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点力的平衡为例谈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_第1页
以共点力的平衡为例谈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_第2页
以共点力的平衡为例谈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_第3页
以共点力的平衡为例谈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以“共点力的平衡”为例谈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王文婷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布,物理教学更加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对于学生建立物理观念、物理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学习方法。本篇以“共点力的平衡”的探究过程为例进行实践,希望利用科学探究达到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的目标。关键词:科学探究; 探究能力; 共点力平衡2017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将物理核心素养凝聚为四个方面: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新课标更加重视“育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

2、为重要,物理课堂进行探究活动目的不在于获得结论,更多的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过程激发学生好奇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科学探究方法,能够运用探究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断地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科学探究又细化为四个方面:问题、证据、解释、交流。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通过逻辑思考分析形成猜想,进而制定计划设计实验,通过科学的观察以及数据的收集,加以合理的分析论证得出结论,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最终将知识内化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下面以人教版新教材物理必修一共点力的平衡中的“探究共点力平衡条件”教学片段设计为例,谈一谈笔者在教学实际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做法。通过实验探究三力平衡的条件是本节课的一个重

3、点,笔者抓住两条主线对本环节进行设计:其一,从二力到三力,从模型过渡到生活实际,把握从特例到一般情况;其二,通过理论探究找切口,再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得结论。双管齐下,达到掌握的目标,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二力平衡条件学生已在初中进行探究得到,对此内容由学生简单复习回顾即可,自然过渡到三力平衡条件的探究。【问题】师:观察黑板装置,你认为结点o在三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可能是什么?生: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有的学生提出猜想可能是f合=0,有的学生提出其他猜想。【证据】师: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我们发现共点力平衡条件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探究三力平衡条件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测量?生:结点0

4、为作用点,据力的图示画出与结点0相连的三根绳子的拉力,拉力大小即为各绳子所挂钩码重力。选择其中两个拉力做平行四边形,得出其合力的大小方向,与第三个力进行观察比较。学生活动:学生代表上台绘制,老师予以指导(指导学生代表规范作图:取点明确力的方向、直尺作力的图示、利用两把教尺作平行四边形);其余同学台下完成绘制(巡视绘制情况)【解释】师: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生(采用力的合成法):其中的两个力与另外一个力等大反向生(采用力的分解法):作其中一个力的分力的反向延长线与另外两个力等大反向师:因此,你得出什么结论?生:三力平衡条件为合力等于0【交流】例题:生活中常用一根水平绳拉着悬吊重物的绳

5、索来改变或固定悬吊物的位置。如图,悬吊重物的细绳,其o点被一水平绳bo牵引,使悬绳ao段和竖直方向成45°角。若悬吊物所受的重力为g,求:(1)ao绳所受的拉力f1;(2)bo绳所受的拉力f2。教师示范:研究对象受力分析选择方法(力的合成法或力的分解法)画图求解(对力的合成法和分解法进行演示,供学生选擇适合自己的方法)做题技巧(学生总结)学生学以致用:练习:如图,两人用同样大小的力共提一桶水,水重2kg。(1)求当f1、f2夹角为120°时,f1、f2的大小;(2)求当f1、f2夹角为90°时,f1、f2的大小;(3)求当f1、f2夹角为60°时,f1、

6、f2的大小;(4)两人手臂间的夹角大些省力,还是小些省力?学生分成三组,完成对应角度练习。鸿合系统展示优秀作业图片,并请学生做“小老师”讲解解题步骤这样,由二力平衡条件带入三力平衡条件,让学生的猜想有依可循;引导学生经历“自制三力平衡模型”的实验探究过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既是对力的合成和分解知识的巩固,同时在动手中自我寻找答案,将三力平衡条件内化到自我知识体系中去;对生活情境的应用,在小组间交流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将方法延伸到生活中去,逐步培养学生利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加强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叶圣陶老先生曾提出“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淮南子中也曾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分析教材教法中,应注重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在一节节物理课中、一次次科学探究过程中,逐步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绝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工具,也是物理学习的重要方法,更是学生未来一生核心素养的体现。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