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加松良种壮苗培育技术_第1页
湿加松良种壮苗培育技术_第2页
湿加松良种壮苗培育技术_第3页
湿加松良种壮苗培育技术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湿加松良种壮苗培育技术    叶威方 林昌明 李福明 张智霖摘要:湿加松采穗母株质量是保证良种壮苗的关键。文章从湿加松良种资源选择和苗木培育两方面展开,重点介绍了采穗圃营建中采穗母株培育的关键技术,以及轻基质网袋容器苗培育的配套管理技术。关键词:湿加松;壮苗;培育abstract:the quality of pinus elliottii × p.caribaea is the key to guarantee the strong seedling.this article was developed from two aspect

2、s which were selection of seed resources and seedling cultivation in pinus elliottii × p.caribaea.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key techniques of seedling cultivation when constructing the harvesting nursery,and the supporting management technology of light base net bag container seedlings.key word

3、s:pinus elliottii × p.caribaea;strong seedlings;cultivating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是湿地松(p.elliottii var.elliottii engelm)与加勒比松(p.caribaea morelet)的种间杂种,能综合其父母本的优点,具有早期生长快、生长量大、分枝好、树干通直、耐水湿、抗病虫能力强等优点,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商品林树种,其木材可用于锯板、造纸。此外,湿加松树干富含松脂,可为林产化工提供加工原料。已成为我国华南地区重要工业原料林树种之一,近年来推广面积近100

4、万亩。目前国内木材相对短缺、松脂资源逐年减少的情况下,深入开展湿加松良种壮苗培育技术的研究,为广东乃至我国南方省区商品林基地建设提供优良种苗,对于增加原材料供给、提高林业经济效益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良种资源我国于1974年首次进行了湿地松与加勒比松的杂交育种研究。1991开始我单位在广东省林科院育种专家的指导下,利用现有的国内种质资源开展较大规模的湿地松与加勒比松杂交育种研究,采用析因交配设计配制湿地松与加勒比松的杂种,累计配制杂交组合354个。通过多地点多立地条件造林对比试验,筛选出一大批优良杂种。在1块9年生的测定林中1,选育的湿加松优良组合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12.57m、20.7

5、2cm、0.2223m3,比澳大利亚产的湿加松分别大9.97%、3.19%、15.84%,比台山湿地松种子园混合种大51.14%、76.35%、350.32%。表明利用我们现有的育种材料开展杂交育种,同样可取得与澳大利亚湿加松相近的生长量增益。2001年起开展无性系选择研究,繁殖、测定無性系900多个,通过湿加松实生苗与扦插苗木生长比较发现杂种的无性群体在种植后13a内生长比实生群体慢,但年生长量逐年增大,到第4a时可超过实生群体2,初步证实优良杂种可通过扦插繁育推广应用。采用早期筛选,重复测定措施,目前已有15个湿加松优良家系被广东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良种。二、壮苗培育良种壮苗是林业生

6、态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湿加松推广的重要保障,是实现湿加松人工林高产、优质、强抗逆性的重要条件。目前湿加松苗木繁育以扦插苗繁育为主,实生苗繁育为辅。利用优良f1家系种子营建采穗圃,进行扦插繁育。主要优点是保持了良种的优良特性;苗木扩繁系数大,弥补了湿加松实生苗木数量不足;苗木较健壮,生长快,根系较好,移栽成活率高。但也存在育苗设施建设投入较大;苗木繁育技术难度较高等缺点。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在采穗母株选育、采穗圃建设管理、育苗基质的选择、扦插管理、炼苗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苗木质量大大提高。(一)采穗圃建设管理1.优良家系选择家系是苗木质量的关键,家系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苗木的质量和生产成本。我单位一直

7、以来,特别重视家系的质量。一个适合扦插繁殖的家系,首先是要在测定林中生长表现优秀的材料,其次是在苗圃中要表现出耐修剪、生产穗条数量多质量高、扦插易生根、成活率高等。优良家系选择要经过杂交组合选择(经人工控制授粉获得大量杂交组合f1种子、多点营建测定林、测定、筛选优良杂交组合)种子培育(对优良杂交组合进行人工控制授粉重复制种)通过规模化扦插繁育试验,筛选出耐修剪、扦插易生根、成活率高的家系。选择一个优良的家系,一般要付出15年的努力。2.母株培育在湿加松扦插繁殖配套技术3一文中,提出由半年生的实生苗木直接营建采穗圃。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直接用实生苗营建采穗圃出现部分苗木生长不整齐、不耐修剪易枯死

8、、穗条产量低等问题,严重浪费了资源。采用第一代扦插苗作为繁殖材料既可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又扩大了良种的繁育系数,但随着扦插代数的提高,后代的优良性状就会产生退化。我单位严格采用第一代扦插苗作为繁殖母苗,从源头上保证了苗木的质量。采穗母株苗期集中培育、统一管理、整形,初步培育成矮杆平台式的母株。3.采穗母株种植选择一块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块作为圃地。按照“高标准、高投入、高产出”原则种植采穗母株。整地标准按照湿加松良种扦插繁殖技术规程执行。每垄中间开设一条沟,沟宽20cm,深20cm,每亩施有机肥2t,株行距80cm×80cm,品字形种植,铺地膜,安装自动喷灌,营建高标准的采穗圃。4

9、.采穗母株更新母株老化会导致后代优良遗传性状退化,为保证母株幼化性状,母株6年更新一次。(二)扦插管理1.基质配方在湿加松扦插繁殖配套技术3一文中,提出扦插基质是黄心土。虽然扦插成活率高且稳定,但单个营养杯比较重,运输成本高,黄心土粘性大,有机质含量低,容易板结,影响种造林成活率及幼林生长。随着经济的发展,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社会对苗木质量要求不断提高,黄心土营养杯苗已渐渐不适合市场需求。轻基质具有透气、透水、透根性能好,重量轻、易包装、苗木运输便利,环保等优点。与黄泥土培育的容器苗相比,其根系发达,移栽不需脱容器,造林成活率高等,而且缓苗期短,栽后即迅速转入正常生长,减少了杂草对幼树生长的危

10、害。2007年起,我单位加大投入,开始做轻基质扦插育苗试验。经过几年的努力,成功研制出适于湿加松苗木培育的轻基配方及配套的管理技术。2.穗条选取和处理剪取半木质化、生命力强、壮旺的、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合格穗条,长度约810cm,剪下后把穗条浸在装有清水的桶中,浸的深度约23cm,放在清水中的穗条经过捡好后放在配好的多菌灵溶液中杀菌,浸的深度约23cm,时间10分钟。为提高扦插成活率,先对穗条进沙藏培养处理,待形成愈伤组织后再进行扦插。在沙藏时,要保证湿度,1520天就可形成愈伤组织。3.扦插穗条形成愈伤组织后进行扦插。扦插时,用竹签在容器基质中插一小孔,再将穗条插于小孔内,深度为23cm,

11、然后压实周围的基质,并淋透水4.扦插后管理插后管理最主要的就是控制好水、肥、温湿度等方面3。荫棚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保持插穗叶面湿润,相对湿度80%以上为宜。喷水原则是插穗生根前,喷水次数可多些,但每次喷水时间要短;插穗开始生根后则相反。夏天中午气温较高,可对荫棚顶喷水降温。(三)炼苗管理穗条生根抽梢形成苗木后,移出阴棚外炼苗。常规炼苗是直接把苗木搬放在炼苗圃的苗床,四周培上黄泥。这样炼苗,苗木根系深入地下,起苗时就要伤根,影响苗木出圃率。经过多年探索,为了避免苗木伤根,采用圃地铺地膜或用育苗架等方式炼苗,避免了苗木与地面的直接接触,大大减少了根系深入地下及起苗伤根等问题。(四)病虫害防治坚持

12、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苗期虫害较少,病害以松苗叶枯病、松针褐斑病、灰霉病为主。要认真做好预防工作,尽量减少病害发生,可以选用较低浓度百菌清或多菌灵、托布津等喷施进行预防;对已发生的灾害,要及时除掉病株,及时采用综合防治措施,要缩短喷杀间隔時间,用药量适当增加。(五)苗木出圃从扦插到出圃,一般需要培育15个月。出圃时苗木顶芽完好、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损伤,苗木平均高23.6cm,苗木平均地径达到0.34cm,93%的苗木达到级苗出圃标准,级苗木出圃率提高了10%。三、展望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以及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黄心土育苗虽然扦插成活率高且稳定,但存在运输成本高、有机质含量少、出圃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优质苗木的需求。因此,大力推广湿加松轻基质网袋容器壮苗势在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