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的确认 王桂生 唐久奇 董军峰【摘要】:生态文明建设为城市发展建设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对人的认知取向、价值观、行为态度都做出了新的规范和约束,是社会形态的变革和道德标准的重塑。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文明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并使其得到真正的落实和践行,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城市发展规划;确认前 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逐渐形成的统一认知,旨在促进人与自认、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促进环境、经济、自然与人的协调平衡
2、,实现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理想状态,同时也是新时期城市发展建设的总体目标。在城市的规划建设时,要妥善处理和解决其中的负面问题,不断的优化和改善生存环境,协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设生态状态良好的运行系统。1. 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基本内容1.1社会实践是生态文明观第一块基石在社会实践中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相联系的中介。人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离开自然一刻也不能生存。马克思克服了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以一种全新的哲学视角,把自然作为人的劳动对象纳入人的活动范围来考察,即将新的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并在实践的基础上
3、把握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主体与客观达到统一。劳动没有否定自然的客体性,却打破了旧唯物主义那种僵死的客体性原则,它使主客体相联系,人与自然相统一。劳动过程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人类发展到今天,地球上的自然物质大多数已经打上了人的烙印。1.2唯物史观是生态文明观的另一块基石马克思认为,人是以类的形式同自然发生关系的。人在社会实践中,总是以群体同自然相联系,而不是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当然,个人也同自然发生联系,但由于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个人只能作为人类一分子同自然发生关系。与人类相对应而存在的是自然,与个人相对应存在的是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和人类社会。从内涵上看,生态文明包括生态
4、意识文明、生态法制文明、生态行为文明,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否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二是价值观的革命。生态文明的提出,使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生态文明是人类价值观必然的选择;三是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伦理道德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为其首要准则,人类其他的一切行为,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四是生态文明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
5、并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中发挥引领和约束作用。人类文明必须把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其重要标志之一。2.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首先,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要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切实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
6、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我们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搞好生态经济建设,努力实现生态文明。3.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念3.1确立生态文明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工业文明的自然观是一种机械的自然观,它把自然理解为一部机器,认为这部机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机械的,而对这部机器的总体认识是可以通过对它的各个部分的认识来实现的。与工业文明的自
7、然观不同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观是有机论的自然观。在生态文明的自然观看来,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两者共同构成一个整体,而且自然界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并且是动态发展的,人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人类在自然面前应保持理性的、谦卑的态度,不应再简单地寻求对自然的控制,而是力求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就会出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招致自然界的报复。3.2确立生态文明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是决定人们行为的心理基础,并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传统的工业文明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体,只有人具有价值而自然界对于人类来说,只是对象或工具,是没有价值的。因此,人类是自
8、然的主宰,自然界也就成为人类肆意征服的对象。这就是工业社会"人类中心主义"产生的根源。它造成了人类与自然界的严重对立,从而导致生态环境严重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所以,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并与其他生命体共享一个地球。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也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3.3确立生态文明发展观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
9、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结 语:生态文明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科学谋划、统筹兼顾,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在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建设管理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未来的城市发展建设中可能还会出现新的问题,需要所有学者的共同努力,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共同促进城市的发展进步。参考文献:1王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保障研究d.湘潭大学,2013.2席端平.确立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j.沧桑,2008,06:69-70+145.3崔向红.创建生态文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两人股份协议书模板
- 2025年技术转让合同模板版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2 正比例 正比例的意义|西师大版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小数的大小比较 苏教版
- 《野望》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2年)
- 2025年湖南省邵阳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审定版
- 2024年水轮机及辅机项目资金需求报告
- 2025年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5年河南省新乡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微专题21 圆锥曲线经典难题之一类探索性问题的通性通法研究 -2025年新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微专题提分突破140分方案
- 2025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进度表
- DeepSeek教案写作指令
- 休学复学申请书
- 2025年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2022)
-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全册优质教案(含课件和素材)
- 施耐德公司品牌战略
- 三方联测测量记录表
- 啦啦操社团教学计划(共3页)
- 汪小兰有机化学课件(第四版)6
- 建筑公司内部管理流程-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