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视阈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研究_第1页
资源整合视阈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研究_第2页
资源整合视阈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研究_第3页
资源整合视阈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研究_第4页
资源整合视阈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资源整合视阈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研究    摘 要:职业素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更关系到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为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高校院系需要调动内部资源,激发全员参与主体性;融合校内资源,辅助全过程提升素养;汇聚校外资源,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深挖合作资源,开拓全方位共建模式。关键词:资源整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职业素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学科的建设方向和长远发展。大学生能否树立职业素养意识,能否做好职业定位,能否在毕业时选择适合自

2、己的工作岗位,直接关系到其人生的幸福。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更要重视就业与创业人才输出的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以下简称学部)作为国家试点学院、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经过长期的实践、创新与反思,逐渐形成了以“辅助学生选择适合的个性化职业发展路径”为目标,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理念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模式。调动部内资源,激发全员参与主体性1.顶层统筹设计,聚焦质量目标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从人才培养目标着手,从顶层统筹设计,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教育学科的龙头,学部以塑造“未来教育家”和“教育精英”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教师、高水平教

3、育研究人員、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技术工程师、国际教育事务专门人才以及教育服务高端人才等,建构起了培养具有扎实学术基础(academic)、丰富实践能力(practical)、赤诚教育之爱(love)、宽阔国际视野(international)、不竭创新精神(creative)的aplic育人体系。为形成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长效联动机制,学部制定并实施了“1+1+1+1+1”毕业生就业促进制度,学部领导、学术机构负责人、班主任、辅导员和班委共同对接就业薄弱学生群体,定期开展就业辅导、提供就业实习实践岗位,推送就业相关信息等。学部以就业数据月报、周报制度督促院系所开展就业推进工作,从学部领导层、各行

4、政部门、院系领导层,乃至全体教职员工,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打造“聚焦质量目标”的发展合力,为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2.凝聚师资力量,畅通信息资源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教师的责任不仅停留在课堂教学,而且应贯穿于育人的各个环节。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教师的大力支持。从事于不同专业领域研究的教师们是最了解学生特点和专业发展特点的人,他们根据各自的专业特长和专业规划,为学生提供了较为精准的就业方向建议和信息咨询。1教师是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和发展的主力军,经过院系走访、班主任大会以及多角度、多渠

5、道与专业课教师交流沟通,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专业教师“只管学术,不管就业”的学生培养观。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工作中,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并无保留地提供课题项目实习实践,为优秀的学生推荐就业,逐渐形成了导师对学生学业和职业全面负责的育人氛围。3.提升指导实效,推动学生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其作用也愈发明显。阻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挥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学生个人发展的内驱力。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一方面,使许多学生感到“慌乱”“慌张”;另一方面,职业素养和职业规划能力的缺乏使学生丧失了就业自信。指导工作实效的提升,要求被指导者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自身职业

6、素养提升,在战略上主动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为每一个学生打造核心的职业胜任力。2生涯规划课程和生涯规划指导的适切性是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抓手,指导教师必须把每一个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体来看待,在指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技能和兴趣,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指导。就业问题不仅仅是毕业年级学生需要关注的,低年级学生更加需要生涯规划的精细化指导。3在当前新高考背景下需要将生涯规划不断前置,定位于职业素养发展提升。学部在大学一年级、研究生一年级和博士生一年级等年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在学生入学之初,通过往年的就业数据、学长交流会、辅导员工作会等方式勉励学生早做

7、规划,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实现自我发展,以专业素养为核心,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职业素养。4.打造专业团队,创新多元模式为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要成立专业化的就业服务团队,设立研究、市场、培训和信息等多个学生团队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同时,收集每位求职毕业生的求职意愿和简历精心制作毕业生就业的推介手册,根据往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当届毕业生意愿需求定点邮寄,将急需求职的毕业生信息公布在官网,用人单位可以直接根据需求联系毕业生,增加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匹配度,大大缩减了毕业生求职成本和用人单位招聘成本。在为学生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同时,就业服务

8、团队加强与高校、用人单位等多家机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团队的专业化水平。学部已经形成了“领导带动、教师互动、学工推动,学生主动”的就业内部资源促进模式。融合校内资源,辅助全过程提升素养1.各方支持,开展职业生涯辅导生涯辅导,是职业素养提升的第一步。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涯辅导也应该是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辅导以解决不同的困惑和问题,这一过程需要动员全体教职工对学生开展一对一服务。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作用,建立生活指导室,开展一对一的职业生涯咨询,学生主动与班主任、辅导员交流自身关切的问题,切实发挥咨询实效;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专业资源,基于院系所心理咨

9、询专业化的辅导开展生涯辅导,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咨询。2.分层分类,实现求职能力提升求职择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选择不同,需要的能力和条件不同,对应的指导和培训则更加不同。鉴于此,学部采取分层分类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求职能力培训。基于毕业生的求职需要,学部与校内职能部门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例如:与校内其他合作单位协商,开展多样化系列培训,并择优颁发培训证书,提供实习岗位。分层分类的专业化培训,极大提升了毕业生的求职技能,最大化地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胜任力。3.牵线搭桥,打通就业市场渠道就业市场渠道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领域去开拓。在打通就业渠道的过

10、程中,要充分、高效地利用学校的内部资源。例如:学部与教育集团合作,引进众多附属学校参加教育人才双选会,并有针对性地一对一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各个附属学校实习、就业;与校友会合作,引进校友单位来举办专场招聘,并邀请知名校友做低年级学生的生涯导师,邀请刚毕业的校友做毕业生的入职介绍人等,形成了可持续的人才输送通道;与学校教育基金会合作,吸引捐赠单位前来招聘,最大程度地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单位实习实践和求职应聘。4.多措并举,组织入职适应讲座入职适应培训,是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必要环节。从学校到社会,从学生到职场新人,环境与角色的变化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和迷茫。为帮助毕业生更快地适应新的职场环境和身份,更好

11、地了解即将从事的职业,精心设计入职适应系列讲座,结合学生的就业意向和最终就业去向,开展入职适应讲座。入职适应讲座是为毕业生离校前提供的最后一环就业服务,入职适应讲座的开展意味着学部的职业素养提升工作已经落实到了学生职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为此,学部积极联络政府部门、学前机构、中小学、高校、企事业单位、出版行业等,力求将讲座对象覆盖到全体学生。同时,聘请知名教授、主管领导、一线教师等知名人士开展专题讲座和沙龙,搭建学生与同行之间的交流平台,帮助学生减轻对未来职业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做好充分的入职准备,扣好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第一颗扣子。汇聚校外资源,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1.邀请权威资源,解读行业政策毕业

12、生在择业前需要充分了解各行业的用人政策及相应条件才能更加顺利地选择符合心意的岗位。对具体政策和岗位要求、职业素养要求的认识不清会导致时间、资源的浪费。因此,相关政策、制度和信息对毕业生求职十分重要。4为帮助毕业生了解各个行业的就业政策,根据往届毕业生去向和本届毕业生就业意愿,学部在就业动员大会上着重介绍各行业的招聘政策和要求。例如:邀请北京市某区教委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解读中小学教师招聘政策、招聘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和时间节点;邀请某高校人事科负责人解读高校人才选留政策;邀请北京某知名培训企业讲解教育企业录用人才的相关制度以及晋升空间;邀请某公务员培训单位负责人解读公务员招录政策,具体到国考、京考

13、和各省市公考等,最大化覆盖了毕业生的就业行业。行业政策的解读,帮助毕业生深入了解就业的行业以及相关岗位的发展前景,便于毕业生做出正确选择,最大化降低了违约率。2.引进教委资源,开拓就业市场广阔的就业市场和通畅的就业渠道可以有效帮助毕业生获得相应资源。作为身处师范院校的教育学科毕业生,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具有较强的偏向性,有较大比例的毕业生选择到中小学就业。对此,学部经过多年的努力引入了各区的教委资源:一是开展了本科生的“四年一贯制”教育实习,本科生在学四年都有机会通过教委资源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深入教育一线。二是教委向研究生提供了到众多学校实习实践的机会,研究生在实习过程中提升职业素养,甚至是直接

14、留校任教。同时,通过教委带动大批学校主动来学校组织专场招聘,与毕业生面对面定点定岗招聘。与北京市多个区教委建立了人才流动联合机制,邀请百余家单位参与教育人才专场招聘会,实现就业招聘双向需求高度匹配,在提升学部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同时,为北京市中小学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三是制作教育人才推介手册,向所有合作单位和招聘过学部毕业生的单位邮寄和发放。通过人才推介手册,一方面,就业单位对学部毕业生有了基本的了解,就业招聘的匹配过程更加高效;另一方面,学部培养的优秀人才获得了招聘单位的一致好评,形成了良好的就业促进效应。3.发动校友资源,开展朋辈交流校友间的学缘关系带有天然的吸引力、认同性和传承性,校友资源是

15、就业工作的最大资源之一。4利用优质的校友资源,使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获得更多机会、更多指导,达成更加稳定的人才供求关系,甚至建立实习实践基地都十分有益。5除邀请校友来校招聘之外,鼓励校友来学校开展朋辈交流,现身说法在各个院系所、班级开展“求职面对面”活动。此外,分行业邀请优秀毕业生来学校交流,并在就业动员大会上播放校友对毕业生的求职寄语,充分发挥榜样作用,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就业。4.巧用社会资源,组织专题沙龙在学生毕业即将走向社会之际,学部为学生搭建了接触社会的重要平台,利用多种资源邀请职业人士与毕业生交流职业发展。考慮到师范类高校女生比例大的现实特点,设计了特别的主题活动,如借助中国共产主

16、义青年团中央的青年资源、教科院的女博士、企业女高管、北京知名女教师等开展女大学生“职场·幸福”沙龙,依托某创客空间、科学技术馆等资源开展“创新·创意·创业”沙龙,借用街道社区和公务员培训机构等资源开展公务员上岗培训等活动。深挖合作资源,开拓全方位共建模式1.借用培训企业优势,加大学生求职培训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体现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用人单位的对求职者乃至整个学校所培养的学生的第一印象。5学部的就业合作单位中有较多以培训为主业的企业,借助培训企业搭建培训平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例如:借助某教育培训企业的资源,加大对低年级学生职业素养系列培训;依托某公务员考试培训的资源

17、,开展公务员考试系列培训;依托某知名教育企业的网校资源,举办教师能力提升系列培训等,极大提升了学生的求职竞争力。2.发挥科技单位优势,形成参访交流模式就业市场随着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就业岗位已经不再局限于求职者的专业和学历背景,更加看重的是综合素养。作为推荐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单位,应该与时俱进,同时具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工作思路,要求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就业市场需要。学部与众多科技单位形成了参访交流互动模式,如带领学生走进科技企业,到天津和上海等科技企业参访交流;带领学生走进宋庆龄国际体验馆、青少年创客空间、北京创客空间、全国教育创新博览会、科技馆等,聆听讲座,交流互动,开展实习实践。3. 利

18、用各区教委优势,开展实习实践选聘北京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区域,加之中小学教师有较大缺口,专业学习和从业选择角度匹配度较高。学部充分利用各区教委的优势,努力将专业实习、就业实践与职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专业实习、课题下校、本科见习等多种方式,推动各区教委与学部进行深入合作,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影响力,从而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4.共享教育集团优势,共建人才发展储备随着民办教育市场份额逐渐扩大,毕业生到民办教育单位就业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鉴于此,学部不断开拓民办教育资源,建立多方位合作机制,如与某民办教育集团合作,协同资源建设就业指导平台;与某知名教育集团推进合作,设立奖学金、建立人才储备库和实习实践基地,冠名赞助学生活动等。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要求人才培养单位秉持“共建、共赢、共享”理念,与社会各界通力合作,整合资源,寻找供求结合点,开展深入合作。合作的内容也不仅仅停留在招聘层面,而是多维度、多渠道、多方共同参与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平台,真正为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助力,为学生就业与创业助力,为学生人生发展助力。6本文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院系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bjsz2019zc07)阶段性研究成果参考文献:1王焰新.高校创新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