,让译入语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