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直角三角形应用说课_第1页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说课_第2页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说课_第3页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说课_第4页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说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说课稿实验中学于梅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这是一节复习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解直角三角形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后进行的阶段性小结,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情分析、教学程序四个环节向各位详细介绍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解直角三角形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位于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的第四节和第五节,是学生在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正切、正弦、余弦)的定义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之后进行的,前两节是基础,这两节是前两节内容的深化,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高中进一步学习三角函数及其图象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

2、目标: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并能运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会根据题意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2、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决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方程和转化的思想。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熟练解直角三角形及把斜三角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方法与技巧。难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二、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即采取教师引导为主,参与到学生之中,以形

3、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广泛研讨的形式。三、 学情分析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初四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更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手、动脑,在知识的迁移中进行创造性学习,从而达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的目的。四、教学程序(共分五个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第环节:复习回顾:通过导学提纲引导学生回顾本节主要知识点,最后集体归结,并强调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回顾,让学生对知识进行1.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归类整理,进一步加深理解,2.解直角三角形的类型形成知识网络。在这里强调每种情况怎样选择恰当的三角函数来解直角三角形。3.解斜三角形的类型结合具体的已知条件添加适

4、当的辅助线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来解决。4.解直角三角形应用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熟悉相关数学术语及利用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习固获堂后典例1是简单的解直角三角形问题,主要为了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解题的能力.可让学生独立完成,找一生交流答案。本题在求解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想到过c作cd 1ab于d 点,把原三角形转化为r tacd和r t?db中逐一解直角三角形得出答案。在此让学生分析为什么要过c向人作 高,从而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添加辅助线的一般方法,即以不分割已知条件为宜,或方便利用已知条件为准。这一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让学生能更准确地掌握把斜三角形转化为直角三

5、角形的第二环节:巩固提高(首先以三个不同层次的典型例题来巩固本节主要知识点。)典例1:在4abc 中,zc=9o /b=30 ,ad 是zbac的平分线,已知ab=4 3,那么(解直角三角形的重点是解斜三角形,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设置了典例2)典例2:在aabc 中,za=30 , /b=45 ,ac=4,求ab 的长方法,在这道题的基础上,我又设置了两个变式训练。变式1是/b由锐角变为钝角,此时解题思路和方法都不变,只是辅助线由三角形内转到三角形外,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可 独立求解。变式2是角不变,所求边变已知边,已知边变所求边,此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没变,还是过c向ae作高,

6、但是得到的每个直角三角形不能单独求解,只好借助设未知数,把cd设为x , 用x 表示ed、ad,ed + ad=4列出方程求解。从而引导学生将三角函数知识与方程知识融为一体。同时为下面将要进行的典例3做好铺垫。变式1:在厶abc中,厶=30 /b=135 ,bc=4,求ab 的长变式2 : 在abc 中,za=30 , / b=45 ,ab=4,求bc 的长典例3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让学生小组交流,再选派代表分析解题思路,得出两种方法。方法一先证af=cf=40, 这样agf中就已知一边一角利用正弦来求得ag。方法二设公共直角边ag为x,然后用x 表示出cg、fg,由cg-fg=4 列出方程

7、解决,体现数形结合 的思想。在学生明确了典例3 的解题方法之后再追加一问:当4cg=30。不变zafg变为45。时能用第一种法解决吗?学 生经过短暂思考发现不能,此 时总结第一种法只适合外角等于不相邻内角2倍的情况,第二 种法是基本方法,适用于大部分题.典例3在一次数学课外实践活动中,要求测 教学楼的高度ab,小刚在d处用高为1.5米的测角仪cd,测得教学楼顶端a 的仰角为30 ,然后向教学楼前进40米 到达e,又测得教学楼顶端a的仰角为60。,求这幢教学楼高度ab.跟踪练习3直升飞机在跨江大桥ab的上方p点为了突破本节的难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我设置了跟踪3处,此时飞机离地面的高度po=45

8、0米,且a、b、o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测得大桥两端的俯角分别为a =30 =45 ,求大桥的长ab .1 * 一0 r a变式1 : 直升飞机在长400米的跨江大桥ab的上方p点处,且a、b、o三 点在一条直线上,在大桥的两端测得飞机的仰角分别为30 和45。,求飞机的高度po .变式2 : 直升飞机在咼为200米的大楼ab上方p点处,从大楼的顶部和底部测得飞机的仰角为30。和45 , 求飞机的高度poc1 %! zoo*!o h及三个变式的练习,通过变换条件和问题,让学生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几个题都是让学生先分组讨论解题思路,再选派代表进行交流。跟踪3通过apob,已 知po , zb

9、,利用正切求出ob, /1poa 已po, za 求出oa,两 者相减求出ab ;变式1是已知角没变,边是已知ab,求po ; 变式2是图形变化了,已知 / pbc zpac,边ab求飞机的高 度po;变式3图形继续变,已 知是ab, zapd、zbpd 求pd。 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变式3 : 直升飞机在咼为200米的大楼这二个变式训练,变换思考角ab左侧p点处,测得大楼的顶部仰角度,训练学生发散思维,从而为45。,测得大楼底部俯角为30 ,求飞做到举一反三。机与大楼之间的水平距离.最后,请学生比较这几个变式a问题有什么相同点,

10、从而得出*都是利用公共直角边表示出另*¥奁釦200米z?外两条直角边,利用两直角边* 、 、的和差列出方程来解决,进9zf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第二环节:收获与体会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锻炼学请学生畅谈本节的收获与体会!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肯定学生多找学生发言,相互交流补充,共同提的收获,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高。信心。第四环节:当堂检测在abp中,n为ab中点, / 检验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apn=90。, znpb=3o。, 求za 的正切函力。数值.(两种方法解决)pa nb公路设计路线图,?在点m测得点n 在它的南偏东30 的方向,测得另一点a在它的南偏东60。的方向;?取mn上另一点b,在点

11、b测得点a在它的南偏东75 的方向,以点a为圆心 , 500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某居民区,已知mb=400m,通过计算回答 : 如果不改变方向,?高速公路是否会穿第五环节:课后作业旨在拓展延伸所学,培养学生如图,mn表示襄樊至武汉的一段高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过居民区 ? a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孙主任点评 :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由感性到理性,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启发学生审清题意,将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始终与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提高他们运用数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充分发掘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对题目进行延伸,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同时根据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