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的栽培技术_第1页
油茶的栽培技术_第2页
油茶的栽培技术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油茶的栽培技术(杨 羽检索:油茶、检验检疫、油茶的主要病害一、油茶的简介茶科茶属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 ( 茶油) 供食用,故名。 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 ;也可作为润滑 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 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叶部含有花黄素、茶碱 等,是医药工业的原料。木材可做小型农具。油茶树高达46米,一般23米。树皮淡褐色,光滑。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卵状 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长 3-10 厘米,宽 1.5-4.5 厘米,。花顶生或 腋生,两性花,白色,直径 6-9 厘米,花瓣倒卵形,顶端常二裂。蒴 果球形、扁圆

2、形、橄榄形,直径 3-4 厘米,果瓣厚而木质化,内含种 子。种子茶褐色或黑色,三角状,有光泽。 油茶分布区的北界在淮 河-秦岭一线;南界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东界为东南海岸和台湾; 西界是云南的怒江流域和青藏高原的东缘。 垂直分布在东部地区一般 在海拔 800米以下,西部地区可达海拔 2000 米。 油茶喜温暖,怕寒 冷,要求年平均气温1618C,花期平均气温为1213C。突然的 低温或晚霜会造成落花、 落果。要求有较充足的阳光, 否则只长枝叶, 结果少,含油率低。要求水分充足,年降水量一般在 1000 毫米以上, 但花期连续降雨,影响授粉。要求在坡度和缓、侵蚀作用弱的地方栽植,对土壤要求不甚严

3、格,一般适宜土层深厚的酸性土,而不适于石 块多和土质坚硬的地方。种子含油30%以上,供食用及润发、调药,可制蜡烛和肥 皂,也可作机油的代用品。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 大用油料植物。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与橄榄油比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并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 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油茶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茶 籽粕中含有茶皂素、茶籽多糖、茶籽蛋白等,它们都是化工、轻工、 食品、饲料工业产品等的原料,茶籽壳还可制成糠醛、活性炭等 ,茶 壳还是一种良好的食用菌培养基。 研究表明,油茶皂素还有抑菌 和抗 氧化作用。此外,油茶还是优良的冬季蜜粉

4、源植物,花期正值少花季 节,10月上旬至12月,蜜粉极其丰富。在生物质能源中油茶也由很 高的应用价值。同时,油茶又是一个抗污染能力极强的树种,对二氧 化硫抗性抗氟和吸氯能力强。因此科学 经营油茶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调节气候的生态效益。二、油茶栽培技术(一)、育苗 油茶有三种育苗方式, 分别是种子培育、扦插育苗、嫁接育苗。 可根据当地的习惯因地制宜地采取育 苗方式。育苗时间选在56月份最好。1、种子培育育苗又称实生育苗将油茶种子直接播于苗床,培育1-2年,以裸根苗出圃,这是 常规育苗方法。油茶幼苗期为偏阴性,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肥沃的土壤, 圃地宜选设在东南向排灌良好的坡地,pH值5.5-6

5、.5的沙质壤土为 宜。油茶不宜在咼湿排水不良、粘重板结或干燥的沙土生长。初冬翻耕圃地后,均匀施入腐熟厩肥,然后耙碎作畦。冬播则要防鼠害。春 播前25天浸种2-3天,沙床催芽18-22天,然后播于圃地。油茶以 条状点播,株行距10X20cm为宜。每亩播种约20000粒,相当于普 通油茶种子40您左右。覆土厚1.5-2.0cm,稍加镇压。苗高10cm左 右施速效氮肥(0.5 %。)一次,当长出3-5片真叶时用铁铲在地表下 10-15cm呈45度斜插切断主根,以促使侧根生根。然后再施复合肥 (1 %) 一次。春雨期用半量的波尔多液防治叶软腐病;高温多雨季节 1%0托布津防治叶炭疽病。注意松土锄草,使

6、土壤保持一定的含水量。 一年生苗高达30cm根茎0.25-0.3cm , 一级苗数量每亩可达10000株左右。2、扦插育苗扦插繁殖是无性繁殖中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能在较短期间繁育出 大量的良种苗木供应生 产,因而被广泛采用。选取优良品种类型、 优良单株或优良无性系树冠中上部外围,粗壮通直、腋芽健全、叶片 完整的1年生以内的春梢、夏梢做插穗,尤以当年生刚木质化的春梢 最好。2年生以上的枝段没有叶片和腋芽,愈合生根困难,一般不采 用。采集穗条必须锋利的枝剪剪取,剪截的部位在枝条基部的弱芽(一 般是第一或第二片叶以上)上方1cm左右,使剪下的枝条能充分利用 健壮的腋芽作繁殖。插穗有长穗和短穗两种。长

7、穗每穗带3-5个芽叶, 长约8-10cm。长穗因叶面积大,光合产物多,生根容易,常规扦插 成活率较高,但用穗量大,繁殖系数低,故少采用。短穗则每穗带1-2片叶,长3-5cm;繁殖系数比前者高2-3倍,已广泛应用,但要求较优越的环境和管理条件。削穗时用单面刀片从腋芽上方2mn左右处呈45度角切断,穗的基部末端切口削成斜面,切口要平滑,不 能伤芽、叶。削穗的过程要注意 保湿,防止风吹日晒。在条件较 优越的地方作成一般苗圃式的苗 床,床面高15cm,上面铺2: 1的黄泥混沙,以作扦插层。扦插后必须设置荫棚,棚内温度不越过30C, 透光度30%左右常规扦插以夏、秋为宜,但夏插最好。大量试验证明, 扦插

8、时机以5月底至6月份为好。3、嫁接育苗 嫁接育苗分为嵌合枝接、皮下枝接、切接、腹接、盾 形芽接、芽苗嫁接。( 1)、 嵌合枝接:削接穗时,先在芽的下方斜削一刀成马耳形,然 后在芽的另一面稍带木质部削去表面, 削面要平滑,最后把枝条倒转, 在芽的上端削一刀成马耳形, 使芽的位置在接穗中间。 砧木选平滑一 侧,用刀从上到下稍带木质部削一刀, 并将切口韧皮部横切去小部分, 再在开口处向上削一短刀, 以能嵌入接穗为宜。 嫁接时靠一边对准形 成层,用塑料膜带绑扎, 露出芽及叶片,最后在接穗上面罩一块薄膜。 (2)、皮下枝接:削接穗的方法嵌合枝接法。砧木切口在适当的部位 开成“T”形,深至木质部,接口长度

9、稍长于接穗。嫁接时先将砧木 切口的皮层撬开, 然后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的皮层内, 并把砧木的皮 层盖在接穗上。绑扎同嵌合枝接法。嫁接好后在离地面 20 厘米处将 砧木剪除,留小部分枝叶即可。( 3)、切接:在离地面 610 厘米光滑处把要嫁接的油茶剪断,选光 滑面斜切一刀,使切口成 45 度的斜面,然后由上至下纵切一刀,长 约 1.5 厘米。选一个饱满的芽,先削背面,从芽下 1.3 厘米处斜削一 刀,成 45 度。然后翻转接穗从芽基部不超过芽的地方向下平削一刀, 要削得平滑,长度 1.5 厘米。最后在芽面下方斜削一刀,切断接穗。 把接穗形成层对准砧木形成层插入砧木。 绑扎时先用薄膜罩住接穗和 砧

10、木的断面,只露出接穗的芽及叶片,然后从上到下绑扎。(4)、腹接:接穗先在芽的背面或侧面下方斜削一刀, 使下端呈舌形, 然后在切口背面的基部斜削一刀, 最后在芽的上方斜削一刀。 砧木切 口选光滑面从上到下斜切一刀, 深至砧木的三分之一, 长度与接穗削 面相当。嫁接时撬开砧木切口,把接穗插入切口,最后用塑料薄膜带 绑扎。(5)、盾形芽接:芽片先从芽的下端与皮层之间削到芽的上方,在适 当处截断,然后修整四周。砧木切口选光滑面的一侧开成“ T”形, 深度以切断皮层为好。撬开砧木切口皮层,将芽片插入。绑扎同嵌合 枝接法。( 6)、芽苗嫁接:砧木一般采用沙床育苗,选取刚出土不久,没有长 生叶片的幼苗。接穗

11、留 12 个芽或半叶和整片叶。采用劈接法嫁接, 绑扎材料用宽 1.5 厘米、长 5 厘米的薄铝片,绑扎不要太用力,以免 压伤砧木。嫁接好后插入湿沙袋,以 1520 株一袋,在上面罩空塑料 袋,然后放在荫棚里。接口成活后,移栽到营养袋继续护养或者直接 移栽到苗圃地,用塑料薄膜盖上。嫁接后一个月是苗木成活的关键时期。 此时如果高温干旱, 易于 造成苗木灼伤,应增加覆盖减少透光度。如果长期阴雨,地下水位上 升,易造成根腐病,此时应加大透光度,可将薄膜两头揭开,以利通 风透气,同时要清沟排水。 嫁接苗第一年病害主要有白绢病,即菌核 性根腐病。防治办法是拨除病株,消除带菌土,再用 19%硫酸铜液灌 苗木

12、根部,消毒保苗。二、栽培管理1、土地选择油茶是喜酸性树种, 一般宜在 pH 值 5-6.5 的土壤中生长。铁芒箕、映山红、乌饭树、盐肤木 、白茅等酸性土指 示植物生长繁茂的低山丘陵, 便可作为油茶的造林地。 油茶是一种在 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步从半阴过度到阳性的树种。进入成年阶段( 10 年以 后),由于大量结果,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交替进行,对直射光 的需要十分迫切,如光照不足,对油茶产量影响极大。种植油茶以多 结果、多产籽、 多出油为主要目的,故造林必须选择阳光充足的阳坡 和半阳坡。特别是地处峰峦重迭的山区,尤其要注意林地坡向选择, 宜选南向、东向或东南向。 油茶要经常中耕抚育,在各生育阶段

13、需要 对林地土壤进行不同程度的挖垦。 坡度越大,挖垦将加速水土的流失。 为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油茶宜选择 25 度以下斜坡或缓坡造林。2、整地油茶整地方法有全垦整地、 带状和块状整地三种,可根据林地条件、经营水平高低、劳力等情况因地制宜选用。全垦整 地适用小于 15 度的缓坡、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造林地。块状整地在坡度较陡,坡面破碎以及“四旁”植树均可采用。造林密度主要是根 据物种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及造林目的等来确定,一般每亩栽植 60120株左右。有肥地栽稀,土瘦栽密;山脚栽稀,山顶栽密;缓 坡栽稀,陡坡栽密;间作栽稀,不间作栽密的经验,值得提倡。3、苗木栽植油茶为常绿阔叶树种,幼苗主根长

14、而侧根少,晴天和旱季起苗造林最易引起苗木失水,导致造林失败。油茶造林成活率的高低,与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关系十分密切,晴天与雨天造林 成活率大不一样,以随起随造成活率高。我市春季多雨,空气湿度较 大,土壤湿润,在“立春”至“惊蛰”之间,芽将萌动之前选择阴天 或小雨天气造林最为适宜。植苗造林根据“三埋一提三踩”的原则。一定要做到栽紧踏实。平坡大穴,在栽植后要用松土将基茎部分堆成 馒头形,防止雨季穴土沉陷积水,造成水渍死亡。苗木定植深度以超 过原圃地根际1-1.5cm为宜。4、抚育管理幼林土壤管理主要是中耕除草,解决幼苗与杂草争光、水、肥,每年进行23次,同时可进行间种,以耕代抚。为 了确保幼林的早

15、实丰产,应适当施肥。成林阶段是油茶从开始结果到 大量结果的时期,也是油茶经营最有价值的时期, 每年夏季要铲山除草一次,每隔 3年要在冬季深挖 一次。此外,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树龄大小、树 势强弱、结果大小年进行 合理施肥。三、油茶的主要病虫害(一)主要病害及防治1油茶炭疽病 由油茶炭疽病菌 (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 引起,其有性世代是子囊菌纲鹿角菌目的围小丛壳菌 (Glomerella cingulata S) ,无性世代是半知菌黑盘胞目的茶赤叶枯剌盘孢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 。 主要在果实、叶、枝和树 干上发病

16、。造成果实开裂、果实和叶片大量脱落,枝条枯死,树干溃 疡等,会严重影响树体生长和茶果产量,严重时整个植株干枯死亡。 发生时,在果实、枝叶上出现红褐色小点, 后逐渐扩大成淡褐色病斑, 病斑中的不规则轮纹, 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褐色的小点。 通常发生时 间是 58月高温高湿季节, 78月是发病高峰期,成林在 89 月会见 到大量落果落叶,如果的大树嫁接换冠时也可在树干上见到溃疡病 斑。 油茶炭疽病分布广,受害面积大,防治困难,目前尚未有很有 效的防治方法。 生产上注重抗病性育种, 选育的良种要求果实自然感 病率 3%以下。配合营林措施减少病源,增强树势等综合治理方法。 在苗期时春夏季节定期喷施 1%的

17、波尔多液预防,发病早期可用 50% 的多菌灵等内吸性杀菌剂防治,可达到 70%的效果。2 油茶软腐病 由真菌引起,其无性世代为半知菌丛梗孢目、 伞座孢属油茶伞座孢菌 (Agarocodochium Camellia L) ,未见有性世 代。 油茶软腐病主要在果实、叶、芽和梢上发生,造成大量落叶落 果,芽梢枯死。 受害油茶往往成片发生,如遇连续阴雨天扩散速度更 快。 油茶软腐病的发生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密切关系, 风雨是病 原菌近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 通常于 36月和 1012月为发病高峰期, 在南方对于油茶苗期, 则全年都有可能发生, 造成苗木落叶后成片死 亡。 油茶软腐病是油茶常见病, 对油

18、茶成林造成大量落果但不至整 株死亡,主要对油茶苗木的危害最大。 其防治主要采用营林管理措施,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防治上以预防为主, 浙江省油茶常山油茶研究所 进行防治研究试验认为 1%波尔多液预防效果较好, 达到 96.7%,多菌 灵和托布津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67.682.2%。3油茶根腐病 病原菌的无性世代为半知菌无孢菌群的罗氏白 绢小菌核菌 (Sclerotum rolfsil S) ,有性世代为担子菌纲的罗氏白 绢病菌(Pellicularia rolfii W)。根腐病主要为害油茶一年生苗木,先侵染苗木根颈部, 患部组织初期褐色, 后长出白色绵毛状物 ( 菌 索 ) ,受害苗木根部腐

19、烂叶片凋落最后死亡。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 菌苗根周围形成大量白色的丝状膜层, 所以也称白绢病或霉根病, 后 来从白色变成黄褐色,即病原菌的菌核。 油茶根腐病主要发生于 45月和 9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78 月是重病株死亡期。 病原菌适 宜生长于 pH 值为 4 左右的土中,特别是对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圃 地时。于感染部位和根妹土壤越冬, 主要从伤口或幼嫩表皮侵染。 油 茶根腐病的综合防治,行别是进行苗木培育时,须从圃地选择开始, 土壤质地、排水情况、前期作物等。发病后首先尽可能清除重病株, 以熟石灰拌土覆盖,或 50%退菌特、 50%多菌灵等浇灌根茎处,防治 效果均可达到 75%以上。(二)、主要虫害及其防治能 造 成 经 济 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